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1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数艘海船组成的船队,即便半路沉了一半,其剩余货物带来的利润,也不是数十支陆地商队能超过的。

    这是巨大的危机,也是巨大的商机,所以安吐罗要提前做打算。

    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见见宇文温。

    要交钱定做琉璃镜,琉璃镜做好以后,可以直接从黄州运往关中,然后由粟特商队走陇右经由凉州、瓜州至敦煌,在那里交给另一支商队带着,穿过碛西、葱岭入河中,再前往遥远西方的罗马国。

    这是安吐罗和晋阳粟特首领商定好的线路,关键在于他要见到宇文温,而安吐罗也确实要亲自面见对方,忙自己的事情。

    问题是此举风险不小,一旦被丞相知道,那是要满门抄斩的。

    。。。。。。

    “哈楸!”

    宇文温无缘无故连打了几个喷嚏,不由得遐想起来,这种情况一般是有人在想他,至于是谁在想,那就不知道了。

    也许是远在西阳的杨丽华、萧九娘和子女,也许是远在邺城的尉迟炽繁和儿子,当然,也可能是在邺城的尉迟惇,宇文温知道对方怕是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把他抽筋扒皮。

    宇文温接连坏了尉迟惇的好事,对方恨他入骨理所当然,尉迟四郎这么恨他,尉迟五郎恨他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尉迟佑耆用不着诅咒宇文温,因为双方现在即将拔刀相见,你砍我、我砍你,看谁先被砍死。

    汝阴以东、涡阳以西,两座城池辖区的交界处,此时此刻,宇文温大军与尉迟佑耆大军在旷野里即将展开决战。

    宇文温率军自西边汝阴而来,尉迟佑耆率军自东边涡阳而来,两军东西对峙,各自军阵自北向南展开,旌旗如海,号声喧天。

    宇文温所布大阵,是以步兵为主的矩形横阵,步阵居中,两翼布置骑兵,这种阵型中规中矩,看起来简单,但人数多了就不简单。

    大阵被宇文温名为长虹阵,横向分左军、中军、右军,纵向分前校、中校、后校,是为一线、二线、三线,二线、三线军队即后世所称预备队,要依次投入作战。

    前校三阵,以幢(兵力三百)统计,步兵共计四十五幢,为一万三千五百余人;中校五阵,步兵共计七十五幢,为二万二千五百余人;后校四阵,步兵共计六十幢,为一万八千余人。

    合计步兵五万四千余人左右,其中正规官军、蛮兵、义兵、宗族兵混杂。

    又有左右翼骑兵,亦分前校、中校、后校,护卫大阵左右;又有左右校游骑,负责外围游击、哨探敌情,与此同时负责驱散敌军游骑。

    主帅宇文温坐镇中军,以虎林军督阵兼决战预备队,行军总管杨素领左军,行军总管韩擒虎领右军,行军总管史万岁领右翼骑兵,别将薛世雄领左翼骑兵。

    数万人排出的军阵,士兵和士兵之间有空隙,并不是肩挨着肩,而作战单位(队、幢)之间也有五到十步左右的间隙,所以全军阵型横向虚实长度超过十里,纵向虚实长度超过四里。

    正所谓人数上万、无边无际,数万人排出的大阵,左右看不到头,指挥起来只能靠旗帜、号角进行协调,发号施令只能靠骑马往返的传令兵。

    宇文温看看左右如潮人海,只觉得热血沸腾,再看看前方规模更大的敌阵,更是兴奋得呼吸急促:尉迟佑耆,此战我定要将你生擒,换回尉迟炽繁和棘郎!

第一百二十章 战术() 
宇文温对于在即将开始的决战中获胜很有信心,但这不代表他可以把尉迟佑耆大军当做土鸡瓦狗,己方兵马众多,而对方同样兵力充沛,甚至还稍占上风。

    敌军大阵同样一望无边,黑压压一大片,对方的骑兵明显比他这边多。

    望车上用千里镜观察敌阵的士兵传来消息,尉迟佑耆摆出的大阵和己方不同:敌军前校是步兵横阵,应该是虚张声势的虚阵,因为后面的中校阵型是骑兵在中间,步兵在两翼,再外面又是骑兵。

    其阵最后,似乎还有为数不少的骑兵。

    一般而言,列阵时以居中步兵为砧、以左右两翼骑兵为锤,是比较“正常”的阵型,若反其道而行之,是建立在骑兵优势之上的强攻阵型。

    骑兵居中,意味着主帅会采取轻骑兵中央突破战术,这种战术是以两翼进攻来调动敌军,己方寻觅到战机后,用中军处移动速度快的轻骑强行冲击敌人中军本阵。

    中央突破战术极其依靠速度,需要轻骑快速切入对方大阵后反复穿插,借以引发一连串崩溃,所以移动速度慢的重骑兵(具装甲骑)反倒不合适承担主攻任务。

    这种战术已经多次出现在战场上,六十年多前,尔朱荣七千骑破葛荣数十万大军,靠的就是骑兵中央突破,列阵数十里、箕张而进的葛荣大军瞬间就被打崩。

    后来的韩陵之战,有明显优势兵力的尔朱兆对高欢实施中央突破战术,结果被高敖曹以同样的战术横向侧击打崩,这一战,成为尔朱氏灭亡的挽歌。

    而“历史上”,唐、夏、郑的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三千玄甲骑兵突破窦建德军(夏军),一战定鼎。

    ‘面对我这一群步兵,你还真是有信心呢,尉迟佑耆。’

    宇文温心中念着,收起千里镜,大声下达命令:“擂鼓,进攻!”

    。。。。。。

    决战开始,东西两军十余万人在旷野里展开厮杀,各自射了几轮箭、投掷了一轮轰天雷后,双方军阵前校撞在一起,以长矛、步槊互捅,以盾牌防御。

    前排士兵与对方交战,后排士兵继续向前投掷轰天雷,双方战列时不时绽放出火光,大量浓烟升起,战场上硝烟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

    轰天雷的问世,引发一连串新战法的出现,但能用手投掷的轰天雷毕竟威力有限,爆炸时能直接炸死的人不会太多,巨响和冲击大多只能让炸点周围的人受伤,这些人并不会立刻丧失战斗力。

    所以还要以白刃战见分晓,双方左、中、右军同时进攻,看看谁先露出破绽。

    一场大战通常要打上一天,甚至要熬到次日凌晨,所以一开始接战时东、西军都未尽全力,都在以添油战法,逐次投入军队。

    在步兵厮杀的同时,两军左右翼骑兵也在互相追逐厮杀,既要骚扰敌军侧翼,又要驱赶敌骑护卫己方侧翼。

    战事从清晨开始持续到中午,战线胶着,不分胜负,暂时处于势均力敌状态。

    东西两军军阵绵延十余里,主帅指挥起各自队伍极其不便,靠着传令兵骑马传令有延迟,所以主要依靠鼓声、号角声来传递信息。

    然而双方的鼓和号角没什么实质性差别,所以战场上各种鼓声、号角声混杂,加上杀声震天,雷声隆隆,许多士兵根本就分不清哪些声音是己方的,哪些是敌人的。

    所以还得靠传令兵传令,背插靠旗的传令兵们策马疾驰在小阵和小阵之间的缝隙里,这些缝隙宽的有十余步,窄的也有六七步,是特别留出的通道,方便调兵和传令兵往来。

    也方便运水。

    一辆辆小推车穿梭在各小阵之间,伙夫们将一份份热乎乎的炊饼分发给席地而坐备战的将士,然后将对方空荡荡的竹筒打满水。

    前方战事激烈,血肉横飞、断手断脚,结果后方待战的将士却在吃东西喝水,会不会太过分了?

    不会,势均力敌的仗要打一天,时值中午,没参战的将士不抓紧时间喝水填肚子,一会投入作战时哪里有力气?

    伙夫们给将士补充的水是熟水,昨日就已经烧开,存储在水车里随军出战,而为了避免将士们吃冷食、喝冷水拉肚子,这些食物和水都是经过再加热的。

    大阵后方,除了驮马、辎重就是野战餐车,随军伙夫们在战场上为大军提供热饮、热食,野战餐车是黄州军的最新军备,可以确保将士们在战场上及时喝水解渴、吃东西填饱肚子。

    一场大战可以打上一天,清晨吃过早餐的士兵,到了中午肚子会饿,随身带着的水囊、竹筒,到中午时里面的水早就喝完,如果不能及时补充饮食,咳得喉咙冒火、饥肠辘辘的士兵哪里还能撑过“下半场”。

    右军主阵,李靖拿着个热乎乎的炊饼,看看面前一辆奇怪推车,周围将士、部曲们都在抓紧时间喝水吃东西,发呆的李靖显得十分扎眼。

    李药王见着弟弟发呆,用手肘碰了一下对方:“三郎,赶紧吃,午后怕要开始打硬仗了。”

    “呃,兄长,他们在做什么?”

    李靖指着那些围着推车忙碌的人问道,推车上竖起一个支架,支架里有木棒连接起来的长棍,末端有铁制钻头,垂直向下插入地面,而那些人正围着支架下端转悠,就像是拉磨的驴。

    “啊,那是在打水井呢。”李药王笑了笑,“这器具是用来打井的。”

    “打井?”李靖闻言觉得难以置信,“既然有水车储水,何故多此一举打井?更别说在战场上打井,这不是。。。”

    李靖没有把“乱来”二字说出口,毕竟让那位听到了怕是有麻烦,不过他无法认同那一位的做法:在战场上打水井,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李靖熟读兵书,又有带兵经验丰富的舅舅指导,当然知道一场仗打下来耗上整天是常态,那么及时给将士补充饮食是必须注意的细节。

    战事胶着,他观察了一上午,觉得西阳王所摆大阵中规中矩,虽然兵员素质参差不齐,却能做到阵型整齐、各部听从号令,以此看来,此战有希望获胜。

    西阳王注意中午时给将士提供饮食,李靖觉得这是一个合格主帅必须考虑到的事情,当然能有热饮热食确实不错,但他觉得就地挖水井这种事是不是太夸张了。

    士兵体力是有限的,总不能就这么在野地里昼夜无休的打上数日,而一场大战打了一天,也该见分晓了,随军水车储备的水量已经足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