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我为王-第1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命?”

    赵无恤却冷笑道:“我学问浅薄,对古事的了解的不如太傅多,却知道《书》里有这么两句话。”

    “惟天无亲,克敬唯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上天没有固定的亲人,只是和敬重他的人亲近;民众没有一定要感怀的对象,只是对有仁德的人感怀于心。皇天没有固定不变的亲人,只是对有德之人亲近有加;民众之心是变化无常,只是会记住那些给予他们恩惠的人……

    “夏禹和商汤,最初难道不是得到了天命才能建立庙堂么?但夏桀昏乱无德,九鼎迁到殷,达六百年。商纣残暴,九鼎又迁到洛邑,也有六百年了。由此可知,社稷无常奉,纵然是天祚明德于文王、武王,但终究是有尽头的。”

    赵无恤言罢,指着冀州鼎道:“周的德行如果像过去一般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会重到用三万大军都无法迁走。如果周的德行奸邪昏乱,失了天意,九鼎再大,也轻得随便十多个武贲就可以迁走……冀州之鼎,无论夏、商,都在冀州镇守,如今寡人只是将其归于本位而已,二三子,还愣着干什么,迁鼎!”

    “不可啊,不可啊!”

    老太傅泪流满面地试图阻止,却被卫士拉到一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上百名赵国工匠武贲从明堂鱼贯而入,他们不由分说,拿绳索的拿绳索,扛扁担的扛扁担,十分娴熟地将冀州鼎放到一辆大辎车上,开始缓缓朝外推去。

    老太傅眼睛都快凸出来了,眼见无法阻止,他索性朝着殿内的台阶上,猛地撞了过去,准备以死殉职。

    眼看他就要脑浆迸裂,从高台通往文武之庙的台阶上的那个老者,却几步下来,在阶前拦住了太傅。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周之天命若在,冀州鼎虽被迁,也不会影响其社稷;周之天命若不在,纵然你在此自杀,却也阻止不了大厦崩塌啊,太傅何苦如此?”

    赵无恤本来当老者是宫中守庙的宫仆,所以没有管他,谁料在说出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后,周室的老太傅却拽住那老者,哭诉道:“夫子,话虽如此,但是赵侯纯用武力,无德于天下啊,九鼎岂能让无德之辈得了去!?”

    “夫子?”

    赵无恤回过头,仔细看了看老者的模样,平平无常,纵然有惊人的智慧,也统统被他内敛到了苍老的容颜下,这老太傅至少为周王室服务了四十年,比他资历还老,学识还高的,究竟是什么人呢?

    一抬手,赵无恤制止了众人迁鼎,转而对那老者行礼道:“这位莫非就是劝说太子仁‘不争而无尤’的高人,不知该如何称呼?”

    老者还礼道:“吾不过乡野粗鄙之人,岂敢让君侯询问?”说完便要转身离去。

    赵无恤心中隐隐有一个猜测,岂能放他离开,追上去再拜道:“请翁一定要告知小子姓名!”

    赵军虎贲拦住去路,老者无奈地笑了笑,从阶上回过头,风吹乱如雪一般的发髻,从简朴的葛麻衣裳上拂过。他束着手,面朝九州之鼎,背对文武之庙、层层重云,风轻云淡地说:“惭愧,吾乃四十年前的周守藏室之史,老聃……”

    ps:之前不写正面老子,是因为无从下手,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感觉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了

第1161章 如龙() 
赵无恤依然记得二十多年前,他在中都邑拜访孔丘时,孔子说起老子时的尊敬与向往:

    “鸟,我知它能飞;鱼,我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唯独龙,我不知它究竟是什么?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我所见的老子,也如同龙一般,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隐于云中,你经常能见其首,而不知其尾……”

    但眼下这位如龙的春秋第一神秘人物,就与赵无恤同车,坐在他对面,却见他额头宽大,白发垂鬟,只剩下一小撮发髻在后脑勺上,用简单的荆木作簪,此时正在闭目养神,一点也没有常人与天下伯主同车的受宠若惊,对赵无恤要邀他去往何处也漠不关心,仿佛心里有数。

    赵无恤倒是没有那种见到古代名人的激动莫名,只是对眼前的神秘老者有些好奇。

    或许是因为他太过于神秘,以至于到了秦汉,已经没人说得清楚老子究竟是谁,甚至连是不是确有其人都争议不休。后世加在老子身上的符号太多了,从一开始的上古哲人,到后来道教兴起后的太上老君,活神仙,对道德经的解读也五花八门。

    赵无恤对此人也是没底,直到他见到了真人,返璞归真后,他就是一位身上充满智慧光彩的老翁而已。

    不过他身上那份淡然自若,让王者见了也要肃然起敬的气质,却是绝无仅有的。

    无恤不由问道:“翁之弟子姑布子卿曾经说过,老子西出秦国,云游去了,今日为何会在成周露面?是云游结束了?”

    老子缓缓睁开了眼睛,笑道:“老朽的确是西出秦关,云游去了,曾到过西羌之地,看太阳从河曲初升;也到过流沙千里之国,望着枯萎的胡杨。这时候若有所悟,便在当地盘桓思索,却不料,一呆就是数年。正准备继续西行看看,却遇上了一位来自赵国的年轻人……”

    ……

    “原来柳下越还活着!”

    听老子一说缘由,赵无恤才为世上事的巧合而感叹,原来柳下越真还活着,并且数年前在河西走廊一带遇上了老子。

    老子被柳下越的不畏艰难所感动,为他指点前路,羁旅中相处了一段时间,休息时听柳下越讲述了这些年里在中原发生的剧变,正是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改变了初衷,决定回来看看。

    “老朽本以为中原之事已经尽了,不想还有我没有料及的事情,又想到狐死必首丘,那就回罢。回来一看,果然热闹非凡……”

    老子之隐和庄子之隐又有所不同,庄子有些避世,老子却不是,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他就是极佳的典范。

    这是赵无恤第一次得知柳下越的消息,但老子又说,那已经是四年多前的事情了,老子在河西与大漠交界处折返,一路上走走停停返回中原。而柳下越却义无返顾地继续向前,现如今,连老子也不知道,他已经走到了什么地方。

    说话间,赵无恤的车驾在成周内城的一处地方停了下来,却是王室招待诸侯用的馆舍,往日自然是冷清异常,如今这一大栋建筑几乎被赵无恤独占。

    赵无恤亲自扶老子下车,老子却挥了挥手拒绝,他虽然看上去老迈,却依旧健步如飞,若是赵无恤不走快点,兴许还赶不上他。

    步入馆舍之内,却见这里并未太过装饰,连带案几上备好的餐食,也是极为清淡的。

    赵无恤恭恭敬敬地请老子入座,他自己则与老子同案同席,亲自为老子沏茶……

    茶,是二十年前因为赵无恤的独特嗜好,由子贡从吴楚之地找到野茶,移栽鲁国的。经过二十年培育驯化,鲁人已经摸清楚了种茶的门道,如今赵国征服淮北,那里更加适合茶树生长,于是在徐和东海两处,处处都有茶园被开辟,专门负责供应赵侯所需。一时间茶在邺城蔚然成风,这种独特的饮品慢慢被赵国贵族们接纳,尤其是文臣,开始视喝茶为雅事……

    不论是征战还是会盟,赵无恤去哪都会带上半车茶叶,于此道自然是其中老手,他用红木制成的木勺舀上炒熟的上好茶叶放进盖碗,用铜壶中烧开的泉水淋过,苍白的蒸汽携带着茶香袅袅上升,茶叶被沸水反复浇沏后,浓缩的精华变作淡绿色的茶汤,而后才倒进青色瓷碗中,双手奉上,置于老子的面前。

    “久闻赵侯嗜茶,可惜此物稀少,老朽未曾品尝,今日便不客气了。”

    老子端起青瓷茶碗,托于掌心,他也不急着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眸色深沉。却见几片茶叶在清澈碧绿的液体中舒展,旋转,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辉。

    当它刚刚进入口中时,味道虽然涩,但当在缓缓渗入喉咙时,又会感到一种清香的回味,淡淡的甜,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妙极。”一口饮罢,老子已经有些喜欢这东西了,他总觉得其中的一些意味,与他的内心不谋而合。

    “翁若是喜欢,我可赠香茶半车,以及一茶童侍奉左右。”

    “免了,免了,听说在赵国,一担茶可以换十匹好马,老朽不敢受此重礼。”老子却不接,笑着婉拒了。

    赵无恤也不强赠,又问道:“冒昧求问,翁今年寿辰几何?”

    老子也不避讳:“老朽生于周灵王元年。”

    “周灵王元年……距今已经九十有三了。”

    那一年,赵无恤的曾祖父赵武才刚刚行了冠礼,也就是说,老子至少是跟他祖父赵景子同辈的,而赵无恤自己今年也虚岁四十一了……

    岁月不饶人,在赞叹老子如此长寿却身体健康,还能从千里之外走个来回之余,赵无恤也不失时机地讨教起了养生之道。

    哪个王侯不渴望长命百岁?但赵无恤是不会学齐侯杵臼一样,去听信海滨方术之言,吃些有毒的丹丸的,他只能往锻炼和保养方面下功夫,平日也有乐灵子为他调理膳食,否则照这样勤勉政务,又经常出征,说不准哪天就过劳死了……

    “早就听姑布子卿说翁年逾百岁,却健步如飞,如同猿猴一般敏捷,其实我近年来年岁见长,过去能熬夜处理政务,如今却力不从心,未到子时便哈欠连天。故而也渐渐听夫人的话,杜绝油腻鱼肉,节制欲念,饮茶居多,饮酒渐少。说白了这些生活习性,其实也是在效仿翁,翁可有什么延年益寿之法,能告知无恤一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