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6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勉力支撑了一两万大军攻来了呢?这个亏我看吃得一点不冤,以后要引以为戒。俄罗斯人那边也是,外东北、黑龙江一带,这些年从来都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的份,什么时候被别人这么欺负了?目前在俄国人的攻击下残破不堪的乌第、结雅、海兰泡三县,说实话当年也都是我们或用武力、或用外交讹诈从俄国人手里抢来的吧?俄国人心里记着这些仇,我觉得也是寻常得很,特别是我们本土在其他事务——比如克里米亚汗国——上与俄罗斯帝国交恶的时候,远东黑水地区就很容易受到俄罗斯人的强烈反弹。要知道,当初俄国人之所以肯在这里对我们进行退让,固然是因为我们武力强,但难道就没有本土与俄国正处于关系蜜月期,俄国人有求于我们的原因吗?”

    廖逍遥的话引起了大家的一阵骚动,会议室里想起了嗡嗡的讨论声,廖逍遥也不以为意,而是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喝了一口清茶,老神在在地看着众人。在看到他们讨论得差不多了之后,他又说道:“当然了,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也不能不采取措施。王世传,你起来说说该怎么办吧?”

    王世传从在庙街任职时就跟着廖逍遥干了,曾经在黑水地区任职多年,现任莱州地区行署专员、胶州要塞司令兼莱州河防司令,是廖逍遥麾下一等一的大将,最受信任的心腹,因此被第一个点名要求回答。

    王世传穿着一身呢子大衣,面容严肃,双眼炯炯有神,这时只听他站起来说道:“总司令,这辽东、黑水还是得救一下的,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急需改善。现在虽然咱在山东也面临着清军不小的压力,但这兵力嘛,挤一挤还是能够匀得出来的。况且辽东一带的两个垦殖县也属于咱登莱开拓队管辖,救援他们也是义务。卑职建议,从登莱调一个骑兵大队至丹东,另外新军第五师董大郎部也可以酌情调一部分去辽东,朝鲜那边也可以催促他们派一些御营厅军士过来,如此多管齐下,辽东当无大碍。说难听点,咱们即便赶不走清军,那么耗走他们总能做得到的吧!”

    王世传的话其实也正是廖逍遥的想法,只不过借他之口说出来罢了。而且他是直面青州清军一线的河防司令,对方方面面的情况更了解一些,因此由他出来说明显更有说服力。因此在交由众人又讨论了一番后,廖逍遥最后一锤定音,同意调一个骑兵大队(一千骑)和董大郎部前往辽东增援,等刚刚结束移民的船只维修结束后立刻施行。

    另外,廖逍遥又重点提到了登莱新军第三师、第四师的组建问题。以往或许考虑到仆从军、挺身队、地方守备队、各地民兵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两个新军师的组建一直比较缓慢,甚至连骨架还没搭起来。但这会敌人发动如许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自然不可再以以前的老眼光来看待,因此这两个师的组建走上快车道已是**不离十,如今悬念仅仅在于拆分挺身队的哪个大队、又有哪家仆从军被吞并、那些军头会不会抱怨乃至造反罢了。

    甚至于,会议上还有人提出以第三步兵团为基干组建黑水新军第六师,因为偌大的外东北确实也需要一支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军了,光靠民兵和地方守备队这种预备役武装打天下是肯定不行的,毕竟他们不是职业军人,战斗力差得太多。至于第一师的缺额,则只能靠重组建一个新第三步兵团来弥补了,只要有军官和士官,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另外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上其实并未提出任何往黑水地区增派援军的计划,这或许是因为如今兵力比较紧缺,必须用在更关键的地方的缘故。不过在某些人看来,黑水地区形势其实没那么糟糕,不需要额外派遣更多兵士其实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整个雅库茨克督军府平日里只养活了一千五百个哥萨克,即便这会得到了其他地方的些许增援,数量必然也极为有限,其实是没法对东岸人构成长期威胁的。只要那边的人沉着应对,不犯大的错误、军事上不产生难以挽回的惨败,收复失地应当是大概率事件。

    而登莱方面的这种判断,事实上差不多也印证了如今外东北战场上的局势——

    1673年5月4日,刚刚抵达结雅县城没几天的东岸大军喘息未定,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收拢完毕的俄**队——公允地说,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活计,因为之前俄**队分得很散,天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再加上信息传递的不便,因此能够将这些人慢慢收拢起来,足见尤戈维奇和斯捷潘诺夫等人的能力了——悍然出现在了结雅县城外,不过其中却没根忒木尔酋长的身影,或许其人过于深入乌第县,联系不便,至今尚未来得及返回吧。

    出现在结雅县城外的俄军共有三千五百余人,其中大概只有不到两千是俄罗斯人,其他都是通古斯人武装。这样规模的部队,若是第三步兵团两千余众还在的话,自然是不怯的,不过此刻刘建国手头只有一千五百余众,且都是民兵预备役,他又是个生性谨慎的人,自然是不敢出城浪战,怕一战浪没了这些部队,然后全境可就要糜烂了,他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基于这个考虑,他还是决定依托城池固守,先看看情况再说。反正野外能被敌人劫掠的村子也所剩无几了,这会忙着去平定地方局势毫无意义,反而会让自己这从庙街、江东、共和、伯力等县搜刮来的部队陷入危险之中——说到底,他还是对自己统率的这支民兵部队不信任,对敌人的战斗力没有直观的了解,再加上生性谨慎,故就龟缩在了县城里。

    反正他也想清楚了,结雅县城里屯驻着这么多兵,虽然看起来不敢与俄罗斯人野战,但你俄国人敢放心大胆地放过他们不管深入东方吗?后勤线还要不要了?当未来东边还像结雅、乌第、海兰泡等县措手不及被你劫掠获得补给吗?而且,这次他们随军带来了一些补给,沿途在一些村庄又收集了一些腌肉、鱼干和黑麦,结雅县城内也有不少粮食,如果坚守的话还是可以坚持两个月以上的,你俄国人敢和我耗吗?要知道,再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黑龙江下游出海口一带也将化冻,无论是内河浅水炮艇还是72吨级小火轮,都可以溯流而上,对沿江的一些据点进行补给了,届时你更耗不过我了!

    所以,刘建国现在是吃定了俄国人进退两难,所以打定了将他们耗走的主意。虽然麾下很多军官积极求战,希望一雪前耻,但全部都被他否决了。当然了,出于安抚军方的情绪,刘建国刘大司令也答应,等开春后外地援兵齐集至此后,他会酌情考虑下一步向阿尔巴津城堡一带进军的,当然是依托海军优势,沿着黑龙江进军了。军官们对此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谁让他刘某人是“节度使”呢,因此最后一个个都乖乖听话,当起了乌龟。

    俄军统率彼得·尤戈维奇对东岸人此举也很是挠头,因为凭他们的兵力、装备,强攻结雅县城的话,胜算真的不大,而且即便能够攻下,死伤也必定极重,这对俄罗斯人来说同样是无法接受的。而如果放弃结雅县城不管又不行,因为这个堡寨里面的兵可不少,别看现在他们不敢出来,但如果你只有几百兵在城外的时候,看他们出不出来打你!

    考虑来考虑去,尤戈维奇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在与副手斯捷潘诺夫商议了一番后,他最终决定带着饱掠而来的物资、粮食、金银、弹药和奴隶,率军返回最初的出发地。这一仗,确实已经没必要打下去了,因为阿穆尔河已经解冻了,地利已经再度回到东岸人手中。再说了,他们这次也已经初步达成了战略目的,即削弱乌第、结雅、海兰泡等东岸人扩张的前哨基地,严重打击了他们在通古斯人当中的威信,这便足够了,一次性将东岸人全部逐出阿穆尔河,那是不可能的,尤戈维奇还没那么自大。

第1659章 风起云涌(十)() 
“老头,来一盘花生米、一叠卤牛肉、一壶酒。”亚娘鞋岛码头上的某处小饭馆内,一位穿着天蓝色海军服的年轻军官匆匆走了进来,然后朝相熟的老头吩咐道。

    这会已经是六月天了,兴许天气闷热的缘故,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少尉军官先是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纠察员在附近转悠,便解开了军服最上面的两粒黄铜纽扣,兀自端起桌上的免费凉茶喝了起来。

    饭馆旁边是仍在持续兴建着的炮台和要塞。大量来自附近顺德、香山、新安、东莞数县的民众被不菲的工钱吸引至此,充当修建炮台、城塞的劳动力,为东岸人在珠江口的统治添砖加瓦。或许有些广东士绅觉得这些所谓的蚁民们数典忘祖,为了些许银钱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可若是你一日三餐都吃不饱饭时,哪还能考虑那么多?更何况,东国人不是一直自称是前宋苗裔嘛,说起来他们也不算为外人工作——当然中国大地上的士绅们对此肯定有不同意见,他们对东国人自称华夏正朔就四个字评价:“无耻之尤”。

    饭馆是一位老军开的,原本在挺身队内服役,因伤退役后就跟随部队来到了亚娘鞋岛开饭馆,说起来这也是部队给这些伤残军人的福利了,这对维持官兵们的士气非常有效。许是跟少尉军官有些熟了,再加上大下午的也没几个客人,这位老军亲自端了菜碟和酒壶挪了过来,然后拉开一张椅子坐下,和年轻军官对饮了起来。

    “陆小哥,这次出海了很久啊,几个月没看到你了。”老军举了举手里的小瓷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海上生活不易,这次回来后就多休息几天吧。”

    “李叔,哪有那种好事。分舰队司令都说了,现在北方战事紧急,所有人取消休假,不日就要北上辽海,听说要去轰击天津、复州、盖州、锦州、沧州一线沿海,给清廷制造一种紧张的态势。我这次,也是趁着船只回来补给食水和弹药的当口,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