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7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有不从,极为乖觉。

    两名茶商自然是组不成维稳会的,还必须有一些本地的积年大族加入才行,否则根本玩不转。只可惜半年前刘海洋在宁波府扫『荡』地主的酷烈手段得罪了很多人,因此他们对东岸人的观感极差,对加入维稳会维持地方秩序的邀请百般推脱。实在推不过去后便派家人送了些牛羊米面过来,跟特么打发叫花子一样!

    不过手头兵力不足的魏博秋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暗暗记下这笔账,等东岸大军从绍兴府撤回来后,再从容调集兵马一举挖掉这些反东岸集团势力。届时不但奉化县的士绅要收拾,就连刚刚被东岸人名义上征服(孙营长带着五百兵武装游行了一番,本来准备南下的东岸主力部队因山东形势变化而滞留在登州)、实则仍大体自治的象山县、宁海县、昌国卫的那些地主老财们也要一一清算。妈的,对我们的命令阳奉阴违,这不情愿那也推脱,暗地里又和满清眉来眼去,当我们是瞎子么?早晚一个个送黑水煤矿去挖煤!

    魏博秋自忖这一天不远了。自从4月旬刘海洋率领大军西出余姚后,至今已历四月。期间这由一万七千余战兵组成的东岸大军连续打败了清宁波总兵张杰、浙江提督田雄、固山额真金砺率领的两万多清军,攻占了绍兴府大部分州县,并最后于5月下旬击破了萧山县,将清军彻底赶出了绍兴府。

    取得这次阶段『性』胜利后,刘海洋便下令暂时勒兵,转而搜刮绍兴府八县一卫之地的财货人口来。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那些清军临时募集起来的绿营和团练武装那是杀不完的他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削弱清军的战争潜力,打击清军的威信,同时加强自身的实力。因此,本着这一种思想,出征在外的东岸大军便开始在绍兴府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搬迁行动:棉花、织机、织户、茶叶、茶农、养蚕工、缫丝工、郎、书艺人、底层读书人、手工业者等等一切有一技之长的人及其家庭都强行迁移到了宁波府境内。

    到了最后,他们甚至就连普通失地农民、佃户都带到了宁波。刘海洋嘱咐留守后方的军政人员在鄞县周边给这些人分地,规矩就按照东岸本土的《宅地法》来,先帮东岸『政府』耕作五年(期间可以领工资,算是农业工人),然后这块地便可由其个人出资赎买。这种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新来的绍兴佃户们的积极『性』,他们本是无地的佃户,一辈子给别人打工种地,临老了却也未必能挣下一亩三分地。如今竟然有这种好事,五年后竟然可以用几两银子的价钱就能赎买一亩上好的水田,这是在做梦么?

    他们当然不是在做梦,事实上这是东岸人特意安排的,也是他们打破本地社会结构,彻底掌握地方的一种举措。这些外来的绍兴佃户在本地举目无亲,只能本能地依靠送他们此的东岸人。再加上他们耕作的土地本就是东岸人从鄞县的伪清官吏家族手里夺来的,如今分给了他们,他们其实也就和士绅的后人(很多在满清朝廷做官)结了仇,今后要想保住自己的土地,除了跟东岸人干之外还能怎么样?

    这些在鄞县县城周边分了地的外来移民,再加上退役分田的仆从军士兵们,就构成了东岸人分化、控制鄞县的基本盘。随着东岸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以及分地的士兵越来越多,鄞县被彻底消化同时经营得铁桶一般也是迟早的事情。想让这些当了一辈子苦哈哈的佃户,以及退役士兵们吐出已经吃进肚里的地?做梦吧,老子跟你拼了!

    东岸人的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地主阶级的极端仇视。因此,从6月份开始,整个绍兴府境内便叛『乱』不断,地主豪绅们四处串联,然后组织以宗族势力为核心的武装团练,开始与东岸大军打游击,这无疑极大地迟滞了刘海洋、刘国昌等部大军西进的步伐。

    而等到清理完这些冒头挑衅的地主武装后,杭州府又开来了大批清军援兵,其数量当在三万以上,刘海洋顿时意识到攻取杭州的最佳时机已失。再加上从福建火速赶回的陈泰所部数千满蒙八旗突袭打掉了顺军袁保所部一千五百余人(袁保负伤遁回),饱掠的各部士卒们又普遍战意不高,无奈之下刘海洋只能下令各部交替后撤,于7月旬全军撤过了甬道,阶段『性』结束了这场西征绍兴府、杭州府的战役。(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南方战区(五)() 
“王得仁真是没用,手下十多万人马都是猪么?耿仲明、沈志祥二人不过一两万兵,即便加上降清的金声桓部明军及新办团练,清军总军力亦不会超过八万,还不到他们的一半。·可就是这种兵力对比,依然被打得节节败退,让耿仲明、沈志祥这种汉『奸』败类白白获得了偌大名声,真是岂有此理!”鄞县南方战区司令部(原宁波府衙)内,刘海洋正对着一干部将们大发脾气。

    其实也难怪他发火,真的是各地抗清战场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北方就不说了,吴三桂的大军在清廷从荷兰购入的大炮的帮助下,刚刚扫平了山西府谷地区的抗清义军,目前正在收尾之中,相信不日就将彻底完结山西的战事,然后入西面陕西助战。

    陕西的局势在部分满蒙八旗及绿营的攻击下,各路义军纷纷溃退,贺珍也连吃几个败仗,往南退入了山区之中。不过清廷仍然嫌进展太慢,连连催促孟乔芳、李国翰等人迅速平定山西局势,然后与吴三桂合兵进入四川,收复这个天府之国。因为他们再不抓紧可能就来不及了,盖因川北一些原在清军控制下的州县这大半年来遭到张献忠所部猛烈攻击,大半已经失陷。要不是当地地主士绅们多有破家报效朝廷的(散尽家财组织团练),可能川北已经彻底不保了,汉中也会很危险。

    但如今局势依然很不乐观。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治军和治政能力,所率部伍战力较强,川北清军被打得溃不成军。说严重点的话。清军若是不能在数月时间内组织得力大军入川救援,川北州县可能就将尽数失陷了。而这,也正是清廷急令吴三桂解决山西战事,全军入援陕西的原因所在。

    如果说北方抗清义军失败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南方的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抗清局势就完全是一团糟了。湖北还好说,顺军左营刘芳亮部、右营袁宗第部自荆州、郧阳两地大举夹攻,终于克复了襄阳府大部地区。其前锋甚至还一举攻入了北面的邓州,让南阳府的清军一日三惊;而前营高一功所部数万人马则在承天府境内与清军鏖战。但进展有限,更别说东面的武昌、黄州两个至今仍牢牢控制在清廷手里的州府了。

    总的来说,浪费了大半年时间,大顺所做的只是巩固了新得的郧阳府。攻下了襄阳府大部及承天府一部,此外南方的李过也率中营、后营七万余人马攻入了尚效忠于清廷的辰州府部分地区。清军主力东调了这么久,顺军二三十万人马竟然只攻克了湖广地区三个府左右的地盘,并未形成席卷之势,这既和顺军战斗力下滑有关,同时也和清廷放权给地方,鼓励士绅大办团练有关。不过不管怎么样,北方姜镶反正带来的红利已经失去大半,今后清军精锐战力将陆续南下。顺军接下来应该将转入防御态势了,形势不是很乐观。

    湖北如果说只是进展不力的话,那么江西、广东战场则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首先是江西。自济尔哈朗带着东拼西凑挤出来的一万多八旗兵平灭金声桓所部后,金声桓的数万残兵便向南溃退,占据了江西中部地区,与占据赣南的王得仁部遥相呼应。

    只可惜这两部都是扶不起的阿斗,金声桓的残兵更是惊弓之鸟,在耿、沈二人的打击下连战连败。即便是在济尔哈朗所部仓皇东调、救援浙江之后。他们依然被打得狼奔豕突,溃不成军。而盘踞在赣州的王得仁在最初北上被辽东骑兵击破后。也像兔子一样溜了回去,暂时熄了北上的念头,开始整日里向永历天子要粮要饷,一副军阀做派,白白浪费了东岸人创造出来的大好反攻机会。

    湖广战场进展不力、江西战场陷入僵持,而广东战场竟然陷入了失败之中。原本清廷从北方调往福建救火的一万五千余兵马(同样是四处拼凑挤出来的),在陈泰的率领下收复了闽东北地区,然后稳住了其他州府蠢蠢欲动的局势后,开始了对广东的攻伐,并于今年年初攻入了广东东北的『潮』州府境内,李成栋连战连败,携优势兵力竟无法收复。

    不过就当陈泰秣马厉兵,欲攻入惠州、广州等广东核心地区时,东岸人在浙北一带掀起了一次规模浩大的攻势,刘海洋的大军在绍兴府击败清宁波总兵张杰、浙江提督田雄、固山额真金砺所部两万五千余人马,兵锋直『逼』杭州;此外鲁王所部两万余人在张名振、阮进的率领下水陆并进,于杭州湾一带大举登陆,四处袭扰。清廷看到浙北膏腴之地有全面失控的危险,立刻调陈泰所部北上,火速救援杭州(济尔哈朗在此之前已接到命令东调),而清廷北方主力在山东没什么进展后,也暂时死了心,开始调集部分人马进入江北、河南,准备稳定这一带的形势。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李成栋可谓是捡回了一条命。而更令人绝倒的是,在清陈泰率领麾下主力北上浙江后,留守在『潮』州府的四千余满汉蒙八旗并两万多福建收编的杂牌绿营竟然也能抵挡住李成栋所部的攻势,并且还小胜几仗,将触角一度深入了惠州府。要不是郑氏水陆大军在福建一带大举登陆袭扰的话,李成栋所面临的局面估计还要更加艰难,或许连惠州府也别想保住。目前,当初随他南下的将近十万人马(多为陕西、河南、江北籍人士)士气低落、思乡心切,且军中疫病流行,病殁者甚众,战力已经萎靡到了极致。若是再不好好整顿一下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