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外的贸易还有海陆呢。大汉商人运送丝绸、瓷器经海路来到婆利、扶南、狮子国、天竺、波斯、大秦,并且采购香料、染料运回大汉,天竺商人再把丝绸、瓷器销往西方大秦诸国。”糜竺继续道。
“舅舅真不愧是商界奇才,天下商品情况尽在你掌握之中,无愧于商圣之名号。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斗儿佩服之至。您不继续经商,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刘禅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叹道。
“如此,舅舅再次以商走遍天下,吾大汉华夏势力也会随之经略世界!哈哈哈!”刘禅心里乐开了花。
他的一颗石头彻底落地,说动了糜竺,经商的事情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灰色的云彩遮住了太阳,天色开始变得阴沉起来,他们松了一口气,便继续赶路。
下午四时,紧赶慢赶的糜竺、刘禅一行终于到了当阳。
雷龙营都督、当阳太守雷绪,副都督、镇远将军赖恭,监军伊籍、长史夏侯篡、参军彭羕、司马董允、主簿樊建等早已在城门恭候多时。
一阵寒暄过后,雷绪吩咐樊建负责清点慰问物资,安顿好其他随行人员和军士,便引着糜竺、赵云、向朗、刘禅、向宠、傅彤、习珍、阎宇等众人,到了县衙前面广场。
广场里张灯结彩,披红带绿,布置成一个会场,席地而坐的足有百人之众,见到左将军从事中郎糜竺一行人,纷纷站起问好,打招呼。周围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刘禅等人一一回礼,据雷绪介绍这些都是当阳县官、吏,本地的乡绅名流,十乡的有秩(啬夫)、三老、游徼,还有亭长、亭侯、里正、父老、族长代表。
“有秩、啬夫、三老、游徼?”刘禅讶然,好奇地问旁边的向朗:“向大人,这些都是什么官吏?”
刘禅在后世虽然熟读《三国演义》,但是这些汉代机构及官吏却是涉猎不广。对有秩、啬夫、三老、游徼这些有些怪异难以理解最基层的名称,更是闻未所闻。
刘禅只知道刘邦曾经做过沛县泗水亭长,因体恤民众的疾苦,在押送囚犯去郦山服劳役时私自放走了他们,自己逃亡到芒疡山,后在沛县起义,称“沛公”。
向朗道:“汉承秦制,州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置里、亭,十亭为一乡。乡置有秩(啬夫)、三老、游徼,分掌乡政、教化、治安;里则有里正或里典;居民仿军队什、伍编制,置什长、伍长。十里路设一亭,亭有亭长、亭侯,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游徼掌巡察逐捕盗贼。亭长、亭侯,主侦察收捕盗贼。县尉、游徼、亭长皆习武事,带剑佩刀,持盾披甲。”
“原来如此,斗受教了。”刘禅拱手道。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184章 地下冰窟()
趁着糜竺慰问众人,嘘寒问暖之空隙,刘禅叫过雷绪,问起当日叮嘱之事。
“公子吩咐之事,早已办妥,雷某亲自带你去看。”雷绪笑道。
刘禅急忙制住他,道:“你去陪糜大人,安排主簿樊建陪吾去既可。”
樊建闻言赶忙小跑过来,恭敬地躬身作揖,笑道:“吾乃主簿樊建,恭请公子吩咐。”
“长元,不必多礼!”刘禅微笑道。
“长元,你带公子去冰窖里看看。”雷绪道。
“诺,公子这边请。”樊建在前面引路。
樊建带着刘禅、向宠、傅彤、习珍、阎宇及十多个县衙属吏一行人,拿着一堆绳索和木棒,进入了县衙后花园的一间小屋。
樊建取了十来个火油火把,用火折子点燃,打开了后门,径直向地下室走去。
里面一片漆黑,有习习凉风包围上来,周身通透,煞是舒服。
“真是凉爽!”刚刚从炎热的屋外进入凉快的地下室,刘禅忍不住叹了一句。
随着深度的增加,竟然越来越冷,终于到了尽头十米多深的地下室门口,属吏们合力推开沉重的铁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进屋以后,冷气包裹着众人,寒气逼人,实在是太冷,有人开始打起了喷嚏。
刘禅也被冷得打了个寒颤,樊建赶紧给他披上了一间棉衣,其他人也纷纷披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衣服。
地下室周围墙壁全部用青砖砌成,高约三米,长宽约二十余米,用青砖墙分割成七、八个房间。
樊建打开其中的一个房间,大家走了进去,只见里面用钢铁做成的铁栅栏里,堆满了一块块四十厘米厚,四尺见方的方砖一样的冰块,甚是壮观。
房间的天花板、墙壁、地上都结满了高低错落的冰柱子、冰花、冰渣,到处冰天雪地,令人有如堕冰窟之感。
“真的是冰火两重天啊!”刘禅对着冻得通红的小胖手呵着口气,惊叹道。
他问樊建道:“长元,这些冰块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就是在冬天的时候,让下人们从上面挑水下来,把水装满一个个如冰块大的铁柜,一夜之间,便冻成了方砖一样的冰块,用布帛隔开,象垒砖一样,把它们垒在铁栅栏里。或者把上面的冰块裁成一块一块的,抬下来。”樊建禀道。
“原来如此!”刘禅惊叹道,心中暗暗赞叹古人真的是太聪明了。
看着这些晶莹剔透散发着幽幽冷气的冰块,刘禅眸子发亮,仿佛在看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此时,他已经有了用冰赚钱的点子,要把冰变成钱,夏天可以卖冰块、冰棍、冰镇饮料,冬天可以卖烧烤,大发横财了。
“哈哈哈!”刘禅前面好像看到了漫天的金字在翻飞作响,不由自主的大笑起来。
看着刘禅黑眸子乌溜溜的乱转,毫无征兆地大笑,樊建与属吏们面面相觑,惊诧莫名。
只有向宠他们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没事。吾只是想我府邸里也可以搞一个像这样的冰窟,以后就可以躺在冰床上吃冰棍,在炎热的夏天里的那个爽!想想就笑出声了。”
刘禅看着向宠他们,狡黠地笑道:“你们给我记好了,回去以后,也要像这样给我挖一个地下冰室。让大伙都享受享受。”
刘禅的话就象望梅止渴一样,向宠几个人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露出了万分神往的样子。
“你要的东西都在里面!”樊建指着一个用青砖彻成的大池子,池子长五米、宽三米、高两米。
大家走上了台阶,樊建吩咐属吏们打开池子的木盖子。
“公子,这就是你要的马肉、马腩。”樊建笑道。
刘禅举目一看,只见池子满池里满是已屠宰好,大卸八块的马肉块和五脏六腑的马下水,在冰镇的作用下肉色鲜红细嫩,冒着丝丝的冷气。
“不错,做得很好。”刘禅赞赏地看着樊建,满意道。
“公子,我军击败曹军之后,我们按照您的吩咐,组织全城军民进行战场清理。收集战利品,包括刀枪剑戟武器、盾牌旗帜、铠甲装备、马鞍、马匹等。一具具尸体清理,把铠甲脱下来,验伤登记,特别是身体上的伤痕,如果是被老百姓的铁器所伤,就按铁器上的名字一一登记在册。把死去的一千余匹马,全部抬回到县衙门前面的广场,把当阳全部的屠夫都雇来进行屠宰。”
“冰冻了十匹马的马肉。一个乡赏了十匹作为当地聚餐用,十个乡就一百匹。分别给青龙营、雷龙营送了两百五十匹犒赏三军。把二十匹的马肉、全部的马下水分发给孤寡老人、儿童、乞丐。县衙组织乡绅、乡吏、父老等庆祝胜利,用去了十匹。剩下的其余的马肉全部切成薄肉片,用食盐腌制好,经数天暴晒变成肉干,足有两千斤。”樊建不愧是主簿,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说得头头是道。
“全部把他们抬到厨房上!”刘禅挥了挥手,说完了就和向宠他们径直走出地下冰室。
在路上,刘禅好奇地问樊建:“在三伏天时,你们怎样取冰凉快,在地面的房屋里用什么容器保鲜食物呢?”
根据在后世的知识,刘禅对此略有了解,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叫“鉴”。鉴,实是一种大盆,早期是陶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又称。冰鉴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始冰柜,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制成。
《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的记载。所谓“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算起来,“冰鉴”应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
《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上面就可以看到了。”上到县衙,樊建带着刘禅到了雷绪的家里,指着大堂的一个金属物件,笑道:“就是这个蟠龙铁方鉴,把冰放在冰鉴里,就可以冻东西了。冬天还可以用来温酒一举两得。”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185章 秘制美食()
刘禅定睛一看,只见这个叫“冰鉴”的器具器具,设计十分奇巧,铸造精工紧密。
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高六十多厘米,鉴内置一尊缶,缶高五十厘米。鉴和尊缶均饰有变形蟠螭纹并刻有铭文。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著尊缶。
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呵呵!这个蟠龙铁方鉴真是个好东西!真的是居家旅行、喝酒取乐、夏天饮凉、冬天烧烤的好东西!”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