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明天下-第9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73章 为年后提前谋划() 
    “五哥,弟弟觉得,此事不能用强逼他们回乡的手段。”朱有炖经过一番思索后说道:“虽然官府出台命令让他们回乡十分容易,但治标不治本,只要在乡下种地赚的不如在城中做力工,他们总会想着来城里做力工。”

    “那你觉得,如何治本。”允又问。

    “让百姓种粮食的赚的比在城中做力工要多就成了。”朱有炖回答后,又说道:“不过城中也需做力工之人。现在商业越发繁荣,也需要更多的人当伙计、做力工。弟弟也很赞同兄长之前所说的从商人身上征税,减少从农民身上征税,从而降低农户负担的说法。”

    “但是这天下,到底是以农为本,没有商人做买卖收不上来商税朝廷不过是穷一些,要是没人种地了没有粮食,可就天下大乱了。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应该留在乡下种地。”

    朱有炖毕竟年纪小一些,容易接受新思想,不像朱那么古板,允提出的鼓励商业发展的种种措施,比如允许商人没有路引也能自由在国内转悠,开海做买卖,取消一些国内的关卡等他都支持。但他始终认为农为本。

    朱有炖的想法也说不上错,即使放到后世也说不上错,毕竟人别的都可以没有,甚至没衣服穿也成,但必须要喝水吃饭。没有饭吃就会饿死。

    “那你认为,如何让他们在家中种粮食比在城中做力工赚得多?”允没有回答以农为本的问题,而是又转回了一开始问题。

    “让每一家都有大牲口。”朱有炖很快回答:“一家一户没有大牲口在河南能种三十亩地,但要是能有一头牛,能种的地至少可以翻一倍。就算除去一些喂养大牲口的饲料,最后剩下的粮食也比现在多不少。这样算下来,比在城里当力工也少不了多少,而且留在乡下还不用和老婆孩子两地分居,住的好吃的也方便,大多数人都会愿意留在乡下种地的。”

    “五哥,我听说这次朝廷在西北得了上百万的牛羊马?即使每家有人战死的军户分了一头牛,其它的也都分了一头羊还剩下不少?朝廷应当将这些牛羊运到中原,以低价卖给农户,即使不能让家家都有一头牛,也让大多数人家都有,能种的田地就多多了,收的粮食就多多了。”

    “不过,”朱有炖自己又想起什么,继续说道:“自古以来就有谷贱伤农的情形,粮食要是多了对农户也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他嘀咕几句:“……,但不管怎么说,种出来的粮食多总比少好。”

    随后朱有炖又正色道:“至于留在城中的后两个缘故,可不能纵着他们。家国天下,怎么能不听家族的话?至于城内的消遣的玩意儿,我倒是不认为普通百姓一点儿消遣都没有才好,但看看戏,听听书也就罢了,玩的太多将赚来的钱都花光就不对了。好在有同乡有宗族,只要他们在乡下种地赚的比在城里差不了多少,宗族和同乡就会把他们带回去,不用官府多费心。”

    朱有炖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允一直听着,待他彻底说完后,说道:“六弟,你的想法是对的,不能靠着官府一纸政令就让他们回去。”事实证明,大多数经济问题用行政手段来处理只会越搞越糟,要么对经济产生负面作用,要么滋生**。所以不能这么干。

    不过,“你想的让每一家都有大牲口也想得不错,可朝廷低价将西北虏获的牛羊卖给农户可不成。”

    “官府里的这帮人什么德行,有炖你在开封十多年也应该知道,低价卖牛,他们估计会将牛分为两群,其中一群卖给自己的亲族和同乡,另外一群卖给贿赂自己的商人,让他们再去倒卖。最后一般农户还是落不到好处。”

    “不过你放心,”允看朱有炖想要说话,又马上补充:“中原忽然多了这么多牛,牛的价钱一定会降低,百姓还是能得到好处。”

    “你能想到谷贱伤农也不错,但也有办法应对,就是让中原的百姓养更多的猪牛羊,牲口都得消耗饲料,饲料也就是粮食,这样过多的粮食不就消耗了么?如果还不够,就放开酿酒,酿酒可是很费粮食的,粮价就不会太低了。”

    “可是,五哥,天底下的百姓还有人吃不起粮食,养牲口还罢了,怎么能放开酿酒?”朱有炖急切的说道。

    “之所以粮食的价钱降低,不就是粮食多了么?现在只要不遭灾,整个大明的百姓都有饭吃,将来粮食更多了,怎么还会有人吃不起饭?”允笑着反问。

    朱有炖一愣,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

    “六弟,自古以来一朝一代灭亡的直接缘故都是人多地少,粮食不够吃使得百姓造反引起,所以对于粮食缺乏记忆深刻;可现在大明是人多地少,粮食是够吃的,种的地再多些,再出产的粮食都是多的。”允说道。

    朱有炖也已经明白过来。他的思维完全是人多地少的思维,却忘了此时大明是人少地多。

    “五哥,弟弟想错了。可是弟弟以为酿酒还是不宜完全放开,朝廷应当管着。人口总是越来越多,现在中原空闲的土地会被填满,粮食过多的情形总会发生变化。”可朱有炖最后却这样说道。

    “六弟,想事情的时候,可不能就想着你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允说道。

    “五哥这是何意?”朱有炖出言询问。

    允却并未回答,而是又道:“此外,既然现在是人少地多,就应当采用人少地多的法子种地,而不是仍用人多地少的法子种地。”

    “这人少地多的种地法子又是什么?”朱有炖又问。

    这次允回答了,但仍然没有正面回答:“对此你兄长心中已经有了谋划,等来年开春,兄长会在京城、开封、苏州等地选几出地方试验一番,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1174章 插入() 
这次允熥回答了,但仍然没有正面回答:“对此你兄长心中已经有了谋划,等来年开春,兄长会在京城、开封、苏州等地选几出地方试验一番,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朱有炖对允熥的这个答案当然不太满意。他虽然极其喜爱戏曲,但也想让自己的治下更好些,现在又不是历史上朱棣造反成功后对藩王干政忌讳到了极点。但既然允熥这么说了,他也不敢追问。

    允熥看出他不太满意,又解释了几句:“不是兄长不告诉你,而是有些事情兄长现下也难以确定。得看回来的船到底能带回什么。”

    “什么船?”朱有炖一脸不解。

    允熥附在朱有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朱有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说道:“这,怎么会……”

    “此是兄长还不想让众人都知晓,待返回京城与回来的人交谈过后再说,所以并未明发邸报,你可不要现在就泄露出去。”允熥又赶忙阻拦他的话。

    朱有炖硬生生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只叹了一句:“真是奇妙啊!”

    不过对于允熥来说没什么奇妙的,他应和几句,对朱有炖说道:“等过年时你去了京城也能见到返回之人,但此时就不要再谈论这些了,天怪冷的。这些货物再找力工来搬运不太妥当,你从你的府邸里挑几个下人中搬回船上。”

    “知道了,兄长。”朱有炖也回过神来,答应一声,随即又道:“既然天这么冷,咱们是就此回府还是?”

    “哪能就此回府?”允熥笑道:“洪武二十八年底我路过开封因已经入了腊月就没多待,没能在开封城内转一转;今年五月底路过开封同样如此。现下好不容易有了在开封城内转一转的时候,岂能就这么回府?”

    “兄长说的也对,身为人君自当多体察民情。弟弟就陪着兄长一起逛一逛。”朱有炖也笑着答应。他们二人随即在侍卫的护卫下,又带了两个周王府熟悉城内的下人在城中转了起来。

    此时正是十一月底,将近腊月却又并未到腊月,正是一年之中生意最萧条的时候,但开封城中却丝毫不见萧条之意。走到城市中的商业区,只见道路两旁的店铺酒肆鳞次栉比,虽然天气很冷,但无数行人仍在街道上行走,不时停下来走进道路两旁的一家店铺,为自己或家人买些物什;许多酒肆的大门略微张开一条缝隙,以防冷风吹进去,但仅凭通过缝隙扫到的情形,就知晓屋内有许多人正在一边吃着小菜一边与友人举杯痛饮。

    “六弟,我看着开封城很是繁华啊,不比苏州差。”允熥逛了一会儿,侧过头对朱有炖说道。

    “我们开封好歹是河南省治所在,濒临大河,又处于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要是还不繁华,那天下除了京城就没有繁华的地方了。”朱有炖带着淡淡的骄傲说道。虽然城市繁华和他的关系不大,但既然他家被封到了加封,就把自己当做开封人了,自然会为了允熥的称赞而高兴。

    “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广州、杭州我也都去过,但比起开封来还是略强一些的。”允熥笑道。

    “不过也就是相差无几罢了。”朱有炖又道。

    朱有炖这话说的有些狂,却也是实情。这个年代黄河夺淮入海,而江淮之间又有蒙元留下来的运河沟通,使得从京城可以直接坐船来到开封,而且去往更西的地方也必定会经过开封,山西、河北、山东三省的部分地区也毗邻黄河,再加上开封本身也是一个大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使得此时开封差不多是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以华北地区超过一千五百万人口还供养不出一个大城市才奇怪。此时全国能够稳超开封的也就是京城,广州与新设立的宝安市舶司相互竞争,苏杭与上海市舶司互相竞争,都与开封相差无几。

    “你这话说的,要是让三哥(允炆)听到就不好了。”允熥也知道他说的是实情,随口说了一句。

    朱有炖正要答话,忽然听侍卫宋亮说道:“五少爷,六少爷,是四小姐和少奶奶。”

    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