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鸿章击节叫好,连声道:“好啊,皇上,坚之的驱虎吞狼之计。绝对可行,只需要向德国许以重利,必定会为我们所用,同时老臣也愿意面见俄国公使,请求俄国人出面调和,相比此次议和,我们有完全的把握全身而退。”
慈禧摇摇头道:“少荃。你想得太简单了,没有好处,日本人是绝对不会轻易罢手的,还有英吉利,没有好处到手,英吉利绝对会联合诸强向大清施压。少荃。此次议和之事,完全由你和恭亲王长总,让坚之配合你们,一切多听听坚之的意见。”
李鸿章连忙起身应是。
翁同龢说道:“太后,如今德国公使团已经抵达北京,已经向总理衙门递过照会,要求觐见太后。你看此事如何安排?”
慈禧说道:“既然坚之已经抵达北京,德国公使团有点名要见坚之,那就安排在后天吧,哀家在慈宁宫设宴,接待德国公使团,在京一品大员均要列席,坚之,你也要来。”
光绪点点头,回头向着慈禧说道:“亲爸爸,张毅文武全才,实在是不可多得人物,儿臣以为带中日展示结束,将他留在身边,协助儿臣处理政务,如今朝廷上能够有中心有才能的人太少了。”
慈禧点点头,答应道:“嗯,待中日之事结束,就由皇上下旨定夺吧。”
张毅听罢,心中一急,心道:“别啊,一旦真的被光绪留在京中,各方掣肘,拿自己要想强国整武,可就太难了。”
张毅无奈,赶忙跪倒,答道:“皇上,太后,微臣谢皇上太后隆恩,不过臣有下情回奏。”
光绪帝一愣,问道:“坚之,怎么了?”
张毅答道:“皇上,微臣深知皇上抬爱,想要留臣在京,只是微臣志实不在此。当年霍去病曾言,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微臣不敢自比古贤,但是也不敢妄自菲薄。如今大清危机四伏,众强窥私,实在不是微臣坐守中枢的时候。关外乃是大清龙兴之地,其重要性非比寻常,当前日本侵略朝鲜,其实他们的目标一直便是关外三省;还有,沙俄,沙俄贪得无厌,已经从关外巧取豪夺,掠去我大清国土千万,据臣查阅数据,所占领土甚至已经超过了十个江苏,异日实际一旦成熟,其必然会会师南下,继续入侵关外或是蒙古,沙俄不比日本,兵强马壮,拥兵上百万,如果真的打起来,我们大清恐怕难以占得丝毫便宜reads;。所以臣向太后与皇上请命,愿意永镇关外,叫宵小之辈不敢肆意窥伺大清国土。至于留在京师效命,我想京师有六王爷在,还有中堂大人和翁师傅等重臣辅佐皇上,比微臣要强上不知多少呢。”
光绪帝起初听到张毅拒绝之意,心中略略有些不高兴,待到张毅说明原委,心中震动:忠臣啊,忠臣,竟然愿意放弃入住中枢的机会,去苦寒之地,镇守边疆,丹心可鉴!
正在光绪帝感动的时候,翁同龢与李鸿章竟然一齐跪倒,口中奏道:“皇上,坚之一篇忠君体国之心,可期可叹,且用意深远,很有道理。臣请皇上能够恩准,使坚之能偶继续有用武之地,关外太祖龙行之地,非同小可,没有能臣镇守,一旦强敌入侵,坏了祖宗陵寝,我等的罪过可就大了。”
两只老狐狸这个时候却是严重达成一致,一旦张毅留在京城,以张毅的能力以及太后、皇上对他的喜爱与器重,那以后还有他们两个老头子什么事?李鸿章虽然期望张毅以后能够接过他北洋一系的班底,扛起大旗,但是现在不行,我老李还活蹦乱跳着呢,还没享受够着荣耀与权柄呢,现在可还不能失去,以后等老李走不动了,再给你。
至于翁同龢就更不愿意了,张毅乃是李鸿章淮系中走出的后起之秀,是李鸿章的人,本来朝中就是北洋一系坐大,估计中日之战结束,老李有很大可能效法左文襄入住中枢,成为军机大臣,压自己一头,再要是张毅也进京,哪还有他们清流一党的立足之地?
是以两个人一力反对,力主坚之理应镇守关外,以其天才般的军事才能,威慑沙俄与日本。
慈禧心中稍稍有些狐疑,不过没有考虑多长时间,终于还是点了点头,答道:“皇上,此事坚之与少荃、翁师傅说得有理,大清的边陲、龙兴的祖地最需要坚之这样的虎臣前去镇守,这样吧,如果中日之事顺利,那就委任坚之为奉天巡抚,建衙盛京,兼理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防务,连同大连、旅顺两港的海防一同交付与你,你的北洋帮办还是挂着吧,清闲的时候多帮帮少荃,这些年来,少荃可是真的辛苦坏了。”
张毅闻言大喜,署理辽吉黑三省军务,这可是真正的大权在握了,自己终于有了可以任意施展的用武之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交心之语 负荷。()
c_t;张毅听到慈禧的话,心中大喜,连忙谢恩道:“微臣多谢太后隆恩,臣肝脑涂地,以报太后、皇上知遇之恩。 ”
慈禧淡淡说道:“坚之,既然哀家与皇上恩准你日后主政关外,那你可要为大清守好了那片江山,祖宗基业,轻忽不得!”
张毅跪谢道:“是,老佛爷。另外,老佛爷,微臣来京后,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人已经联系上了我,请求与我会面,不知微臣提前私下与其会面,是否妥当,还请太后与皇上示下。”
慈禧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张坚之还算是识进退,知道遇事请示,于是点头道:“好,去吧,此事你与少荃商议一下即可自行处理,在德国人面前不要失了咱们天朝的礼仪脸面。”
张毅躬身称是。
从慈宁宫出来之后,李鸿章笑着对张毅说道:“坚之,咱们找个地方详谈一番若何?”
张毅躬身道:“中堂大人,属下任凭大人吩咐。”
李鸿章哈哈大笑,说道:“坚之,莫要与老夫客气,你可是咱北洋系里出来的,功亭那是老夫一力培养出来的爱将,可惜了,天不假年,斯人已逝。如今你也已经位居高位,待到中日战事结束,天子与太后隆恩一降,只怕你也会如老夫这般成为一方督抚,位列疆臣也不在话下,咱们洋务一派就又多了一员干将!”
张毅笑道:“中堂大人,这还不是您和功亭大人提携的吗?北洋一系同气连枝,尽皆为中堂大人马首是瞻。”
两个人客气一番,张毅随同李鸿章直接回了贤良寺,两个人促膝长谈,张毅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向着李鸿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李鸿章连连点头,对于张毅所言又进行了一些补充,对于中日合议之事所可能发生的变故等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张毅笑道:“中堂大人。过些时节,属下应该就要赴任奉天了,属下到了奉天想要现行发展民族工业,我们国家太落后,没有工业,就造不出先进的武器来,没有先进的武器。就只能被动挨打。看看前些时咱们自己制造的迫击炮、地雷、冲锋枪以及手榴弹等,虽然足够先进。能够逞一时雄风,但也要看到,在作战当中,这些武器损坏率太高了,而且充斥着大量的不合格的产品,手榴弹,有时候只能被炸成两半,甚至有时候就是死弹、臭弹,如此差的技术工艺。咱们怎么能行?”
李鸿章点点头,说道:“坚之说得是极,可叹大清四万万人,能够有如此见识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数十年来老夫一力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中兴大清,朝堂之上仅仅有恭亲王等几个人支持。 老夫勉力维持,先后兴建了一批工业厂矿,可惜杯水车薪啊,坚之,以后大清的存亡就看你的了,这大清风雨飘摇数十年。由先师而文襄公在老夫,支撑得太艰难了。”
张毅一笑,答道:“中堂大人放心,十年,十年时间,属下必定要中国另换新天,列强为之侧目。只是属下到了奉天之后。还请大人能够为属下多多调拨些工程人才给我,方能成事……”
李鸿章答道:“这些皆是小事,只要你真的能有一番创举,老夫就是将为了的北洋一系都送给你又有何妨,到了老夫这把年纪,所有的都已经成为浮云了,心中牵系的无非是这块土地……”
张毅听着李鸿章有些寥落的语气,知道他这些年来的辛苦,整个大清都靠着他勉励维持,能不累吗?张毅心中不免感慨良多,这个老人太不容易了,一生毁誉,均扛在身上。
“大人,张毅必定不负您的期望,为中华打出一片新天地来!”张毅郑重的向着李鸿章表示道。
李鸿章点点头,说道:“这样,坚之,我知道你年纪尚轻,自立更是浅薄,身边缺少杰出的人才帮助你reads;。这些年来,老夫一手操办的留美学生陆续归国,散落各地,不过老夫却是对他们的行踪,了若指掌,这些人,都有着一番惊天动地的本事,老夫由于各方掣肘,难以使用,就将他们完全送给你了,你以后新到奉天,步履维艰,我在资助你白银六十万两,这些可都是北洋一系的血汗,你可要给老夫用好了。”
张毅心中有些哽咽,这个老人不容易啊,为了自己,一如聂士成一般,大力扶持,半点都不含糊。
李鸿章看着张毅一副感动的表情,笑道:“坚之,你虽然不是我历史宗族的人,但是我亦将你看成我的子侄辈,咱们北洋一系,虽然看中出身,但是老夫却更看重本事,你出自北洋,便一声要贴着北洋的标签,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不要感慨了,我久闻你训练的苍狼营天下无敌,他日让我看看训练出来的雄师,老夫心愿足矣!”
张毅勉强笑道:“大人,这个愿望过几天就可以让您实现,这次张毅入京,特地带来了一百苍狼,为的就是震慑一下西洋列国,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咱们大清的雄师,绝不逊色于任何欧美列强的精锐,顺便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