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日第一战-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率其子咥运、婿阎啜等十余骑连夜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部众饥饿困乏,遂派人携带珍宝入城买马。城主伊沮达官假意以酒和饭菜出去迎接,引诱他进城后,关门将其拘捕。苏定方派遣副将萧嗣业一路追击至石国,石国人将沙钵罗交给他。

    此次唐军征伐贺鲁“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生产,凡被沙钵罗可汗掳掠的财物、牲畜等,全部归还原主,十姓部落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安西都护府迁回高昌故地。

    凯旋归来的苏定方在都城长安举行了隆重的昭陵、太庙献俘礼仪。皇帝李治来到殿前,定方身穿将军服押着贺鲁献上。西突厥灭亡后,大唐划分那里的土地为州县,一直到达西海(今咸海东经60北纬45)。苏定方因功升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儿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仁轨官升一级,封为壮威将军,移师防守大唐东北边疆,防御靺鞨、高句丽、百济等。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五月二日,安西都护府又迁至龟兹,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西域既平,遣使分往康国及吐火罗国,访其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尽图以进,因令史官撰西域图志六十卷”。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整个西域置于唐朝的掌控之下。唐依两厢分治的策略,在西突厥故地分别设置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并将西突厥“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西尽波斯”(今伊朗)。

    显庆四年(659年)九月,“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北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一百二十七”,并隶属于安西大都护府。

    中亚河中地区府、州分布:康国置康居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石国瞰羯城置大宛都督府(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米国钵息德城置南谧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朱马巴札尔)、史国乞史城置佉沙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安国阿滥谧城置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安国(小安)喝汗城置木鹿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拔汗那国渴塞城置休循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何国置贵霜州(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

    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获大胜,大唐帝国的势力也因此延伸至中亚。其踏雪夜追沙钵罗一幕堪称唐代著名边塞诗塞下曲的真实写照:“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八十九节救援新罗() 
第八十九节救援新罗

    百济和高句丽于十载内必亡国,朝鲜半岛一统,倭国千年之内必不敢犯我华夏。——李淳风

    中华在东汉灭亡后,分三国,三国持续时间只不过几十年,而朝鲜的三国时间就很长了。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的三国时间长达七百多年。

    朝鲜三国的地理位置是在朝鲜半岛北面(今朝鲜位置)的高句丽、处在朝鲜半岛西南面(今韩国靠近中国位置)的百济以及处在朝鲜半岛东南面(今韩国靠近日本位置)的新罗。

    朝鲜三国中,高句丽地域辽阔,实力最为雄厚。新罗和百济各自半斤八两,地盘合在一起还没有高句丽的一半大。

    高句丽自持实力可以,在中华三国时期就攻打过魏国曹操的辽东西部。隋文帝时,高句丽又进攻隋朝辽西。隋炀帝曾经三次亲征高句丽却失败了。

    大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丽。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一次,派兵征伐高句丽两次。

    而作为朝鲜半岛上小兄弟的新罗,实力不行,经常受到高句丽和百济的侵略和打击。所以,新罗承认大唐天子天可汗的地位,一有不对劲,就马上向大唐求援。

    公元660年,高句丽和百济再次联军入侵新罗,新罗两个省被高百联军攻占,国都被围,新罗王金春秋化妆为普通百姓,逃跑出来,前来大唐求援。

    大唐国都长安城中,金銮殿上,皇帝李治已经接到了奏报:新罗王金春秋在殿外求见。

    李治道:“诸位爱卿,对于此次高句丽和百济联军入侵新罗一事,各位有何高见?”

    司空李勣道:“老臣以为若让高百联军灭新罗,则高句丽和百济必然实力增强,对我大唐而言,则是养虎为患。”

    侍中于志宁道:“陛下,新罗王奉我国为宗主国,其为臣属国,臣下被番邦入侵,我国不得不救啊。”

    谏议大夫褚遂良道:“陛下,太宗皇帝曾经多次征伐过高句丽,而陛下登基后,还未对高句丽动过刀兵,若派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新罗,说退高百退兵,则为大功一件。”

    见发生了分歧,李治问兵部尚书张孝杰道:“张爱卿,你的意见是什么?”

    “陛下,是战是劝,全凭陛下定夺,老臣自当遵旨。”老张这个滑头,根本就是墙头草。

    李勣道:“老臣以为可以宣新罗王和新罗丞相上殿,实际听听他们的情况。”

    “好吧,宣这二人上殿。”

    金春秋是第二十九代新罗王,刚刚三十一岁,就继承了王位。他就是一个瘦削的年轻人,有着阴鸷的目光和苍白的脸色。

    小金一上殿,就大哭不止,眼泪和鼻涕一大把,一边叩头,一边用唐语大叫道:“天可汗救我新罗百姓啊!”

    李治道:“金爱卿暂且止住哭泣,有什么朕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金春秋停止了哭泣,道:“圣皇陛下,新罗若灭,则百济会把新罗面朝倭国一面将会被租借给倭国,作为倭国登陆半岛,出兵中原的跳板啊。”

    金春秋的宰相,也是小金的叔父金舍普道:“是啊,天可汗陛下,现在倭国通过大化革新后,国力日渐强盛,已经有逐鹿中原的野心了。”

    大唐君臣还是头一次听闻此言,心中咯噔一下。想不到海外一个小倭国居然有此野心。

    太史令李淳风出班道:“陛下,微臣近日夜观天象,并数次推演,若我大唐出兵与高句丽、百济和倭国一战,则我大唐必胜,百济和高句丽于十载内必亡国,半岛一统,倭国千年之内必不敢犯我华夏,若我大唐迟迟不肯出兵,则五胡乱华的惨剧难免会再次重演。所以,我大唐必须出兵与高句丽、百济和倭国一战!”

    李淳风算起来还是李治的远房亲戚,大唐几次重要事情的推算都被李淳风言中。

    见李半仙明确表态了,礼部尚书许敬宗出班道:“臣附太史令议。”

    户部尚书孔志约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名名唐朝的重臣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李治道:“好吧,金爱卿退下吧,我大唐君臣要商量一下由谁统兵救援贵国,由哪里出征等具体事宜。大唐会尽快出兵救援贵国的,明日就给你们一个具体的答复。”

    “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好了,我新罗有救了。”金春秋像一个孩童似的拍掌跳了起来。

    李治微微颔首,脸上似乎已经带着战胜的微笑。

    三月十日,苏定方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国。又以新罗国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

    刘仁轨因为上一次远征西突厥表现卓越,也被苏定方征发。仁轨率领五千刘家军跟随苏大将军出兵。

    唐军从城山(今山东省荣成市东部海边)乘船横渡黄海,直抵熊津江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百济军沿江屯兵据守,苏定方从东岸出兵,依山摆开阵势,与百济军交战,唐朝海军扬帆前行,覆盖了整个海洋,相继到达。百济军战败,死了几千人,余众奔逃溃散。唐军大部队乘潮而上,兵力更盛。战船首尾相连而前,驶入江中,飞桨击水,擂鼓呐喊,苏定方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距城约二十里,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苏定方迎击,一场大战,打败了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唐军乘胜攻入外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苏定方进军包围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百济王,率众坚守。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说:“国王和太子虽然都出了城,但依然活着;叔父统领兵马,就擅自称王,如果唐军撤退,我父子性命就无法保全了。”

    于是文思率其左右从城上缘索而下,很多人追随他,泰无法阻止。苏定方趁势命士卒登上城楼,树起唐朝旗帜。城中人心惶恐,扶余泰处境窘迫,于是打开城门伏地投降请求保全性命。其大将祢植又带着义慈来降,太子隆与众城主皆前来奉表归诚。

    百济平定后,其国被分为五部,唐朝“以其地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并置带方州”。五都督府下辖三十七州,二百五十县纳入唐朝版图。左骁卫郎将刘仁愿受命率领万名唐军并联合新罗王子金仁泰所率的七千新罗军,共同守卫百济府城(注:刘仁愿后来继任熊津都督,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留守百济)。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一日,百济国第三十一代国王扶余义慈及太子隆、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至此苏定方前后消灭三个国家,都活捉了他们的国王,赏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