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帆徽马上再次写下奏折,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面,他认为局势已经到了危若累卵的地步,朝廷必须彻底放弃招抚的想法,派遣精锐的大军,彻底剿灭孔有德及其叛军。

    这一次的奏折上去,还是没有音讯。

    吴帆徽终于有些绝望了,他发现皇上怕是真的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做事情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有着毫不值钱的怜悯心态,这样的心态将让大明王朝更加快速的土崩瓦解。

    莱州城的详细情况,朝廷不知道,因为那里已经被叛军死死的包围,不过吴帆徽是知道的,这个时候有一个更大的不幸消息,皇上和朝廷都不知道,那就是山东巡抚徐从治,应该是阵亡了,莱州的军民在登莱巡抚谢琏,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的指挥之下,依旧在拼死抵抗,不过更大的悲剧将出现,因为皇上不知道情况,内心依旧是想着招降孔有德的,接下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登莱巡抚谢琏,以及莱州知府朱万年,都将命丧孔有德之手。

    也是五月底,礼部尚书徐光启敕封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被孔有德放归、被朝廷投入大牢的原登莱巡抚孙元化,以及同样被投进大牢的原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余大成,如何处置的事宜,内阁开始商议。

    内阁的争论异常的激烈,内阁首辅周延儒、内阁大臣徐光启两人的建议是赦免,内阁次辅温体仁的意见是斩立决。

    皇上的意见偏向于温体仁。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皇上对周延儒已经不是特别信任了。

    当然皇上还是倚重周延儒的,认为周延儒很有才华,能够很好的署理政务。

    这让起草票拟的吴帆徽,无法动笔,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份票拟。

    在吴帆徽看来,孙元化是不可饶恕的,轻信自身的能力,认为孔有德会归顺朝廷,结果惹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若是孙元化刚开始就当机立断,凭着孔有德麾下的三千人,无钱无粮,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在吴桥一带就被彻底剿灭,根本没有机会回到登州,更不可能拿下登州城池,进而攻陷了登莱各地的州县城池。

    现如今的孔有德,麾下的军士,已经超过两万人,其力量不同于一般了。

    不过是不是要斩杀孙元化,倒是值得商榷的事宜,毕竟孙元化不可预知孔有德的野心,或者说没有那么长远的认识。

    在是不是处斩孙元化的事情上面,掺杂了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人的斗争,这是诸多内阁大臣都能够看出来的,而刚刚入阁的徐光启保全孙元化,完全是处于师生的情谊,倒是没有搀和到这场政治斗争之中去。

    最终这份票拟,吴帆徽没有起草,而是周延儒和温体仁各自写了票拟,呈奏给皇上。

    六月十五,内阁首辅周延儒,专门找到了吴帆徽,询问在文渊阁当值的感受,此时吴帆徽文渊阁当值已经有足足六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半年了,这是周延儒第一次找到吴帆徽交谈。

    交谈的过程之中,吴帆徽很是镇定,他说了自身在文渊阁当值的感受,也就是接受了锻炼等等的话语,至于说牵涉到政务方面的事宜,他是绝口不谈的。

    有句话说的好,某些人给点阳光就灿烂,那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周延儒与温体仁之间的矛盾已经出现激化的迹象,此时此刻,周延儒找到他这个文渊阁当值谈话,谁知道是什么用心,再说吴帆徽在文渊阁当值五个月的时间,感觉到周延儒和温体仁的能力都不是热别的突出,而且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一定完全想着皇上和朝廷。

    周延儒的谈话结束之后,温体仁也找到了他吴帆徽,询问在文渊阁当值的感受。

    这让吴帆徽迅速察觉到了危险。

    尽管他是翰林修撰,且在文渊阁当值,可是在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的眼里,的确算不上什么,人家要对付他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俗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如此年轻就在文渊阁当值,让众人羡慕的同时,也要承担很多的风险。

    现在看来,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的矛盾马上就要尖锐化,大鬼打架,小鬼遭殃,吴帆徽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他必须要想办法了,要么就是离开文渊阁,甚至是离开京城,要么就是在选择投靠谁。

    吴帆徽不会选择投靠周延儒或者是温体仁,但他会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为自身创造出来有利的博弈环境。

    六月二十五日,吴帆徽第三次给皇上写去奏折,提出对登州兵变的看法,这一次他的态度非常的明确,认为孔有德之流就是想着图谋大明的江山。

    当然这样的提法,有些拔高孔有德之流的意思,但吴帆徽已经没有退路了,他连续三次给皇上写去奏折,其实就是在给自身找到出路,让自己能够尽早的离开文渊阁,离开翰林院,而且尽量不要留在京城,这样是白白的消耗时间。

    就在吴帆徽写去奏折的第三天,山东方面奏折再次抵达。

    山东巡抚徐从治在包围莱州城池的战斗之中为国捐躯,莱州已经被叛军死死围困四个多月的时间,城内的军民在登莱巡抚谢琏、知府朱万成的指挥下,依旧在拼死抵抗。

    这份奏折在朝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不过皇上依旧没有明确表态。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十二日。

    又一份六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到了京城,还是有关登州莱州事宜的。

    主持山东军务的兵部右侍郎刘宇烈,再次遭受孔有德与耿仲明等人的蛊惑,同意其归顺朝廷的请求,命令登莱巡抚谢琏、莱州知府朱万年与孔有德谈判,结果谢琏和朱万年两人皆被叛军擒获,叛军押着两人,命令驻守莱州府城的山东总兵杨御蕃开城投降。

    莱州知府朱万年大骂流寇,命令杨御蕃开炮,谢琏与朱万年两人全部为国捐躯。

    也就是这份奏折,让皇上终于下定决心,在乾清宫召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六部侍郎,专门商议登州兵变的事宜了。

第二百零二章 意图() 
七月十三日,午时。

    正在文渊阁整理奏折和文书的吴帆徽,看见一名太监进入了公房。

    “皇上有旨,宣翰林修撰、文渊阁当值吴帆徽觐见。”

    在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复杂的眼神之中,吴帆徽跟随太监来到了乾清宫。

    皇上在乾清宫的暖房,正在看奏折。

    太监让吴帆徽在乾清宫的殿内等候。

    这里吴帆徽已经来过多次,比较熟悉了,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他这个文渊阁当值,非常的辛苦,起草了多少的票拟,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而且看过的奏折,怕是有几层楼那么高了,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对于吴帆徽的勤勉,是赞不绝口的。

    吴帆徽进入暖阁的时候,皇上正在看奏折,让他吃惊的是,皇上看的正是他的奏折。

    这是皇上第一次召见,而且是单独的召见。

    “臣翰林修撰、文渊阁当值吴帆徽拜见皇上。”

    “吴爱卿,不必拘谨,朕今日找你来,就是想着问问你,对登州兵变一事的看法。”

    吴帆徽的内心咯噔了一下,其实他写的三封有关登州兵变的奏折,态度已经非常明确,甚至有了夸大其词的说法,而且在奏折之中,吴帆徽也对登州兵变可能发生的情形,都做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带有非常强的预见性,有些内容后来的事实已经验证。

    这得益于吴帆徽的穿越,更是得益于他异常的勤勉。

    明日的早朝,就要专门商议登州兵变的事宜了,皇上居然在这个时候如此的询问,那就表明了一点,皇上还没有下定决心,依旧在想着招抚的事宜。

    朝中主张招抚的主要人物就是兵部尚书熊明遇。

    吴帆徽不过是翰林修撰、文渊阁当值,充其量还是实习生,只不过做的很不错,但还没有资格参与到如此高规格的商讨之中,偏偏这个时候皇上召见,询问他的意见。

    吴帆徽稍稍整理了一下心情,开口回到了。

    “皇上,臣的建议是彻底剿灭叛军,恢复登州和莱州等地的安宁。”

    “臣坚持彻底剿灭登州叛军,奏折之中已经说清楚原因,皇上既然询问此事,那臣就斗胆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身的残忍。”

    “前任山东巡抚余大成大人,前任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为国捐躯的山东巡抚徐从治大人、登莱巡抚谢琏大人,还有莱州知府朱万成大人,都是朝中的精英,可就是因为孔有德的叛乱,要是为国捐躯,要么身陷囹圄,朝廷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臣以为,不能够抱有招抚孔有德、耿仲明和李九成等人的幻想,这些人反复无常,其恶行甚至超过了流寇,若是继续一味姑息下去,他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就真的可能直接威胁到朝廷了。”

    皇上的眼皮子抬了一下。

    “吴爱卿的奏折之中,也说到了此事,言孔有德等叛将将威胁到朝廷,有些言过其实了,朕认为孔有德之流,还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这话要是其他人说出来,吴帆徽激动之余,怕是会上前扇一个大耳瓜子,可对面是皇上,他绝不敢乱来,那样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吴帆徽必须要来硬的,彻底震撼皇上。

    “皇上之意见,臣不敢苟同。”

    皇上的眼睛里面,迸射出来一道光芒,看着吴帆徽。

    此刻的吴帆徽,显得异常冷静,他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皇上,臣有一个担忧,臣反复看过登州和莱州所处的位置,两地都是紧靠渤海,有着广阔的海域,且登州的水城,乃是朝廷水师主要的营地,也就是说孔有德在无奈的情况之下,可以乘船逃离,故而他有着自身的底气,是绝不会同意朝廷招降的。”

    “从登州乘船逃离到大海之上,那么臣最为担心的,就是孔有德归降后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