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兴的汇票,一如鸟儿般在各地飞翔,也可以叫做飞钱,有了这东西,商人往返黄州和山南各地,就不再为沉重的钱帛运输问题烦恼。”

    “而流通券的发行,替代钱帛流通,那些商人需要地方兑换,保证有充足的布匹,所以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也就是柜坊,而柜坊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存取铜钱以及借贷,也是的业务。”

    “柜坊和汇票连在一起,可以让商人更加方便往来各地,到了西阳城,用柜坊发行的流通券则会,当然,他们要为这种方便付出适当的费用。”

    说到这里,宇文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柜坊、汇票、流通券,就是一种名叫“方便”的货物,购买这种货物的人要付费。

    宇文温以典型的经商流程举了个例子。

    江陵的商人,将巨额铜钱带到城里的柜坊分,开了汇票之后轻轻松松登船,来到黄州之后在西阳城柜坊将汇票兑现,不是兑现为铜钱,而是兑现为“流通券”。

    凭着流通券在西阳城大肆采购一番,这期间经手的都是轻飘飘的流通券,不需要扛着沉重的铜钱或者布帛,如果还有剩余不要紧,离开前在柜坊办理汇票即可。

    带着货物回到江陵,凭着汇票兑现铜钱,从出发到回来整个流程不再用到沉重的铜钱,这期间需要打交道的就是纸质的汇票和流通券。

    “用一张纸代替铜钱,别人凭什么相信你?所以关键就在‘信用’二字。”宇文温说的就是关键问题。

    “为夫集中黄州布商的力量,以布匹为兑换基准,创办柜坊,不但可以存取大额铜钱,还开通汇兑业务,在西阳城发行流通券,对流通券进行联保,布商保证其信用,而这信用具体来说就是那热销的黄州布。”

    “这就是所谓的‘布本位’,如何,没听说过吧?”(。)

第四十七章 布本位() 
布本位,有些莫名其妙的货币本位理论,如今却被民间经济学家宇文温发明出来,即将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黄州西阳城。

    行不行得通?没有前例可寻,不过宇文温不担心,因为黄州布很“坚挺”,如果布本位的流通券只是在西阳城流通券,肯定没问题。

    水力纺织黄州布质优价廉,大约每匹五百文左右的精织布,竞争力很强,用能够保证产量的精织布做货币本位,应该没问题。。。吧?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流通券的信用就在于无限制足额兑换,有各家布商联保,别人对于流通券的信心迟早会建立起来,仅限于西阳城内流通,也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此事,杨丽华有担忧,今日家庭会议,既然宇文温说了尽情讨论,那她可就不客气了:“其他地方的水力纺织即将开工,届时布价肯定下降,如此一来这流通券必然会受影响吧?”

    “水利纺织扩大,布价肯定会降,但这和流通券有何关系?同样是足额兑换,不是么?”宇文温笑道,“流通券,是布商流通替代品,本质就是方便布匹买卖,这和布价关系不大。”

    “一张面值‘壹千匹’的流通券,即便市面上一匹精织布降到三百文,客商拿着这流通券到柜坊兑现,同样是兑现一千匹精织布。”

    “布价如同水位,流通券如同船只,面值一如船里装载的货物,无论水位是涨是落,船里的货物会因此有所增减么?”

    宇文“叫兽”的比喻很形象,三位“女学生”很快便理解了,但萧九娘还是不懂就问:“那为何不把面值定为若干文呢?”

    这属于政治幼稚者才会问的问题,前一个是尉迟炽繁,所以这位“先行者”开口解释:“朝廷严查私铸,为的就是确保制钱的流通,若是流通券直接和制钱挂。。。钩,那和私铸有何区别?”

    “说得对,流通券算是一种经商行为,卖方用信誉担保一种中介物,买方相信这种担保,双方你情我愿,用这种东西简化交易手续。<;>;”

    这是宇文温的歪理邪说,尽量不触碰高压线,这种事可大可小,虽说在山南地界他有人罩着不怕,但考虑到各种因素,还是谨慎行事为好。

    朝廷已经允许你们在山南设钱监开炉铸钱了,搞出个流通券替代铜钱想干什么?不稀罕用朝廷定下的制钱?不愿意当大周的臣子?

    尉迟丞相怒目圆瞪,指着宇文温的鼻子破口大骂,当然这是他自行脑补的画面,如果流通券和铜钱挂钩,成功流通后必然造成这种后果,而如果不成功,那场面不要太美。

    独脚铜人穷疯了,拿纸钱来换我们的铜钱,这是要抽骨扒皮,日子过不下去了,大家和他拼了!!

    这才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景,数百年来多少朝廷试图推行虚标面值的铜钱,无一例外遭到失败,他区区地方官何德何能把纸币推行开来。

    倒是可以从此臭名远扬,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所以流通券仅限于黄州西阳城使用,只和精织布挂钩,即是所谓的“布本位”,实际上就是“布票”,方便大宗货物交易而产生的中介物,不会影响铜钱的流通。

    对于这种美好设想,杨丽华依旧有话说:“只是。。。这流通券的发行,谁管?”

    “柜坊管,黄州布商联合建立的柜坊负责发行流通券,原则是生产多少匹布,就发行多少面值的流通券,考虑到冗余度,发行量略微上调,印刷由瑞兴负责,发行量由柜坊的监事决定。<;>;”

    “所以这柜坊不算是府邸的产业?”

    “不算,是黄州布商共同的产业。”

    杨丽华有些错愕,这种产业不抓在手里,万一别人利欲熏心超发流通券,很容易导致信用破产,她不懂纸币的门门道道,但不妨碍触类旁通。

    十二年前,周国颁布“五行大布”钱,当时规定一文五行大布,当十文五铢钱,是为“一当十”。

    刚开始强制推行,百姓无可奈何,可因为有许多权贵不买账,名下产业阳奉阴违,根本不把五行大布当一回事,所以朝廷信用破产,一当十渐渐就失效,依旧是一文当一文。

    更别说六年前那一当十万的“永通万国”钱,没人当一回事。

    想要虚标面值的铜钱推行,信用很,做不到说一不二,就没人把它当真,而这流通券也是一样,市面上流通一万匹布,那发行的流通券面值就得差不多。

    因为这流通券说的就是一比一兑换,如果布只有一万匹,流通券却发行了十万匹的面值,明摆着“一比一兑换”就是儿戏,消息迟早会泄露出去。

    市面上一听到风吹草动,信用瞬间崩盘,所谓的流通券真就成了废纸。

    如果这流通券的发行量由宇文温控制,杨丽华觉得夫君不大可能利欲熏心,行那竭泽而渔的事情,可要是交到别人手中,那可就说不定了。

    “丽华说的没错,确有这种隐患,所以柜坊的相关制度要完善,尤其是如何确定发行量是很的,但即便麻烦,也值得推行下去,因为流通券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方便。”

    宇文温说到这里,耐心的解释为何要推行流通券,府邸里推行的那种流通券,已经让大家都切身感到十分方便,所以他要把范围扩大到整个西阳城。<;>;

    如今的黄州西阳城,商业兴旺,但要说兴旺程度自然是比不上那些“一线城市”,而宇文温之所以要推行流通券,就是解决钱荒的问题。

    先前他私铸钱币的事情,杀得人头滚滚,可即便如此,面对“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规律,依旧是杯水车薪。

    “你们可知道此为何故?”

    尉迟炽繁知道其中原委,于是答道:“是因为成色好的铜钱被私藏。”

    “对,铜钱流通,有两大敌人,一为私铸,二为私藏。”宇文温点点头,“铜钱者,以铜所铸之钱,虽然掺有铅锡,但官府制钱成色还算好。”

    “这些铜钱发放到市面上,被各家大户收了,要么熔钱取铜铸造铜器,要么放到地窖藏上几年甚至数十年,所以官府无论如何增加制钱的数量,市面上的好铜钱永远不够。”

    “藏钱有这么严重么?”萧九娘问道,还没等宇文温开口,杨丽华便做出了回答:“严重,昔日在长安,就听得别人闲谈提起,某家藏钱数十万贯云云。”

    “数十万贯!”

    萧九娘十分惊讶,她虽然是梁国公主,但自幼生长在民间,对于大富大贵之家的内幕不是很清楚,而尉迟炽繁听了就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

    “数十万贯,一贯钱至少三斤多重,能拿去私藏的钱成色肯定不差,每贯含铜至少三斤,你们看看,某家藏钱即便是十万贯,少说就有三十万斤铜。”

    “长安、洛阳、晋阳、邺城、江陵、建康,还有其他地方的多少大富大贵之家,每家藏钱数十万,这有多少铜钱退出流通?如何能不钱荒?”

    宇文温说到这里有些激动:“货币不流通,还叫货币么?加上如此藏法,天下有多少铜山都不够用!”

    “可是,可是这是自家的钱,官府也不好管。。。”萧九娘有些迷惘,她听宇文温一说也知道私藏钱币有坏处,但这又没法管。

    “对,自己的钱怎么用官府管不着,所以要想办法,别处为夫管不着,黄州地界就得有新规矩,而柜坊、汇票和流通券,就能缓解这个问题。”

    “等信用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西阳城里使用流通券,大宗货物交易用的都是流通券,账面往来也都是流通券。”

    “客商从外地来,带的是汇票,到了柜坊兑现的则是流通券,因为他们在西阳城里用流通券可以买到想买的东西。”

    “他们离开西阳城,也是把流通券兑换为汇票,回到出发地后在分兑换成铜钱,这多省事。”

    “那些大户想要囤积好钱,在西阳城却收拢不到足够的铜钱,自然会去别的地方想办法,别的地方不归为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