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10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杨看着自己手中的双色实验币,颇为自得的点点头:“那是,那是,这可花了数年时间才琢磨出来的,可不容易了。。。。”

    “只是耐磨性还差了些,虽然黄铜、白铜没脱离,但上面印着的图案磨损太过,若是以此法铸币流通于世,恐怕数年下来,这些双色币上的图案就磨损得面目全非了。”

    面对林有地的叹息,刘杨倒没那么悲观,他和徒弟以及道友们,借助分光镜发现了神奇的世界,发现了许多“金属元素”的秘密,无论是白铜、黄铜,只需要反复的试配方,就一定能试出来最佳合金比例。

    来到西阳已经有六年的刘杨,如今气色比起当年好了许多,虽然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印记,但修行“化学之道”略有小成的刘杨,已经宛若脱胎换骨一般。

    在西阳王大力资助下建立起来的五庄观,为刘杨和同道们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实验环境”,他们在这里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化学之道”的研究中去,这么多年下来,成果斐然。

    其中就包括“点金术”、“点银术”的完善以及应用。

    点金术,是刘杨自己琢磨出来的炼丹术,以此点铜为金,靠着点来的散碎金子赚取微薄收入,来支撑他的炼丹大业。

    直到遇见宇文温,他才知道自己误入歧途,点金术点出来的不是金子,是铜锌合金,名为“黄铜”。

    而宇文温为刘杨打开的“化学”大门,让他发现了新世界,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在黄州西阳五庄观,刘杨借助神奇的分光镜,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炼丹同道中人,相互间进行大量的经验交流,还搜集了大量丹方,其中就包括“点银术”。

    所谓点银术又称点白术,是用雄黄或砒霜将产于丹阳的铜点化为白银,而在研习了化学之术的刘杨看来,这就是砷和铜合金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变成白铜,看上去白闪闪,实际不是银。

    这种白铜,刘杨命名为砷白铜,还发现砷白铜放置时间久了会变成棕色,这应该是因为合金内砷元素挥发的缘故,也正是如此,砷白铜有毒性。

    大量熔化砷白铜时,产生的含砷气体会毒死小动物,所以实际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砷白铜不安全,五庄观的道士们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又发现另一种白铜,那就是在青铜(铜锡合金)里加入一定量的铅,再调整锡的含量,会让新的铜合金呈现白色,如白银一般。

    这样的白铜,没有砷白铜那样的毒性。

    有了黄铜(所谓的金),有了白铜(所谓的银),用类似金银错的工艺,将这两种铜合金镶嵌起来,做成金银(黄白)双色货币。

    如此一来,制作假币的难度必然大幅增加,甚至没人可以仿制出来,这就是西阳王的设想,简单的几句话,刘杨花了数年时间才勉强实现。

    制作出来的金银双色币,今天勉强通过了耐磨实验,实验币在滚筒里连续三天不停相互碰撞,虽然碰得坑坑洼洼,但金(黄铜内芯)银(白铜外环)并未分离。

    这就意味着,五庄观和工坊联合研究出的金银错工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金银错工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么接下来的攻关目标,就是让这种双色币上的图案和文字更耐磨,但何时能达到预期目标,没人说得准,这也许又要花上数年时间才能实现,但西阳王等得起。

    双色币的样币,林有地已经让赶赴郎主帐前听令的王府司马张定发带走,而现在,他看着手中那枚双色币在发呆,身旁的刘杨亦是如此。

    刘杨是现在想技术问题,而林有地是在想成本问题,因为成本问题,才是决定双色币有无实用价值的关键所在。

    林有地知道,制作(铸造)一枚双色币,其成本超过五百文,以后肯定会降到五百文以下,然而郎主宇文温对双色币的要求,是面值最好不大于一百文。

    也就是说,必须想方设法改进工艺,让铸币成本降到一百文以下,只有这样,双色币才有实用化的可能,不然真要用来铸币,铸得越多,亏得越多。

    这个要求太苛刻,林有地实在想不明白,为何郎主不把这种双色币的币值定为五百文或者一千文(一贯),这样一来,成本问题就不是问题了,甚至还能靠铸币赚钱。

    郎主这么决定,必然欧郎主的考虑,林有地决得自己照做就行,他身为工坊管事,实际上并不需要为此事操太多心,有专门“技术攻关小组”来对新的金银错工艺进行再改良,以降低成本。

    将双色币的制作工艺实用化,郎主给的期限很宽松,几近于无,大概是对此不报太大的希望,但林有地不会这么轻易放弃,郎主吩咐他做的事,无论最后能否完成,他都要竭尽全力去做。

    看着手中双色币,林有地又想:刘观主用化学之道做出了黄铜、白铜,那么他能不能用物理之道,大幅降低双色币的制作成本?

第八十四章 金银错(续)() 
淮水河畔,宇文温正看着手中一枚刀币入神,这枚刀币是在某坞堡库房里找到的,样式特别,名气很大,有响亮的名字,叫做“金错刀”。

    又叫“一刀平五千”,这不是说此刀币是上古神器,拿在手中一挥(挥刀),就能灭掉五千人,而是作为新莽币制改革所制刀币,一枚刀币顶五千枚五铢钱。

    新莽,即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所建之新朝,而新朝发行的刀币“金错刀”,是这短命王朝的一个代表物。

    刀币“金错刀”,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是为金错工艺,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

    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枚五铢钱。

    此刀币的外形,以宇文温看来,就像后世的麦克风,用来做货币有些不合适,但王莽的新朝灭亡之后,金错刀却换了个身份,由货币变成了收藏品。

    收藏品的价值当然不能以实际价值来评估,按如今的行情,一枚金错刀,在“收藏家”那里可以卖到将近一贯钱,以另一种形式初步到达了“一刀平五千”的效果。

    王莽发行刀币“金错刀”,用了在汉代十分盛行的金错工艺,将黄金镶嵌(错)在青铜币上,所以“金错刀”实际上是一种镶嵌币(双色币)。

    而镶嵌币大规模流通,是在“现代”才出现的,可以说“金错刀”是镶嵌币的始祖或雏形,然而随着王莽的新朝覆灭,中原到“现代”以前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流通的镶嵌币。

    究其原因大概是成本问题,而历朝历代铸币,绕不过成本问题。

    宇文温了解过,铸造一百枚一文钱面值的铜钱,其成本不低于一百一十文,那么朝廷铸币铸得越多就亏损得越多。

    而为了保证铜钱的信用和朝廷的脸面,钱监所铸钱币都是成色十足的铜钱,可一百文铜钱流通到市面上,被人拿去熔成铜料再出售,所得不低于一百文。

    更别说成色足的好钱,会被人以千斤为单位窖藏,市面上的良币(好钱)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是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这样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朝廷无论铸多少铜钱,都无法满足流通所需,而铸得越多,亏损就越多,到后面只能用铁钱或含铜量低的钱充数,导致货币信用受损。

    朝廷铸的钱重量越来越差,导致人们将更多的良币藏起来备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更加严重。

    这个问题无解,因为自古中原缺铜,所谓“缺”不是说中原的铜产量低,而是铜的需求远远大于铜的年产量,实际上就是严重的供需矛盾才产生“缺铜”的问题。

    铜的需求量大,朝廷为了铸铜钱,又严加控制铜的开采、销售,这就导致铜钱成了民间取铜的最佳来源,造成将一百文好钱熔作铜料出售更赚钱的怪现象。

    这种供需矛盾一直存在,除非能大规模开采巨型铜矿,让铜产量暴增,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增加铜产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宇文温为了解决货币问题,绞尽脑汁终于从金错刀上找到了参考:制作双色币(镶嵌币)。

    宇文温一手拿着金错刀,一手掏出枚双色硬币,这枚硬币是王府司马张定发从西阳带来的,为工坊所制的“实验币”,制作十分精良。

    此币外环白色、内芯黄色,样式新颖,为白铜、黄铜所制,宇文温可以拍着胸膛说,此种双色币(镶嵌币)一旦流通,全世界独一无二。

    双色币,又称双金属币、镶嵌币、夹芯币,原本是“现代”硬币中一种新样式,是用两种不同的金属镶嵌而成的硬币,以此作为防伪手段。

    宇文温手中的双色币,由色泽如金的黄铜、色泽如银的白铜镶嵌而成,是为金银错,看上去就像是金银镶嵌而成的硬币,高端大气上档次。

    也许有人能仿制出这种双色币,但成本必然很高,所以成本就成了双色币防伪的最大依靠。

    伪造双色币,不仅要外观相近,还得耐用,不能被人用手一按,便让双色币的环、芯分离,要让一枚假币做到这一点也许可以,但要让成千上万枚假币都能达到这一水准,成本必然大涨。

    甚至制作一枚堪用的假币,其成本会比其面值高数倍甚至十余倍,如此一来,谁还有能力大规模制作假币?

    只要朝廷全面推行双色币,让历朝历代所铸五铢钱样式钱币退出流通,那么流通领域里想要劣币驱逐良币,也得有堪用的伪劣双色币才行。

    如果有人要窖藏双色币,那么宇文温有“铸币税”这一法宝在手,完全不怕铸币会亏损。

    但想要大规模发行双色币同样要解决成本问题:即便是“专利人”来制作双色币,其制作成本极高,若不能大幅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