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掉其十分之一的指标,也就是该县土地出让金的总收入撑死了也就五万元,甚至可能还不够!与国内那些人口众多、收入较高的老牌县份相比,真的是云泥之别。

    因此,其实从“屁股”(也就是利益)角度来讲,包括保义县在内的一众新僻土地,其实对移民是最为渴求的,尤其是那些口袋有俩钱的移民——无论是二代国民还有东方移民——他们能够以最快速度给地方财政贡献收入,使得县乡两级政府有更充足的财力建设地方,发展经济,造福百姓。

    “这国税局一立,咱县里立刻成清水衙门了,今年差不多能卖三万元的地,上头就要收走一半,还剩下一万五。即便还有其他一些林林总总的收入,也不过三两千元,成不了气候,也就是给县里发发工资罢了!诸位,一万五千元,能办多少事情?”县财政局长手抚前额,向自己的同僚们苦笑着说道:“码头要修建、河道要疏浚、水闸要建设、公路要建设,各类房屋仓库也得建,当然还有最重要河岸堤坝,这是事关咱们全县六千五百百姓生死的最重要工程!区区一万五千元的资金,又能干几件事!”

    其实,在水患较大,河汊纵横的河间南部地区——地理上被称为河口三角洲副区,就如同北边的沼泽副区一样——水库建设、河道拓宽疏浚、河堤的建设真的是工作中的重点,尤其是最后一项的河堤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要知道,虽然巴拉那河东岸的平均地势要高于西岸,但一旦洪水真的发起来,很多定居点也难免成为水乡泽国,这从当地居民们的房屋要么建在高处、要么底下打着高高的木桩就能看得出来。

    而且,如果没有河堤抵挡洪水,那么一旦河水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东岸人的定居点,虽不太会给人员造成多大的伤害,但财产损失却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鬃岗内的鱼塘或农作物,比如来不及转移的牲畜,比如被淹死的果树,比如因洪水浸泡而受损的仓储物等等,总之洪水的威胁还是非常大的。

    更准确地说就是,河间地区——至少是沼泽副区与三角洲副区两地——要想开发,巴拉那河及其众多支流的河堤建设,是无论如何提高其重要性也不为过的,各县乡绝大部分的资金要投入到这方面的建设中,且内河运输公司的运力也将更多地倾斜到运输修建河堤的建筑材料上。也只有这样,东岸人才能在俗称水乡泽国的河间南部最终站稳脚跟。

    好在执委会诸公也认识到了在河间地区站稳脚跟的关键,在基本上确认快从西班牙人手里接管河间后,国家主席戚汪平非常爽快地批准了巴拉那河及支流堤坝的五十年建造计划,即华夏东岸共和国将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每年投入不低于二十万的资金到堤坝建设中,总金额超过一千万元。而如果再算上地方政府的投资及行使的徭役征发权的话,相信五十年间投入到整个河间地区沿河大堤上的资金将超过一千五百万元,几乎堪称是“世纪工程”,与明帝国那年年拨款年年修(但还是三不五时地泛滥……)的治河工程有得一拼了,当然东岸人至少在资金利用率上面要比明清两国强上很多,贪污浪费也会少不少。

    保义县作为三角洲副区第一个成立的县级行政单位,从大前年开始就陆续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河堤。当时他们是就地采挖县内的资源,用当地难得的天然石材加灰浆砌造,大概建了有七八公里的样子,位于保义河(巴拉那瓜苏河,巴拉那河下游的汊流之一)左岸,算是举全县之力建造百年工程的典范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保义河大堤的过程中,全县百姓非常踊跃,参与度很高,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遗泽子孙后代的大工程,因此一个个出钱出力,帮政府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不然的话,你以为就凭保义县三个乡镇那穷得叮当响的老底子,又凭什么能在三年多时间内修建出一条如此高标准的大堤出来?

    这次在确定即将收取河间地区作为出兵法国的报酬后,保义县很快便获得了上头拨下的超过五万元的防洪水利设施建设专款——当然这钱县里没法支配,属于“戴帽子”的钱,专款专用——其中一半资金将用于续建保义河大堤,另外一半将拿来雇佣挖泥船疏浚泄洪河道、依托天然湖泊改造成水库等等,总之就和历史上中国开发江南水乡泽国的招数差不多:修堤、排水、造田,不信整不出又一个鱼米之乡,在尽享大河带来的便利交通的情况下,尽一切可能避免水患,遗泽子孙后世。

    当然了,五万元的建设资金,虽然已占了政务院投到河间地区的水利建设专款的四分之一,但比起需要修建的漫长堤坝来说,仍然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仍然需要地方政府想办法支应一些,不然这大堤和水库要修到猴年马月去?但对于财政困难的这些新设县份来说,钱又是何其之缺也!

    “除了水利费用,另外还有卫生疾控费用,移民安置费用,虽说很多是上头拨款下来,但真的不再需要我们地方政府垫资了吗?我看不见得吧,很多项目到了最后,最终支出总是会超过预算,还不是要我们地方政府来填坑,无奈得很。”又有人苦笑着插嘴,“可问题是,我们现在怎么开辟财源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河间(十九)() 
“希望能在西班牙人这边打开缺口,搞到县里建设所急需的资金吧。 ”1666年9月23日,已是渐渐春暖花开的季节,巴拉那河下游汊流之一的巴拉那拉斯帕尔马斯河右岸,刚刚新官上任的保义县县长赵科站在一处西班牙农庄外,若有所思地想着。

    农庄外是一望无垠的草原,间或有一些靠近房屋处有些菜田,一些来自西西里岛的契约奴正在地里忙活着,可能是在施肥,为接下来的蔬菜种植做好准备吧——在这个什么都缺的南方新大陆,万事还是自给自足的比较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东岸人的事业愈发兴旺发达的今天,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法院区的西班牙移民的日子却也相应好过了一些,成本也更低了一些,因为东岸人能够提供从安家落户到生活享乐的一切商品,且比旧大陆的还要便宜、质量也未必差了。比如罗德里格斯家族的掌舵人阿尔瓦雷斯就刚刚给自己心爱的小女儿买了海雕乐器厂出产的诸多高档乐器,其中就包括一台堪称添加的钢琴,质量尤其出色,深受他家千金的好评。

    而阿尔瓦雷斯·罗德里格斯购买一应乐器所需的上万比索的费用,自然是通过向东岸出口商品获取的,其中除少部分木材外(派人去巴拉圭一带收购),绝大部分都是畜牧产品,准确地说是羊毛、皮张、奶酪、兽脂乃至活畜。另外,阿尔瓦雷斯还凭借其祖父、父亲攒下的交情(当年该家族是第一批向东岸出口牛肉的商人,至今还认识很多穿越众,人脉资源丰富),从商城港购入大量药品、纺织品、金属器具、酒类乃至一些小型畜力或水力机械,然后转卖到人烟稠密的巴拉圭、图库曼、拉里奥哈、胡胡伊等地,且规模还相当不小。

    这些红火的贸易自然给罗德里格斯家族聚敛到了极为庞大的财富,使得他们有充足的财力从人口过剩的西西里、那不勒斯等地招募契约奴,然后集中运输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工作,为他们赚取利润——比如用从东岸进口的各类化学药品粗加工羊毛、皮张,然后再将这些半成品卖给东岸的企业,挣些加工费。

    而且,这些年随着东岸工业生产规模的越来越大,以罗德里格斯家族为首的一批相对开明的土生白人贵族家庭,已经开始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了这种初级加工工业之中,甚至有时候因为人力不足的缘故,他们还会组织捕奴队去抓捕草原上的克兰迪人、克丘亚人什么的,然后强迫这些人劳动,为工场主们赚取利润,一如东岸人之前所做的一样。

    这种寄生在东岸经济体系之上的初级加工业,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给认识到,不辞辛苦渡河来到这边的赵科就是其中一位。刚刚就任保义县县长的他,已然看上了西班牙人这里丰富的兽脂资源,想要与其建立大规模采购渠道,然后运输至保义县那边,就地加工成肥皂这种工业品出口获利,而这也正是他赵某人为自己那个一穷二白的县所想到的致富路数之一,毕竟无工不富嘛,赵科还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当然了,之所以他赵大县长会打上兽脂的主意,主要还是因为他本人对这套工艺比较熟悉,能采购来较为价廉物美的生产设备,更能招募来一些有相关技术的熟练工人,这对于工业化生产是非常关键的。再加上保义县与布宜诺斯艾利斯这边交通便利,别说内河小火轮了,就是大海船都能开来开去,左不过半天的航程而已,才几个运费?

    因此,大力依托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法院区的廉价原材料发展工商业,就成了河间南部三角洲副区诸多定居点的必然选择了。保义县作为三角洲副区的首县,如果不能趁着这个大好良机率先卡位的话,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而说到西班牙人那里的廉价原材料,别的不论,这兽脂(主要是牛脂)还真的是一种廉价到极点的材料了。要知道,在东岸人到来之前和之后的十几二十年内,拉普拉塔的西班牙人在围捕草原上多得不像话的野牛时,一般只取牛角和牛皮,肉也只吃眼睛后部的一小块,更何况压根吃不下,所以绝大部分肉和牛脂都是随意丢弃的,白白便宜了草原上的美洲狮、胡狼和兀鹰。

    后来,在东岸人向他们进口整牛之后,这些西班牙佬才慢慢意识到他们曾经随意丢弃的牛肉和牛脂也是“有价值”的,这才停止了以前那种浪费无度的行为。不过,因为草原上有着数不清的野牛——西班牙人估算约有两千万头,且数量一直在慢慢增加中——牛肉、牛脂的价格始终涨不大起来,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