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猿星球之再创文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系统军事思想和体系,是不能构筑一支用不言败的铁军!所以开办这个培训班,改变人们的观念,教育他们,为将来开军校做准备。他先教授给士兵们各种先进的阵型和战术:该如何列阵才能做到相互照应配合有序;如何隐藏部队;如何用疑兵去引诱敌人分散兵力,而自身又能集结最大的兵力投入会战;进攻时候如何集结兵力进攻敌人的一处,在部分地段实现自身的兵力优势;如何先把敌人的侧翼击溃;在防守时候又该如何的挖掘壕沟、布置陷阱、建设工事;如何将长枪兵、弓箭兵、盾牌手有效地配置;教授他们如何去有效地打击敌人侧翼;还有如何管理士兵,了解士兵的想法,关心士兵的生活需要,如何组织兵力配置,根据不同的士兵特点,放到不同的岗位。暂时就到这里,现在说什么战术和韬略现在还早点。所以现在的充起量是个“士官教导队”!不过已经起了大作用了。

    讲得头头是道,听得大家小头直点,只怕记不住了。佐记有事干了,所有黄尚龙讲过的都被记录下来,讲课结束后,三人又把各自记得的汇总起来,把遗漏的补全,交头接耳地讨论,直到深夜,他们依旧谈论不休。这些笔记ri后就成为军校的教材,影响一代代的帝**人。又通过模拟对战和仿真训练,加深理解。其实每天的围猎就是实战演习,先派人寻找猎物踪迹,就是侦察;然后布置猎场,就是排兵布阵;进入猎场,就是潜伏行军;然后战斗开始,包围、伏击、突袭、分隔、追击、拦截,对付集群的动物乱箭齐shè压制,然后步兵突击;个别漏网的猛兽则依赖大家通力合作,弓箭手担任轻步兵追击袭扰,穿荆棘箩筐的家伙充当“重步兵”铁壁合围,长枪手突击把“敌人”插的全是窟窿,这样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大获全胜后,就是打扫战场。而随着附近猎物的绝迹,不得不发起越来越远的“远征”,这对后勤补给也提出挑战。

第二十四章 炼铁() 
现在有了基本生活条件,下面发展就要提到议程上了:制造工具,不仅是农具,还有兵器,而且是铁制,最好是钢制的,不过我也明白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正在发愁怎么也不记得如何炼钢时,突然一个大箩筐跑进大帐里来,我一看原来是“铁匠”长勇,由于我们大举捕杀,狼口夺食,野狼跟我们对上了,用荆棘编成的箩筐作为防护盔甲对付野狼,好而不贵,人手一件。今天长勇被分派去东边查看陷阱,一定发现什么动物,荆棘盔甲没脱就来了。长勇虽然五大三粗,但才十六岁。而且家人被兽人所屠,怕他想不开我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他对我也是一副赤子之心,而且面粗心细,我很欣赏。

    果然,“主公,你看看这是什么?”

    我一看之下,不由狂喜,真是磕睡送枕头,想什么就来什么!是铁矿石,赤铁矿。我高兴极了,一拳砸在长勇身上,“哎哟,”我被刺扎了手,疼的我眼泪都出来了,还在高兴。太走运了,我就知道太原铁矿的分布比较广,矿种以赤铁矿为主。这下果然在东边发现一个“窝子矿”,可以大炼钢铁了!

    由于一开始就交代了找煤,而且太原煤多,所以早就挖了一些,但不大会用都是用来堆在一起取暖,这也是前期缺少木柴的代替品。现在我来后设计了土炕、土窑,而且工匠队里能工不少,陶器就被他们搞出来了。我大受鼓舞下又和一个叫陈平的陶匠研究了半天,终于造出了一种可以用于取暖的炉子,同时还制成了蜂窝煤。制成蜂窝煤之后,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那些妇女利用最简单的炉具和陶锅,把那些肉食加上少量杂粮尽量做得美味,特别是鲜鱼汤。而且还用鱼鳔熬出了胶,这可是做弓所必须的。让老王全高兴了好久。而且为了造房子,还掌握了烧红砖的办法。

    在看过“窝子矿”后,我亲自坐阵,不分昼夜在附近造了炼铁炉,并和段长勇一起打了把斧头出来。随后安排财务部左侍郎罗天祥负责此事,罗天祥心细如发,正是林伯川的好助手,伯川如果不是知道这里事关大局,是不可能放人的,长勇暂时辅助他工作,我要求他们在不耽误生产情况下提高技术水平及效率。先用铁水在泥范,制出急切需要的工具,有三十把斧头、三十把铁锤、十把大大小小的铁锯。还有其他一些如凿、刨、钉等小工具。也有了十分粗糙的弯镰刀,但很快发现这些铁制工具太脆,特别是斧头这类砍劈的工具,损坏尤其严重。让一心想铸造刀剑的黄尚龙大失所望,黄尚龙知道这都是因为铁中杂质太多,是高碳铁。不能打造刀剑之类砍劈式武器,只好集中力量生产箭、矛等刺杀xing武器!这类武器正适合用硬而脆的高碳铁制作,还可以大批量用铁水铸造,再磨好刃口就行了。

    为了有足够坚韧的工具使用,决定开造铁炉,由长勇带铁匠,用人力打制出锄头、铲子,更坚硬耐用的斧头;由于在工艺上也不太熟悉,黄尚龙只能给他们一些提示,例如把煤炼成焦煤,把铁矿石和石灰石、焦碳(煤)放在炉里一起炼。我又派新任的工部郎官陈平为他们服务,研究坩锅。剩下只有靠他们摸索,不过我也指点了方法,无非就是大胆设想,小心实验,做好记录,总结经验,看着他们深入研究,我深感欣慰。告诫长勇不可干涉罗天祥管理后匆匆赶回,有大动作了!

第二十五章 立营() 
这次我在会议上要求营建新的北庭大营,并立即着手:汾水自北向南流过河谷,在南边入口处平原上、汾水东岸选一块高地,先检查地面状况。接着选定一个对营地的其余部分有最佳视野的地点,这里将建起我的柱国大将军大帐,四周边长150米的区域被标出来。在东一侧,距离指挥帐边线50米处再插上标出天策府的营帐位置,这些帐篷背朝着大帐。指挥帐两边的空地,一边作为民政官和公共集会所使用,另一边供财务官使用,财务官后边靠近河边将是仓库。以此为中心建设两横两纵笔直大道,公共集会所位于南门,将建设成广场,东南、西南是军营。沿河将是码头,而工场将沿河分布,从北到南将是木器、陶器、粮食加工、炼铁、锻造等,这些都可以利用水力,所以安排在水边。而军械库将在天策府对门,就是正东方向。剩下地方是农田、牧场、养殖场、居民点,尽量向北扩展。外围壕沟,加筑六米高,三米厚的夯土围墙,大营呈矩形,东西宽600米,南北长1000米。由于这块地是前段时间砍伐出来的,我们将小树、灌木连根拔出,而大树深根和经过碳化处理的木桩一起成为基柱。壕沟挖四米深,挖出来的土夯实作为营垒的墙体,现在是雪壁冰墙;下面是石块地基,石块由我冬天用大火烧烤岩石,然后泼冰水取得。墙体掺石灰、竹片增加强度。为增加防御,又从树上砍下两米高的木桩,通常有2-4根分叉,所有的分叉都削尖并指向同一方向。排成栅栏时所有这些分叉缠结在一起,这些木桩插在壕沟前就组成一道栅栏,攻击者从外部很难将木桩拔起而不伤到手。

    营门仅宽3米,用铜条锁巨木制成,外有吊桥。营垒里挡土墙、排雨沟等也一应俱全。营地内便储备有大量圆木,地刺和滚石等防守器具,除了安装上天井关上立下大功的“横扫千军”外,在营里还设置了十数排用弦线拉得极紧的尖木。这些架放在木台上的尖木桩前端被削成如箭头般尖锐的锥形,被那些粗大弦线绷紧。用时只要把弦线砍断,带著尖头的木桩便会如离弦快箭般急shè而出,在短距离内的杀伤力非同小可。这些一排十支的木排在营内一字排开,不亚于十支巨弩从各个角度对准路口,只要敌军强行冲入军营,便会被这样武器的迎头痛击。

    在经过半个月赶工后,终于完成大部基建任务。(周长只有3200米只相当于罗马行军营大小,5000罗马士兵轮班可以一天建好)随后里面基本上都建了砖房,由于我一早开始有了规划,两横两纵大道将大营分成九块,南北各一门,从北边引进清水、东边两门,西边有沿河码头。路边石板下有下水道,可以通过这种用陶瓦铺成的下水道排走污水,虽然原始但总算初步解决卫生问题,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当文教署的学校在民政官署附近建好,又把读书人安插进各个小孩队中,在夜间或空闲时负责教他们认字读书。当读书声在汾水河畔响起时,文明之火又将点燃。孟山阳、徐渭已经热泪盈眶,这里很多人甚至连书也没见过,现在用的是皮纸,就是把羊皮细细打磨,一本书厚一点就要用到五六头羊的羊皮,这种羊皮书都用来记录重要情况,十分宝贵;而大多数情况下,普遍使用木简。而学生都用泥版或沙盘练习,显得十分简陋原始,看来制作纸张的方法要想出来。

    还建了卫生署现在只管环境卫生,但将来要招收医生、开设医院,还要负责新来人员的防疫隔离。暂时我训练了几个不称职的“屠夫”医生和“裁缝”医生,医治伤员病人,好在现在不多,都在为了将来打大仗要提前准备。技术高超的“屠夫”们被集中起来,每天晚上在黄少帅的带领下进行尸体解剖,黄尚龙雄心勃勃决定亲手开创外科,谁知砍人和解剖不是一回事,黄少帅砍人行,解剖就不拿手了,那些血管、肌肉不是那么容易一看就懂的,只好让“屠夫”们慢慢搞,并让人认真记录下这些血腥记录。最初的柱**的军事医学就是这样起步的。

第二十六章 机械() 
然后全力建设的是工场,随着皮革鞣制、铁矿开采、陶器制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人手不够用了的局面。现在工箭作坊、长矛投枪作坊、木器作坊、皮甲作坊、陶器作坊、冶炼锻造作坊的建立,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原先的百人工匠已经扩大为近300人,本需用男丁20余队,只好用30队妇女充数10队男丁勉强运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