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席间不但有美酒佳肴,更有歌舞助兴,再加上刘焉等人频频劝酒,高夜当真是喝的有点多。众人之中尤以张飞来的最勤,这一碗敬校尉给自己机会,立此功勋;这一碗敬校尉指挥得当,杀败贼寇;这一碗敬校尉…管他什么呢,俺就是想敬校尉,搞那么多理由做什么!就连关羽也敬了高夜好几杯。至于刘备,他的两个兄弟都敬了酒,他能落在后面么?
这场酒宴就在高夜喝躺在地上的时候方才结束。刘焉命人送高夜去后房安歇,其他人也就各回各家,就此散了。直到高夜第二天醒来,天已经大亮了。昨夜虽然喝了很多酒,不过好在度数不高,又是珍藏了二十年的美酒,因此早晨起来高夜没有感受到一丝丝的异样,连头疼这样的事情都没有。
高夜洗漱之后,随即开始了一天的晨练,知道太阳升起,这才穿戴好自己的衣服,去找刘焉。现在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也该回并州了吧?自己是客军,老在人家里呆着算怎么回事?
刘焉依旧在大堂见了高夜,不过此时的刘焉颇有点愁眉不展的意思。就连高夜都奇怪,幽州黄巾都消失了,你还愁个什么?高夜不由得问了起来。
“明曦啊,你不知道,今早我收到两封书信,这才使我愁眉不展啊。就连写捷报的心情都没有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有黄巾打来了?”
“不是,一封乃是青州太守龚景的文牒,青州被黄巾贼围困,危在旦夕,希望我发兵应援。”
高夜闻听,倒也不奇怪,毕竟救援青州这一仗,才算得上是刘备第一次施展自己的才华。当然高夜之所以记得,也不过是因为《三国演义》让刘关张三人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局,所以着重描写了这两场战斗罢了。
因此高夜只是一笑,道:“青州被围,也不至使大人如此揪心,如今幽州平靖,再加上公孙伯珪抵御乌桓,再无后顾之忧。大人只要命邹靖率兵三千,加上刘关张三人勇武,青州黄巾可一鼓而下。”
刘焉闻言点了点头,道:“我亦是如此做想,既然明曦也认为没有问题,那自是没有问题了。只是这第二封信乃是并州丁刺史发来,信中命你尽快启程,赶往长社,与皇甫寿坚汇合。”
高夜闻言一愣,什么情况?还需要我去和皇甫嵩会合?我记得史书上明明写着皇甫嵩大败黄巾,靖平三州之地,最后连张角的尸体都挖出来了,现在这是怎么了?难道自己来了这个世界之后,堂堂皇甫嵩连黄巾都打不过了?我也还没干什么呢啊。
当然这只是高夜的记忆问题,因为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亦或是其他的书籍,对于这场仗的记载,自然长篇累牍的都是皇甫嵩如何大胜黄巾,至于朱隽在一开始兵败于波才,不过被春秋笔法,一带而过了。
“明曦有所不知,朱隽率领三河骑兵,去往颍川平叛,只是那黄巾将领,好像是叫什么波才的,多有才学,据说手下精兵甚多,还有数十人,体形庞大,力大无穷,朱隽和波才交战,不但没能讨到什么便宜,反而吃了败仗,若不是皇甫嵩及时接应,暂时在长社站稳了跟脚,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要败退回洛阳了。”
高夜闻言也是有着一丝丝的惊讶,无他,因为他自己真的不记得朱隽还有被波才大败了历史。如果自己现在能百度一下的话,他就会知道这是真是的历史事实。在高夜眼里,朱隽也算是汉末鼎鼎有名的将军了,居然会败给波才!这说明黄巾军中还是有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的,不全是程远志、邓茂这样一根筋的渠帅。
高夜只是短暂的震惊之后,随即言道:“如此说来,颍川黄巾倒还有些本事。既然丁刺史名我前往颍川,那我也不耽搁了,我即刻回军中,点齐人马,开赴颍川,只是我军中粮草不足,还望大人能够相助。”
高夜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自己的骑兵出并州的时候就没带多少粮草,虽然这几日在幽州,粮草都由刘焉负责,可涿郡距离颍川还是很远的,即便是穿州过府,也足有一千三百多里,光是行军就要十天。况且现在整个冀州都是黄巾,卢植正在这里和张角相抗。
想到卢植,高夜又不禁问道他的情况,刘焉却说不知,因为丁原的来信上没有告诉他。不过这也是好事,没有消息就说明至少他还没有败,不然依高夜现在的位置,肯定就要先去救援卢植了。
至于粮草,刘焉也不含糊,直接拨给了高夜四千大军一月的用度,高夜连声拜谢,又说了不少场面话,这才匆匆回到军营,准备开拔。
一路行军,高夜并没有选择走河间、安平一线,这一部分现在到处都是黄巾,就连出发去往青州的邹靖,也是选择了临海的渤海、乐陵,在黄河的入海口附近渡河,直奔青州而去。
高夜选择从常山绕路,先到广宗,再去颍川。一来这样也没有绕出多远,二来这些地方如今都在朝廷的管辖之内,大可以安心行军,不必太过担心黄巾的袭击。
在高夜到达广宗的时候,并没有安排军队扎寨,只是暂时安营,准备明日赶路,自己则是去拜访了在这里指挥作战的北中郎将卢植。卢植自然对高夜非常欢迎,毕竟他早已听过高夜的名字,对他很是喜欢。虽然高夜是晚辈,自己又是名满天下的宿儒,但这一点都没有妨碍卢植拉着高夜彻夜长谈。卢植虽然赞赏了此地黄巾贼抵抗的顽强,但是对眼前的战局没有丝毫的灰心,他深深的知道黄巾贼不过乌合之众,只要再拖一两月,他们自己都会崩溃的。
然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高夜在第二天赶路的时候,几乎在自己的马上要睡着了,要不是自己胯下是匹宝马,说不定高夜早就摔在马下了。不过全军加紧赶路的效果是好的,高夜一行人终于在第十天的中午,赶到了长社,而迎接他的,正是之前败军的朱隽。
第二十九章 火烧长社()
其实高夜看到眼前之人顶盔掼甲,大红的披风,身边战士也是个个精神饱满,就知道来的人必定是个大官。自己现在不过是个校尉,基本上见到谁都得行礼问安,自然也不敢托大,在马上对着那人抱拳行礼,道声辛苦。
其实朱隽也不想来,若论名声,自己名满天下二十年,高夜不过一个后起之秀;论岁数,高夜都能做自己的孙子了;论官职自己更不知道比他大了多少级,可如今自己不得不来迎接高夜。谁让自己战败了呢?若不是这个可恶的波才,皇甫嵩也不会特意向丁原要人马来相助,高夜本来平定幽州就可以回去的,现在却要在这里作战,说到底都是自己惹出来的麻烦。
不过在高夜知道自己就是右中郎将朱隽的时候,高夜的反应还是让朱隽颇为满意的,毕竟他慌忙下马,对自己恭恭敬敬的又行了一个礼之后,连声告罪,直让朱隽的心里舒服了很多。
“无妨,明曦你初来乍到,不认得本将军也是正常。你的名声我可是如雷贯耳啊。这四千铁骑,倒也不负并州精锐之名。”
“大人谬赞了。”高夜谦虚道,随即和朱隽攀谈了起来。毕竟已经到了长社,离着军营也不远,因此一众人马只是缓缓而归。再加上高夜本来就健谈,因此朱隽也不由得和他聊了起来。
尤其在说起波才的时候,朱隽更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若说这波才,倒还真有几分本事。明曦你也知道,老夫我率领三河骑兵率先出发,才到长社,便听闻张曼成杀了南阳郡守褚贡,更占领了宛城,心中急躁,便加紧赶路,哪知道在颍川一带正遇到了波才的人马……”
朱隽一边摇头,一边气恼的讲着,高夜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原来那日朱隽遇到波才,他手下不过一万人马。朱隽本以为波才这是率军准备向北进发,攻克长社、陈留一带,好与兖州的黄巾连成一片,因此朱隽二话不说,就准备和波才开战。毕竟自己带着八千骑兵,怎么算都不会败给一万百姓。
在战斗的一开始确实如自己所想,骑兵过处势如破竹,波才的人马被杀的四散奔逃,就连波才都慌不择路。自己一心想要杀了这个黄巾渠帅,以振军威,因此死死的追着波才,哪知道这波才却把他们引入了山里,当朱隽发现不对的时候,波才那早已埋伏在山路两侧的伏军尽出,直杀得自己难以抵挡。骑兵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打个什么仗?因此朱隽只得下令撤退,没想到波才居然率着五万人马在后面紧紧的追着,要不是皇甫嵩来的及时,自己只怕要退回洛阳了。
“唉……真没想到这人居然是早有预谋,一场伏击直杀得老夫节节败退,若非义真兄……唉……想老夫一世英名,居然败在这么个杂碎身上,愧煞老夫,当真是愧煞老夫了!”
高夜自然一个劲的安慰这朱隽,一边咒骂着波才的狡猾,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呢?纵然是因为他大意轻敌才败成这样,你做为一个后生晚辈,也不能太耿直了吧。
就这样一行人回到了长社城内,安排住处这样的问题自然交给宋宪就好,朱隽也只是派了一个校尉来处理这个事情。至于高夜,朱隽则直接带着他去见了皇甫嵩。当高夜大帐的时候,皇甫嵩依旧在那里看着地图。
“义真,我把高夜给你带来了。”朱隽直接开口道。他平日里和皇甫嵩的关系很好,因此没有外人的时候,说话也很随意。皇甫嵩闻言,只是嗯了一声,整个人却依旧在看着地图,仿佛能看出什么破敌的妙计来。
高夜自然不敢打扰,直过了好一会儿,皇甫嵩才抬起头来,笑道:“老夫观看地图,略有所得,倒是怠慢贤侄了,我与丁建阳交好,托大叫你一声贤侄想来也没什么问题吧。”
高夜听了心中暗道,当然没问题,哪敢有问题啊!古人是不是都这么闹心,摆明了不让你拒绝,还非要问你有没有意见,仿佛自己上赶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