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军阀-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众人离去之前,孙观突然叫住孙涛道:“涛子,你留一下。”

    “二哥。”孙涛看着孙观,等待着他的吩咐。

    “听说涛子你最近日夜苦读,看来我孙家也要出个孝廉了,这很好。”孙观颇为欣慰的点点头,转而道:“韩烈这个人这次再北海大破二十万黄巾,以至于陶恭祖都对他起了忌惮之心,未来的徐州怕是有他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物若不能剪除,结交是必要的,如今天下虽乱,朝廷依旧还是朝廷,所以我希望你可以去利城走走,看看能否与韩烈一方交好,就当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二哥,您真是这么想?”孙涛颇有些惊喜的问道,最近读书越多,孙涛就越发明白,贼寇的名声,永远不会有出路,无论是太平还是乱世,下场都不会太好,所以为孙家家族命运,他也是时常感到忧虑。

    “傻小子,二哥还会骗你?去吧,不过注意点,别过早的暴露自己。”孙观十七岁就出门闯荡,足迹遍布青州、兖州、徐州三州之地,入山为寇之后,纵横数郡,前后已经十五年,江湖阅历何等丰富,对于今后的出路,也是他一直考虑的东西。

    臧霸与孙观二人,能够成为历史上被曹操重用的大将,自然不会像吴敦昌豨之辈,也正是因为他们有比别人长远的目光,才是他们真正的立身之本。

    韩烈在新泰屯兵长达半月之时,接到雀鹰传信,赵云已经率部回到利城,放下心事的韩烈,这会也早就明白臧霸孙观不会再来他,随即下令开始撤兵。

    新泰距离利城太远,又是山城,而且韩烈现今本来就受陶谦猜忌,若是再占据新泰不走,必然会更让陶谦猜忌,所以撤兵回归,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新泰有数万百姓,这次韩烈并没有强行迁移百姓,只是下了一份告示,言明若愿意迁移的,可以跟随他前往利城,即便如此,城中仍然有三万百姓,选择跟随韩烈迁移。

    此次占领新泰,韩烈获得一万五千金的财富,又收编了三千兵力,还得到三万百姓追随,可谓是大获全胜。

    旬日之后,韩烈率部顺利抵达利城,圆满的结束了长达三月的北海征途。在回到利城的第一件事情,韩烈就是派人给陶谦上了一封姿态很低的文书,同时请示如何安置二十万百姓问题,在信中韩烈自是表示如有需要,可以把这批百姓交由陶谦安置。

    此次出征,韩烈收获民众二十万,兵力也由原来的六千人,扩编到一万一千人,五营兵力各自扩编为两千人,另外一千人编为亲兵营,由小将徐盛统率;同时韩烈也卸任了中营校尉一职,改任太史慈担任中营校尉。

    利城土地疆域虽然广袤,但先前已经安置了十万人,如今若再安置二十万人,耕种的土地就有些紧张了,就在韩烈盘算如何分配之际,一骑飞马而来,给韩烈带来了好消息。

    原来半年前陶谦派出前往长安进贡的使者,徐州名士赵昱回到了郯城,还带回了天子诏书。而且更让韩烈惊喜的是,徐州派出的使者告诉韩烈,这次宣读诏书的使者,除了黄门侍郎外,朝廷还派来一位持节的大员,而这人正是担任侍中的蔡邕,蔡伯喈。

第一百十六章 天子的封赏() 
利城县衙。

    “刚才陶刺史派来信使,通知吾赶往郯城接诏,看来我们送上去那封文书,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徐州的使者刚走,韩烈便召集帐下文武官员,在利城县衙召开了议会。

    “天子诏书,陶使君就算对主公有猜忌,以他的为人还是会执行的,看来这次朝廷对陶使君进贡还是很重视的,竟然派出持节使者,想来还有其它指示的。”典农都尉国渊接话道:“以主公的功绩,这次想必封赏应该不会太薄,眼下主公在徐州,最缺的还是朝廷的认可,若这次诏书有明确封赏,对主公的地位的稳固与声名的提升,无疑都有显著提升。”

    “话虽如此,如今主公与陶使君不睦,此次贸然前去,万一有个不测,岂不是得不偿失?”县丞王豹有些担忧的道。

    “是啊,主公不可轻易冒险,郯城毕竟是陶使君的地盘,若是他对主公下手,岂不是自投罗网?”徐晃等人一听,一时也纷纷提议道。

    “诸位将军,无需担心。主公此去郯城,绝无危险可言,陶恭祖这个人,本性还是温和的,如今主公并未他翻脸,他断然不会做出如此激烈之事,再说如今朝廷使节在徐州,对朝廷忠诚如一的陶恭祖,就算有心对主公不利,也绝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所以主公可以安心前往。”军师祭酒郭嘉,这会却是一锤定音的开腔道。

    “奉孝所言有理。”韩烈也是欣然赞同道:“子龙与典大哥与我同往,安置民众一事,待我从郯城归来再议,不过这段时日,所有人力分成两个队伍,一队调往连云港码头,负责修建码头,一队负责打通灌水、涟水都水域交汇处。”

    “不过劳动强度和食物要把握好,切不可出现克扣,以及压榨百姓的行为,如有出现,严惩不殆。”

    “喏。”大堂内的众文武将官齐声应道。

    韩烈赶到郯城之时,宣读诏书的黄门侍郎,已经宣读了几分诏书,第一份自是对陶谦,对于这次陶谦进贡效忠之意,刚刚经历过董卓之乱的汉帝,也就是史称汉献帝的刘协,确实重重的进行了封赏。

    除了升任陶谦为徐州牧,加封安东将军外,还赐爵关内侯。而作为此次进贡的使者,赵昱也获封为下邳相,而作为这起进贡发起者之一的王朗,也获封为会稽太守。

    三封诏书的宣读,在郯城自然引起不小的震动,对于陶谦的升官,徐州官吏到没有太大的惊讶,毕竟陶谦担任徐州刺史以来,徐州的治理还是不错的,升官也是情理之中。

    但赵昱和王朗也一下子坐到两千石的郡守高位,多少让徐州本地的世族有些眼红和嫉妒的。对于王朗竟然被任命为会稽太守,陶谦虽然表面没说什么,心理还是有些疙瘩的,他向来都倚重王朗赵昱两大徐州名士的,可现在的结果很明显,这二人早先力劝自己上表进贡朝廷,很明显是都是预谋意脱离自己,做好自立单飞的行径啊。

    这种背叛,对陶谦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虽说内心颇为恼火,可如今米已成炊,他也只能暗自吞下这个苦果。而这个时候,陶谦对于第四封诏书,不由起了深深的担忧。

    担忧自是怕朝廷对韩烈的封赏过重,从而彻底让韩烈失去控制。前次陈珪提出的驱虎吞狼,看似好计策,结果韩烈却料敌先机,把臧霸孙观等人给逼退,把一场恶战,就这么风轻云淡的化解了。

    现今想来,陶谦还觉得一阵后怕,韩烈这个年轻人,崛起的实在太迅速了,而且如今看来他手下也是颇有能人,如此人物,岂能不让陶谦升起戒备。

    韩烈一行,快马加鞭,仅仅两日之后,便赶到了郯城刺史府,不,如今可以称之徐州州牧府或者安东将军府。

    在原来的刺史府大堂上,一个提着鸭公嗓子的太监,年约三十左右的黄门郎,看着堂下如此年轻的韩烈,愣了愣神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汝是韩烈,韩子扬?”

    “回禀公公,正是属下。”韩烈沉声应道。

    “好,果然是器宇轩昂,不愧为国之栋梁。”那公公点点头,随即打开盛装圣旨的黄铜长管,徐徐展开念道:“茲有颍川韩氏子弟,为国尽忠……特诏封为广陵郡守,领右中郎将一职……”

    诏书的文字约有二百字,先是褒扬了一番韩烈历来功绩,最后才是皇帝封赏的官爵,跪在堂下的韩烈,在公公宣读完圣旨之后,方才俯首拜道:“臣韩烈,领旨谢恩。”

    “韩将军请起吧。”公公看韩烈态度诚恳,微微颔首把诏书双手呈送了上来。

    “多谢公公。”大堂之上,此刻徐州一众官吏在,韩烈也不可能公然贿赂,所以只得恭敬的表示了一番谢意。

    说实在的,听完诏书,韩烈多少有些惊喜的,虽说他从虎牢关下就一直有立下战功,在北海城下收降二十万黄巾,功劳看似不小,但实际追究起来,罪责同样不小。

    要是在太平盛世的话,韩烈的功劳远没有罪责大,但现在是乱世,自然很多法度也就形同虚设,尤其是经历了董卓之乱的朝廷中枢,更是支离破碎,这也是韩烈能够一下子得到两个如此重的官位原因吧。

    右中郎将一职,已经步入高级将领序列,广陵太守,同样也是一方牧守的实权,韩烈得到这两个实权职位,无疑就有了统兵权和治政权,那就是真正有了立足根本。

    “恭喜,韩将军。”当那公公宣读完诏书,原本安静的堂上,一下子就响起各种议论之声,羡慕的,妒忌的,腹诽的,不屑的皆有之。

    与韩烈关系不错的糜竺,犹豫了一下,还是主动站了出来,行礼祝贺道。

    “多谢子仲先生。”韩烈微微一笑,若有所指的道。

    “子扬贤侄,祝贺你荣升,今后的徐州还需要多多仰仗贤侄这样的大才啊。”陶谦微微一叹,收拾起情怀,遥遥颔首道。韩烈的封赏,虽然过重,但却并没有太过出他的预料,原由是他听赵昱说过,如今长安朝廷纷乱,自从董卓死后,王允主持朝政,吕布执掌军事,与董卓原来部下大将李傕,张济等人厮杀争夺,长安之地,可谓是遍地烽火。

    王允与韩烈外祖陈耽的关系,陶谦还是知道的,就凭这份情面,韩烈获封这等高位,也并不让人惊讶。

    “明公缪赞了,小侄年少,今后还需明公多多提携。”韩烈这个时候,自是不会不识趣,姿态摆的很低的自谦道。

    “哈哈。”陶谦开怀一笑,掩饰着内心的复杂情绪,道:“子扬,快过来拜见一下蔡侍中。”

    其实韩烈一进大堂,就看到左首上席的蔡邕,转眼经年,蔡邕比起他在洛阳见到的时候,明显苍老了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