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当皇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德闻言看了谢迁一眼,又看了其余二人,“你们也认为是大动干戈吗?”

    两人对视一眼,虽未明言,但眼神显然已经给出了答案。郑德无奈的摇了摇头,显然对三人有些失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若是朝廷不派钦差前往灾区调查,又如何知道灾区的具体情况如何?又如何知道当地官员是否会欺上瞒下,竭尽全力赈灾呢?若是百姓得不到妥善安置,激起了民变又该怎么办呢?”

    郑德所言句句发至肺腑,振聋发聩。第一次让三位阁老产生了羞愧于人的念头,刘健、李东阳二人对视一眼,紧跟着站了起来,和谢迁拱手一礼,“陛下教训的是,老臣惭愧。”

    “三位爱卿请坐。”三人这样反倒让他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见三人坐下后,清咳一声,目光看向谢迁,继续说下去,“就由谢爱卿担任赈灾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就由户部尚书韩文、工部尚书曾鉴担任,全权负责赈灾事宜。”

    “怎么一下就派出三位朝中大员去负责此事,这也太重视过头了吧。”刘健顿时感觉有些不妥,“陛下,先皇刚刚驾崩,朝中还需要六部九卿诸位大臣主持大局,而且此时已经过去了六天,现在敢去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我看不如让南京户部尚书熊翀作为钦差组织赈灾事宜。”

    郑德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不过还是坚持着说了一句,“此事还是需要朝廷派谢爱卿前往主持大局,担任赈灾小组组长。至于南京户部尚书熊翀、还有工部尚书呃为副组长佐之,诸卿以为如何?”

    “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将谢迁派出去负责赈灾事宜了,也不知这位是怎么得罪了皇帝,难道是因为平时嘴贱的原因?”刘健奇怪的看了谢迁一眼,想了想去也只有这一个缘由了。忍不住摇了摇头。在这位内阁首辅的内心当中,显然外派公干并不是一件很好的差事。

    谢迁抛开这个没事就喜欢“侃侃”的毛病,倒也算得上是一位很有责任心的好官员。对于外派公干一事却并未推脱,而且地震所在离自己的家乡余姚也是很近,忧心之下很是爽快的答应下来。倒是让郑德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看来这位也并不是总喜欢‘侃大山啊’。”

    “谢卿到了灾区后,先调查各地的受灾情况,因灾伤亡的百姓有多少人,倒塌的房屋到底有多少,事儿给朕打一份报告上来。另外调查一下各地的赈灾情况,若有官员赈灾不力或则因此贪污大发横财者,州县一级的官员你可以直接拿下,至于知府则押解回京交给刑部处理,明白了吗?”

    “臣遵旨。”听皇帝这么一说,谢迁也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不轻松。不过越是这样,在他那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下,内心更是干劲实足。

    待刘健拟好旨盖好玉玺,郑德将它交给谢迁,“事情紧急,还请谢阁老即刻出发,一切就摆脱爱卿了。”

    “臣明白,告退。”谢迁领了圣旨,不敢耽搁赶紧离去。

    “茶陵,你对皇上今日所为又何看法?”回去的路上,刘健对皇上今日所作所为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李东阳求助。毕竟三人之中,也只有他有“善谋”之称。

    李东阳笑着看向他,“阁老所疑惑的是,陛下为何会因为六天前一件已经解决的事情而大动干戈吧。”

    “知我心者,茶陵也啊!”刘健倒没有因为李东阳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恼怒,反而颇为感慨了一句。

    “陛下这是忧国忧民啊!”李东阳淡淡说了一句,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你呀你到现在还是改不了买关子这个毛病。”刘健指着他忍不住摇了摇头,又有些忧心忡忡地道,“陛下若是真的忧国忧民,就不应该让刘瑾干政,直接贬黜为好。”

    刘健显然不认同李东阳的观点,后者也不以为意,“陛下若是真的让刘瑾干政的话,这一个月的奏章就不会几乎都是按着内阁票拟的结果批红的了。”

    刘健闻言细细回想起来,好像还真是这样。这一个月以来,刘健三人凭借着顾命大臣这块金字招牌,以先皇的遗志为借口,倒是做了很多弘治一朝想做又没能做成的事儿。若是刘瑾真是能够干涉朝政的话,许多事情未必会做的如此顺利妥当。现在细细想来,皇帝也肯定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还是茶陵看的清啊!”刘健轻叹一声,却又还是颇感担忧的说了一句,“或许是陛下刚刚登基,需要依仗你我三人,才会事事顺着我等意思来办的。若是等你我都致仕了,陛下年幼容易受人蛊惑,刘瑾岂不是要无法无天了?”

    “阁老深谋远虑,东阳自愧不如。”李东阳拱手一礼,他的确没有过多的去想自己致仕后朝中到底又会怎样。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使想到那么多又能有什么用呢。

    刘健轻捋胡须,看了李东阳一眼,“除非在你我致仕之前除去刘瑾,否者今后必成大患啊!”

    李东阳闻言一脸无语地看向他,除去刘瑾说的容易,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再者人家现在也只是代皇帝批红,又没有惹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去做此事。若是一不小心惹恼了皇帝,岂不吃不了兜着走。

    “阁老慎言,刘瑾干涉朝政的确有违祖制,却也没到必杀不可的地步,罢黜即可。何必因此惹恼了皇上。”

    刘健闻言看了李东阳一眼,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茶陵,你这趋吉避害的秉性还是要改改,老夫这首辅也是当不了几年了。若是再这样的话,到时候老夫怎么放心把这个位置交给你啊!”

    李东阳苦笑一声,倒也没有因为刘健的话羞愧难当,“阁老,你也知道东阳早有致仕之心,若不是先帝驾崩,恐怕我早已经告老回乡了。在我看来,还是于乔更适合这个位置。”在官场摸爬滚打四十多年,他早已经厌倦这一切了。所以让他当内阁首辅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也只想致仕回乡好好安度余生。

    “哎!”刘健忍不住长叹一声,指着他忍不住又摇了摇头,“你呀你,六十多不到,心性却比我还老。还有余姚,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太过刚直了。不过这也与他的经历有关,一生仕途坦荡青云直上,没有受过什么挫折吃过什么大亏。若是有你我在还好,可以庇护一二。若是让其独挡一面,恐怕是不行,难免要吃大亏。”

    对于谢迁的性格,李东阳自然也是知道的。若不是凭着帝师这个身份,以他的性格恐怕也很难坐到现在这个高位。不过还是开解的说道,“阁老又何必忧心身后之事?毕竟朝中也有许多后起之秀,比如已经回乡丁忧的王鏊,还有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身为皇帝的老师,为了也还算不错。除此之外,还有吏部侍郎梁储、已经起复的马中锡等人。”

    “也是。”刘健闻言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后人自有后人福,看来我也该学学茶陵的性子,凡事都该看开一点了。”

    “阁老谬赞了。”李东阳笑了笑,对于刘健的调侃,倒是毫不在意。

    “走吧!余姚走了,值房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我处理呢。”刘健说完,当先离去。

    李东阳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轻笑一声,紧随其后离去。

第九章 三位老师() 
“皇上,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吏部右侍郎梁储,翰林院学士刘忠求见。”懋勤殿内,王岳走了进来道。

    “他们怎么跑来啦?”郑德抬起头,一脸疑惑之情。这三位也都曾在东宫讲学过,都可以称的上是朱厚照的老师。当然现在除了杨廷和还在履行着自己的老师职责外,其他两位都已经调走升官了,所以这也是历史上朱厚照对杨廷和的感情最深的缘故。

    “让先生们进来吧。”郑德摆了摆手,虽然这几位都是朱厚照的老师,不过现在也算是自己的老师了,自然不敢怠慢了。

    “臣(杨廷和、梁储、刘忠)见过陛下。”三人联袂进来,拱手一礼。

    郑德赶紧起身,颇为恭敬的道,“三位先生请坐。”

    “这”三人对视一眼,三人虽然都当过皇上的老师,不过除了杨廷和之外,朱厚照从来不称呼其他人为先生,也不知今儿皇上是怎么?难道是转性了?开始讲究尊师重道了?

    “陛下为君,岂有臣先坐之礼。”杨廷和拱手说了一句,虽然他只不过是身穿青袍的正五品官员,比不过已经是正三品吏部侍郎的梁储,不过显然三人却是以他为首。

    这一个月的经历下来,郑德也知道古代这班大臣的秉性,只要是他们认定的事情,即使是一千匹也是拉不回的。所以也没再说什么客套的话,直接坐了下来。待三人坐定,询问了一句,“不知三位先生前来所为何事?”

    “臣等前来是希望皇上重开经筵,陛下毕竟还年幼,圣人之学不可有一日之荒废。”听了杨廷和的话,郑德是一头的雾水。经筵?这是什么?他用探寻的目光看向王岳,后者知道自己的主子肯定是那失忆的毛病又犯了,赶紧附在耳旁嘀咕了几句。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正式制度化并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明代沿袭此制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自正统以来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总之一句话,就是大臣们给皇帝上课。

    郑德闻言脸都绿了,自己前世好不容易大学毕业,现在又要让自己回炉再造听老学究讲课,简直比杀了自己还难受。最重要的是,学生只有自己一个,连做点小动作都在老师的时时监控之下,而且还没有周末双休,这日子想想简直是生不如死啊。

    看着皇帝一脸纠结不乐意的模样,杨廷和开口轻叹一声,耐心劝道,“经筵乃是祖制,陛下不可违背啊。”

    “呸!什么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