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诸葛天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总算是放下心来了。从前,诸葛亮幼年便失去母亲,对拥有母爱的快乐回忆并不多。

    这段安静幸福的生活,诸葛亮倍感珍惜,并不想像曾经一样,太快的失去。所以无论如何,诸葛亮一定会力保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活下去,最好是都能得到幸福。

    诸葛亮脑海里的记忆,开始如潮水般涌来。

    郡丞府诸葛珪夫人章氏有喜,代表的意义重大。但只有诸葛亮一人知道,诸葛瑾和他即将要有一个弟弟。

    失去了父母之后,诸葛亮三兄弟相依为命,一直追随着伯父诸葛玄,艰难长大。后来,又在战乱不已的年代,和大兄诸葛瑾走散,直到多年之后,才兄弟重新相逢。

    诸葛亮印象最深的,不是父母,因为诸葛亮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双双去世;

    不是伯父诸葛玄,等到将诸葛亮兄弟抚养成人,诸葛玄便去还荆州刘表的人情,而去扬州豫章当太守去了。

    也不是大兄诸葛瑾,自从兄弟走丢分散之后,诸葛亮便好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兄长诸葛瑾了。

    而是弟弟诸葛均。

    一直陪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弟弟诸葛均。

    陪诸葛亮一同流浪,哪怕是诸葛玄去世之后,更是对诸葛亮不离不弃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亮忍不住地想起以往这段充满兄弟情的日子;尤其是父母双亡,伯父去世,兄长失散,两兄弟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时光。

    那时,世道很乱,到处都是战火连天。

    那时,南阳很好,卧龙岗隐居,晴耕雨读。

    从前那一个从咿咿学语、蹒跚学步就步步紧跟的弟弟就要来到身边,诸葛亮不禁觉得十分期待。

    一生兄弟情,来世两兄弟。

    哪怕是在先主汉昭烈帝刘备刘玄德来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之时,三顾茅庐。

    诸葛均的能力与水平也并不差,却仍然能淡泊名利,将机会与风头全部给了兄长诸葛亮,继续留在隆中种田度日,为琅琊诸葛氏留下一支血脉,以预防不测,绝了香火。

    一直默默地付出,直到很久以后,兄长诸葛亮手下实在是没人可用了,又义无返顾地帮助诸葛亮,出任蜀汉长水校尉一职。

    与诸葛亮并肩作战,共同进退。诸葛均安居乐业,谨守本份,支持自己的兄长诸葛亮,从不争名夺利,从不计较得失。

    诸葛亮得知弟弟诸葛均即将降生,来到诸葛氏的大家庭。心中欢喜之余,却也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变得更重了。

    诸葛珪温声细语地安抚了仍然身子不适的夫人章氏,让章氏无须担心,安心静养。然后,又事无巨细,将细节要求一吩咐了婢女,强调要细心照顾章氏的起居饮食,不得有误。

    诸葛珪这时才想起,刚才正要询问诸葛亮的事,尚还未询问诸葛亮。心中对关于去巨鹿郡讨伐张角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并没一个底。

    诸葛珪只好将诸葛亮唤到另一个房间。准备细心开始询问,以免影响章氏的休息和担心。

    “阿亮。为父见你前几日一直奔波在府外。是否去见那个大汉天使左丰了。可有收获?”

    诸葛珪和诸葛亮两父子,就不打算七转八拐了,直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回禀父亲。还真有。孩儿与那大汉天使宦官左丰委与虚蛇。问了他许多尚未公开的内幕消息。尤其是在花了一些钱财从那左丰的手里,买下了一个太平道叛逆教徒,就是那个告密的人。此人名唤唐周。孩儿已收服了此人,将其纳入麾下。”

    诸葛亮将这些天的主要活动成果,告诉了诸葛珪,还把唐周供出来,以免诸葛珪日后见到唐周,引起了误会。

    诸葛亮顺着话头,把自己获利的情报与诸葛珪分享,接着说道。

    “这唐周在太平道教之中,职位不低,乃一州之渠帅,对太平道教的内部机制和机密消息都极其灵通。届时,率兵出征讨伐巨鹿郡张角等人。带上此人。这个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吃少些亏。”

    “大善,如此甚好。如果有此人帮忙指引,为父带领泰山郡郡兵去讨伐那太平道张角,可就胜算大多了。”

    诸葛珪得知有叛逆弃暗投明,转为己方人,一时觉得作为郡丞文职去攻打太平道,也不是不可能。

    诸葛亮听到诸葛珪想要亲自出征带兵攻打太平道教娥贼,不由心中暗想,从前诸葛珪就是因为去平定黄巾之乱,才导致命丧战场,身首异处。

    害得整个诸葛家,分崩离析,家破人亡,不得不流落天涯,四海为家,寄人篱下。

    想到这里,诸葛亮猛然一惊,暗暗在心中下了决定。

    一定要阻止诸葛珪再次提刀上马,奔赴战场,以免重覆后辙,马革裹尸,人死两空。

    “父亲。如今母亲身怀六甲,刚刚有喜,片刻离不得人,你若亲自领兵出征,要是有个什么突发事件,府内也找不到一个主事的,兼之战场无情,刀枪无眼。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则我诸葛氏危矣。留下我们这些孤儿寡母,不堪大用,在这世间艰难存活。苟且偷生,实属不易。领兵亲征,还请父亲三思而后行。”

    梳理了一下想法,组织了一下语言,诸葛亮开始劝诸葛珪放弃亲自出征的念头。

    诸葛珪听到诸葛亮提起这个,觉得诸葛亮说的也有道理。

    毕竟,郡丞只是一个文职。加上未习武艺,不通武事,只会舞文弄墨。若是亲自上场,不但对军队的指挥作战不熟悉,而且自己的性命也堪忧。完全是个累赘。

    诸葛珪不由越想越无头绪,甚至竟想得隐隐有些头疼。只好习惯性的问诸葛亮。

    “阿亮,不知你有什么好想法?毕竟,多做防备,讨伐巨鹿郡张角一事,乃是朝廷降诏传檄;郡守张举大人亲自委托我郡丞府全权处理的。若是为父不亲自领兵出征,如何有所交待。”

    “父亲,自古忠孝,难以两全。男儿顶天立地。自当报国,为国尽忠效力。但您身为一家之主,有妻有儿,是我诸葛家的顶天支柱,不得不慎重。孩儿认为,两全办法也并非没有。就是让孩儿代替父亲领兵出征,去讨伐那巨鹿群太平道张角。”

    诸葛亮微微一笑,向诸葛珪提议由他来接替,亲自领兵出征。

    诸葛亮并不知道,多年以后,同样和一个女子,名唤花木兰,替父从军,而盛世流传。

    代父出征。

第60章 精兵强将() 
“阿亮,你年纪还小,又不曾习武,领兵征战,非同儿戏,纵是为父亲往,也不能断定,一定顺利,马到成功。你若前去,要是有个万一,那为父将如何面对列祖列宗,面对你的母亲。此事万万不可。”

    诸葛珪听到诸葛亮想代替领兵出征,前往讨伐,大感惊讶,连连摇头拒绝。

    “父亲,母亲身子不便,您留在泰山郡中,可以照顾母亲。若父亲坚持外出,则府中没有可托付重任之人,难以运转。反之,父亲留在府内,可运筹为幄,居中调度。孩儿必定审时度势,不会亲自卷入战场,最多便是在远方指挥作战,出谋划策。战场厮杀之事,便全权交给都尉薛悌和督军高堂隆等人。”

    诸葛亮轻描淡写地将领兵出征之后的打算,给诸葛珪仔细分析分析,确保生命安全,以消诸葛珪的担心。末了,诸葛亮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又补充说道。

    “父亲还请宽心。古有甘罗十二岁任宰相,孩儿虽年纪尚小,但得先祖传梦亲授,区区领兵出征之事,必定手到擒来。还请父亲能够允许。”

    见诸葛亮都搬出先祖诸葛丰了,诸葛珪也不得不同意诸葛亮的提议了。

    “好吧,你如此有信心,为父也不忍再打击你,就让你替为父出征讨伐,阿亮,你要记住,胜负不重要,一定要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诸葛珪只能在内心中暗暗地为诸葛亮打气,祈求先祖能护佑诸葛亮战胜而归,同时下定决心,要给诸葛亮做好所有的后勤供给,力保精兵强军,战力勇猛。

    “多谢父亲。”诸葛亮对于战场,实在是太熟悉了,对于领兵出征,并不感到兴奋,反而对阻止了诸葛珪上战场,感到窃喜。

    “阿亮,为父虽然答应了你,但为父必须要知道我泰山郡军队目前的情况,若是将弱兵少,为父宁愿去向太守张举大人请求恕罪,申请放弃此次讨贼之行。”

    诸葛珪觉得既然不能亲自前去,那便多了解一下,确认并无一点危险之后,才让诸葛亮代替领兵,毕竟诸葛亮虽说是庶子,但诸葛珪的子女并不多。

    “父亲,关于我泰山郡的军队战将强弱,士兵多寡,纵是孩儿说了,恐怕父亲也心存疑虑,何不招都尉薛悌和督军高堂隆前来一问,当面对质,这样父亲也能真正地放下心来。”

    诸葛亮见诸葛珪罗嗦个不停,干脆不再多劝,让诸葛珪直接召见薛悌和高堂隆,古代军人往上走的路并不宽,除了资历,便是战功了,相信此二人一听到有仗可打,必定悍不畏死,勇于请命。

    “我儿此言有理,来人,去传唤都尉薛悌和督军高堂隆前来一见。”

    诸葛珪听了诸葛亮的建议之后,转念一想,对了,此次领兵出征关键在于此二人,也就附议了诸葛亮的说法。

    朝门外一喊,转手一指,将命令给一直默默站着等候的下人,下人领了之后,一路小跑往府外而去,去请薛悌和高堂隆了。

    不久之后,薛悌和高堂隆便双双来到了诸葛府。

    “末将薛悌,参见郡丞大人,拜见主公。”

    “末将高堂隆,参见郡丞大人,拜见主公。”

    薛悌和高堂隆进门之后,朝诸葛珪行了一个军礼,接着又朝诸葛亮行了下属礼。

    “薛都尉,高督军,快快免礼,来了诸葛府,就当是来自己家,不要有所拘束,请坐,请坐。”

    诸葛珪听到此二人进门之后,竟然喊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