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散的葡萄弹打在清军的人群中,立刻便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一些倒霉的刀盾手连人带盾被整个劈开,血腥的场面让人震撼。但清军仍在继续冲击,他们已经进入到了五六十米的区域内,此时正面城墙上的朝鲜火铳手已经打响了自己手中的鸟铳,一些臂力过人的山丹弓箭手也拉开了步弓,将一枝枝重箭射向前方。

    在他们射击后,两侧城楼上的挺身队弓箭手也纷纷将箭枝射向了城下。此时他们也无需瞄准了,事实上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箭术都很差劲,很多人都是临时学习如何拉弓的,准头怎么样可想而知。但是清军的人群较为密集,他们只需将箭枝大略射向清军人群处,基本上都能有所斩获。

    就这样,在三个方向六门榴弹炮以及约三四百名鸟铳兵、弓箭手的打击下,这股约一千五百人的清军在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还活着的人几乎精神崩溃地逃往了后方。他们在战场上前后遗尸近六百具,但换来的也只是刚刚有机会把云梯搭到烟台堡的城墙上而已。他们中的少数弓箭手进行了有限的反击,给城头上的东岸人造成了数人的微弱伤亡。伤亡如此轻微的主要原因还是防守的挺身队的士卒们都临时分配到了一件胸甲,清军弓箭手仰射而上的弓箭根本无法有效击破高强度弧面钢甲的防御。因此,只要不是被射中面门和手臂的倒霉蛋,基本不会有人在和清军的对射中伤亡,而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挺身队官兵们的士气。

    不过这也就是东岸人才能这么奢侈。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纯靠手工打制的盔甲的成本是惊人的,任何一只部队如果有两三成的人拥有铁甲的话就堪称精锐了。而这多半还是一些锁甲,如果是东岸这种轻便的全身板甲的话,在欧洲也只有贵族和骑士才玩得起,而且质量上还多半不如东岸人的。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东岸共和国拥有的强大生产力才能给前线士兵们配备上如此奢侈的装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清军必须用血肉才能填平的科技的力量!

    战斗就是如此轻松!104连的副连长高善原本一直紧绷着的精神也略微放松了一些,任何冲到城下的清军都要面对左右以及前方三个方向的打击,而城下又没有任何能够隐蔽的地方,因此很快就死伤殆尽。东岸陆军甚至都没出手,光靠炮兵、挺身队的那帮刚刚学会射箭没几天的蹩脚弓箭手以及部分鸟铳手就将清军击退,实在是太轻松了。

    第二波清军与溃退的清军迎头相撞,他们在狭窄的正面战场上顿时乱成了一团,被东岸炮兵们逮住机会一顿猛轰。在给予他们重大杀伤后,这两波清军干脆并做一波,一起向后溃退了,让城头上的东岸人看了哈哈大笑。

    清军在这次攻势中前后共死伤了约六百人,而作为他们对手的东岸人的伤亡呢?除了五人被清军弓箭击中外(两人死亡),就只有一个因为使用了劣质火铳炸膛而重伤的士兵……(未完待续。)

第二百十章 血肉磨坊(九)() 
也许是清军不容许自己“战无不胜”的威名被玷污,也许是他们真的不能在烟台堡下拖延太久,总之他们在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再次出动了大批部队。这次他们的人数和之前差不多,大约为一千五百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些用木头打制的盾车,这种盾车体型不大,但却能为士兵们提供一定的遮护。尤其是其正面防护能力较强,能够扛住枪弹的射击,不过这种盾车在东岸的棱堡体系下多少显得有点鸡肋,因为他们显然无法防护来自侧面的打击。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能要求太多了,能提供一点是一点吧。于是,大群清军缩在盾车的背后,推着盾车往前冲。而在盾车的两侧,还有一些举着大盾的清军士兵,这是为了防护来自侧面的袭击。有了盾车的防护,清军虽然行进速度稍慢,但伤亡确实减少了一些。因为一些长距离的跳弹已经无法对他们造成有效打击了,以前这种已经处在强弩之末的跳弹依然能够夺走大批清军士兵们的生命,但现在他们显然安全了不少。

    在被击毁了三辆盾车后,剩下的七八辆盾车陆续冲到了城下。此时烟台堡甲乙两个城楼处炮弹、弓箭、铅弹横飞,尤其是两侧打过来的葡萄弹和凌空爆炸的开花弹,清军根本没法防御。他们手中的大盾只能防一防弓箭,在五六十米范围内连铅弹都防不住,就更别提那些四散飞舞的炮弹破片以及葡萄弹了。不过饶是这样,这群清军仍然顽强地冲到了烟台堡城下,然后扛着云梯的辅兵将其搭上了城墙。

    大群清军战兵手执短兵器刚从盾车后钻出来,只听“轰!轰!”的爆炸声连绵不绝,城头扔下了密密麻麻的手掷炸弹。这些爆炸的炸弹首先将无甲的辅兵炸得哭爹喊娘,然后一些离爆炸点较近的清军战兵也被炸死炸伤了不少。一些油罐子也被从城头上扔在清军盾车上,紧接而至的火箭将其迅速点燃,清军顿时躲藏不住,纷纷从盾车后现出身形。城头上的东岸士兵见状抓住机会,鸟铳、弓箭齐发,清军成片地倒下。

    不过清军也抓住东岸士兵探出身子的机会进行反击,虽然他们的弓箭对东岸人造成的伤害极为微弱,但是一些鸟铳手在近距离上发射的铅弹仍然击中了一些挺身队士兵。他们身上的板甲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可没法防住铅弹的射击,因此一些较倒霉的东岸挺身队士卒不幸中弹身亡。战斗就这样胶着地进行着,清军人数众多,虽然伤亡不小,但依旧死战不退,这也许是双方开展以来东岸人所遇到的最为顽强的一股清军了。

    不过士气再高、意志再顽强,人终究是血肉之躯,是无法在被各个方向打来的炮弹、弹片、箭枝、铅弹的联合打击下长时间坚持的。很快,在两次攀登云梯的清军战兵被左右打来的枪弹打成马蜂窝后,战兵死伤殆尽的清军终于坚持不住,留下了七八百具尸体后剩下的士兵们一哄而散,丢下了正在熊熊燃烧着的盾车,撒丫子往后跑了回去。

    董学礼赤红着眼睛、喘着粗气地看着前方溃退下来的士卒。他的老兄弟们在刚才那一波攻势中死伤惨重,起码有三百多名跟着他从宁夏杀到陕西、再到北京、然后又到河南的老兄弟身死当场。这样的老兵战斗意志、技术都没得说,对他老董也是忠心耿耿,别看他手下有近三千五百人,但这样的老兄弟经过多次战斗折损后也才不过千五之数,是他在乱世赖以存身的本钱。但现在一下折损了这么多,这让他如何不怒!如何不心痛!

    由于他们打得还算顽强,督战的八旗包衣们没有太过为难他们。溃退下来的老兄弟们红着眼睛,和董学礼相对无言,他们这仗打得实在是太惨了。上去的一千五百多人死伤七百多人,几近一半,他们何时受过这样严重的损伤?即便是前阵子被大顺军队包围在孟县,前后大半个月的守城战外加最后的突围也只不过让他们损失了千余人而已,但在这个什么狗屁城下这才多会功夫,一下子七百多人就没了,其中甚至还有三百多老兄弟。

    要不是过早退下来会被督战队斩首,他们早就不想打这劳什子破仗了!想想当时周围的弹片呼啸声、箭枝破空声、铁弹弹地的咚咚声、惨叫声、呼喝声、怒骂声,声声犹在耳边,那么多兄弟就在这种环境里悄然倒下,其中很多人甚至是从宁夏一路跟过来的老人了。

    “这个城打不下来!”避开了督战的八旗包衣,有人悄悄断言,他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他们都是刚刚从前面退下来,战场上是啥情况他们最清楚。在他们看来,这个破烟台堡正面战场狭窄,完全展不开兵力,再多人也只能一波波上,其他人只能在后面干瞪眼。而面前的东岸黄衣贼兵铳炮犀利,火力威猛,完全就不是血肉之躯能够对抗的。

    董学礼先是小心地看了一眼离他们尚远的正蓝旗包衣奴才,然后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些老部下们,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仗是什么样他心里有数,今天豪格一口气派出了七队人马轮番上前蚁附攻城,但却都溃退了下来。说实话,大家已经很尽力了,他董学礼就敢拍着胸脯说刚才那战中他没藏什么心思,也没让自己的老兄弟们收着力打,但真的是打不下来啊!

    这个什么烟台堡左边是泥沼、右边是那些甲板巨舰的控制区域,也就正面那段狭窄的区域可供进攻方攻击。也不知道当初修这座堡垒的黄衣贼如何想的,竟然将老巢选在这么一个绝胜之地上,这个破地形,就算来个十万二十万大军也白搭啊,完全展不开兵力嘛!你永远只能派那么两千人去攻击它,黄衣贼火炮这么凶猛,再加上一些敢战的士卒,守起城来轻松地很,打到明年也打不下来。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五六万大军顿在这么一座小城下大眼瞪小眼,死伤虽然只有三千多人,看起来还不是很大,但问题是你的对手黄衣贼伤了几个人你造吗?他们只死伤了十几二十个人你造吗?

    董学礼转头看向了后方营寨中那顶硕大的华贵帐篷,此次统兵主帅、大清的肃亲王豪格就在里面。他到底在想些什么?董学礼心下暗自腹诽,这个满清的天潢贵胄也许一开始根本就没料到打个小小的烟台堡也会这么费劲。那些黄衣贼满打满算不过万把人,他豪格以亲王之尊,亲统大军攻来,哪还有不一鼓而下的道理?但如今事情显然是僵在这里了,炮战打不过人家,好不容易从锦州调来的红衣大炮损失了足足六门;而如今蚁附攻城竟然也颇为不顺,死伤颇众,这事情如今该怎么收场呢?

    豪格怎么想的他董学礼不清楚,但很快传令的包衣带来了今日战斗到此为止,各部严守营地的命令,这令董学礼略略松了口气。今天已经打了这么久了,众军士气多有不振,确实不宜再打下去了。

    3月13日一大早,大批民夫被包衣们驱赶着出了营地,然后他们捧着大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