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9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此时的赵昺心中颇为失望,当初林之武离职后,他启用应熙入幕,其中当然有出于对应氏的信任,也有报恩提拔之意,来日离开御前办,起码可以授五品以上,甚至留在京中任职,历练几年后也能留在省部任职。但是以其表现来看,他有些失望,其并没有继承应节严的天资。

    刚刚谈及自己的战略部署,若是应节严通过寥寥几句,只怕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可赵昺发现,尽管已经做出了解释,可应熙依然无法充分了解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说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此表现实在不能胜任其职,他也便打定主意,此战之后将其调离御前办,出京到地方任职,或是在省部中领份闲差。

    “陛下,用膳了!”这时谭飞进来禀告道。

    “哦,你一说,朕倒是感到饿了!”赵昺揉揉肚子笑着道。

    “陛下,是在帐中,还是……”

    “到外边吧,朕也透透气!”不等谭飞说完,便打断了其话头,拿起桌上的帽子戴上道。

    赵昺在谭飞的陪同下来到车外,但见一夜之间大营已经初见规模,营帐已经竖起,一眼望不到边,行营外已经竖起栏栅,立起了寨门。但是尚未全部完工,辕门内的一片空地上,一溜大灶排开,被烟雾笼罩着,士兵们以分队为单位排队领取饭食后,聚在篝火前席地而坐用饭。

    “陛下,辎重船尚未卸载,眼下只有应急食品充饥,只能凑合一顿了。”谭飞边走边满是歉意地道。

    “无妨,以后也不必单独为朕开火,吾与众军同食!”赵昺摆摆手道,快步走到灶前。

    “好香啊!”赵昺走到近前,抽抽鼻子笑着道。其实眼前的饭菜就两样,一个大锅中煮着面片,另一个锅上摞着数层高的笼屉,里面蒸着米饭,而旁边一个大盆中则是切好的大片咸肉。

    “陛下,吃些什么?”侍卫营的火军对皇帝排队吃饭并不感到惊奇,敬了个礼笑着问道。

    “来一碗米饭,再来碗汤面,要大碗的啊!”赵昺指点着道。

    “好嘞!”火军从边上拿过两个大碗,一个盛了满满的米饭,上面铺上了一层咸肉,当然暗中在碗底又埋上了两块。另一个碗中盛了汤面,还浇上了一大勺肉酱,递给小皇帝后又道,“陛下,不够再来盛,管饱的!”

    “好,好!”赵昺拿过一双筷子,一手端着一个碗连声答应着。

    “陛下,这边吧!”谭飞也飞快地盛了饭,指着临近的一处火堆道。

    “诶,那边是哪个部队的,怎么瞅着面生啊!”行营的守卫历来是侍卫营负责内部,亲卫旅负责外围,可赵昺看着一处聚餐的兵丁面生,翘翘下巴指着那边问道。

    “陛下,那边是护军新编四旅的,协助我们立营的。到了午膳时间,属下就擅自留他们在这里用饭了。”谭飞看了看道。

    “哦,那就去那边,不要跟着!”赵昺言道。

    “兄弟们,挤挤!”赵昺端着碗凑了过去笑着言道。

    “这……”谭飞有些为难,却又不敢违命,只能看着小皇帝挤了过去。

    “大家让一让,小兄弟这边坐,靠着火暖和!”那些人并不以为杵,有人挪了挪屁股,招呼赵昺坐下。

    “谢队正!”赵昺看其臂章知道其是个队正,也不客气的谢了句挨着其盘腿坐下。

    “小兄弟,好胃口,要吃这么多,要不要再来碗汤!”那个队正却看不透赵昺是那个,其军服倒是正宗的军服,却没有任何标志,也无法判断其身份,只是以为其年纪小,被其他老兵欺负才躲到了这里吃。

    “我还是喜欢吃米饭,汤面只是灌灌缝!”赵昺端着米饭扒拉了几大口,含糊着回答道。而他的目光扫过,只见摆放的盛饭两个大盆中,汤面几乎只剩下个底儿,米饭却剩下了很多。

    “你这小兄弟不识货,这踅面才是美味,米饭有何好吃的!”边上有人敲敲自己盛着汤面的碗笑着道。

    “踅面?!”赵昺听了却是一愣,他知道宋朝将汤面,有叫汤饼的,有叫汤饭的,却没有叫踅面,不过对这个名称也不陌生,前世陕西有个地方便管面汤叫踅面,只是乍然听到有些吃惊。

    “小兄弟定然没有去过北地,踅面之称早已有之。”老兵见赵昺发愣,笑着解释道,“当年韩信征讨魏王豹经过此处,屯重兵于黄河岸边。为了解决战况紧急,来不及做饭的问题,韩信命人将军中面粉都烙成薄饼,然后再切成长条,需要食用时在开水锅里滚下即可。可到了江南却无人知晓本命了!”

    “哦,原来早在汉时便有这种吃法了,小弟真是孤陋寡闻了!”赵昺讪笑着道。他觉得这个传说未必靠谱,颇有几分民间野史的气质,不过这种被自己暗称为‘古代方便面’的军中食品,看来是故老相传应该不会有错……

    。

第1068章 为吃操心() 
对于这支部队喜欢面食,赵昺并不意外,也标示理解。在收复江南的鄂州之战后,宋军俘获了二万多蒙元汉军,当时没有人愿意接收这些俘虏,必定皆是新收复之地,这么多俘虏留在一处,那就是不稳定因素。加上这些汉军多是中原汉人,在宋人的眼中他们与蛮夷几无差别,因此建议将他们尽数处决,已决后患。

    而赵昺与他们考虑的却是不同,他觉得北伐之后前往北地,这些汉军不仅熟知情况,且擅于骑射,加以训练后,便是一支可用之军。所以将他们带回了江东,经过遴选,剔除了老弱,留下青壮加以训练,并补充军官,又编入了部分新军,重新组成了两个旅,番号为护军四旅和五旅。

    不过考虑到这支部队的特殊,新编的两旅没有像其它各军一样驻扎在京畿,而是分驻在绍兴和嘉兴两地。此次出征,赵昺率领的是护军亲卫旅一个团、一旅、骑兵旅和四旅、五旅、辎重旅,作为主力的二旅和三旅及炮兵旅则配属给江东置司指挥对付南侵之敌。

    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好面食,南方人喜稻米,作为一支主要由北方人组成的军队,他们不喜欢吃米饭,而更愿意喝面汤也就不奇怪了。而将这种类似方便面的速食品全面装备部队岂不就可以了吗?赵昺只能说抱歉,朕当下真的做不到啊!

    当有人问,古代军队一般都吃什么?古代军中军粮都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逆天发明?回答这些问题先要问问地里长什么!

    简单的说,秦汉之前北方以耐旱的小米,也就是粟为主食;到了汉代小麦及大麦的种植才渐渐扩大,但普通人家只能吃麦粒直接煮成的麦饭,面粉做成的各种面食如饼、馒头等,只有上层社会才能享用;而这时的水稻只在南方种植,而且产量也远不如现在的高;至于玉米、红薯、花生等高产作物,那都是明朝中后期的事了。

    因此吃什么,在古代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也就有了粟饭流行于北方,米饭流行于南方的说法。当下大宋朝丢了江北,也同时失去了麦、粟产地,在江南部分地区虽实现了稻、麦轮种,可想天天吃白面也不可能。早期亩产量低,人们吃麦子是不做深加工的,和米一样直接煮成麦饭。这种麦饭口感很差,常常被视为粗食,所以面粉在此时相对来说还是稀缺品。

    战争是个极其消耗资源的活动,军队自然是什么多,什么便宜吃什么了。从秦汉到隋唐,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关中及洛阳一带,军中主食也以小米为主,毕竟粟米是赋税主体,稻麦只能算作“杂粮”。而江南是稻米的主产区,军中自然也就以稻米为主要食物了。

    接着要解决的是怎么吃的问题,毕竟粮食不能生着吃,当然也排出饿极了硬吃,但便秘或拉稀是肯定的。此外军粮还要考虑到军队的特殊性,像在家里那样从容的研究厨艺估计是不大可能的,因此还要追求方便快捷和耐储存。最理想的当然是能带在身上,拿出来就能吃,打仗间隙随时可以补充能量。

    在方便快捷的基础上,军粮也要适当考虑口味,也就是从吃饱向吃好过度。紧毕竟士兵也是人,天天吃粗粮也受不了,且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也确实发生过改善伙食后打胜仗的例子。赵昺还记的大宋朝也发生过‘遗弃粟米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的极端事件。

    吃饭也是战斗力,这个不仅是古代,即便是现代也是有共识的,而有关此的言论赵昺听得更多了,并当做真理般的加以践行。在度过帅府军最初的财政困难后,他的军队也便告别了日日白饭就鱼干的日子,并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也不断的提高军队的膳食费,制定了严格的伙食标准。

    大家都清楚,军队在平日驻扎在营中,开火做饭并非什么难事,但是战时吃饭就是个麻烦事,赵昺也将这个问题提到了日程之上。可他很快意识到在缺乏现代保鲜和生产技术的古代,要解决野战状态下的吃饭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赵昺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古代也并非没有野战食品。如果说踅面类似于现在的方便面,那么鸭肉包饭和现在的盒饭十分接近,这是五代时的陈文帝的发明,他在攻北齐的前夜,炊米煮鸭,然后以荷叶包裹米饭,上面放上鸭肉,分发给每个士兵,当做早饭吃。

    此外,有关的著名军粮有诸葛亮的馒头(带馅)、锅盔,此在川陕等地十分常见,口味自然也谈不上了,但确实方便携带且耐储存,也算得上很实用的发明了;戚继光的“光饼”就更便携了,将和好的面团擀成饼状,然后在炭炉里烤熟,最后中间穿孔,直接挂在小兵身上,饿了就扯两块下来。其根据不同口味还可以加入不同作料,总之是十分靠谱的野战口粮。而馒头这种国民级食品及其来历基本上是妇孺皆知了。

    不过这些都是临时加餐,大多数情况下军中还是将大米或粟米煮成饭或粥来吃。而至于后世军粮的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