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世沧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小闺女长得确实出众,不然,我能将这个线索提供给董老太爷吗?”高福田觉得自己这样做,一定能在董老太爷面前露脸。

    几天过后,高福田和三愣子带领几个人鬼鬼祟祟地来到张家,趁着张家大人出去干活的机会,抢走了张宝发的掌上明珠张英美。就这样,董保福竟然把一个不满十四周岁的小姑娘蹂躏了三天三夜……竟然给作践大出血了,张英美下地都不会走路了。这个禽兽不如的好色鬼,能不激起三家人的愤慨吗?三家人拿起家伙,到董家算账,结果是徒劳的;到衙门告状,正像俗语所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尽管无济于事,但是在贫苦百姓当中,三家人反抗、三家人告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于是,人们就给三家人居住的地方取名为“三家子”。以后人口逐渐增多,又分成了十二个屯。解放后,改名为三家子村。人民公社成立后,改名为三家子大队,十二个屯自然成了生产小队——这是后话。

    三家子得名的第二年,从山东蓬莱逃荒来了一户姓丁的人家,三口人。父亲叫丁家有,三十多岁,中等身材、身体瘦弱,却能吃苦耐劳。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丁大山,老实巴交的;老二叫丁小峰,长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双眼皮,方脸型,给人一种聪明伶俐的感觉。

    初来乍到,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张宝发觉得丁家爷仨可怜,便腾出自家的偏房让他们爷仨暂住。一个月过去后,张宝发发动三家人,在道边盖起一栋泥土房。从此丁家就扎根在三家子,抛掉了逃荒的帽子。

    在丁小峰十岁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据说开房门都费劲儿,这在凤凰山一带确实罕见稀有。这场大雪对贫困交加、饥寒交迫、能活着过来的农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浩劫。从这次灾难中逃脱出来的人,都会买几炷香,到凤凰庙或者老爷庙里焚香祈祷,感谢南海观世音菩萨的保佑。

    哦,几天功夫,三家子一带,不,凤凰山一带,竟然成了冰天雪地的世界,那如刀似的西北风,夹杂着鹅毛般的雪花漫天飞舞,让人喘息不得。暴风卷起农家茅舍上的草在空中盘旋,连续几天没有停息。可怕的饥饿,可恨的寒冷,再加上地主老财逼租子时那副阴沉冷若冰霜的嘴脸交织在一起,不难想象,当时那些苦难深重的农民是怎样煎熬过来的。人们只好向苍天祷告:“苍天哪!发发慈悲,救救我们这些苦命的人吧……”那种凄惨的声音,让人听了潸然泪下。

    有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跪在雪地里探出个头来。他在那儿朝南天门一个劲儿地磕响头,时隐时现,求苍天保佑。可他孑然一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最终被冻死在那场大雪里,老天爷也没发什么慈悲!

    就在那次大雪中,有两位素不相识、衣衫褴褛的小姑娘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她俩是在沿街乞讨的路上邂逅相遇的,虽说萍水相逢,但是相同的命运使两个人走到了一起。那位身材略微高一点的名字叫金荣,另一位的名字叫桂花。

    她俩来到凤凰城大地主董保福家大门口,由于饥饿和寒冷,实在是忍耐不住了,想弄点吃的,或者到家栖息一宿也罢……董保福家的狗腿子看见这两个黄皮蜡瘦沿街乞讨的小女孩,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她俩毒打一顿,而后放狼狗出来,眼看桂花要被狼狗咬死,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金荣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想跟那只狼狗拼命,把桂花从死亡线上救回来。说来也怪,那只狼狗不知为什么夹着尾巴跑了回去。金荣背着桂花在董家大门前的石狮子旁休息一会儿,看了看石狮子,然后又背着桂花,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顺着凤山公路向东南方向走去,不知行走了多少个时辰,精疲力竭,最终倒在了丁家有家的大门口旁。

    ——人要是不该死有救星啊!

    恰巧,丁小峰早晨顶着大雪出去抱柴禾,发现两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奄奄一息地躺在大门口,赶忙回去告诉了父亲。丁家有和两个儿子赶紧跑出去将两个小女孩抬到家里,放在那破旧的没有炕席的炕上,用手摸摸心口窝,感觉心脏还在跳动,于是对二儿子说:“小峰,你快把被子拿来,给这两个孩子铺在地上。”

    丁小峰不明白父亲的意思,说:“爸爸,为什么要铺在地上,炕上热乎,为什么不铺在炕上呢?

    “这两个孩子是被这大雪天冻成这个样子的,炕上热不能放在炕上。”丁家有解释说。

    被子铺好了,将俩女孩放在上面盖好,爷仨一直在旁边守候着。到了第二天,她俩几乎同时睁开了双眼。天也作美,连续几天的暴风雪停了,那红艳艳的太阳从凤凰山上冉冉升起,光线透过丁家的窗户纸,照射在她俩的脸上。这时她俩预感到自己没有死,还活在人间,但不知道躺在什么地方,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她俩看见三个陌生的慈祥的面孔,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心里有些坦然了,先前那种忐忑不安的心里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缓过来了……她俩缓过来了!”丁小峰高兴地拍手高兴地说。

    丁家有心里喜滋滋地说:“赶紧打一盆温水来!”

    丁小峰不解地问:“爸,打温水干什么?”

    “你没看见这两个孩子的脸上脏兮兮的吗?打一盆温水给这两个孩子擦擦脸。”

    丁家有看见两个孩子苏醒过了,心里特别高兴,便用手巾蘸着温水分别给她俩轻轻擦了几把脸,完后将热乎乎的苞米粥饭端在手里,用小勺子分别一口一口喂她俩,并说:“孩子啊,醒过来啦,醒过来就好,醒过来就好啊,老天爷有眼呐!这是你俩前世修来的福啊,命不该绝呀!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他喂了一会儿继续说:“孩子,你们俩这么小小的年纪,在这百年不遇的大雪里,怎么能离家来到这里呢?你们的父母不牵挂吗?”

    这时,她俩的神志完全清醒过来了,听到这些话,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

    金荣回答说:“我俩是孤儿,没有家。”

    “孤儿,没有家?”丁家有有些惊奇,心想:“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那今后还怎么生活呢?”同情、怜悯之心一下子涌到了他的心头,他双眼含着泪花说:“孩子,如果不闲弃的话,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有大叔吃的、穿的,就有你们俩吃的、穿的。”

    从此以后,丁家这个农家小院里又添了两张嘴。丁家有一方面在高福田家打短工,一方面还要侍候四个孩子,饥一顿饱一顿、生活拮据。四个孩子很懂事,非常体谅他,经常干些利所能及的活儿,尽量给他减轻一些负担。比如,冬天经常上山打柴,春、夏季节在路旁挖一些车轱辘菜、到地里采一些曲麻菜、灰菜、婆婆丁什么的,加点苞米面一起熬粥,就成了他们平时每顿饭的主食。尽管如此,丁家有像吃了蜂蜜一样,心里甜滋滋的。他在心里不时地盘算着,因为自己有两个儿子,岂不是老天爷赐给他们丁家的福分吗!

第二章 凤凰山下爱恨情() 
星转斗移、岁月如梭。转眼间,四个孩子长到了十五六、十七八了,按当地的风俗习惯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自古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哪个当老人的不想早点给子女办婚事呢?有钱人有有钱人操办的方法,穷人有穷人举行的方式。丁家有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儿子终究要娶媳妇的,而在那个社会里,他们那个家境,要想娶上儿媳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自己这两个养女做自己儿媳妇,总比低三下四求别人,再花上大头财礼要好得多,不然,两个儿子要想都娶上媳妇,到哪儿弄这笔钱呢?丁家有越想越高兴,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操更多的心,不用花那么多的钱就能娶上儿媳妇,这是他在收养两个女儿以前没有想过的事情。

    在收养金荣和桂花的岁月里,她俩童养媳的身份,一传十、十传百,在三家子一带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她俩心里也明镜似的,但将来长大了,究竟谁是老大丁大山的媳妇,谁是老二丁小峰的妻子,一直是个谜团,谁也弄不清楚。根据丁家有的想法:金荣嫁给大儿子丁大山,桂花嫁给二儿子丁小峰——这种想法是为他们以后的生活考虑的。他认为,两口家生活在一起,总得有一个人能撑起门户过日子。老大老实巴交,一脚踢不出个屁来,金荣这孩子敢说又能干,日后过日子能撑起门户来;桂花这孩子性情软弱温和、干什么还拿不定主意,老二能干,有心计,能当好一家之主。

    虽说丁家有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老人古语有这样一句话:“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谁能摸透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呢?

    常言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金荣和桂花在丁家出落的像两朵鲜花一样引人注目,走到哪里人们都要多看她俩几眼,她俩也为此引以为荣。她俩经常到凤凰河边洗衣服,有时天气风小,水面出现小小的涟漪,就借着这个天然的“镜子”欣赏起自己的容貌来,也觉得自己长得比一般的女孩子漂亮。也难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两位妙龄少女呢!

    金荣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弯弯的柳叶吊梢眉下,镶嵌着一双明亮的、显得极有个性的大眼睛,配上那对适中的双眼皮,楚楚动人;高鼻梁下那张樱桃般的小嘴,再加上她那高条的、婀娜多姿的、前凸后翘的身材,是个典型东方美女的形象。桂花长得也不逊色,个儿比金荣矮一点,可体型要比金荣丰满一些,脸上的皮肤要比金荣白一些,嘴略微比金荣的嘴大一点;弯弯的柳叶眉下衬托着一双含情脉脉的丹凤眼,一眼看去宛如出水芙蓉。可想而知,这样两位美貌少女,能不引人注吗?特别是三家子没结婚的青年小伙子像走马灯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