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未都说收藏[1].杂项篇-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笔所不及刀刻得之

    与封氏兄弟同时期还有一个名家叫周颢(周芷岩),晚号髯痴,一看就知道,他肯定留有很长的胡子,髯就是胡子嘛。周芷岩活了89岁,乾隆三十八年才去世,在封建社会是非常高寿了。《竹人录》里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以画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为一体,无意不搜,无奇不有。〃乾隆以来,周芷岩的竹刻首屈一指。在竹刻历史中,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其刀法有继承,也有创新,对后世影响非常大。据古书记载,他〃所刻山水,人无耳目,屋无窗棂,树无细点〃。他刻的人物看不清眼睛、耳朵,屋子看不清窗户,树木也不注意细部的表达。他的雕刻不重细节,注重一种整体感受。古人评价他的雕刻技艺是〃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由笔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就是用笔画不出来的,周芷岩能用刀表现出来。

    我曾经买过这样一个竹雕笔筒,收录在我写的《明清笔筒》一书中。我当时看到这个笔筒,就被它新奇的雕刻方法吸引了。笔筒上面雕刻了一幅农家乐的场景,狗、鸡、人物都小如芥豆,看不清楚,但仔细观察,神态全有,非常有意思。笔筒上还刻有大段文字,开篇是这样写:〃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下面还有很长的话,我就不一一写出了。古人很有意思,他就说:我住的房子占十亩地,自己开的菜园子占五亩地;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显然是景色非常好;不要说我这儿土地很狭窄,地方很偏远;对我来说,这个屋子能坐进去休息就满足了。

第五讲 雕镂精湛,妙趣横生—竹雕艺术 第51节:竹雕笔筒第一高价

    今天很少有人能住这么大的院子,古人还说小!我估计五亩地的菜他也吃不了。虽然古人觉得屋子小,但屋可容膝就可,他是一种很平和的心态。这种心态怎么产生的呢?笔筒后面有年款:癸酉年,乾隆十八年(1753),正是康乾盛世的顶峰时期。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心境。

    这个笔筒上写着〃松岩山人〃的落款,我知道周芷岩有名啊,就幻想着松岩山人跟周芷岩是不是有关系。我就去查,查来查去,最后也没有查到。

    竹雕笔筒第一高价

    清代比较有名的竹雕名匠还有潘西凤,郑板桥称他是濮仲谦之后金陵派第一人。庄绶纶,《竹人录》里记载他〃年四十余不娶,绝无艳冶之好。刻竹偏喜为美人写照〃。还有清初非常有名的大家,有清初嘉定第一高手之誉的吴之,最有名的作品是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的《国宝一百件》一书中收录了这个笔筒,我在下一讲会讲到。清代的竹刻大家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

    竹雕艺术品的第一高价是什么呢?一个竹雕笔筒。2005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纹笔筒,拍了1140多万元港币。能想象吗?一个经过中国文人设计创造的竹雕笔筒拍了1000多万元港币。拍卖的时候我在现场,大概到了500万元港币以上的阶段,所有举手竞争的人都是外国人,我就很奇怪。我原来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竹器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能深刻地理解我们对竹子的那种情感。中国人对竹子有很深的感情,文学作品、绘画作品都告诉我们竹子的重要性。但恰恰是外国人不停地竞争,使这件竹雕笔筒攀上了千万元港币的高价。

    于是我就去查这个笔筒是谁雕的。雕笔筒的人叫顾珏,字宗玉,也是嘉定人,康熙年间的雕刻名家。由于我们过去没有看到过他的作品,这次就觉得很奇怪,怎么突然叫价这么高呢?再一翻书,发现书上记载他的雕刻精巧,细入毫发,并且创作严谨,往往一两年才有一件作品完成,所以流传至今就非常罕见。

    竹器工艺还有很多种形式。比如专门有一类仿青铜器,作品全部在故宫收藏,没有出故宫一步。我们推测是当年把雕竹高手召入宫廷,让他们专门仿青铜器。这批文物今天到故宫还能看到,用的是竹根雕。另外,还有翻簧,又叫竹簧、贴簧,有的地方还叫文竹。就是把竹子里面那一层竹簧剥下来,反过来贴在木胎、竹片外面,再在上面雕刻。再有就是编制的竹器,比如夏天用的竹夫人,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竹刻是中国古代一门独有的工艺,由于文人的喜爱和使用,将它推向市场。文人一开始不是以市场为目的,而是为自己欣赏、把玩。但文人是社会的一个标杆,由于文人的推动,就有了社会的追求,进入了市场。在题材上,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大多寄托了文人的情怀。文人讲究意境,所以竹雕的很多意境都跟中国画非常相似。由于竹雕艺术的成功,深刻地影响到象牙、犀角、紫檀、黄杨这些贵重材料的雕刻,它们都有仿竹器的倾向,下一讲再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