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命,衣衫褴褛,穿着树皮做的鞋,在茫茫大雪中拼尽全力地工作。”

    “他甚至连像样一点的房子都不愿意为我们建造。所有工人都住在挖矿挖出来的深坑里,在这个坑的边缘地带搭了一些简陋的房子。但这些地方太过低矮和寒冷了,甚至就连夏天都积着雪。平时只要太阳一落山,这个坑里的空气就潮湿和冷得要命,没有暖和一点的衣服根本就无法出门,只有穿上皮袄才能不那么寒冷。可是,大部分工人除了衬衫以外什么都没有,大家冻得发紫,浑身哆嗦。说实话我算是幸运的,平时在厨房帮忙,但那些人真是太可怜了,其中有很多人是我的同乡,他们瘦骨嶙峋,面容苍白,就像影子一样。这些牛马一般的工人被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但是主人对这一点也不关心,他只要牛马为他干活就行了,假如一头牛马完蛋了,那算是活该。很多人都会利用这些没有身份证明的可怜人的弱点,让他们为自己服务,但只有天生的恶棍才能干得像佩卡尔斯基这样‘出色’。”金矿工人继续控诉道。

    索额图听了默默无语,脑海中则开始了飞速转动。在他看来,这些罗刹人可真是够凶狠的,对手底下奴才一点好脸子都没有。听说当年他们探索黑龙江的时候,因为缺粮,还吃过自己队伍里死去的人得尸体。也只有这等狼心狗肺、凶残狠毒之徒,才能跟我大清对抗那么多年而不落下风啊!因为他们够狠,对别人狠,有时候对自己也狠!

    只是罗刹国内地士绅如此凶残,闹得百姓天怒人怨,万一被人振臂一呼,怕不是从者如云?上次那俄罗斯八旗的佐领和我说,他们国内的泥腿子和边军曾经造过反,这就对了!施政如此之苛,百姓如此之苦,焉能不反?

    想到这里,索额图也有些不开心。因为我大清现在与俄罗斯理论上已经没有接壤的边界了(不算漠北蒙古的话),他们也没有那个精力打到俄罗斯境内去。只是听说东国人正在草原上招降纳叛,蠢蠢意图西进。这真要是让他们打了进去,只要给这些泥腿子们吃得饱穿得暖,保不齐他们就投了东朝,转过头来帮他们对付俄罗斯朝廷了,这可就不美了。

    索额图让贴身家奴德哈将这条记上,等空下来自己还要详细扩展一下,等这次出使完毕返回京城后,再面呈皇上,说以其中利害,让圣天子做决定吧。

    在金矿休息了两天之后,清国使团在哥萨克骑兵的保护下再度起行。他们沿着通往托博尔斯克的大道一路向西,路上经常可以看见在干活的俄国人。十月的西伯利亚其实已经比较寒冷了,有些河面甚至已经结冰,但这些可怜人站在路边齐腰深的水里,正在奋力搭建着什么。他们衣衫褴褛,冻得瑟瑟发抖,因为时间长了,衣服和鞋甚至都烂在了身上。他们当然没有地方烤火,也没有好一点的东西可吃,只能日复一日地艰辛工作着,用透支自己生命力的代价,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如果碰见佩卡尔斯基这种人,他们甚至连收入都没有。

    路边当然也有一些看着好一些的农庄。哥萨克们告诉索额图,那都是有合法身份的农民或地主老爷们的居所——事实上,在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几乎每个农民都是地主——这让索额图轻轻点头,修正了一点之前的看法。这罗刹国,看来不总是那般寒酸,普通黔首也有过得好的,只是不多而已。

    这个时候他也对俄国人能够占据如此广阔的土地感到惊讶了。即便他们女真人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但对于万里之外的西伯利亚也所知甚少,不知道这里土地的辽阔,物产的丰富。索额图也是读过书的,想了想后,觉得这里在历史上大概只有匈奴人、鲜卑人什么的占据过了,他们当时都是与中原王朝并立的大国、雄国。尤其是那匈奴,曾经搞出个白登之围,让堂堂大汉天子靠贿赂女人才得以脱身。

    只可惜这里还是太过偏远了,我大清没有可能占据这片土地。即便是在漠北搞得风生水起的东国人,怕也没这个实力。这里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正是这酷烈的气候以及奇烂无比的交通,东国人即便再神通广大,短期内也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毕竟俄国人可是经营了几百年了,势力早就根深蒂固。

    索额图觉得,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好好思考下去了莫斯科该怎么办。听说那位彼得汗与康熙圣天子一样,也是少年继位,英武过人。如果他能够同意与我大清联手,彻底剿灭噶尔丹乃至策妄阿拉布坦的势力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只是——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哦!索额图从来都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他人,那彼得既然不昏庸,那么就一定会开出一定的条件。毕竟准噶尔蒙古目前对他们的威胁不是特别大,甚至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与他们打交道,当真是与虎谋皮了,不小心点是绝对不行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不要误了皇上的大事吧,那样我这把老骨头可就万死莫属了。”索额图轻轻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想道。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北高加索新颜(二)() 
1693年10月26日,大雪。

    巴音郭楞港河面上已经漂浮了许多冰块,在这个寒冷的时节,航运几乎已经完全停滞了。如今的土尔扈特汗部,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外来援助,只能靠之前存下来的物资过活。好在去年一整年收获还算不错,他们洗劫了河对岸俄罗斯人刚刚建立起来的几座堡垒,得到了一些食品、牲畜和弹药,同时在东面的伏尔加河下游一带,他们虽然已经实行了战略性的撤退,但在撤退前发起了一场令人出乎意料的反击,掳掠了许多物资和牛羊,这意味着他们今年冬天可以过个肥年了。

    做出从伏尔加河流域撤退的决定,阿玉奇汗承受了极大的压力。首先是来自部落内守旧派元老的压力,其中甚至包括他的母亲。这些守旧派对于迁居其实并不太过排斥,毕竟是游牧民族嘛,当年能从中亚一带跑到伏尔加河流域,现在从伏尔加河再跑到北高加索似乎也不是难事。但问题在于,他们离开之后,那片土地肯定会被别人占据,要么是附近的其他游牧民族,要么是俄罗斯人,后者可能性大一些。而他们占据伏尔加河流域后,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的蒙古人想要前往精神圣地西藏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受到别人的刁难是一定的,甚至还可能从此再也去不了那里,这是他们最大的反对原因。

    阿玉奇汗说实话也是比较虔诚藏传佛教信徒,但他还有理智。在他当上大汗的这几十年里,蒙古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的生存空间日趋缩小,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外部安全形势,最主要的便是来自俄罗斯的威胁。

    俄罗斯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稳定地呈上升趋势,国力稳步增加。即便是当年被波兰人欺凌,但其人口、经济、军备都在持续改善,最终得以在阿历克谢沙皇时期实现反杀,迫使其割让了边境一些省份(当然这里也居住着大量的俄罗斯人),将俄罗斯的国土向西扩张了不少。

    俄罗斯国力的迅速增长,当然并不是彼得沙皇的功劳。事实上在彼得之前,许多任沙皇就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竭力引进西方的技术和人才,甚至不惜授予他们爵位和土地,以增强俄罗斯的国力。所以彼得上位时面临的情况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他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了一个底子还算可以的庞大国家。当然我们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但也要考虑个人的努力,沙皇彼得毋庸置疑是一位明主,他在位期间执行的各项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祖先制定的方针。他还敢对既得利益群体动刀,甚至不惜和自己儿子反目成仇,这种执着的改革精神在历代沙皇身上是不多见,因此他极大地加速了俄罗斯现代化的进程,让这个庞大国家的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今彼得继位时间不长,但也已经开始了对军事领域的改革,他在莫斯科近郊创建的新式军队战斗力很不错,屡次打败旧军,给人一种面貌一新的感觉。另外,彼得也在顿河上游一带设立舰队司令部,打算建立俄罗斯帝国的海军——说起来也挺可怜的,俄罗斯占了半个乌克兰,但却没出海口,至于北边的出海口阿尔汉格尔斯克和圣尼古拉斯嘛,不提也罢。

    彼得的种种军事野心,都让周边势力感到了不安。卫拉特蒙古人虽然迟钝,但也从前线俄军的动作以及其他人得告知了解了这一切,因此也陷入了焦虑之中。阿玉奇汗很清楚,现在俄罗斯帝国大概无法一口吃下他们——不是不能,而是摊子铺得太大,没法集中兵力——但时间长了的话,就凭他们这三四十万人口,肯定是撑不住的。因此,不如趁着现在还有点实力,尽快跳出那个可能会被四面包围的死地,到北高加索地区碰碰运气。至少,这里可以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援助,可以极大增强他们的实力。

    阿玉奇汗当时就是以这样的理由勉强说服了部落里的长老们。他指出现在已经不是蒙古铁骑纵横的年代了,火枪、大炮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训练有素的步兵完全可以打败一支骑兵,当年赫梅利尼茨基起义时,以步兵居多的哥萨克用火枪大炮打败不可一世的波兰骑兵部队,就已经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他甚至还举了中亚的一些例子,当地的游牧民族甚至就连土尔扈特人也极为头疼,觉得很不好对付,但他们在吃苦耐劳的俄罗斯步兵的攻击下,可以说是进退失据,连连失败。

    也正是这些令人无法辩驳的事实,让阿玉奇汗最终得以力排众议,将部落主力迁移到了北高加索地区。而迁移过来的蒙古人,自然将主力部署在北方面向俄罗斯的一侧,同时派出部分兵力扫荡高加索山区的原住民,建立起自己的防御纵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