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接下来又聊了大概一两个小时,一直在晚间时分,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才各自道别离开。盛德鸿是乘坐一辆宽敞的东式四轮马车离开的。马车沿着安装了煤气灯的沥青马路,一路朝码头区驶去。他大概会在那里住一晚,然后乘船离开本土,前往南非工作一段时间,并对那边的情报工作进行整顿和培训。

    青岛港的码头一如既往地繁忙,即便在夜间亦是如此。在靠近盛德鸿下榻的旅馆的海面上,此时一艘悬挂联合省旗帜的商船正在紧张地装载着货物。盛德鸿眼尖,发现货物中就有着他们刚刚还讨论过的一种染料:苯胺黑,更准确地说,是在苯胺盐中浸渍后又还原成了苯胺黑色调的棉纺织品。

    这种纺织品一摞摞地堆放在那儿,然后被装箱、盖好,吊上船甲板,而箱子顶部就用几个汉字写着“苯胺黑棉布”,这无疑才是盛德鸿一眼认出是什么染料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荷兰人不止买了苯胺黑这么一种染料,事实上他们还采购了很多其他颜色的染料,都装在大大小小的木桶里,这是打算运回莱顿后销售给纺织工厂主们的。

    “染料看来真心是暴利啊!尤其是绝大部分的染料都是从煤焦油这么一种恶心的物品中提炼出来的时候。至少,看起来比卖机械零部件什么的赚钱多了,也难怪刘雪飞铁了心要进军这个行业。唉,若是高效率的苯胺工厂建立起来的话还不错,如果不能,那就纯粹是拿自己的钱打水漂听响玩了。”拉上了房间的窗帘——看来旅馆老板比较舍得花钱,窗帘布上染的色是平安棕,一种只从实验室少许流出了的新型染料——盛德鸿转身坐到了桌前,然后给自己沏了壶茶,然后思考起了别的问题。

    “荷兰人从来不让人省心啊。这帮鸟人,除了大肆进口我国的优势商品以外,也从没停止过对技术的搜罗。前面重金购买医学杂志是一回事,最近偷偷摸摸买了一些东岸初中课本又是一回事,且脸皮其厚,被警告了还当浑若无事,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嘴里喝着清淡的山茶,盛德鸿脑子里仍在继续思考着:“还有英国人也是!这个国家的商人这些年来就没停止过从东岸本土走私各类违禁物品——如各类机器的零部件、加工切削工具等等,这大概和他们国家制造业属性较强有关吧——如今我们国家的基础工业有了不小的进步,正是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眼红无比的时候,梅机关的压力着实不小啊。”

第1537章 技术扩散与追赶() 
僻静的黑山乡郊外,一座两层砖房孤零零地矗立在遍布低矮灌木、石子砂砾和丛生杂草的地面上。即便这会已经是南半球的春天,但巴塔哥尼亚台地的地表依然是一片黄褐色的基调,让人看了就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砖房的前后各有一个用围墙围起来的院子,院门口站着两名持枪“黑皮”卫兵。偶尔路过的行人经过这边时都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似乎不愿和这个怪兽般的建筑多接触一般,这或许和大门上挂着的牌匾有关——这里是梅毒病人统计调查局阿劳坎县分局黑山乡办公室,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高压特务机构。

    一辆重型马车轻轻停在了办公室门前,提着一个牛皮公文包的田星下了马车,向门口卫兵递交证件检查了一下后,大踏步走进了院子。此行他是来这里完成犯人交割手续的,已经贵为陆军少校的他几乎已是宪兵司令部的实权人物之一,毕竟那个军事情报机构的最高长官不过是上校,中校也不过仅有聊聊数人罢了。

    田星少校前阵子刚刚回国述职,军衔也升了一格,以褒奖他在北美自由邦劳苦功高的工作,当然也有人指责这是他岳父帮忙运作后升的官,不过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述职完毕后的田少校看时间还充裕,便与妻子、孩子一道去南巴塔哥尼亚一带度假玩乐,不意中途碰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煤矿工人,在与随从将其拦住盘问后,没多久就发现了问题,然后立刻将其逮捕。因为这不涉及到军事情报,况且他也处于休假状态之中,因此按照规定便移交给了当地的梅机关办公室处理。今天他就是来处理一些后续首尾的,毕竟人犯交给了梅机关,总得有点手续吧。

    “大新闻,田少校。”本地梅机关的办公室主任嘴里叼着个烟斗,满面春风地说道。这个看起来退役军人出身的情报官员,对同样来自陆军系统的田星很有好感,因此说话也是比较亲切的,更何况对方身份不凡,军衔也很高,值得巴结一下。

    “这个叫唐纳德的矿工牵扯出了本土一个大人物,一个据说在青岛港教西班牙语的名人。”办公室主任放下了手里的烟斗,开心地说道:“我已经拍电报到兴南港了,那边马上就会寄出一份加密快件到本土,然后我们可爱的间谍先生就要落网了。啊,真的很想跑去那儿看看那个人的嘴脸呢,可惜没法飞过去,很是遗憾。”

    田星听他这么一说也是一惊,因为青岛港符合上述条件的就一个人,就是著名的西门内斯先生。此君在本土许多学校——比如兵团堡、大鱼河青年干部学校、航海学校等等——教授西班牙语,同时也是率先皈依了“国产天主教”,这很是带动了一批西裔国民效仿,因此受到了上级的嘉奖,目前在东岸国内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了。

    只是,他也是间谍么?田星有些难以置信。不过这年头经历的事情多了,他再不信一件事也不会放在面上,因此又向面前这位梅机关的官员追问起了详情,以判断下这个被捕的矿工间谍到底是不是胡乱攀咬。

    “这个间谍是个英国人,当然也为英国政府服务。据悉他们的老巢就在金鹿商馆,那里有一位来自英格兰本土的官员管理着这一切,克伦威尔时代是一位少将,而在少将制度被废除,查理复辟后,又是一位来自伦敦的爵士总揽所有事务。”办公室主任又抽了口烟斗,然后眯着眼睛笑道:“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人指出,在青岛港有一位有名的教西班牙语的先生在为他们提供情报,而且已经不止一次了。”

    “真是个惊人的消息。”田星沉默了一下,然后才评价道:“但这个矿工看样子不是什么高级的间谍,应该只是来‘学习’我国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的,他有什么资格知道这种程度的消息呢?要知道,西门内斯先生可不是什么默默无闻的人,而是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政府那头的形象也颇正面,几次战争也都捐款捐物了,说是模范国民也不为过吧。”

    “这只能怪他的上司太不专业、嘴太碎,完全没有情报工作者的觉悟。你知道的,那些贵族老爷们一向很愚蠢,不懂得情报工作的原则和禁忌很正常,以至于在下属面前透露了不该透露的消息。不过不管怎样,西门内斯先生真的是间谍也好,无辜的也罢,反正事情总会调查清楚的,这一点不难,我们只需安静地等待消息即可。”情报官员龇出了满口的大黄牙,笑着说道。如果西门内斯先生真的是间谍,那么他这次立下的功劳可就太大了,也难怪这会他这么兴奋,因为这确确实实是一个大新闻啊。

    “这对英国人来说真是个灾难,尤其这还是他们自己犯了错,我想查理二世这会肯定都有掐死那位爵士老爷的冲动了。对了,英国大使查尔斯知情吗?”田星又问道。

    “我认为肯定是知情的,这没有疑问,毕竟金鹿商馆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充当了事实上的英格兰驻东岸使馆,但我们没有抓住他参与了此事的直接证据。这本来也没什么,但考虑到他是大使,若是没有确切证据的话还是谨慎些,不要动手的好,以免被人说三道四、借题发挥。要知道,我们国家也才刚刚买下了伦敦的‘铁公馆’,派去了多位外交官筹建大使馆呢,不要给英国人报复的机会。”

    这是老成持重的做法,也是符合潜规则的,田星对此没什么疑义。不过通过这次事件,他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在东岸崛起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无法隐藏自己的光芒的时刻,旧大陆的那些国家对东岸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又是何等地渴望——英格兰、联合省、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还有哪个国家没派过间谍、没偷过东西或技术?甚至就连素来只做生意的意大利诸邦国的商人们,也时不时地弄几个间谍过来,简直让人无语。

    在这些个偷技术的国家里,规模以联合省最大,但层次无疑还是英国人比较高,因为他们主要是盗窃蒸汽机技术、走私违禁商品,当然现在又打起了采煤技术的主意——其实这很正常,作为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英格兰王国,自然对东岸共和国大肆应用于矿山的抽水机、蒸汽锄、卷扬机、轨道车、破碎锤等设备垂涎三尺,并想方设法也要搞到一些回去参详、仿制,虽然其多半无法成功。

    而且,除了采矿设备外,东岸人采矿的方式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比如,东岸人在煤矿中开凿了一些水平巷道,每隔一些距离修建了一些小连接矿井、上升通道、暗井什么的——修建这些矿井巷道的作用是多重的,既可以勘察矿床看看是否值得继续开采,也可以用作运输矿物的通道,一举多得;再比如,东岸人在某些矿区采用的柱式采矿法,即上行梯段回采法或下行梯段回采法,即逐步开采。这些采矿方法算不得多先进,但总比英国人自己乱采一气、胡乱开挖要高明得多,对于煤铁资源异常丰富的英国人来说,真的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所以他们派了间谍过来盗取,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与英国人将目光集中在采矿、军工和机械制造业上相比,荷兰人对东岸手头传说中的“航海图”、“洋流图”、各港口的物产、地理和天气信息、一些经济作物的良种(东岸人的甘蔗出糖率和产量都比欧洲的高已不再是什么秘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