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我为王-第10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路转运的功率比陆路移动快得多,等赵无恤反应过来,吴军早已逃离生天了!利用水路进行战略转移,这是吴军的拿手本领。当年吴军在孙武的带领下乘舟走淮水,抵达楚军后方,又舍舟登岸,杀了他们各措手不及,现如今,这种妙招却是用来逃跑的……对此,夫差难免感到了一丝羞愧,但国内的情势如火如荼,容不得他再顾虑面子了。

    和谈在继续,两军暂时停止了进攻和交锋,吴国使者已经秘密往返赵营数次,然而七月中下旬吴军兵力和船只的频繁调动,在被赵军探知前,却先叫彭城的宋国人发现了。

    这一天,彭城宋军的统帅司马耕怒气冲冲地来到吴国大营求见夫差,性格耿直而容易生气的他单刀直入地质问夫差道:“吴君这是打算抛弃彭城,独自南归么?”

    ……

    司马子牛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向氏的家主,曾经在宋国五公子内战里出力甚多,与赵无恤也交情不浅。但他为人一向耿直,对南子的做法越来越看不惯,终于在皇瑗的劝说下倒向了宋公纠,这一年多来,若没有他指挥作战,只怕彭城早就被南子夺取了。

    对这位彭城宋军的实际控制者,吴人还是有几分尊重和忌惮的。

    伯嚭见夫差面色不豫,不打算理会司马耕,他便立刻出来替君说话:”绝无此事,大司马何出此言?”

    “不是么?”司马耕冷笑道:“自从棠之役吴军进攻失利后,大王就将全军退到彭城,每日虚耗粮草,今日来更是在泗水上频繁调动船只,甚至连宋国的小渔船都全部强征,就我所见,吴君是想要让大军撤离宋国返回本土了罢!这不是抛弃友邦,还是什么?”

    “调动船只,只是为了运输稻米北上,大司马休要无端猜度。“伯嚭说起谎来眼皮都不眨,在吴国人的撤离计划是,彭城这仅剩的万余宋卒是牺牲品,是用来拖延赵军追击步伐的绝佳阻碍。

    然而就在伯嚭用花言巧语将司马子牛唬得将信将疑,抱歉离开后,负责大军撤离事项的王孙骆却面色凝重地进来了。

    “大王。”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有个坏消息。”

    “吴城失陷了?太子身死了?”夫差一个激灵,下来拽着王孙骆质问。

    “不,不是,是一支赵军骑兵突然从东鲁绕道郯国,于两日前攻取了邳国,我军最便捷的退路,已被阻断……”

    “什么!”夫差难以置信,而他身后的伯嚭,乍闻此言,更是两眼无神,直接瘫倒在地……

    ps:12点前还有一章(。)

第1072章 少昊之国() 
PS:推荐一本《征战五千年》,老司机三红出品,书荒的可以看看。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用这句话来形容郯子此刻的心情再恰当不过。

    郯国,本是少昊氏之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的两昊时代,当时便有嬴姓部落定居在沂水中流,建立城邦,命名为“郯”,那时候,夏商周的祖先都还是蒙昧的野人呢。

    虽然郯国历史悠久,是东夷地区的一个文化中心,但由于位置偏东,与中原交流不多。直到周公东征后,郯国才被纳入华夏体系内,降服于周王朝,被封为子国。时间进入春秋后,郯国成了北边鲁国的附庸,双方多次联姻,郯子也屡次朝鲁,吸收了不少鲁国的周礼,与本土的少昊遗泽结合,形成了独有的文化。

    之后吴国兴起,北伐郯国,自此之后郯国卷入了齐、吴、鲁三个势力的夹缝里,在中间被推来攮去,没有一天消停,历代郯子只能唯强是依,以此保持自己的社稷。直到二十年前吴国已经完全席卷淮泗,郯国才彻底变成吴王的属国。

    郯人的官职用的是鸟名,连贵族的名号也是鸟名,这一代郯子名为“鸿”,郯子鸿继位十年以来,一直乖乖听吴国的话,每年都要按时朝贡觐见,地位和吴国一个小封君差不多,如此才能勉强维持郯国的独立。

    谁料今年以来,泗上的形势却骤然生变,吴军大举北伐,与赵国在宋鲁交战,郯就在漩涡边上不知所措,郯子鸿也夜不能寐,总是担心忽然有一天会不会有一支军队兵临城下?

    他的担心在七月中旬时变成了现实,一觉醒来,郯子鸿愕然发现,一支三千人的赵军骑兵已经在他的城邑下叫门,而更远处,还有五千邹**队徐徐开来,扬起漫天烟尘。

    一向好文不好武的郯国人惊呆了,郯子鸿也欲哭无泪。郯国太小了,整个国土还不到五十里,人口不足一万,城内的守卒仅有五百而已。在绝对的武力下,他不得已打开城门,赤着身子,牵着羔羊投降。

    就在郯子鸿绝望地以为赵军会踏平他的城邑,夷灭郯国社稷时,一位自称赵广德的贵族却笑着扶起了他,拭去他身上的灰土,替他穿上衣裳,说什么赵与郯都是嬴姓后裔,赵侯早已相见他这位远亲多时了。

    随即,赵广德便不由分说,将郯子及他那小小的后宫众人塞入几辆马车,派兵卒押送他们离开了郯国,至于这八千赵军,还有另一项任务要去完成……

    鲁国的路经过整修十分平整,车速很快,郯子鸿就这么七晕八素地被带到了宋国,他这辈子从未到过的地方,在芒砀山以东的麻邑赵军大营,见到了他的“远亲”赵侯无恤。

    ……

    “郯君主动让出道路让赵国偏师通行,真是识大体,辨正邪啊,寡人在此谢过,这一路上辛苦了。”

    与郯子鸿想象中残酷霸道,一言不合就要族人全家灭人社稷的桀雄不同,赵无恤待他十分和蔼,因为两人年纪相仿,郯子很快就放下了紧张,与其攀谈起来。

    “鲁昭公十七年时朝鲁的郯子,是君何人?”聊了一会,赵无恤如此问道。

    郯子鸿连忙回答:“正是先祖父,谥号文公……”

    赵无恤称赞道:“谥法曰,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这谥号真是绝配。”看来郯国虽然保留了许多东夷礼仪,但谥法上却已经与诸夏接轨。

    “寡人素来敬佩郯文公,听闻他为太子时便能鹿乳奉亲,堪称纯孝。继位后勤政爱民,让郯国文教兴盛,到鲁国朝聘,与鲁国大夫交谈也十分得体。他年高识富,当时孔子听说了后,也称赞‘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从此以郯文公为师……”

    说起让郯国人骄傲的文公,郯子鸿因突遭变故的紧张心情也完全平复了,之后他还向赵无恤介绍了从少昊时代就一直在郯国流传,现在也依旧存在的“鸟名官”制度。

    “以前黄帝受命时,有祥云之瑞,所以以云纪事,以云名官;同样的原因,炎帝以火纪事,以火名官;共工氏以水纪事,以水名官;太昊以龙纪事,以龙名官;少昊即位时,凤鸟适至,所以以鸟纪事,以鸟名官……”

    “其中,凤鸟氏为历正,掌历法;玄鸟氏掌春分、秋分;伯赵氏掌夏氏为司徒,掌教化;鸠氏为司马,掌法制;鸬鸠氏为司空,掌工程;爽鸠氏为司寇,主刑罚……”

    涉及到嬴姓古史,赵无恤听得津津有味。太昊和少昊,是上古时代东方的两大集团,太昊为风姓之祖,而少昊为嬴姓之祖,双方大概以泰山为界,少昊之国的中心在曲阜,也是当时的一个文明发源地。可惜虞夏之交的时候伯益被夏启所败,嬴姓遂退到东方。在殷商时因为子姓部落也与嬴姓有血缘关系,嬴姓一度重新崛起,经历了后来的周公东征后才彻底衰败,曲阜的奄国灭亡了,其余小邦只能零散地在边鄙之地苟延喘息。但这些小邦保留的官职和历史,却是嬴姓不可多得的记忆,比如赵氏的祖先,就曾在少昊之国担任过玄鸟氏,甚至衍生出了殷商,这才有了玄鸟坠卵的传说……

    “鸬鸠氏之下,又根据五方设立五雉,也既是五位工正,分管五种技工:东方叫鶅雉,掌管制陶;南方叫翟雉,掌管冶金;西方叫鷷雉,掌管木工;北方叫郗雉,掌管皮革;中央叫翚雉,掌管织造和印染。”

    说到这里赵无恤拍着膝盖哈哈大笑:“说起来,我也曾将琅琊水师的五艘楼船以五雉命名,可惜数月前惜败于吴国齐国舟师,沉没在海湾里了。”

    “额。”见赵侯自曝其败,郯子鸿不知该如何回答。

    赵无恤却似是不怎么在乎那五艘楼船,而是意味深长地说道:“虽然海上赵军还无法与吴人争锋,可在陆地上,夫差已经被彻底包围。郯君还不知道吧,多亏了君让开道路,从郯国借道的那支偏师,刚刚灭亡了负隅顽抗的邳国,切断了吴军撤离的必经之路……”

    “什么!”听到这里,本来已经极为放松的郯子鸿心中大震,邳国,是郯国南边的一个小邦,国土、人口、兵卒差不多是郯国的两倍,他这才被掳来不到几天,那支赵军便已经灭亡了邳国?

    想到这里,郯子鸿不由又战战兢兢起来,忽然意识到自己与面前这位“远亲”,完全是两个级别的,他是中原霸主,自己却是蕞尔小邦,赵侯只需要动动手指头,郯国几千年的社稷就会顷刻覆灭!

    晋献公假虞伐虢的故事,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然而赵无恤却诚惶诚恐要起来的郯子鸿按回了坐榻上,对他说道:“少昊氏乃嬴姓之祖,其后人遍布天下,各以其封国为氏,其中有有奄国、徐国、郯国、络黎国、菟裘国、梁国、黄国、江国、修鱼国、白冥国,以及秦国……虽然不及姬、姜,可也算十分兴旺了。”

    “可现如今呢?”赵无恤似是遗憾地说道:“时过境迁,诸嬴纷纷被异姓灭亡,如今只剩下赵国、秦国和郯国仅存了。”

    郯子鸿连忙讨好道:“赵侯立国于冀州,实在是复兴嬴姓的壮举。”

    “不错。”赵无恤笑道:“嬴虽旧姓,其命惟新。方今天下姬姜将衰,正值我嬴姓复兴之际,赵秦郯更应该休戚与共。”

    他也不管郯子鸿答应不答应,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