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学教师在大明-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名次,还要再等一等。

    阅卷现场又恢复了最后的忙碌,阅卷,荐卷,批卷,各位考官都有序的各司其职。

    阅卷官大多是五十多岁的老举人,老进士,上了年纪,眼神不好使,读卷颇有不易,故而有阅卷官自嘲曰“眼镜不离眉与目,手巾频拭汗兼污”,“苦事撤堂连下夜,灯光朱字两模糊。”等类似之语。

    一两个时辰后,黄昏已至,天色偏暗,大堂中燃起了蜡烛。中式八十张朱卷已定,一并呈放在书案上,下面就是先定出五经魁,再排定座次了,以及填写中式者榜文了。

    排名次的权力在主副考官和六名同考官手中,主考官有一票否决权,其余七人按少数服从多数建议,当然一般情况下,若是没有本质上的冲突,都是主考官定什么就是什么,官场上的尊卑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

    定名次和普通阅卷官们无关,他们都在一旁闲聊,说着改卷中遇到的逸事,若是张籍在场,一定会惊讶,这科举考试的阅卷官和后世的阅卷老师一样,都喜欢念叨谈论改卷中遇到的奇葩例子。

    刚才沈鲤对卷子做终审的时候,他们都又看过了一遍,心中有数,自然议定的很快。

    不多时,五份卷子被放到了沈鲤面前。

    沈鲤查看之后,诗经房、尚书房、礼记房、易经房的首卷自己都看过,确是名至实归可做首卷,只是春秋房的首卷却不是刚才他看的戊辰号,而是甲申卷,这是何故?

    疑惑之下,他看向夏副主考不禁出言问道:“这春秋房的首卷可确定了?”

    “这个,回大人,综纶三场,我与六名同考官,认为春秋房戊辰号和甲申号两篇卷子各有所长,难分伯仲,争执不下,便按例以人数多寡论定,戊辰号只得两人……”夏副主考话没说完,但是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选甲申号卷子的人多。

    刚才夏副主考和沈鲤论述戊辰号卷子时,屋内只有他们两人,那六名同考官并不知道沈鲤的意见。看来只有夏副主考和春秋房的房官推荐的戊辰号。

    时人受张江陵之影响何其甚耶!

    沈鲤顿时明白了,张江陵余威尚在,张派人物还都身居要职,众人不辨皇帝心意,所以尽管戊辰号卷子文采策论皆是上上之选,多数人还是不敢推选,害怕惹祸上身。

    沈鲤喟然起身长叹道:“乡试之家,吾曾有言,士子握椠怀铅,三年大比,一经屈抑,又须三年考试,诸公若于试卷漠不关情又或因偏见而废,皆是寒窗苦读,设身处地,尔等于心何忍……”

    这一席话听得几名同考官面红耳赤,他们能考中进士,这基本的欣赏水平还是有的,当然知道戊辰卷为最优。

    “……如此,春秋房首卷发回再议。”沈鲤话音一落,阅卷官们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发回重选再无争执,结果毫无疑问首卷是戊辰号。

    至此五房首卷确定,张籍已经在前五之列,最少也是个经魁。

    当然阅卷还未结束,接下来的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确定解元。

    解元是中国古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称谓,中国唐代,科举中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

    从五经魁中挑选解元,自然要综合起来看,不能只看第一场的卷子,故而副主考官和六名同考官,又翻看起五人第二三场的答卷。

    烛光摇曳,炭火温暖。监临、学政、提调、监试和其他不参与评选的阅卷官这会儿都不在说话,都竖起了耳朵,睁大了眼睛看向堂前几人。

    三千人中谁为第一?

    解元花落谁家?

第一百八十章 至公堂上() 
乡试总裁官沈鲤坐在书案后,眼中颇有疲惫之色,考生们考了九天六夜,他就在贡院住了这么些天,批改卷子至今又有四天,这么算来,已经半月有余。年事已高,加上连看几日卷子,精力自然不济,其他考官也多是眼有血丝。

    现在沈鲤的最后一项具体工作即是主持选出乡试解元。

    五选一,副主考与六名同考官在那拿着几张朱卷商议着。

    夏副主考拿着张籍的那份卷子道:“此戊辰卷纵观三场,除一首五言八韵诗略有瑕疵外,篇篇文章俱为佳作,可谓是场场第一,吾窃以为此可为解元卷。”

    场场第一,此评价极高。

    刚才主考官沈鲤已经明确表示了对戊辰卷满意的倾向,现在加上夏副主考的这句话,算是定了调子,解元当为戊辰卷考生。

    “夏大人所言极是。”

    “我也属意此戊辰卷。”

    “此可为解元卷。”

    顿时其余六名考官纷纷附和道。

    定下乡试头名,第二名亚元也随之出炉,三四五名皆被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不多时八十份卷子均已按名次排好。

    “取墨卷来。”主考官沈鲤沉声道。朱卷墨卷还要进行最后一次对比,以防誊抄书办的失误,片刻后八十份墨卷和八十分朱卷两相对比着放好,两名监试官逐个对比,校对完毕后,监试官向沈鲤点头示意。

    沈鲤随之大声道:“拆名,填草榜。”

    左右书吏闻声行动起来,从第一份解元卷拆起,一人拆墨卷,一人拆朱卷,一人唱名,一人誊写。

    一众考官最关注的当然是前五名的文章,尤其是解元卷,一时间,众人屏住呼吸,凝神静听,至公堂内只有几个书办拆卷的声音。

    须臾只听唱名书办大声喊道:“壬午科乡试第一名解元,临清州生员,张籍,春秋。”原来今科解元花落临清州,就是不知道这个名叫张籍的士子是何等样人。

    这边唱完名,自有书办给主考官沈鲤拿来考生资料。

    沈鲤拿过一看,临清州生员张籍,隆庆元年生人……什么这乡试第一名解元竟然仅有十五岁!张籍的资料主考官手中一份,还有一份在监临、学政、提调、监试官们手中传阅。

    “什么,这解元郎竟仅有十五岁!”一名跟随沈鲤一起来到济南的监临官惊到,此话一出,众考官议论纷纷。他们这才发现今日争论中心的、颇受众人青睐的那份试卷竟然出自一位十五岁的少年之手。

    “若我早知此子年方十五,就不如此高荐了。”春秋房杜房官叹了一口气,言下颇有懊恼悔恨之意。

    “何故如此?此子非才乎?”一名同考官好奇的问道。

    “由其文可见此子当是遍读经义,亦通实务,的确是一大才,我们此次选他中举也没有问题。”夏副主考顿了顿,捋着胡须又叹道,“只是不曾想其如此年少,仅在志学之龄。我觉的最好是让他推迟几年中举,年少血气方刚,锐气太盛,恐拔苗助长也。推迟几年再让他中举,会让他更为老练,这样对他的发展也好。”

    “是啊,君不见伤仲永之故事。”又有一名阅卷官也是摇头叹道。

    “就是如此,我才要使其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让他知道读书入仕没那么简单,让他不忘刻苦攻读的道理。此时便取了解元,为时过早啊。”夏副主考一改原来的力荐,反而成了反对取张籍为解元的一方。

    显然夏副主考官虽然非常欣赏张籍的文才,但是却担心一个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高中解元,怕他以后骄傲自满,慢慢的丧失了上进心,担心把他给毁了。

    “夏大人不必多虑,少年高中本来罕有,但本朝却是人才辈出,远有杨文忠公十二岁中举,杨文襄公十四中举,蒋文定公十五岁中解元;近有张江陵……算了,不提也罢,此几人皆少年中举,传为一时美谈。今日张籍以真才实学,志学之龄而得解元,也不出奇。”又有一名阅卷官道。

    他话中所提到的杨文忠公即是杨廷和,杨文襄公即是杨一清,蒋文定公即是蒋冕,至于欲言又止的张江陵自然是刚去世不久的首辅张居正,这些人都是少年中举,创了一番事业。

    “这几人……”一个同考官脸色复杂的把话说了一半,然后又似是带着告诫的口吻道,“也不知此子日后会成长到何等地步……”在场众人都不是傻瓜,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都听得清楚。

    上述四人的共同点除了都是少年举人外,还有个共同点即是都当过首辅,都不是一般人,这权倾朝野的张居正才刚刚过世,保不齐以后又会出现一个权相。当然这些想法都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

    这句话一出,大堂中瞬间安静了,众人心思各异。

    此时忽的一个说话声打断了场间的安静。

    “此乃是吾皇圣明,吾辈躬逢盛世,这才有少年英才辈出的盛况。”又见一年老的阅卷官摇头晃脑的又道,“以往那些少年举子皆是南方士子,而今在吾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亦有如此英才,此事岂不美哉!”

    于是乎,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副主考,六个同考官,这会儿拆完名,看清张籍年龄后,意见又有些向左,有的赞同,有的有异议。

    意见各自说完,众人都看向乡试总裁官沈鲤。

    何为总裁者?一并事务皆由其裁定也。这就到了沈鲤行使他权力的时候了。

    乡试总裁官沈鲤看了看众人,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沉声道:“考卷糊名之时,诸公皆以为可;而今拆名之后,又生异议。此何也?公心不在者乎!国朝多有神童,此乃国之祥瑞,盛世之兆也,且今此子凭其真才实学得诸公之荐,若仅因年少而弃之,尔等以为可乎!”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皆是一凛。

    沈鲤说完扫了一眼众人表情,又道,“既已批之,不可改也,就此书榜!”

    此语一出,至公堂上众人应诺

    至此乡试中举人选全部落定,

    解元何人也?

    临清州,名张籍者!

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阳放榜() 
大明万历十年,九月初九,重阳之日。

    自唐定下重阳节以来,九月初九这天,离人游子思乡吟咏,文人墨客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