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我为王-第1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楚子章,据可靠消息,已经向北逃窜,经由蓝邑遁入鄀城,鄀城乃是楚国陪都,城高池深,也有数千守卒。熊胜虽然已经挥师攻破蓝邑,但对于鄀城,却只能望城兴叹,围攻了一阵无果后,已经转而继续攻略江汉各县了,而他的淮南老巢,依然在不断征召百姓,向西增援。”

    “与此同时,楚子章也向北方的宛、叶求援,叶公子高想必已经秣马厉兵,准备南下驰援了……楚国现在的形势,好比当年周平王周携王并立,实际上则是叶公和白公的较量。”

    赵无恤又问张孟谈:“相邦以为,两者之间,谁能胜?”

    “臣以为,胜负,当在七三之间。”

    “哦,谁为七,谁为三?”

    “叶公为七,胜算大,白公为三,胜算小。”

    赵无恤问道:“熊胜淮南士卒用赵国制度训练,号称楚武卒,又在伐吴国之战中多次历练,在战场上应该有更大胜算,为何相邦却不看好他?”

    “白公屠戮贵族,又未必能得楚国民心,若是擒楚子号令楚国倒还有机会,但如今他悍然称王,野心昭然若揭,到头来,这只是一场淮南乱兵簇拥下的兵变罢了。纵然能在江汉猖獗一时,但只要楚国各地的县公反应过来,一同围攻,熊胜兵力不足,四面受敌,只靠一座郢都,以及千里之外的淮南,怕是会立刻处于劣势。”

    “何况,叶公沈诸梁兵力也不差,加上叶地政明人和,又是顺流而攻,恐怕不落下风。加上他拥有为楚子平叛之大旗,更有楚国县公们同仇敌忾,纵然战场一时不利,却可以一败再败。但白公只需要败一场,他的势力就会土崩瓦解。而且君上别忘了,白公的背后,还有越国,越与白公的疆域犬牙交错,加上楚子章乃勾践之外孙,勾践站在哪一边,不言自明,两面夹攻,白公或撑不过今年。”

    “相邦分析得精妙啊。”赵无恤了然,陷入了思考。

    这大半年时间里赵无恤费尽心思欺敌,演了一出几乎能以假乱真的大戏。他以讨伐陈恒朝鲜为由,远征碣石,挟持燕侯,驻兵燕境,收服了这个对赵国而言如芒刺在背的千乘之国。同时三齐也被造船搞得民生凋敝,就算他们有异样的心思,也没力量造赵国的反。

    而发生在真定郡、济北、济南、鲁国的一些小小叛乱,也很快被早有准备的郡兵平定,赵国的军政经济从未如此集中过。而因为信息的闭塞,以及赵国的战略欺骗,南方的诸侯大概以为,赵无恤还在攻略辽西,辽东,准备去进攻陈恒朝鲜呢。

    这时候开始一场南下攻势,是完全可行的。

    但要先攻击哪一方,是叶公还是白公,赵无恤还得斟酌斟酌。

    随着叶公将南下,方城以外的叶、鲁阳、东西不羹必定空虚。同样,随着白公在江汉与楚国贵族开战,淮南也一片空虚,还要应付越国的进攻。所以无论赵国打哪边,只要出动十万之师,都是能一口吃下的局面,但要同时开战,甚至一举灭亡楚国,还稍嫌不足。毕竟赵无恤去年才刚打完东胡,北方各郡钱粮损耗较大。

    于是想了想,赵无恤还是决定不急。

    “先让国内完成夏收,等到七月份时,先从周室出兵,一个月内,兼并郑国,以此作为大军的基地,待秋收后,再南下图楚不迟!”

    他看着南方已经被裂为两块的楚国地图,笑道:“就让叶白两只老虎,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先自耗一番吧!他们打得越凶,分裂得越久,对赵国的统一大业就越是有利!”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1194章 攘外必先安内() 


    “逆贼杀我父,此仇不共戴天,叶公,请让小子也一同南下,救大王危难,并杀熊胜,为父报仇!”

    六月底,楚国方城之外的叶县,树木郁郁苍苍。叶公沈诸梁的勤王大军正待出发,在武堂点卯完毕后,戴孝披甲的鲁阳守将公孙宽却突然出列下拜,他两眼垂泪,希望叶公能带上自己。因为被熊胜所杀的司马子期,正是他的父亲,仇人在南方气焰正盛,他岂能留在北方?

    叶公叹了口气,走到堂下,将公孙宽扶了起来,对他说道:“子平为父复仇之心,我岂能不知?但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你来做。”

    “还有何事比父仇更重要?”

    “自然是国事了。”

    叶公说道:“叛贼熊胜自称伪王,率军攻鄀都甚急,大王命我调方城外三军驰援。叶之军、东西不羹之军,这三军我将全部带走,只留下许、鲁阳两师五千人,国乱兵乏,赵国虎视眈眈,虽说赵侯如今还在北伐,但也说不准会在得知消息后袭扰我边境,平叛可能要数月甚至半载,北方不可无人,你便要靠这五千人,守住我楚国的北方门户,子平,你可能做到?”

    国难思良将,病笃思良医,楚国能统领一方的将领不多,公孙宽却是一个特例,他虽然是公族子孙,却天生神力,使一柄大戈,作战起来让人害怕,是年轻一辈里的佼佼者。叶公这也是没办法,他必须带着主力南下,这北方,只能交给公孙宽了……

    公孙宽是个识大体的,自然清楚报仇和为国守北门孰轻孰重,他咬着牙思虑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小子将竭尽全力,守住方城之外!一寸土地,也不会让赵国夺去!”

    “不。”叶公却又道:”我不是让你寸土必守,而是要选择一些城邑放弃。”

    “放弃?”公孙宽一愣。

    “不错,大军南下后,汝兵力不足,想要完全守住北境,绝无可能。”

    叶公让人摊开一幅楚国北方的地图,因为楚国居南,楚国的地图一贯是南上北下,与中原相反。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些城邑,说道:“我若南下,方城之外为之一空。早则秋冬,晚则明年,赵师必取郑国,郑国一旦灭亡,赵军就要进入楚国疆域了。蛮氏、郏城、西不羹,这三座城池位置偏北,与赵国的三川郡、郑国靠近,首当其冲。但这些地方都不好守,蛮氏戎人更是桀骜难驯,莫不如利用赵军还未南下这段时间,迁其民,空其地,将战线收缩到汦、汝水这一线,以叶县为中枢,鲁阳关为西臂,东不羹为东臂,拦住赵军南侵之路……”

    鲁阳关乃后世三鸦关,乃一处险要,而东不羹更是一个大城,楚灵王时便能出千乘之赋,叶县更是被沈诸梁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政平人和,此地百姓,也有为楚国捍卫疆土的**……

    “不单方城之外要弃数县之地,陈蔡之间也同样如此,大司马之前派驻在陈国南境的一军,要全部南撤,同样是撤回汝水一线,以上蔡、新蔡为据点,北面只留下沈邑……”

    沈邑是沈诸梁的老家,他的弟弟沈尹朱在那驻防,叶公准备让他与公孙宽在汝水一线构成两个互为犄角的壁垒,最大限度挡住赵国可能到来的南侵。

    公孙宽恨得直咬牙:“这些地方都是祖辈筚路蓝缕,一个邑一个邑夺下来的,就这么便宜了赵国……”

    “此乃壁虎断尾之策,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坚壁清野,让赵军举步维艰,也比留着人口和粮食资敌,让他们得寸进尺更好。”

    叶公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地方一放弃,就相当于绝了楚国未来的北上之路,可现如今内有叛贼,还是先平叛再说吧。

    他最后如此告诫公孙宽:“切记,攘外,必先安内!”

    ……

    交待完失事情后,叶公沈诸梁便上了戎车,带着叶县之师徐徐向城外开去。

    虽然定下了坚壁清野,收缩防线的计划,但在叶公心里,连这条防线能否挡住赵军凶猛的进攻,也没什么底气。他打算去到宛城后,再请王子闾帅一军留守方城,凭借方城和淮河上游,以及楚国劲旅申、息之师构成第二道防线,倘若这第二道再挡不住,楚国,将从此失去大国地位……

    “希望不要如我想的那般糟糕罢,毕竟赵侯本人,应该还在远征北方,赵军一时半会也没法南侵,只求尽快平定熊胜之乱,让楚国少留点血。”

    “叶公请留步!”就在叶公的车驾抵达叶县南门时,这里却有一群宽衣博袖的儒生拦住了去路,正是孔丘的门生,号称“君子儒”的漆雕开,原宪等人。

    叶公正赶时间,见这群人衣冠整齐地阻碍他前行,心里有些不快,但基于于孔子个人的尊敬,依然在车上朝他们拱手道:“诸位君子有何要讨教之处?”

    漆雕开道:“小人等听闻南方白公熊胜谋反,驱逐楚君,叶公兴义兵南下,特来送行。”

    “多谢诸位君子。”叶公颔首,便要继续离去,他平日虽然经常召颜回这等有真学问的人入府问对,此次南下,军中也带了子路、公良儒等有勇气和力气的孔门弟子做将吏,但对于眼前这群修容雕饰,不事生产只靠为人办丧事为生的家伙,是素来看不上眼的。

    但那漆雕开却拦住去路,喋喋不休地说道:“叶公,吾等都觉得叶公此去必胜,斩叛贼之头,立下大功!”

    “哦?”叶公心里烦,嘴上不好骂,笑问道:“为何如此笃定?”

    漆雕开道:“我听说,叛贼熊胜贪婪暴戾,他效仿赵国,在领地推行恶法,使民众谋生的道路狭窄、生活穷窘,然后再用权势威逼他们作战。得胜后给他们记功,斩首五级就能拥有五十亩田地,弃礼仪而上首功,此乃饮鸩止渴之道也。加上以下犯上,对楚君不敬,必然人心尽失。”

    他又吹捧道:“反观叶公,听从了夫子的建议,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叶地的人有忠孝礼信四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此乃仁义之行。”

    “是故熊胜之叛逆之师,绝不能用来对抗叶公的仁义之师,倘若交战,就一定会像是鸡蛋打在坚硬的石头上一般!仁者,无敌于天下!叶公的兵卒,就算拿着草木,也可以战胜拥有坚实盔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