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我为王-第1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册,孙武早在十年前伍子胥死后便尽数献给赵无恤,助他伐吴。至于下册,人必有私心,孙武的儿孙不怎么成器,他便将那些东西悉数传授给了伍封,希望能助他成就一番武功,光耀门楣。

    却不想,赵无恤早就盯着那部兵法的下册很久了,因为孙武不任官职,长期游历于赵国政权之外,所以他也没强迫,如今乘此机会,岂能不讹一讹孙武肚子里的私货?

    虽然赵无恤很早就让手下的笔吏记述历次战役的经过,试图弄出一本战例操典来,然而不得不承认,大师就是大师,笔吏基本不通军务,而将吏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弄出来的东西,跟孙武总结出的精髓,有天渊之别……

    更何况,随着上一代军官老的老,死的死,赵国长期承平,高级军官难免出现一些断层,北疆在虞喜战死后一度陷入无人做主的混乱,就是一个教训。更何况,一统的大业仍未完成,往后的灭国战争必然规模巨大,赵无恤也不可能每一次都亲征,所以必须有一些能主持大局的将军,他们经验倒是不缺,但依旧需要一位兵家大师,来帮助他们升华升华。

    所以赵无恤才萌生了开办武堂,让兵法大家为高级军官上课的想法。

    中国虽然很早就有许多总结战争的兵法家,但是系统的兵学却极少,前秦苻坚开过教武堂,随即无果而终,北宋王安石也开过武学,但那时候已经是重文轻武的时代,很快就停办了。

    赵无恤希望,司马法,孙子兵法等经典,能够传承下去,让兵家真正地留存于世,并一代代推陈出新,而不是惊鸿一瞥,后人又得等到外寇入侵时,才从头总结老祖宗的东西。

    因为欠了赵无恤一个天大的人情,孙武也不好再敝帚自珍,答应了此事。

    说定以后,赵无恤又问道:“孙子兵法上册十三篇,涉及甚广,却单单没有舟战。我听说过一种说法,是因为伍子的水战之法更好,所以孙子才把舟战篇给烧了,是这样么?”

    “惭愧。”孙武笑了笑:“子胥的确作过一篇《水战兵法》,又称之为《伍子胥书》,他冤死之后,便传给了伍封,伍封入赵后又献给了君侯……”

    “不错,寡人已经让人刊印,可惜那时琅琊水师已败,琅琊的船只或沉没或被俘,朝野一片哗然,都视建水师为空费钱粮的败笔,寡人也没机会实践此兵法了。”

    “不过今时不比往日,中原已定,唯独南方楚、越势大,往后的战事,必然要在江湖纵横的南方展开,骑兵派不上大用,大江之上,更是只能靠舟战分出胜负。正好吴国灭亡后,许多子胥旧部带着吴国水师来投,寡人也是时候以他们为基础,再建水师了,孙子可有什么建言?”

    孙武想了想道:“君侯先前崇勾践之位,将原本属于楚国的南方伯长之位送予勾践,是为了离间楚越关系。况且南下非一朝一夕可成,在江淮之间作战,也胜负难料,与其以兵卒强攻,还不如等楚国自败。如今白公胜已入郢做了左尹,开始推行新法,若老朽所料不差的话,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楚国必因新法生出动乱来。君上此时在江淮大兴水师,这是在逼迫楚越联合,同时在帮助白公推行新法啊。尤其是楚国,因为畏惧赵国之势,新旧两派之间原本的仇怨,也会先放下,相互妥协,外御其辱……”

    “孙子之言极是。”

    赵无恤颔首:“寡人正是有这种担心,故而才想在即墨、琅琊建水师,避开楚越耳目,等到水师大成后,再南下由淮水入邗沟,进入江淮战场。”

    他笑道:“如此一来,伍封虽然负罪流放,但以他从子胥处继承的水战心得,定能以功补过,崭露头角!”

    孙武替伍封谢过赵无恤,但还是摇了摇头:“数百艘船,必然要用到江淮大木,如此大的声势,就算赵国户籍制度严格,只怕还是瞒不住。”

    “所以,寡人还有一个想法,用于麻痹楚、越,甚至是秦、郑,让他们认为寡人短期内没心思兼并诸侯,从而无所顾忌,该变法的变法,该内斗的内斗。”

    “哦?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亦或是君侯要示之以弱?但以老朽想来,诸侯并不愚笨,君侯之心在兼并鲁、卫、中山后,早已为天下人所知,想要来一出战略欺骗,只怕不太容易。”

    赵无恤一笑:“只要演得够真,他们会相信的,首先,要让孙子知道一件事情。”

    拍了拍手,赵无恤让人拿上来一份密报,这是他手下的特务组织“黑衣”从远方获取的。

    “这是关于吾等一位故人的消息。”

    赵无恤打开了密报,递给孙武,孙武扫了一眼,眼中大为惊奇。

    “陈恒……找到了?”

    ps:《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六。水战》引《越绝书》曰:”伍子胥《水战兵法》,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擢五十人,舳舰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当用长钩矛长斧各四,弩各三十四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

    下午还有一章

第1178章 鸠占鹊巢() 
“距离陈氏败亡,陈恒遁海而逃,已经过去整整七年了。”

    在孙武面前说起这事,赵无恤是比较注意言辞的,毕竟他也是陈氏的小宗,虽然因为司马穰苴一事已经彻底与大宗决裂,叛出齐国,但毕竟血浓于水。赵无恤把陈完、陈文子的灵位留在高唐,继续让孙武为祖先提供血食。

    但对于陈恒这个难缠的敌人,赵无恤是绝不姑息的,在攻破齐国,次年黄池之会上将其一分为三后,赵无恤就勒令三齐,尤其是淄川国的执政卿高氏,和胶西国的执政卿国氏,让他们出船出人,出海搜索陈恒去向。

    因为与陈恒有仇,归附赵国的济北郡晏氏,济南郡鲍氏两家也自告奋勇,参与了寻找陈氏的任务。单单在第二年里,他们便多次派船试图横渡渤海,然而都为风浪所阻,小船有去无回。

    毕竟整个齐国的大船,以及有经验的水手,基本都被陈恒一扫而空,若是不知风向,不懂辨别方位,渡海航行是极为艰难的。鲁班虽然已经制出了较为精确的指南针,学宫也开始对经纬度的测量进行研究,但此乃国之利器,赵无恤暂时没舍得给三齐用。反正也不急,慢慢找呗,顺便也可以利用他们对陈恒的愤恨惧怕,替赵国做一次东北地区的地理大发现。

    于是第三年时,三齐改变了策略,既然短期内造不出适合跨越海峡的大船来,那就派出小船先到燕国,再沿着渤海往碣石、辽西走,一路沿着海岸线找过去,由此大大拓宽了中原人对广袤北方的认识。

    这时候的辽西和辽河下游,主要是半牧半耕的貊人部落。

    三齐的探索者在给赵无恤送来的汇报里是如此说的:“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是《诗》里的《韩奕》篇,说的是周宣王时,为了维护北疆稳定,特地在燕毫东北的辽西一带,又建立了一个邦国,名为韩,燕国帮助韩国修建了城池,而韩侯也率军进攻貊人,开疆拓土,可惜那韩国早已灭亡,辽西一带,先被山戎、孤竹所占,等到齐桓公伐山戎斩孤竹后,貊人又回来了。”

    三齐派出去探索的第一批船在辽西沿海没找到陈恒的踪迹,仅仅是恢复了从胶东到碣石的海上航线,顺便与当地貊人建立了贸易关系,在葫芦岛留下一个据点后,就返回来了。

    之所以如此谨慎,因为他们深入的是之前中原人从未抵达,哪怕有人去过也没有留下记载的地区,那里的海岸线神秘莫测,触礁、迷航、心怀恶意的土着,数不清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到了陈恒北遁的第四年,一支船队再度从碣石出发,这一次,他们不但找到了辽河的入海口,还继续向南,抵达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也就是陈恒最可能渡海抵达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终于发现了陈恒留下的蛛丝马迹!

    赵无恤对孙武说道:“在辽东,三齐的船只找到了一批在岸边定居的齐人,上岸将聚落围困后一询问,发现这些齐人果然是当年跟随陈恒遁逃的渔民。据这些人声称,他们在离开齐国北部的小岛后,原本打算抵达辽东最南端,然而却遭遇了一场大风,船队被吹散,等风暴过后,大部分船只已不知所踪,仅有百余人划船逃到了陆地上,就此定居,继续以捕鱼为生……”

    尽管那些齐人苦苦哀求,但三齐的探险船队还是将他们尽数索拿回中原,然后派使者跑来邺城向赵无恤报喜,说陈恒的船队在渡海时遇风浪失事,十不存一,他本人也葬身鱼腹,不会再对三齐和赵国造成威胁了。

    当时赵无恤正忙着进攻中山国,对此也没太在意,也默认为陈恒已死,让三齐将海岸线地图献上后,就停止了对陈恒的搜捕。毕竟这个时代的东北一片荒莽,探索起来太麻烦。

    至于殖民……连河北腹地都还有大量无人区有待开发,赵无恤等国内人口增长等得头发都白了,他疯了才拿人去填海外。

    这之后又过了两年,也就是陈恒北遁的第六年,随着赵无恤整合鲁国,灭中山,对北方崛起的隐患东胡人也犁庭扫穴,赵国声威渐渐散播到了海外,燕国也雄心勃勃,希望能对曾经控制过的辽西地区开疆拓土。

    赵无恤这才重新对东北产生兴趣,他让三齐交付了一批新造的海船,选了一些琅琊、即墨的水手,船上装备指南针,运用学宫总结的天文航海技术,在三齐渔民的指引下,直接渡过渤海,去先前抵达过的辽东半岛南端,也就是后世的旅顺、大连一带建立贸易站,并继续向东探索,寻找商机。

    这时候的辽东东部,乃至于朝鲜半岛鸭绿江入海口一带,是秽人的地盘。

    秽人是东北地区的古老居民,部落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君长,但已经会铸造青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