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水行周-第7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他四十四岁,儿子贺若怀廓十七岁。

    那年,父亲贺若敦四十四岁,他,十七岁。

    同样是在巴湘之地,同样是尸横遍野,鲜血染红战旗,贺若父子身先士卒,冲向如潮的陈军。

    周国武成二年,陈国天嘉元年,周将贺若敦领军渡江,攻克陈国巴、湘二州,直接威胁到陈国的生存,陈军大举反攻,击破周国水军,将贺若敦阻断在长江以南的巴、湘。

    退路已断,再无援军,贺若敦孤军深陷敌国腹地。

    辗转数十战后,周军被陈军围困在湘州州治临湘,城中百姓心向陈国,人心不稳,而城外百姓更是踊跃向官军陈军送米送鸡鸭。

    不会有援军,不会有百姓,没有回到家乡的希望,城外的陈军越来越多,而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士气即将崩溃。

    年轻的贺若弼当时亦在军中,他知道了什么叫做绝望,但他的父亲贺若敦,却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粮食不够,就堆起土丘,撒上薄薄一层粮食,故意让陈军细作看到对方以为自己存粮充分,足以据守临湘许久。

    城外百姓犒军,贺若敦便派士兵扮作百姓,以送米之名接近陈军然后突然袭击,一来二往之后,陈军见人靠近就放箭,从此再没有百姓敢来送米。<;>;

    有士兵骑马偷跑投降,贺若敦便派人诈降,趁机偷袭陈军,如此折腾了数次后,陈军再也不敢接受周兵的投降。

    没了退路,周军将士反倒有了背水一战的勇气,施展各种计策之后,贺若敦成功让陈军将领误以为他们还能守上很久,而时不时的出击袭扰陈军粮道,为周军带回了宝贵的粮食。

    贺若敦凭借孤军、孤城,硬是和陈军耗了一年,耗到对方几乎也快要撑不下去,陈军主帅万般无奈之下,与贺若敦定下君子之约,礼送周军出境。

    劫后余生的周军将士平安回到江北周国,但执政的晋王宇文护却以“兵败失地、伤亡惨重”为由,将贺若敦除官。

    贺若敦不服:若不是水军战败后路断绝,巴、湘哪里会被陈国夺走,我带着将士们苦战一年,没有投降而是平安回国,不说功劳也有苦劳。。。

    晋王不公!

    牢骚话传到宇文护耳中,因言引祸,贺若敦被其逼令自尽。

    贺若敦临死前,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扎出血,告诫儿子从此慎言,贺若弼牢记在心,而父亲念念不忘的湘州临湘,同样牢记在心。

    往事如烟,时隔将近三十年后,贺若弼再次踏上了江南巴、湘之地,如愿成为大军先锋,他抬头望向南方的天空,似乎要透过层峦叠嶂,看到那座父亲无法忘怀的城池。

    临湘,我回来了!,,。请: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下场() 
曲江城南郊外,数百骑兵正从南面官道接近城池,城外小寨守军见状赶紧出来盘查,来人派出数骑上前与其碰面,片刻之后,守军放行。

    一名守军士兵见着即将入城的队伍,有些疑惑的问道:“哎,看旗是高州的戴使君,之前不是说要去广州番禺,怎么跑到曲江来了?”

    方才负责盘查的老兵哼了一句:“办完事了呗。”

    “办完事?广州的陈使君赶来曲江了?”

    “是来了,就在队伍里。”

    “这不能吧,方才有个大官模样的,应该是戴使君,可其他人哪里像大官?”

    老兵没吭声,领着人往寨子里走,走出几步后,他忽然问那名士兵:“方才你闻到血腥味了么?”

    “闻到了,这有何奇怪的?”

    “陈使君的人头,想来就跟着戴使君来曲江了。”

    “啊?”

    士兵们闻言大惊:广州的陈使君是陈国宗室,怎么说杀就杀了呢?之前不是说王都督派高州的戴使君请陈使君来曲江议事…

    “这这这…莫非王都督要…”

    “莫要乱传,我们当小兵的管那么多做什么。”老兵哼哼着,“所以说,不管接下来和谁打仗,多个心眼,不要傻乎乎往前冲,该跑就跑该躲就躲,该投降就投降,命是自己的!”

    士兵们闻言哑然,自从周军攻破江州之后,岭南东衡州即将燃起战火,他们惴惴不安,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大官们要投降,那就不用打了,日子照过,没什么风险,可周军来了会不会横行霸道、鱼肉乡里,这是本地人最担心的问题。

    所以最好不要让周军过来,那么就要打仗。

    可打仗能打得过么?江州那么大,对方只花了一个月时间便都攻占了,岭南能扛得住么?

    士兵们没什么见识,就想着保全自己和家人性命,怕就怕仗是打了,结果打不过,那还不如不打。

    亦或是打得天昏地暗之际,大官们又投降了,这样一来倒霉的就是在战斗中阵亡的士兵。

    这可不是大家胡思乱想,当江州沦陷的消息传到东衡州时,坐镇曲江的王都督便召集各州刺史,领兵集结东衡州,要把周兵拒之门外。

    看这样子是要打,可是王都督派去请广州刺史陈使君的人,不知何故围了广州州治番禺,据说是什么‘误会’。

    如今对方若真是把陈使君的头带回来,看样子王都督可能打算投降,所以先把陈国宗室给砍了?

    那为何还调集军队往大庾岭去?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士兵们想不通,觉得还是老兵说得有道理:管他和谁打仗,先保住自己小命要紧,不要人死了,留下一家老小无依无靠,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

    曲江城,大都督府,高州刺史戴智烈下了马,提着一个木匣,在都督府卫士的引领下走了进去,转到议事厅,却见内里早已开始议事。

    “大都督!下官已将陈方庆人头带到查验!”

    木匣被人捧到上书案处放好、打开,大都督王猛看着木匣中那颗用石灰腌起来的人头,面上毫无表情。

    广州刺史、临汝侯陈方庆的人头保存得很好,虽然面庞惨白,但双眼并未合上,能轻易辨出确系陈方庆本人,而就在戴智烈进来之前,清远太守曾孝远已经把西衡州刺史、陈伯信的人头带来了。

    “确实是陈方庆的人头戴刺史,广州驻军调来了么?”

    “回大都督,广州驻军明日便可抵达曲江。”

    “很好。”王猛示意佐官将木匣拿下去在场众将传看,同时高声说道:“北虏大举南犯,天子诏令本官使持节、都督衡、广、交、桂、武等二十四州诸军事,集结岭南兵马,北上增援江州”

    “广州刺史陈方庆,西衡州刺史陈伯信,身为大陈宗室,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却不思报国,本官多次派人催促,此二人却百般推诿”

    “他们在想什么,本官无从得知,也许是畏敌,也许是另有打算,但本官奉天子诏令挥师北上勤王,如有抗命不遵者,以谋反论处,此二人的下场,诸位要记在心里!”

    听得大都督这么说,在场众人自然要表决心:“下官/末将,必以大都督马是瞻!”

    “北虏此次南犯来势汹汹,本官已探得清楚,江州十二郡,竟在一月时间内悉数沦陷,周军主帅,便是凶残嗜杀的西阳王宇文温,若让此贼率虎狼之辈岭南,必将生灵涂炭!”

    “其开路先锋,数日前已攻拔江州南康郡,本官已派邓将军率兵五千,赶往大庾岭拦截,只要将周军堵在大庾岭上,他们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法祸害我岭南州郡!”

    “为防万一,除大庾岭外,始兴城亦已加强防守无论如何,定要将北虏堵在大庾岭!”

    级传了一圈,再度回到王猛面前,看着陈方庆的级,他并无半点不安,因为天子早有密诏,一旦现陈方庆、陈伯信有反迹,可先斩后奏。

    数年前,广州刺史马靖不听朝廷令,天子以临汝侯陈方庆为广州刺史入岭南,而他则被任命为东衡州刺史,协助陈方庆攻打马靖。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王猛轻而易举击败马靖,将其押送建康,而王猛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都督岭南二十四州诸军事,监视广州刺史陈方庆,还有西衡州刺史陈伯信。

    岭南,尤其广州一带,历来是南朝各代十分的地盘,无不以宗室或者心腹重臣在此坐镇,陈国武帝陈霸先,便是在岭南起兵,最后奠定陈国基业。

    而陈国建立之后,岭南便历经数次叛乱,成了朝廷的一块心病。

    前任广州刺史马靖不听令被拿下,天子让宗室来担任刺史坐镇岭南,但实际上也信不过,所以最后还是宁愿相信干练的王猛他接替陈方庆做广州刺史。

    任命诏书刚到曲江,北虏大举南犯的消息接踵而至,王猛又接到诏令要带兵北上勤王,故而接任广州刺史一事耽搁,但天子给他的密诏里说得也很清楚:

    临汝侯和衡阳王,听指挥便好,不听指挥,就得死!

    北虏攻占江州,即将兵临岭南,王猛召集各州刺史带兵集结东衡州备战,结果这两位不听,他没时间猜测对方的真实用意,也没时间解释自己召集他们来曲江并无加害之意。

    敌军就要杀到面前,没时间磨磨蹭蹭,王猛快刀斩乱麻,直接用两位宗室的人头来告诫麾下将领,不听调遣会是什么下场。

    环顾在场文武官员,他按刀而起:“明日,各部兵马前往始兴,有违令者,斩!”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

第一百五十七章 如臂使指() 
大庾岭南麓,横浦水至东北向西南缓缓流淌,在西北东南两侧山脉包夹之下,横浦水河谷如同一个长条布袋,而东衡州安远郡便在这个布袋之中。..

    安远郡东北端是丘陵地带,那里不是什么交通要道,所以并无城池而只有新溪乌迳等零星村落,东衡州在此只立有小寨,为的是展现官府的存在感。

    而安远郡西南端为须阳,扼守西南门户,郡治始兴则位于须阳东北安远郡西南位置,距离大庾岭道南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