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明天下-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允熥以为这个讲武堂是一个新事物,如果自愿报名可能招不到人,所以已经做好了分摊指标的准备了;可是没想到招生的风声刚穿出去,四处托人,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个讲武堂的京城武将就已经到处都是了。允熥有一次出宫去常府的时候,常森和他说到,到他这里来托关系的人已经是有不下二三十人了,这还只是地位到了,可以见到常森的;因为常继宗现在在金吾后卫当千户,已经有数不清的自认为和常继宗还有点儿交情的人来找常继宗说情了。

    允熥后来思考了一下,发现了问题,因为他自己是‘副校长’和一门课的老师啊!就算是学不到什么东西,自己家还可以补救;而和皇太孙搭上关系的机会说不定就这么一次,如何不珍惜?所以大家拼命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讲武堂。

    发现这一点的允熥反而放弃了原来的招生计划,改为各省分摊指标:十二个布政使司每个二十个指标,直隶地区京城四十八卫二十个指标,其它府二十个指标,有爵位的二十个指标,要求是指挥佥事及以上的世袭或指挥同知及以上的非世袭武将家的孩子。其中水师科的六十个指标也包含在内,沿海的广枺⒏C觥⒄阍健⒅绷ァ⑸綎|、北平各分六个名额。

    也有直接上允熥这儿来讲情的,允熥发现这些还真不是能轻易推脱的,都是实力派人物,比如徐晖祖来委婉地想让自己的儿子进讲武堂,能直接拒绝?老朱都没有办法直接拒绝,耿炳文的儿子,老朱就私下里直接和允熥说让人家进去;还有李景隆的儿子,常升的儿子(就是常继宗),邓愈的儿子,冯胜的儿子,傅友德的儿子等,能不让人家来吗?最后所有的爵爷家的指标都是内定的,允熥还不得不从分到京城的二十个指标中拿出五个,才够了。

    因为害怕没有用,学制由三年改为了两年。不过这个时候的两年是可以当后来的三年用的,因为每年除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寒假以外,没有暑假,每月也没有什么周末双休,只是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休息。

    就这还是允熥极力从老朱哪里争取到的,因为大明官方的休假日只有三天:万寿节(皇帝的生日),除夕,冬至;还有就是自己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可以请假,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休假日。

    课程安排是每天早上卯时初起床,先练习武艺和弓马,每天轮换;然后辰时初吃饭,辰时(上午8点),上第一节课,允熥安排为类似于现代大学的那种大课制度,五盏茶(50分钟)一节课,两节课为一节大课,中间各休息一盏茶的时间,到快午时二刻(11点50)的时候上午结束。

    下午是未时二刻上第一节课,到相当于现代的下午5点50下课,然后如果是夏天,离天黑还早,就安排一些活动,不过允熥还在设想中,没有具体的安排。晚上古代人都是不安排课的,自己自由活动,但是除了休沐日以外不许出讲武堂的地界。

    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规矩,非常之多,有几百条,允熥真的是为了能办好这个讲武堂费尽了心力。

    其实如果是过去的允熥光杆司令一个,累死他,也不可能在十月底到十一月底二十多天的时间把这些都弄出来,即使他脑子里都有类似的模版啊什么的也不可能;并且还得和现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他一个人弄更是完不成了。

    好在,老朱给他的安排詹事院,终于在十一月初的时候人员都选定出来了。

第85章 失常的人() 
自从九月二十几日决定加封允熥为皇太孙开始,老朱就开始物色合适的东宫官的人选。

    首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太子少师、少保、少傅这六个官职都是由勋贵来兼任的。太傅归了邓愈,太师是冯胜,太保是傅友德;少师是蓝玉,少傅是王弼,少保是曹震(注1)。

    至于下边其他的官员,老朱可是费了一番脑筋的。为了避免东宫官僚自成体系与朝廷大臣区别太大,老朱决定按朱标例,詹事、少詹事都是兼任。为了表示对于礼法的重视,以礼部尚书李原名兼任正三品的詹事;至于少詹事,老朱思来想去,决定分别由兵部尚书茹瑺和吏部尚书詹徽兼任。其下的春坊大学士,因为是给太子讲学的官位,所以都是翰林院的文官兼任,由徐宗实和陈南宾兼任。

    之后的官职就重要了,因为都是实职,辅助皇储的实职,所以老朱千挑万选。因为允熥的关系,老朱提前注意到了齐泰,然后发现他从洪武十八年当官到现在一丁点儿的小错误也没有犯过,大为惊奇,提拔为正五品的左庶子;另一名右庶子任命了长兴侯耿炳文的长子耿璇。

    左谕德任命了陈性善,右谕德是武定侯郭英的长子郭镇;左赞善是练子宁,右赞善是会宁候张温的长子张数。其下还有其他的官职,但是都不重要了,主要的就是这些。

    这些人中,允熥知道的还是只有齐泰一个人,其他的人都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本事如何,不过本着对于老朱的信任,允熥还是大胆的让他们开始做事。

    十一月初这些人到任时,是允熥开始负责讲武堂的事情的时候,马上让他们开始帮忙。在这些人的辅助下,允熥在十一月份完成了关于讲武堂的完整条陈。其中特别是齐泰,因为在兵部任主事的关系,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忙忙碌碌的十一月份过去了,允熥松了一口气,又开始了看老朱批阅过的奏折为主的日子,不过这回他有自己的智囊团了,时常会和智囊讨论问题。

    在讨论中,允熥发现陈性善果然不愧是翰林院出来的传统文人,一直在向允熥说儒家种种理想中的做法,对于老朱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处置也多有非议。允熥认为他和方孝孺是一路货色,不过面子上还是挺尊敬的。

    耿璇、郭镇和张数都是武将世家出身,也都上过战场,和允熥说说战场上的事情,军队中的典故轶事,允熥也觉得很有收获。

    给允熥惊喜地是练子宁。练子宁也是翰林院出身,但是毫不迂腐,又擅长写诗作文,允熥把他和齐泰并列为重要的手下大臣。

    对于允熥来说,日子就这么按部就班的走着。

    ========================================================

    时间回到十一月十五日,北平城。

    道衍急匆匆地在燕王府中走着。刚才朱棣突然让人传他进府议事,并且催的很急,道衍也只能赶忙跟着朱棣派来的人赶往燕王府。一路上道衍反复思量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朱棣如此着急找他。

    刚一见到朱棣,道衍还没有来得及行礼,朱棣就说道:“大师不必多礼了,你快看这个!”说着把手中的一张写满字的纸递给了他。

    道衍规矩的行完了礼,接过朱棣递过来的信纸。信上写的是关于九月二十七日吕妃行刺案的事情。说来现代人可能觉得无法想象,古代没有电话、电视,甚至连电报都没有,从京城到北平加急文书送达也得十天八天的,一般的文书都得奔着二十天去了;这还算好的,到云諵、廣西等地才要命,一般的文书得五六十天。

    并且朱高炽早在九月二十九日就已经在送来的信件中写了允熥正式被册封为皇太孙和吕妃可能是策划了一次对于允熥的刺杀的事情,之后一直在寻找事情的真相,因为朱棣想知道经过。但是很不好找,朱高炽也是费尽心力才找到了一些他认为靠谱的东西然后写了下来并让人送回北平。

    道衍仔细地看了内容,发觉通篇都是吕妃对于允熥的刺杀的经过和现在的结果描述,不禁疑惑:这个很重要吗?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允熥也已经当上了皇太孙,结果已经不可改变了,为何这样着急让我过来?

    道衍看着朱棣,斟酌着说道:“殿下,如果是在三殿下正式被册封为皇太孙之前您就知道此事,我们还有活动的用处;现在此事已经过去一月有余,为何殿下还是如此着急的把老僧叫进来?”

    朱棣说道:“大师,你说咱们还能利用此事吗?允熥的三个兄弟都是吕妃之子,允熥经此一事难保不对自己的兄弟心怀芥蒂,咱们可否在京城散布谣言,促使父皇对于允熥疑虑,从而起了废除太孙的想法。”

    道衍看着朱棣,心下暗暗叹了口气。自从允熥被册封为皇太孙的消息传来,非常想当皇帝的朱棣就已经精神失常了。虽然表面上无碍,处理其他事情仍然非常正常,但是一旦遇到允熥的事情就及其不正常。刚才的这个说法恐怕正常的朱棣根本不会提出,因为完全不可能。以朱元璋的坚毅,怎么会因为些许流言就撤换刚册封不久的储君。

    道衍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回道:“殿下,若是一个月以前,或许有用,但是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时间过去已久,恐怕难有效果;并且吕妃刺杀的事情是宫廷**,知道的人极少,如果京城突然有了关于这件事的流言,陛下必然会疑虑是有人泄密而严查,殿下难以完全保密啊。”

    朱棣被道衍的一番话一反驳,非常生气,说道:“孤王如此妙计,你竟然这样不以为然,来人……”

    正说着,后边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殿下!”然后一名身着亲王正妃服饰的女子走出来,先对道衍福了一礼,道衍赶忙还礼,然后指使自己的太监搀扶着朱棣走进后院,期间朱棣不停地挣扎着。

    这女子就是朱棣的正妻,徐达的长女,异时空当过皇后的徐氏了。她在朱棣被搀进去以后,还对道衍说道:“王爷他这几天有些急躁,还请大师见谅。”

    道衍赶忙回道:“不敢。不敢。”

    徐氏叹了口气,见四周除了自己的侍女以外并无他人,说道:“大师,在北平当一个王爷不好吗?我初为王妃时,也曾进宫,知道当今陛下每日十分操劳,半夜不得安歇;而这些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