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在远东地区,移民可是政治正确,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些士绅富豪们不知道其中利害,也不了解东岸人的决心,那么这次再吃一个大亏,也就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了。说起来,这都是命,他们因东岸主导的对外贸易而迅速发家,然后也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及过于膨胀的内心而迅速毁灭,让人唏嘘不已。

    “我在过马六甲的时候听闻,英荷两家东印度公司大打出手,大批荷兰武装商船被牵制。本应一月份出发前往阿姆斯特丹的船只被扣下来起码三分之一,其他一些机动武装力量也被抽调至马拉巴尔海岸、科罗曼德尔海岸、孟加拉湾、东印度群岛封锁、拦截英国人的船只,这荷兰红毛怕是也没多少运力给咱们运粮了吗?虽然现在从南洋采购粮食售往宁波、登莱如今已越来越成为一门大生意。”一名年轻的兵团堡学兵出言说道,“英国东印度公司也不是善茬,近些年从印度进口棉布、硝石、宝石、绸布等各类特产商品赚了个盆满钵满(光棉布一年就能挣二十多万镑),更别提还有利润丰厚的胡椒、丁香和肉豆蔻皮贸易了,他们怎么舍得放弃这个利润丰厚的大金矿?因此,增加在东印度海域的投入,尽全力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周旋,已成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必然选择。”

    “不过估计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还是争不过荷兰人。”另外一名身材高大的学兵出言道:“我出发前听在外交部门工作的同学说,两家公司的资本相差实在太大了,可能有五到十倍的差距。要不是荷兰人铺的摊子太大,有太多岛屿要守(每个岛上还要修城堡,视重要性驻扎上几十到几百不等的德意志雇佣兵),有太多土酋敌人的话,英国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有效地与之抗衡。其实如今的形势也已经很明朗了,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在印度和香料群岛抱团取暖,共同对付财雄势大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不然恐怕根本撑不到现在这会,早就被荷兰人赶出那片富饶的海域了。”

    “英国佬和葡萄牙人从去年到今年据说已经损失了超过十艘船了,大部分被荷兰人俘虏,少部分被击毁,当然他们也俘虏或击沉了不少荷兰商船。但这么比拼下去的话,我真怀疑葡萄牙人和英国人能撑多久,毕竟拼消耗没人能拼得过荷兰人。”又有人闻言插嘴道,言辞间似乎还很为英国人、葡萄牙人忧虑,大概是他也不希望看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一家独大,打破局势均衡吧。虽然东岸人现在与他们的合作还算愉快,但并不代表他们希望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势力继续膨胀下去,这对东岸人没甚益处,更何况你怎么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没有私下里对东岸有什么不利行动呢,比如继续偷摸与满清贸易什么的。

    在看到天之骄子们兴高采烈地谈论起了英荷战争的局势后,闵鸿贵只能愣愣地张大了嘴巴,缺乏全球视野是他这类“土鳖官员”的最大软肋,也是他们升官的玻璃天花板,因此这会他十分羡慕地听着这帮学兵们的讨论,思绪也仿佛飞到了炮火连天的北海洋面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赢家(五)() 
“重大消息!英荷两国大舰队在设得兰群岛一带激战,不分胜负,但双方的损失都极为巨大。 ”七月中旬的加的斯港某间多利亚家族的商馆内,一名年轻人匆匆步入商馆大门,然后向正坐在打听内闲聊的众人大声宣布道。

    他的大嗓门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这使他感到一丝满足,于是在清了清嗓子后,继续说道:“蒙克率领的大舰队为了拦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聚集主力在设得兰群岛一带,并成功截获了荷兰人的踪迹,恰逢此时德鲁伊特尔也率领大舰队来接应,双方遂在这片风高浪急的海域展开了激战。因为风浪太大,英国人擅长的战列线炮战效果大大削弱,相反荷兰人擅长的混战却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且荷兰人重建的舰队中包括了很多重型战舰,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深海航行,因此这次海战英国人没占到什么便宜,双方各损失了差不多十艘船只的样子,另外受伤的船只数量也各有十多艘,程度不一。以上是流传在联合省与英格兰港口间最接近一致的说法,先生们,我认为这才最接近事实。”

    说到这里,这个传递信息的年轻人又悄悄瞥了一眼低头喝茶的东岸特使李晴,提高了声音说道:“荷兰人的阵中出现了很多东岸护卫炮舰,而且很明显是东岸共和国的现役船只,而不是新近订造的,这令英国人极为愤怒,他们或许想要向东岸兴师问罪。毫无疑问,这些战舰的出现极大增加了联合省海军的实力,使得这次设得兰海战的结果不像上次卑尔根之战时那么令荷兰人感到黯淡无光。”

    年轻人说完后,李晴轻轻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放下了手里的白瓷茶杯,他已经感到很多人将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了,那其中有惊讶、有幸灾乐祸、有同情,更有赞许,总之很是复杂,一如此刻坐在商馆大厅内的诸多商人的身份一样。

    “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罢了。”李晴轻轻解释了几句,说道:“正如我们向联合省销售的其他商品一样,葡萄酒和腌肉是商品,战舰和火炮也是商品,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要知道,我国政府可一直是坚持自由贸易政策的,我们没理由拒绝联合省这样的共和国家与我国展开正常贸易。联合省如此,热*那亚共和国也同样如此!”

    李晴的这番话引起了许多人的赞赏,他们纷纷举起酒杯,向李晴致意,很显然在这间由多利亚家族经营的商馆内,来自热*那亚的商人还是占了多数的。

    “另外,联合省和伦敦境内都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目前已经死了很多人了,真是可怕。尤其是联合省,据说全国病死了超过四万人,其中阿姆斯特丹就占了三分之一。伦敦的疫情也同样可怕,因为它的人口更多,后果只会更惨重。诸位谁要是去阿姆斯特丹或伦敦贸易的话,我不得不提醒他小心小心再小心,真的,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了。”年轻人最后又补充了一句,然后便径直上了二楼,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两座西欧明珠城市爆发瘟疫的消息,让在座的商人都为之一震,然后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就近与自己的朋友们商讨了起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就在联合省与英格兰之间有着诸多的贸易往来,尤其是在这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后,无论是英格兰还是联合省,对于产自意大利的丝绸、奶酪、火腿、黄油、葡萄酒、橄榄油以及军火、船具等各类商品的需求极大,而意大利对来自英国的呢绒、咸鱼、纸张、皮革、染料、铁器及热带商品的需求量也很大,对来自联合省的谷物(当然现在有了克里米亚小麦的补充)、海产品、盐、木材等同样有着不小的需求,因此在这个由战争催生而出的畸形经济繁荣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要去阿姆斯特丹、伦敦这两个主要商港进行贸易,这想想就有些头疼——小命和银币哪个更重要,这或许是个问题。

    东岸人同样与这两国有着巨大的贸易往来,尤其是联合省,那小两千万盾的巨额订单可不是白下的,虽然要分到好几年的周期内,但每年的份额也不小了,足以让国内各大厂商吃得满嘴流油。而这样强烈的令人心醉的市场需求,自然也使得南海运输公司连连斥资订造新船,650吨的笛型运输船是一艘接一艘下水,三大国营造船厂又要造军船(荷兰人和东岸海军部订购)又要造民船,根本忙不过来,私营的新星造船厂和南铁旗下的太平洋造船厂跟着吃了点残羹冷炙,也是爽得不行。

    因此,今年经东方、罗洽、青岛、商城、靖江、大兴诸港口发往欧洲的商船数量将会比往年暴增七成有余,其中90%以上的新增运力都是驶往阿姆斯特丹、弗利辛恩、霍伦、恩克赫伊曾、伦敦、布里斯托尔等港口的。李晴现在突然有些担心了,这些商船上的水手们会不会不经意间将这种可怕的瘟疫带回新大陆,然后在东岸国内蔓延?虽然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卫生疾控措施不是旧大陆国家可比的,但凡事就怕万一,万一这疾病比较厉害,在东岸国内造成了巨大破坏呢?李晴担不起这个责任,他觉得有义务提醒一下这些商船的船员们,因此他立刻喊来了一名心腹,并对他耳语几句,让他立刻去办这件事情。

    “激烈的战争给传统的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国家和商人被不自主地卷了进去。不过,对于远离旧大陆,置身于外的贵国来说,应该算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赢家之一了吧。十多艘现役护卫炮舰,如果我记性不错的话,应该是‘马岛’级吧,呵呵,真是好大的手笔。你们这是在英荷战争这场赌局中正式下注了啊,相信这一点,无论是德维特议长还是查理国王,都能看得很清楚吧。”马里奥·多利亚一屁股坐到了李晴身旁,向他微笑着说道:“接下来你们可能还有一件好事,马德里传来了消息,最近巴黎的特使已经离开了西班牙,返回法国向路易汇报,而且临行前闹得很不愉快,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很多人预言,法国很可能又要对西班牙宣战了,他们一向对弗朗什孔泰、洛林、斯特拉斯堡、南尼德兰等地抱有强烈的兴趣,想要吞并这些地方的决心非常强,尤其是一向富庶的南尼德兰。西班牙在那里只驻扎了八千名士兵,且要么是新兵蛋子,要么是过去法国人的手下败将,他们能抵挡路易的军队两三个星期就不错了。李晴特使,你们的机会来了,马德里方面已经向我隐晦地表示,希望与您进行一番秘密会谈……”

    事实上马里奥有些疑惑,这个时候西班牙人找东岸是为了什么?借钱?买武器?还是请求调停?他感觉可能性都有,但又感觉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法国人的脚步,因为以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