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

    建酋本我属夷,犯上作乱,迫我边疆,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看了皇上亲自出的这道策论试题,吴帆徽的头都大了。

    皇上这是大杂烩,将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了,这里面包括了御寇、安民、宗禄、兵饷、灾荒以及兵患等等,每一件事情,都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生存,也难怪皇上不过二十一岁的年纪,居然显露出来沧桑的气息,任何人遇见这么多的事情,不疯掉算是好的。

    不过皇上也够奇怪的,要知道参加殿试的贡士,根本没有进入朝廷做事,对官场上的事情不清不楚,而且也没有什么实际从政的经验,能够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怕是真正遇见这些问题,脑子根本不够用,腿都要软了。

    拔苗助长,病急乱投医,这恐怕就是皇上真正的心态了。

    想想这些贡士,肯定是用四书五经来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正人先正己,什么以仁德治理天下,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大堆的废话,实际的有用的建议一个都没有,

    此刻吴帆徽想到了明末大儒刘宗周。

    刘宗周被皇上再次启用之后,提出了慎独的观点,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

    而刘宗周提出的慎独之观点,是专门针对皇上的,要求皇上首先做到慎独,以感化下面的文武大臣。

    吴帆徽感觉到可笑,刘宗周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放之四海皆准,可惜在当今形势之下,告诉皇上这些治理的办法,颇有些涸辙之鲋的味道,明明是一条快要渴死的鱼,给一些水就能够活下来,却还准备去引来河水,那个时候鱼早就成为干鱼片了。

    穿越的吴帆徽当然知道,皇上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的确有解决的办法,但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打破目前的很多桎梏,需要从制度上入手,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皇上是不是赶下决心,就算是下定了决心,身边没有栋梁之材,也是找死的节奏,怕是大明江山灭亡的更快。

    比较起来说,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是此等的人才。

    退一步说,若是要临时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一个字,钱。

    有钱才好办事,有钱才能够救济百姓,有钱才能够征伐,有钱才能够安定百姓,若是没有钱,什么都不用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倒是有人提出来了集聚钱财的办法,那就是增加农业赋税,什么剿饷、练饷和辽饷等等,可惜增加的这些赋税,没有收到多少,倒是让贫困交加的老百姓造反了。

    不可否定,张居正和魏忠贤等人,都做了一件好事情和大事情,那就是大规模的征收商贸赋税,适当的减轻农业赋税,这是目前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可惜这个最好的办法,被东林党人彻底的否定,被他们以藏富于民的观点否定,皇上缺钱是吧,那好啊,增加农业赋税,这是没有问题的,大明以农为本,商贸为末,舍本逐末的事情是不能够做的,至于说老百姓是不是能够承受,那就不是东林党人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土地兼并已经达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士大夫、宗室和乡绅集聚了大量的土地,依靠土地疯狂的集聚财富,他们不承担任何的赋税,所有的赋税都是逐渐失去土地、跌入到赤贫阶层的百姓承担,如此百姓不造反才怪了。

    东林党、浙党、齐党、陕党等等,代表的就是士大夫阶层。

    更加可恶的是,东林党人与商贾勾结起来,为南方的商贾代言,坚决制止收取商贸赋税的任何政策,而南方的商贾,早就开始了与士大夫阶层的融合。

    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百姓的死活,不顾朝廷大局,不问大明江山,不仅仅是东林党人如此,朝中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是如此。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癌症。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那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要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这毕竟是从既得利益者身上开刀。

    大明王朝就是典型的精英政治,从精英的身上开刀,会遭遇到极其强大的阻力,甚至是拼死的反抗。

    朱由检没有这个能力,不可能做出这等的决定。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吴帆徽迟迟没有动笔,他陷入到彷徨之中。

    内心之中是火热的,明明看见了大明王朝癌症所在,却无法动笔写出来。

    他不能够写,若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写文章了,那他吴帆徽马上就会成为朝中大人的对立面,就算是有皇上的保护,也无济于事,他将为自己树立起来强大的、暂时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对手的进攻绝对是疯狂的。

    唯有自身有强劲的实力,才能够真正的动手。

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 3() 
作为穿越者的吴帆徽,本来是能够很好的写出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对历史熟悉的他,能够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其中真正的问题,可惜这篇文章不能够写,不管从哪方面来分析,吴帆徽都无法承担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和会试一路顺利,把握考官人心的吴帆徽,居然在这个时候被难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动笔,不要小看这篇文章,吴帆徽面临的是重大的选择。

    准备步入朝廷的吴帆徽,必须要做出选择,他几乎没有什么实力,必须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来集聚实力,壮大自身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之中,要么就是依靠皇上,要么就是依靠朝中某一位大人,或者朝中某种势力,而在依靠的过程之中,施展出来高超的手段,不让对方所左右,甚至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之间。

    采取两边都不得罪的办法是不行的,最终是将两边都得罪了,再说是没有任何未来可言的,不依靠任何一方也是不行的,因为自身的实力还不够。

    这是一个大动作,是必须要耗费心力来实施的动作。

    这个动作现在就开始了,从踏入到建极殿参加殿试的时候就开始了。

    吴帆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皇上亲自出的试题,他几乎都能够背下来了,究竟从什么地方着手写这篇文章,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决定。

    殿试的策论文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从四书五经之中着手,写出来一番的大道理,反正与实际情况毫不沾边,这样写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合适的,毕竟还是科举考试,不是早朝,不是皇上问政。

    其二就是真正提出来一些建议,如同朝中某些大人一样,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来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皇上似乎是过于的心急,将大明江山目前存在的所有问题,全部都托出来,这个问题满朝的大人都没有能够提出来好的建议,就不要说参加殿试的贡士了。

    吴帆徽可以采取第一种办法来写这篇文章,可他内心过不去,这就好比看见一个即将溺亡的小孩子,不伸出援手会愧疚一辈子。

    吴帆徽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提出来一些有用的建议,尽自身的部分能力,救救这个即将溺水的小孩子,至于说小孩子过了眼前的难关,今后是不是会重蹈覆辙,那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何况这个溺水的小孩子,是不是能够救起来,都是说不定的事情。

    但求内心平安,他日也好做事情。

    吴帆徽开始动笔了,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他没有去具体的分析,那样做是愚蠢之举,他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皇上提出来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用人,第二个方面是赋税。

    用人方面,吴帆徽提出了三个见解,其一是瑕不掩瑜,对人才不能够求全责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用好一个人的长处就可以了,其二是广泛吸纳人才,人尽其才,唯才是举,在这一部分之中,吴帆徽引用了一句诗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三是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坚决惩治贪腐行为。

    写到这里的时候,吴帆徽本来还想着建议提高官吏的俸禄事宜,大明官吏的俸禄太低,存天理遏人性的理论是行不通的,试想一个朝廷官员连自己的家人都养不活了,怎么可能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做事情,为老百姓做事情。

    不过这一点吴帆徽最终放弃了,没有写出来,要知道大明官吏俸禄低的问题,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谁要是在这方面提出来异议,立刻就会遭遇到铺天盖地的攻击,不仅仅是皇上不满意,就连朝中大人都会端出来架子予以呵斥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赋税的事宜,这一部分很难写,土地兼并,商贸赋税几乎没有征收,百姓的负担日益沉重,朝廷捉肩见肘,无钱可用的局面非常的明显,改变这一切的最好办法,就是废除士大夫阶层的特权,官绅一体纳粮,同时开始大规模的征收商贸赋税,如此就能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