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10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办,举债,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先例,成语债台高筑,典出周代时,周赧王欠债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

    而王越之前到光城,和西阳王商议如何解决缺钱的问题时,西阳王提出一个构想,那就是黄州官府向民间举债,但举债的方式很特别,就是发行“债券”,让民间人士认购。

    一张面值一千文的债券,为期一年,期限到了之后,手持债券的人到官府兑现,除本金一千文之外,还有利息两百,也就是说,这债券的利息是二成。

    简而言之,官府发行债券,用利息来吸引百姓购买,从而获取大量资金,缓解财政危机,而债券的交易是你情我愿,不存在官府强行摊派的问题。

    听到这里,在座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拍手称妙,若官府以这种方式举债,那真是一招妙棋,以黄州官府的信用,一旦发行债券,恐怕就会被人抢购一空,筹措巨资不成问题。

    可为何西阳王不采取这样的措施筹钱呢?

    面对众人的疑问,王越道出其中缘由:如今正值朝廷局势好转之际,若是传出黄州总管府举债的消息,这在河南、两淮各地那些墙头草听来,会有何想法?

    宇文氏快撑不住了,竟然靠举债才能打仗!

    不仅那些墙头草这么想,奸相一方必然会欢欣鼓舞,所以此举极有可能影响到人心向背,西阳王正是拿不准举债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有多大,才放弃这一构思。

    王越怕大家不理解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后果,便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

    某作坊主,家大业大开销大,作坊是负债经营,全靠借钱维持运转,就在这时他要嫁女儿,那么,给女儿的嫁妆是特别丰厚,还是一切从俭?

    这种问题对于在座的股东们来说很好回答,他们一致认为这个作坊主应该打肿脸充胖子,无论如何都要把嫁女的场面撑起来。

    如此,那些债主才不会提前上门催债,而作坊主接下来去借钱,也好借许多。

    如果嫁妆从俭,债主们一看就知道这个作坊主家境不行了,必然蜂拥而来提前催债,而作坊主想要再借钱,不会有人借给他。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如今宇文氏和尉迟氏相争,眼见着宇文氏局面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想倒向宇文氏这边,结果却传来宇文氏举债的消息,这会让那些人止步观望。

    如今,局势发展到关键时刻,敌我双方都有困难,这种时候一定要打肿脸充胖子硬撑下去,以便唬住那些“不明真相”的豪强。

    所以西阳王决定用隐晦的手段来解决缺钱的问题,那就是超发流通券,印纸当钱花。

    王越的讲解进行到这里,在场股东终于明白西阳王的良苦用心,对于超发流通券再无丝毫担心,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谁能集中足够的流通券到西阳城来挤兑日兴昌。

    如果有,到时再说,大不了用实物来赔,为此亏损的钱财,日后必然能赚回来。

    股东们很快便达成共识,决定大规模超发流通券,而根据掌柜们统计的资料来看,黄、洪两个总管府地界的水利纺织作坊,其逐年扩大的生产能力,大概两年后就会把超发的流通券面值填满。

    这不是盲目乐观,自从西阳王拿下江州、岭表,重新打通了南北商路,广阔的市场前景,让大家想想都激动,待得天下太平,做起买卖来就更加方便了。

    “说得对,等天下太平,做买卖会更方便,不过对于日兴昌来说,依旧是悄悄的赚钱,不能让朝廷打起借钱的主意。”

    王越说到这里,把另一个话题挑起来:“日兴昌柜坊,盈利靠的是放贷,但我们绝不会放高利贷,所以,必然不知不觉中得罪许多人。”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如果有人对日兴昌怀着强烈敌意,那就一定是这些放高利贷之人,因为我们让他们敲骨吸髓的机会变少,若将来会出现大规模挤兑,这些人必然是幕后主使。”

    “大家说说,该怎么未雨绸缪?”

第八十一章 众矢之的() 
放贷,自古以来是来钱最快、最轻松的赚钱方式之一,而高利贷则是其中佼佼者,比起行商、坐商,放高利贷的成本相对较小,风险也小,而获利非常高。

    日兴昌柜坊并不是善坊,打开门做生意是要赚钱,盈利手段就是放贷,只是没有放高利贷。

    对于想借钱救急的人来说,会优先选择利息较低的日兴昌借钱,那么那些放高利贷的人,生意就受影响,不过在黄州总管府地界,不放高利贷而做正经买卖也能赚大钱,所以这个矛盾不明显。

    但是,日兴昌柜坊的业务范围不可能局限于黄州总管府,必然向外扩张,那就会得罪各地高利贷,树敌无数,成为众矢之的。

    这年头的“高利贷从业者”,从权贵门阀、各地豪吏、世家大族、庶族地主、强宗著姓不一而足,而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各地的寺庙。

    寺庙放高利贷,‘营业额’惊人,获利颇丰,而寺庙又有许多善男信女做后盾,其中不乏权贵人家、世家大族子弟,一旦得罪当地的寺庙,日兴昌便永无宁日。

    这不是危言耸听,以周国来说,在武帝灭佛之前,周国境内各寺庙的依附户,几乎是官府在编户数的一半,而同时期的齐国,情况也大同小异。

    加上权贵们大多信佛,甚至时不时舍宅为寺,动不动向寺庙捐大量田产,有这些人做靠山,放高利贷的僧人可以说是有恃无恐。

    如果日兴昌在各地开展低息贷款的放贷业务,必然会激怒当地放高利贷的寺庙,得罪这样的势力,日兴昌别想好好过日子。

    这还不算,因为放高利贷的除了民间组织,还有官方机构。

    官府也在经营放贷生意,这种用于放贷的钱称为“公廨钱”或者“公廨本钱”,公廨钱自元魏时起就有,到如今的周国都是正式实行的官营放贷制度。

    公廨钱的获利,用来补充官府开支,以供佐史以下吏员的常食费用和各官员的俸料,有相应吏员负责公廨钱放贷,其放贷业绩会列入铨选考核,直接关系到这些吏员的升迁。

    而负责公廨钱放贷的,又多为各地官府之中的豪吏经手,这些胥吏很难得到晋升,就靠着公廨钱放贷渔利,如果有人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各种龌龊手段都能使出来。

    若是在黄州总管府地界,没有那个官吏敢乱来,但在别的地方就不一样,豪吏是当地地头蛇,在官府、民间都有关系和人脉,要想给到当地开展业务的日兴昌下绊,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纯粹以做买卖来说,应该秉着“和气生财”的信念,和各地同行打交道,而日兴昌要在各地开展业务,放的是低息贷款,这是直接向当地高利贷宣战,必然树敌无数。

    日兴昌为何要这么做?很简单,因为日兴昌创立之初,就是奔着这样的目标去的,正如虎林军是西阳王的一把刀那样,日兴昌将是另一把刀,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今日与会的各位股东,都明白这个道理,日兴昌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为西阳王对付各地高利贷,而现在日兴昌向对方发起进攻的武器是一种贷款,名为“青苗贷”,已经于去年推出,效果很好。

    所谓青苗贷,就是当农民开始耕作(春耕)时,借贷去购买种子、农具甚至租耕牛,到了收获的季节用收成来还贷,日兴昌柜坊将这种贷款称为青苗贷。

    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农民还贷时可以用粮食来还,不必卖粮食换铜钱再来还,青苗贷的利率是一成,如果遇到灾年颗粒无收还不上,可以来年再还,当然,利钱要适当上调。

    这种青苗贷,其形式早已存在,只是没有统一的名称,许多家境拮据的农民春耕时要找人借钱买种子买农具,确保秋天能有收获并缴纳租调,唯一的办法就是借钱。

    然而他们很难有机会低息借钱,只能求助高利贷,民间高利贷放贷的利率一般是三成,官府的公廨钱利率一般是二成。

    借了高利贷的农户,一旦遇到绝收甚至歉收,全家立刻负债,来年为了种田还债并养活家小,只能继续借贷,然后利滚利欠下一屁股债,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向农户放高利贷,是高利贷从业者赖以生财的根本,许多大地主、强宗著姓,就是靠着放高利贷,让一个个自耕农破产,然后沦为他们的佃农,而土地也被他们兼并。

    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官府税收锐减,无力赈灾,最后各地百姓揭竿而起,国家亡于内患;亦或是无力供养军队,亡于外敌入侵。

    西阳王为此对高利贷深恶痛绝,需要日兴昌来试着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

    而现在,日兴昌以一成的利率放青苗贷,造福了农户却置官、民营高利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用想都知道许多人会恨日兴昌入骨。

    那么,为什么日兴昌还要推出低息的“青苗贷”来激化矛盾呢?

    因为这是阳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户能否种好地、及时缴纳田租、户调,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必须关心的问题,而从明面来说,历朝历代朝廷的政策大多主张抑制高利贷。

    所以,明显利民的“青苗贷”,没有人能够从明面上进行攻击,只能出阴招。

    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阴招难防是不假,但对于日兴昌来说,无所谓,因为只要把对手干掉就好了。

    放高利贷的人,都是靠着鹰犬来放贷、收贷,如果要出阴招,必然唆使一些泼皮、混混打头阵,如果日兴昌要见招拆招会穷于应付,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人。

    此时的王越,说出的话杀气腾腾:“高利贷敢动用死士、泼皮来挑事,日兴昌就用死士、泼皮来一命换一命,大家比赛耗人命,看谁耗得过谁!”

    “放高利贷的寺庙敢挑事,那就会有山贼血洗寺庙,如果豪吏敢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