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求生-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凡和金之纯相互客套一番以后,将事情给金之纯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就带着亲兵营和预备队的大队人马,向着宋成等人所在的山谷赶去。正像刘凡所说的,还有更大的蛋糕等着他去取,这些“残羹剩饭”就用来换取破虏军在兴安城中的一块安身之地吧!刘凡可不想手下的士兵,再受淋雨之苦了。(。)

第294章 战后诸事()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被官军包围在这个狭小的无名山谷之内,这几千流寇已经没有任何出路了,再加上被高迎祥抛弃,这些流寇心中已经满是绝望了。现在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向当面的官军投降。

    当刘凡带着人马赶到时,入目的就是黑压压一片蹲在地上,双手抱头的流寇俘虏了。见此情况,兴冲冲而来的刘凡大感失望,心中暗骂这些家伙不争气,好歹也是闯王高迎祥手下的精锐呀,怎么就这么没骨气呢!无奈之下,刘凡只好忍着心中的不快,有气无力的吩咐士兵们打扫战场,将俘虏押送到兴安城。

    当东方的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时,刘凡再次带人回到了兴安城下,此刻的兴安城下遍地的火光,到处散落的兵器铠甲已经纵横交错的残肢断臂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井然有序的一处大营地和四处巡逻的士兵。看来打扫战场,掩埋尸体的活计,金之纯已经派人干完了。对于金之纯的办事效率,刘凡不由点了一百个赞,到底是积年的老行伍,这些事情办起来真是驾轻就熟啊!刘凡自衬就是换成他手下的破虏军士兵,或许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吧!想到此处刘凡不由对自己的决定暗暗得意,分润给金之纯一些跑断腿的活儿,不但可以换来金之纯和兴安守军的感激,还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给大军某得一处修养之地。完全是一举多得啊!

    带着愉悦的心情,刘凡再次找到金之纯并将手中的俘虏全部都交给他们代为看管,自己带着亲兵营在金之纯的陪同下,进驻到兴安城中金之纯预先准备好的营地中。婉言谢绝了金之纯的盛情邀请,刘凡托着疲惫的身躯,叫来同样疲惫不堪的宋成王朴等人做了一个简短的战后总结。

    根据宋成汇报,这次刘凡的夜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共歼灭流寇两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不但解了兴安之围,还重创的闯王高迎祥。经此一役,破虏军将一举压过中原的所有官军,成为流寇最为惧怕的一支劲旅。

    但刘凡却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的兴奋,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不过都是表象罢了。破虏军连续两次和李自成,高迎祥这两股流寇中的大势力交手,虽取得的两次不小的胜利,但却没有伤及流寇的根本,流寇的老营马队并没有在这两次的战斗中受到太大的伤害。俘获的一万多俘虏看似不少,其实那只不过是流寇临时裹挟来的百姓罢了,充其量就是一些“炮灰”的存在。而且现在流寇面临的环境十分恶劣,李自成,高迎祥等人巴不得抛弃这些累赘,精简人马,以增强自身的机动性呢!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人遭到刘凡的袭击之后,果断抛下这“炮灰”独自逃生的根本原因,他们正是要接着刘凡的手,将自己身上“臃肿”的麻烦甩掉。

    这一切刘凡都很清楚,所以他才没用什么兴奋的心情。对于流寇的狡猾和狠辣刘凡有很深的体会,尤其是像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人,百姓和手下的生命对于他们来说,甚至不如路边的草芥。其漠视生命的程度是刘凡这个深受和平年代教育的“宅男”远远不及的。对于这些启于微末的枭雄人物,刘凡从没有半分的小看。

    虽然没有预想中那么大的收获,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收获,最起码他得到了最宝贵的名声,而且从客观上重创了流寇。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流寇都会绕着刘凡走,他们不会,也不敢再来兴安城闹腾了。同时这两场胜利,也能给远在京城崇祯皇帝一个完美的交代。刘凡升官的速度太快了,这让一些人心中很是不平衡。免不了会针对刘凡进行弹劾。刘凡骄人的战绩,可以让崇祯可以理直气壮的应付那些不怀好意之人的刁难和责问。

    简单的安排了一下,刘凡就将宋成等人打发走了。说实话,这几天又是大雨,又是战斗的,不但刘凡累得够呛,这几个主要的军官也没好多少,所以他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休息一下。

    放下了一切负担之后,刘凡一觉从早晨一直睡到傍晚,知道金之纯派人前来邀请刘凡赴宴,刘凡才恋恋不舍的起床洗漱。当天晚宴,邀请了兴安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乡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宴。

    宴会上金之纯将刘凡连败李自成,高迎祥的傲人的战绩讲述之后,这些乡绅们纷纷慷慨解囊,表示要给破虏军捐献一大批粮食和肉类,以感谢刘凡和破虏军的救命之恩。犒劳和慰问一下因此而受伤的士兵。对于这些送上门来的好处,刘凡是来者不拒,更何况刘凡也不是白拿他们东西的,破虏军千里救援也确实是帮助他们保住了生命和财产,要是他们没一点表示那才是说不过去呢!

    接下来的几天,刘凡应金之纯的请求,抽调了一些战败被俘的俘虏帮助兴安城的守军修葺城墙,加固工事。同时刘凡也对这些俘虏做了一些简单的安排,先是派人甄别,继而审判了一些罪大恶极的恶匪,对于那些罪责较轻,被迫从贼的人,刘凡安排他们帮助兴安的百姓重建家园,用来偿还他们犯下的罪孽。

    然后,刘凡又派人将在小镇养伤的李小虎那些伤兵接到兴安城。说实话,刘凡对于那个只有几百士兵把守的小镇,实在有些放心不下,要是被流寇的探子得知破虏军有一部分人游离在大军之外,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流寇疯狂的报复,对于这一点刘凡不得不防。为了士兵们的安全着想,刘凡才在李小虎等人伤势还没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的让他们赶回兴安。为的就是防止意外的发生。刘凡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这一小心谨慎的举动才挽救了李小虎的人的性命。如果他要是再晚上几日的话,恐怕李小虎等人就会成为李自成的刀下亡魂了。(。)

第295章 大战再起() 
一连半个月的时间刘凡都没有离开兴安城,破虏军也一直在兴安城休整。其主要原因就是经过前二次小规模接战之后,破虏军在流寇心目中的危险级别迅速上升,兴安城外到处都是流寇探子的活动迹象,刘凡一动必然被流寇在第一时间得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刘凡才一直按兵不动。

    还有就是兴安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在金之纯的再三请求下,刘凡上报陈奇瑜之后,答应在这段时间内帮助金之纯镇守兴安城威慑流寇。而在刘凡蜗居兴安城的半个月,流寇一方的动作颇大,从兴安城下失利之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有感于官军实力过于庞大,独立作战太过吃亏,在李自成的联络下,几股大的流寇再次合兵一处,集合后的流寇人数多达十余万人,实力异常的强大,而且他们不再攻击有大量官军把守的重镇,反而把目标放在了防御力相对薄弱的小县城。

    半个月间,流寇连陷旬阳县,吕河镇,继而南下,攻陷平利县,长安镇,一时间兴安州以南的大片土地被陷,沦为为流寇的乐园。流寇也从这几个县城中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粮食和人口,原本被刘凡和陈奇瑜连番打击下萎缩的实力,迅速得到恢复。

    流寇嚣张跋扈,肆意妄为的狂妄行径彻底惹怒了五省总督陈奇瑜,在陈奇瑜的强令下,周边官军加快速度向兴安方向集结。战争的阴雨笼罩在兴安州上空,局势霎时间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兴安城的刘凡也接到了来自陈奇瑜的命令,陈奇瑜命令刘凡所部,出兴安向平利方向移动,逼迫流寇进入官军的包围圈之中。刘凡从兴安的张潍镇出发,经迎风至县河威逼平利西侧。湖广巡抚唐晖带兵进驻镇坪围堵南方。陈奇瑜,卢象升率军自竹溪而来,元默带领左良玉,汤九州等将,进驻旬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官军云集形成一个大大的口袋,将流寇围堵在平利附近的山区中。

    崇祯七年七月,迫于官军的巨大压力,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认为只有从刘凡驻守的兴安方向突围才有一线生机。盖因兴安境内已被流寇多次攻陷,可以说除了刘凡的破虏军再无其他强势的官军。只要击败刘凡就能打开向西的生路,甚至可以绕过兴安向陕西内境进发,陕西是流寇的老本营,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只要流寇进入陕西,就好似鱼入大海,鸟如山林。最重要的是现在陕西兵力空虚,陈奇瑜没在,曹文昭调走,仅仅凭借一个练国事还不能阻挡流寇的进攻。

    这条建议被提出来之后,群寇纷纷响应。鼓噪着要与刘凡决一死战,以洗刷上次的大仇,更要从刘凡手中夺取生路,给他一个难忘的教训。出于多方面考虑李自成等人最终还是答应了众寇的要求,决议从平利向西进攻。

    流寇向自己方向进攻,刘凡怎能不慎重对待,预感到将有一场打仗到来,刘凡连忙召集军官开会商议对策。面对多达十万的流寇,众人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对于如何抵挡流寇的进攻,众军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王朴为首的京营派系认为敌军势大,且来势汹汹不如暂避锋芒,退守兴安城向陈奇瑜求援,保证兴安不失为上。而宋成等破虏军将领,却锐意进取,认为无论如何也要和流寇先打一仗再说,要是时运不济,不幸落败再想办法撤退也不晚。两方各持观点,争论不休,吵得刘凡脑袋都大了不少。

    从理性上讲王朴的意见虽然过于保守了一些,但是胜在稳妥,有兴安城为依托,不渝有失,即使陈奇瑜事后追究责任,刘凡也可以借此推脱说,是为了保证兴安的安全。但是刘凡心中却更倾向于宋成的说法,对面的流寇可以说是集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