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中华1873-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生际遇之奇莫过于此,心理阴暗的或会猜想:一个戏子突然成了夏云桐的信用军官,或许夏少爷有什么龙阳之癖,张李成自己是感激涕零之余,也是满心疑惑。

    只有夏云桐知道,历史上的张李成虽然生就女相,却是一个热血男儿,中法战争时自己组织民兵抗战,忠勇赤诚,足可重用。

    他还随身带了那座颜家的送子观音像,历史上的李鸿章有贪鄙爱财的一面,在与俄国交涉时,甚至还收受俄国人的贿赂,提款字据斑斑可考,不容抵赖,这座观音玉像价值不菲,一定能投其所好。

    临行前父亲嘱咐,母亲殷殷叮咛,亲信们祝福,小四更是泪眼婆娑,穿越者是孤独的,对于情感的需求格外强烈,夏云桐难免感动,他突然明白自己已成为众人的精神支柱,人啊,从来不是只为自己活着。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三十二章 盛宣怀() 
经过几天的航行,轮船抵达了天津大沽口,这里是京畿门户,向来布防森严,从明朝起就建有炮台,有所谓“南虎门北大沽”之称。

    夏云桐等人经过禀报允准,才能弃舟登岸,费了半天才来到天津三岔口的直隶总督衙门。

    这总督衙门原本是在保定,但随着洋人事务愈加繁多,都需要在天津办理,索性便在天津又建了一座衙门,所谓“一督二府”。

    夏云桐递了片子,就在城里找了住处等着,但过了三天,片子如石沉大海,天天去总督衙门问,得到的回信都是“李大人忙,且候着”。

    现在想见李鸿章一面确实不容易,这位总督的职权很大程度上类似总理,内政外交一把抓,权倾朝野,多少人想成为他的幕客,都快挤破了头。

    想起前世的一个故事,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其实开始不想革命,花了大钱走门路、托关系,特意向李鸿章献上计划书,希望能得贵人垂青,弄个小官做做。

    李鸿章却以军务繁忙为由,将其一口回绝,弄得孙中山心灰意冷,尤其在亲朋好友前下不了台,上书后几个月,便开始组织革命党,态度转折如此剧烈,可见也是气得够呛:你们既然不给我官做,索性我自己去抢!

    夏云桐觉得傻等不是办法,不过也不意外,他事先也做过谋划,自有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子。

    天津港是清末中国的贸易枢纽,南方以上海为重,北方则首推天津港,只有在海河寒冬封冻时,天津港才会有些许安静。

    此时正是漕粮进京之时,港口忙得不可开交,船进船出,人声鼎沸。

    而港口对岸同样热闹,这里名叫紫竹林,到处是洋行、洋房、洋人,尖的、圆的、斜的楼顶上插着花样繁多的洋旗子,正是英法等列强在天津划出的租界,名气不亚于上海外滩。

    海河边的英法租界交界处,有一座二层小楼,挂着“天津轮船招商局”的牌子,二楼办公室里,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封信,时不时还拍案叫绝。

    此人名叫盛宣怀,乃是招商局会办,而信的题目叫《论官商合办之流弊》,署名正是夏云桐。

    盛宣怀虽然只是个会办,相当于公司副经理,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李鸿章派来的全权代表。

    轮船招商局是一家官商合办的企业,由实业家朱其昂担任总办,但开业半年多了,亏损严重,朱其昂不得不引咎辞职,现在正酝酿着由上海买办唐廷枢、徐润来接手经营。

    但就在此时,盛宣怀却收到一份书信,这封信说得他心动神摇,文中论点正好道出其心中所虑,坐在那细细回味,可以说偏僻入里。

    第二天,夏云桐就收到了盛宣怀的邀请:务必来招商局一叙。

    他暗想:鱼儿上钩了。

    鱼饵自然就是那篇《论官商合办之流弊》。

    此人在前世历史中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贪官,办洋务是为了掌控权力,要对自己有好处,所谓“非私不谈公”。

    因此夏云桐投其所好,在文章中大谈商人对权力集团的威胁,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的分级,向来把商人列为潜在的敌人。

    原因很简单,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人掌握了财富之后,必然要求影响政治,以求得对自身财富的安全感,这无疑会威胁到官僚集团对权力的垄断,因此朝廷必须对商人保持高度警惕。

    指出问题后,夏云桐还提出解决办法,就是改“官商合办”为“官督商办”,最后直接收归官府,把猪养肥了再杀。

    夏云桐的意见书,就是前世盛宣怀一生的写照:办企业亏损了,就把责任推给商人,自己稳赚不赔,徐润称其为“有强权而无公理”;

    看看民间资本修建的铁路很赚钱,又想搞铁路国有化,明目张胆地抢劫,激起了四川“保路运动”,骨牌连串倒下,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

    可以说盛宣怀是清朝灭亡最直接的罪人。

    夏云桐前世看过一部伟大的科幻,提到一个观念,学生考试语文,需要先看一遍最后的作文题,再从头开始答题,大脑会在下意识中进行思考,等到最好写作文时,往往已经有了成熟的考虑。

    因此世界上其实并无“灵感”,事实上之前一直在思考,只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等到时机成熟,思考出成果,我们却以为只是偶然得到。

    同样的道理,盛宣怀一生作为都是一脉相承,他的心中其实早有相应的理念,现在被夏云桐一针见血点出,顿时大起“知音”之感。

    盛宣怀其实长得挺清秀,薄唇尖下巴,文弱而又阴骛。

    一身天青蓝缎子大褂,胸襟处挂着一口洋怀表,见微知著,表面时尚,内心保守,看上去中西合璧,其实不伦不类,就像穿着西装革履,却戴着一顶瓜皮小帽。

    之所以刻意接近此人,是因为盛宣怀是李鸿章的干儿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有件事此时还不为人知,就是他贪污的银子都会孝敬干爹一份。

    盛宣怀几乎就是李鸿章的白手套,很多贪污腐。败李鸿章自己搞起来不方便,就假借其手而行之。

    所以打通此人关系,正是靠近李鸿章的捷径。

    夏云桐大谈如何统治百姓,与盛宣怀说得极为投机。

    他解释为什么历代封建王朝,最后都难以避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的增加无法跟上人口的增速。

    土地产出的增加是算术级别,但人口却是以几何数倍增,当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超出了土地也能承受的极限,自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混乱,就像天花板被挤翻开了,房间也要垮塌了。

    等到战乱导致大规模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与土地产出慢慢达成新的平衡,大部分人有饭吃了,这时候国家自然逐渐安定下来,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

    所以说王朝更迭并不是因为什么君王昏庸、大臣无能、天灾**等等,归根结底还是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搞控制人口。

    盛宣怀佩服之余,也起了招揽之心,第二天就为夏云桐引荐了一位儒雅老者,候补道台周馥。

    夏云桐听说过此人,这是李鸿章的首席文胆,文书奏折都出自其手。

    两人一番晤谈,周馥也满心折服,夏云桐暗笑前世的历史政治书没有白背,马后炮都成了神机妙算,拿出来忽悠这些官僚绰绰有余。

第三十三章 结亲家() 
遥远的东京,在经过了近半个月的激烈争论后,日本政府终于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帝国要在台湾动手了。

    8月21日,正式颁布了《帝国陆军条例》和《海军专案》,对日本陆海军进行紧急的整编,而民间的舆论也早已沸沸扬扬,迫不及待了。

    著名知识分子福泽喻吉在《时事新报》上连续发表文章,提出“失之于西洋,取之于东洋”,主张即刻对台湾动武;

    地方各县知事纷纷上书,主张出兵膺惩,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富商踊跃捐款,支持“皇国海外雄飞”,郁郁不得志的广大武士阶层,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8月23日,在干儿子和幕僚的大力推荐下,李鸿章终于召见了夏云桐。

    初见李鸿章,夏云桐十分吃惊,在前世的印象里,大名鼎鼎的中堂大人,应该是胡子花白,拄着拐杖,走路抖抖索索的老头子。

    但此刻所见却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美男子,眉毛乌黑,眼睛闪亮,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给人一种坚毅的感觉。

    想想也是,李鸿章留下的照片,基本都是甲午战后,垂垂老矣,精神耗尽,心灰意冷,而现在还正是雄心勃勃的壮年。

    初次见面,李鸿章很是客气:“淡水厅的经营很是看得过去,果然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夏云桐也是谦让:“不敢,不敢,中堂大人柄国重臣,为国操劳,下官不过是班门弄斧,效仿一二罢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观音玉像,双手呈送上,“下官虽所在偏僻,但也时有耳闻,那些自命清流之辈,问甲兵不知,问农桑不知,问洋务更是不知,却一味嘲讽讥刺,搬弄口舌之利。只有大人才是勤勉辛劳,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下官也是受人诽谤,内忧于心,夜不能寐啊。”

    李鸿章素来饱受李鸿藻、翁同龢等人攻击,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在保守势力面前,不得不做出各种妥协,也是颇为郁闷,听着夏云桐这些话,加上玉像光辉润泽,一看就非凡品,心里自然受用,说话更是和蔼:“尽是些狂生腐儒,寻章摘句无所不能,天下大势一无所知,你只管好生去做,我自有理会。”

    两人相谈甚欢,李鸿章答应为夏云桐说话,还亲自下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