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两世长宁-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正炽黑了一张脸,在朝臣的注视之下无奈地说道:“和亲一事朕确已尽力,只是无奈胡国单于态度竟如此强硬。为今之计也只好施以安抚。前两日,建安王之长女李未央亲自向朕上表,说是愿意为朕分忧解难,远嫁胡国。她的这番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证,虽是巾帼女子,实实在在不逊于须眉男子。”他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朕虽不想将那月华公主送到蛮荒落后之地去,只是为了天下安稳、黎民幸福也只好委屈她了。至于建安国向来都是封国中最贫瘠弱小的。然而建安王却实实在在为朕培养出了一个好女儿。朕思考再三,决意将建安国西郊的百亩林地及湖泊划入建安国土范围,以表彰建安王的卓著贡献。”

    朱长贵听了,晓得辩无可辩,但是心里却对李正炽与李正煜更多了几分忌惮。这两兄弟一方面对大封国施压,不断地压缩藩王手中的权利与土地,藩王对于盐铁再没有了控制;另一方面,对于小封国又采取了怀柔政策。大封国在不断壮大的小封国的夹击之下日渐举步维艰。他暗中计量,一双眼里射出慑人的光芒。两兄弟既然是通晓左转与战国策,又熟读历朝历代的史书,自然会想到用主父偃的“推恩令”去蚕食与弱化封国。假以时日,中央集权的大时代又将到来。他不由得暗自心惊,这一次若是真让他们成功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又得到了体现,自己却必然要落入危险的境地。

    李正炽睁着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睛,一瞬不眨地瞧着朱长贵:“宰相似乎是面露担忧的模样,若是有什么难处,不妨说与朕知晓。”

    朱长贵早就防着小皇帝的突然挑衅,听到李正炽问起,便举着笏板不疾不徐地回答道:“臣所忧虑的,也正是皇上那日所提起的。不过事到如今,这一番忧虑也成了多余。惟愿为皇上分忧,尽快筹措到月华公主的嫁妆,以约定之期将公主送往胡国都城。”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兴师动众() 
朱长贵早就防着小皇帝的突然挑衅,听到李正炽问起,便举着笏板不疾不徐地回答道:“臣所忧虑的,也正是皇上那日所提起的。不过事到如今,这一番忧虑也成了多余。惟愿为皇上分忧,尽快筹措到月华公主的嫁妆,以约定之期将公主送往胡国都城。”

    一旁的礼部尚书听到他一番自我表白,也是不甘示弱,朗声道:“月华公主出身藩国,虽是金枝玉叶之身,却也不能与养在深宫的公主相比。皇上若是定下了她为和亲公主,更宜早日迎入宫中,由资深的女官教导她宫中礼仪及经史典故。他日,月华公主作为嫡出公主下嫁胡国,一举一动代表都是后商的威严与尊贵,断不可有任何的差池,白白让那单于寻到了错处,又借机生事一番。”

    李正炽一边听着一边不断点头:“说的不错,朕也正有此意。即**便差人将月华公主迎入宫中吧。至于所有的仪仗排场都要与嫡出的公主一样,这几日,再拟出一个名单,将合适的送婚使罗列出来让朕过目。”

    礼部尚书听弦听音,觉得李正炽话里话外对他的倚重亲近都超过了三朝元老朱长贵,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个笑容,朗声道:“臣遵旨。”

    众人见李正炽虽然看着一团和气,又是个尚未及冠的青葱少年,可是为君处事却甚是老辣果决,决定了的事情更是说一不二,心头也便添了几分畏惧与敬重。他们各自怀着奇特的心事,默默无言地从议事大殿中退了出去。

    李正炽已有半月未踏足椒房殿,这一日为了月华公主入宫受训之事,却是一下朝便匆匆进了朱若水的寝宫。其时,朱若水正在院中抚琴,娇滴滴的小姑娘奏的却是一曲高山流水,大开大阖的琴声在她飞速转变的指法间流淌出来,将正在迈步进门的李正炽击了个正着。他不晓得自己为什么没有出言打断朱若水的演奏,也弄不清为什么自己的腿就像是灌了铅一般移不动。他想借着这首曲子他仿佛听出了朱若水的心声,又像是什么也没有听出来。

    过了许久,朱若水做了一个收势动作,结束了整首曲子。她拿着帕子揩了揩额上的汗水,不知怎么便觉得的殿中瞬间变得悄无声息。她不由得转过头来,见到的竟是日思夜想却又将她的心伤得千疮百孔的李正炽,当即便有些呆若木鸡地愣在了原地。一旁的徐嬷嬷见了,心中焦急不已,便将手拢在嘴边低低的咳了一声,一边又轻轻伸手扯了扯朱若水的袍袖。

    朱若水直到此时方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慌乱之中到底没有忘了素日被教导的宫中礼节,悉心地理了理身上的袍服,这才盈盈拜倒下来,口中三呼万岁。

    李正炽上前两步将她扶了起来,声音听着甚是温和悦耳:“皇后何必行此大礼。朕今日特意过来,便是要同你计划一下月华公主入宫之事。”

    朱若水的一双眼眸因为惊惧而睁得老大,里头盛满了复杂难解的情绪。她脚下微微一晃,声音也有些不稳:“皇上,这是要纳妃?”

    李正炽不由得一愣,转而想到她究竟误会了些什么,便不由得微微一笑:“朕方才亲政,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要学习,更有许多的公务要处理。连皇后都被冷落了,那还有纳妃的闲心。”他伸手握住朱若水的手,将她带到方才弹琴的几案前坐下:“况且,你何时听过月华公主这个名号了?”

    朱若水也是一呆。但一想到方才自己过激的反应,便有些赧然,嘴上嗫嚅着:“臣妾……臣妾只是……”

    李正炽却是全不介怀,而是接着方才的话再一次说了下去:“月华公主是朕方才朝会之上刚给的封号,她原只是建安王的大女儿,封号也不过是个郡主。”他随手接过徐嬷嬷端来的茶盏,看似是专心致志地品着茶,眼睛却一直打量着朱若水脸上的神情变化。然而见到她浮着红云的脸庞上至始至终都只是若有所思的神情,自己倒是吃了一惊。他将茶盏“叩”地一声放回桌几之上:“只是胡国单于实在难缠,信誓旦旦地想要求娶大长公主。朕亲笔休书一封,又派了使团千里迢迢送到胡国。他倒好非但不承朕的情,连使团也给扣起了来。扬言朕若是不认真思考他的建议,便将使节的头颅送回京城来。朕不愿意大动干戈,只好顺着他的意将一位公主嫁往胡国。按着惯例,这和亲的公主不会是嫡公主,再加上李未央又自愿黔王,朕便顺水推舟,给她封了一个‘月华公主’的名头,届时将她作为和亲公主送往胡国。”

    朱若水用手托着腮听完了李正炽的一番话。一双美眸里闪着怒火,却又刻意隐忍着:“皇上的姊妹们自然是金枝玉叶,可是这个建安王郡主也是府中的掌上明珠。皇上不舍得自己的姊妹,那建安王又怎会忍心将亲生女儿送往那荒蛮之地去?”

    李正炽仍是温和一笑,那风度竟像是羊脂古玉一般:“皇后的关心原也是应该,今日一瞧,果然不是母仪天下的风范。只是朕也不是那么心狠手辣之人。自己的姊妹便要好生照顾,别人的女儿就是弃如敝履。月华公主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出嫁的排场只会比几位公主更多,绝不会相形见拙。至于建安王,他的封国土地贫瘠,资源亦是有限,再加上人口稀少,王室中人的日子也并不怎么好过。这一次朕为了表彰他的衷心,一举将建安国西郊的百亩林地及湖泊都划入了他的封地之中。无论是退林还耕,还是捕鱼为生,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建安国王室的日子自然也会好过许多。”

    朱若水不由得有些黯然,她的声音虽小,但还是分毫不差地落到了李正炽的耳中:“男人要建功立业果然是心狠手辣,不管是婚姻还是人命都不过是权衡利弊的筹码。建安王室的日子好过了,那月华公主的幸福自然是无足轻重了。”rs

第一百六十七章 情为何物() 
朱若水不由得有些黯然,她的声音虽小,但还是分毫不差地落到了李正炽的耳中:“男人要建功立业果然是心狠手辣,不管是婚姻还是人命都不过是权衡利弊的筹码。建安王室的日子好过了,那月华公主的幸福自然是无足轻重了。”

    李正炽觉得自己这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拂袖而去。朱若水的这番话大大损伤了他作为皇帝的权威与尊严,简直是以下犯上、欺君罔顾。可是他的火却没如期烧起来,他沉着嗓子,仍旧是认认真真地解释道:“月华公主为了后商的平安远嫁胡国,这是大义,多少年后,如今的一切都将作古,她却会名垂青史,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样的荣耀看来也是她的追求。皇后的一番仁慈之心固然是令人动容,只是要做这天下的女主人,靠的可不只是这小女子的情怀。在你的面前有家国天下,个人的安危荣辱也就只能放在了一边。”他叹了口气,近乎黝黑的瞳孔倒映出朱若水的模样:“你爷爷不也是为了朱家将你送到朕的身边。他可曾顾虑过朕是不是喜欢你?会不会接受你?他将你培养成如今的样子,不就是希望你能让朱家的荣耀权势更进一步?:

    “咣当”一声,朱若水手中的杯盏翻倒在地。杯中滚烫的热水翻到裙裾之上,她疼得一呲牙,脸上也露出了痛苦难当的神情。一旁侍立着的徐嬷嬷和吴嬷嬷见她如此,也不顾皇帝在场。立刻赶过来一个忙着擦地,另一个则一边替朱若水擦着裙裾上的水渍一边询问着她的伤情。

    朱若水强忍住眼中的泪水,她不敢回头,便僵硬地背对着李正炽:“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臣妾晓得祖父做得这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臣妾好,也是为了皇上好。”她的声音却是越来越飘渺,李正炽隔得那么近,却仿佛听得声音是从老远的地方传来的:“只是皇上早已告诉臣妾并无半点夫妻情谊,臣妾也一直谨守着本分,从不去烦扰皇上。可皇上为何又要三不五时地来提醒一番?难不成真的将臣妾恨得入骨了,巴不得臣妾将这后位拱手送回?”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