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2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因为紧靠市场的缘故,几十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的,抢了不少来自本土的生意。本土那些商人们出言嘲笑,说穿了还是利益竞争的关系。

    “南极狼”号帆船卸完货后,第一时间开进了船坞。修船厂的工人们熟练地用绳索将船只固定住,然后慢慢地开始排水,打算对这艘船只进行一番彻底的维修保养。对于这种工作,他们已经非常熟练了,虽然仅仅几年之前他们中的有些人还是一个农民。

    码头上的商业设施也多了起来。山东人开了酒肆、客栈、茶馆,生意兴隆,吸引了许多来此交易的商人消费。曾经因为与文莱苏丹爆发战争而流失的人气,如今又慢慢地回流了。甚至于,在东岸人的苦心经营下,如今文莱港的繁荣更甚往昔。

    不过,在这一连串的好消息中,也不是没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那就是前来文莱港贸易的马来人、阿拉伯人的商船数量急剧减少,让港口损失了不少税收。究其原因,是去年东岸人“悍然”废掉了文莱苏丹,正式将文莱港吞并所导致。

    这个文莱苏丹也是憋屈,本身就是东岸人匆忙立起来的傀儡,大事小事全由东岸顾问做主,就连自己想出一下宫殿都难。结果呢,现在连这傀儡都当不下去了,东岸人直接替他伪造了一份命令,正式宣布退位,并把国土交给华夏东岸共和国管理。换而言之,文莱苏丹国就此亡国了!另外,这份命令中还宣布废除绿教在文莱的国教地位,确立东岸道教为人民所必须信仰的“正信”。

    如果说退位还算正常的话,那么废黜绿教的特殊地位可谓是在东南亚一带捅了马蜂窝了。虽然与阿拉伯半岛的绿教徒有些不同,东南亚的君主们推行绿教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统治在这里,王权高于宗教权力,所有教长必须有王室成员血统,苏丹亲自任命宗教官员,裁判宗教纠纷,宣称自己是“世界之王,如真主俯瞰大地,如日中天,如月高悬,且为真主所选,是真主在人间的影子”但东岸人的行为依然让他们很是震惊,因为就连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都没做过这种动摇他们统治合法性的事情。因此,各个马来人的苏丹们愤怒了,纷纷暂停了和东岸的贸易,更别提那些信仰更加虔诚的阿拉伯人了。

    不过东岸人似乎对这种来势汹汹的反对局面无动于衷。他们按部就班地推行着各项工作,无视其他的指责和唾骂,专心致志发展新得的领地,想尽办法移民。他们坚信,在大陆移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文莱当地的马来人即便不运走,未来也是被同化的命。在政权和军权的保障下,华夏文化超强的同化能力会完成所有工作。

    而除了废黜文莱苏丹外,东岸人还悄然做了一件没被许多人注意到的事情,那就是用赞助武器的方式说服福建郑氏,派人派船在后世菲律宾棉兰老岛南端的桑托斯将军城一带登陆,并建立了稳固的据点。

    先期登陆的郑氏武装共有五十多条船,载运了超过两千人上岸。虽然这两千人都是郑氏挑选的诸如地方团丁、巡检之流的稀烂武装(精锐部队没舍得拿出来,要保着福建老家),但这支冷热兵器混合的队伍在经历了登陆初期的小挫后,愈战愈勇,最终驱逐了当地信奉绿教的摩洛土著,粗粗建立起了一座城寨。

    为了奖励郑克臧派兵进入棉兰老岛的举动,东岸人不但给福州送去了三千杆簇新的火枪和二十门各式火炮,还给已经登陆的那些人集体换了装,同时派出顾问帮忙整训部队,提高其战斗力,总体而言还是付出了不少的。

    对了,新占领的地方被命令为石井港,这是以郑氏老家的一个地点命令的,据说郑克臧还亲自毛笔手书“石井卫”三字牌匾送到了当地,由占领军挂在了寨楼上。随后,同样几乎是东岸人傀儡的大明帝国也正式下诏,追认石井卫为大明领土,并任命当地的统兵将领郑三刀为石井卫指挥使。

    石井卫既设,那么按照大明祖制,这土地自然要分给各级官兵,同时军属的移民也要提上议事日程。老实说,郑克臧其实是不太情愿花这个钱的,他现在又要建设福建各府县,又要殖民台湾,实在不想在棉兰老岛这个遥远的地方投下资源。但没办法,东岸人强逼着他出钱出人,最后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同意了,表示今年年底东北季风吹起来的时候就会着手处理此事。而在此之前,那边就要仰仗东岸人的照拂了。

    东岸人当然也很乐意照拂了,因为这是提高其影响力的绝佳途径。想想吧,先期登陆的这两千人所需要的弹药、食品、药物及其他日用品由东岸人提供(其实是台湾银行向郑克臧提供的二十万圆法币贷款支付),外海有东岸人的几艘战舰不停巡弋着,哪怕郑三刀是郑氏族人向着郑克臧,但底下人呢?他们会怎么看?更别提已经先期派出的那支三十人的军事顾问团所施加的强大影响力了。石井卫,跑不出东岸人的手心的!

    这里提一件让人很是无语的事情。虽然棉兰老岛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是绿教徒土著控制着,但西班牙人设立的马尼拉检审法院区至少在名义上可是领有整个菲律宾群岛的,并且多年前东岸人也承认了他们的这个权利。结果呢,这次郑氏武装渡海来袭,攻占石井卫快半年了,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居然还毫不知情,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这么多年都在干些什么,对整个群岛的控制力居然如此之差。

    而既然西班牙人如此无能,那么东岸人自然也不会客气。在今年年底新一波移民抵达石井卫并在当地站稳脚跟后,按照东岸人的计划,他们还是要进行扩张的。当地的绿教徒们文明水平有点低,火枪都没几杆,也就一股野蛮人特有的血勇之气罢了。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敌得过火枪大炮吗?只要郑克臧不肉痛钱,愿意往这边投资,人口相对过剩的福建有的是人移民来此,如此经营个几年的话,有东岸海军在外海帮忙,怕不是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东岸政府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很可能会与西班牙王国爆发战争,并对此进行了周密的计划。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全球战争!东岸人会毫不犹豫地发动在全世界各地的力量,拉拢盟友,对西班牙人所有的殖民地发动进攻,无论是在美洲大陆还是亚洲,总之会是处处烽烟,彻底瓦解西班牙殖民帝国,让最终控制马德里的人无论是波旁家族还是哈布斯堡家族像吃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

    作为西班牙王国在亚洲唯一的一块殖民地,马尼拉检审法院区是一定要被拿下的。而考虑到如今东岸人口严重不足,自己没实力直接吃下偌大的菲律宾群岛,那么拉拢盟友南下攻占就成了必然。福建山多地少,人口过剩,素来有向外移民的传统,如今有了这么大一个殖民地,足够他们欣喜若狂地过来了人是需要生存空间的,几百万人挤在一个群山连绵的省份最终只会导致社会的内卷化,向菲律宾群岛移民说实话可以缓解郑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郑克臧只要不傻,最终总会认识到这一点的。

    而有了东岸人全方位的支持,那么只要国际形势不出现剧烈变化,最终控制整个群岛,同化当地土人就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未来即便中国大陆两大强权决出胜负,吸收吞并了对方的土地,那么福建郑氏就还有退路。比起与大陆仅一海之隔的台湾、琼州,菲律宾群岛似乎是一个更好的流亡地呢,大明王朝的国祚也能继续苟下去。

    1697年6月1日,花费重金保养完毕的“南极狼”号缓缓离开了文莱港,载运着一百吨稻谷(从荷兰人手里收购)和大量机械设备驶往宁波定海港,这也是其最终的目的地。

    

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走向()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六月中旬的定海港已经有些炎热了,新开的一间高山流水茶馆内,两位身着长衫的公子哥正在聊天。

    高山流水茶馆就开在码头栈桥附近,是一幢三层木质建筑,在宁波并不多见。这会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一般来说闲人们应该聚过来喝茶了,但高山流水茶馆的生意似乎不怎么好,人气惨淡,远不如斜对面的那几家开了多年的老牌茶馆。

    那些个茶馆,很多传自前明年间,家族世代经营,口碑好,人气足,不出现什么大的变故的话,这就是细水长流的稳定生意。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品咂出,在一个底蕴深厚、历史较长的社会中,人们比较传统,对新事物的接收程度不是很强。反观东岸本土,因为是一张白纸,因此像联锁茶馆(高水流水)、联锁超市(国营百货商店、孙春阳南货铺)、联锁酒店(国营东方宾馆集团)的发展十分迅猛,经营模式也与大陆这边大相径庭,人们也更习惯去这些标准化服务的场所消费,说起来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不过宁波算是如今大陆上风气最开放的区域了。儿童游乐园、动物园、现代医院、新式学校、铁路、煤气灯、火轮船、各类工厂等等,都是其他地方很难比拟的。而且这块土地还一直在进化,通过几十年时间持之以恒的教育,如今的宁波人眼界够宽,可以从报纸杂志上得到全世界的信息(虽然已经落后一两年了),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够高,大街上随处可见窄袖紧身的东式服装,更别提这里的官方文字是简体汉字了,大家都已经熟悉了这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非常方便大多数人使用的文字。

    唯一没变的,大概就只有语言了,宁波话依然是主流,虽然政府和企业高层都是普通话,但中下层干部和普通老百姓里面,大多讲的还是方言。不过呢,若你想上进,还是得学东岸普通话,大街上有不少方言学校,收费也不贵,学了只有好处没坏处。

    这两位公子哥是从南京南边过来的。因为东、清两国关系缓和多年如果你忽略满洲地区时不时爆发的武装冲突的话再加上他们使钱打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