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诸葛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一行人又移步至太守府。待汇报通传之后,由下人带领进入了太守府,见到了幽州太守刘焉。

第84章 认祖归宗() 
刘焉年轻时因为汉室宗亲身份,得以担任郎中一职。后因老师祝恬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又因“贤良方正”,被推举到朝廷做官,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眼下,刘焉官任幽州太守,也是因为刘焉听从了邹靖的提议,才有了刘备的报效投军之举。

    众人跟随着太守府的下人指引,一路前行,来到了会客的大厅。只见一男子身着官服,面如白玉,一股官势不怒自威。

    那人应是刘焉无疑了。

    “拜见太守大人。”校尉邹靖一进房门,便率先行起了军礼。

    “拜见太守大人。”

    诸葛亮和刘备等人也只好有样学样,也向刘焉行了一礼,然后再静待引荐,却不敢随意开口提前插话。

    “哦,邹校尉来了,快快免礼,如今贼势难挡,邹校尉不去准备军备好迎敌,今日前来,可是已有破贼之计?”

    刘焉身为汉室亲宗,论辈份可比汉灵帝差不多,自然对邹靖这一个校尉居高临下,不过也是因为黄巾反贼作乱,不得不依靠邹靖这些武将。

    刘焉还是比较喜欢和文人士子坐而论道,茗茶笑谈,只可惜被派到这幽州荒凉之地,远离洛阳京城。不过,刘焉也是比较能够隐忍,哪怕坐过的官职一个换一个,手下与上司一茬换一茬,刘焉都能够左右逢源,扶摇而上。

    明哲保身,就是刘焉出仕为任的座右铭。

    “回报太守大人,今日有涿县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和蔡伯喈门下、泰山郡郡丞之子诸葛亮,率兵前来投军,助我涿县御敌,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卑职不敢自专,遂将此二人引荐给太守大人一见。”

    邹靖听到刘焉话里隐隐有些责备,不由马上为自己澄清,表示不是不去准备防守黄巾作乱,而是有诸葛亮和刘备二人前来投军,二人背景过于强大,搞不定才将二人拉到太守府来的。

    邹靖话音刚落,便看向旁边的诸葛亮和刘备,眼神里透露着:二位快救我,拉兄弟一把。

    诸葛亮和刘备会意,互相对望,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诸葛亮看刘焉自恃身份,好像也等着二人率先自荐。论背景和实力,刘备除了汉室宗亲,别的什么都没有,可说拍马也赶不及诸葛亮。

    诸葛亮也觉得此时应该由自己当这个出头鸟,先将官府明面上的事情给办了再说,也好给泰山军弄好手续,将泰山平带领进涿县的官府兵营驻扎,才是正事。

    长期盘桓在涿县城外,诸葛亮也怕事外生枝。

    于是,诸葛亮上前一步,朝刘焉行了个后辈士子礼。

    “师从蔡伯喈公,末学后进诸葛亮拜见太守大人,奉泰山郡守张奉大人之命,为讨伐黄巾反贼,诛杀叛逆,在下代家父泰山郡丞诸葛珪领兵出征,前来涿县助战,还请太守周知同意。”

    诸葛亮恭敬地将泰山郡的官引与名帖递给太守刘焉,希望刘焉能将诸葛亮所率领的泰平军引为友军,不然诸葛亮这出师无名,成为野军,就算有功,也难上表。

    “贤侄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竟是伯喈公的得意门生,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代才人出。伯喈公近来可好?贤侄能率兵前来涿县相助,可见忠心报国,心存大汉,不知贤侄此次前来,带了多少兵马?”

    刘焉接过诸葛亮递过来的名帖和官引,仔细一看发现不假,想不到眼前的诸葛亮年纪如此地小,却是蔡邕的学生。加上领兵前来相战,刘焉更是心花怒放。

    这样的诸葛亮,不管带兵多少前来,都是等于白白增加刘焉的兵力,毕竟,没人会相信诸葛亮能真正地统领兵马,指挥作战。刘焉希望诸葛亮带来的人,多多益善。

    “恩师日食三斗,身体康健,一切皆好,多谢太守大人挂念。在下此次共率领泰山郡二千人,皆清一色轻骑兵,目前正驻扎在涿县城外三十里处,恳请太守大人放开城门,让我泰平军进驻涿县,也好加强操练,略筹补给。”

    诸葛亮知道要把泰平军在刘焉和邹靖眼前亮亮相,以免他日立下战功,却口说无凭。于是,请求刘焉将泰平军放进涿县,也好减少在野外,粮草的消耗。

    “这是自然。贤侄远道前来相助,岂有让友军驻扎在城外,露宿荒野的道理。贤侄待会儿即可领兵进城,一切所需皆由邹校尉操办供给,不得有误。”

    涿县又不缺少粮草,现在只愁贼军势大,难以抵挡。所以放诸葛亮进城,还能帮忙守军,何乐而不为。刘焉不止同意诸葛亮的请求,还要求邹靖要将诸葛亮军队的消耗也给安排妥当了。

    诸葛亮连连答谢,邹靖也忙出列领命应诺。诸葛亮见已无他事,便行了一礼后,退步站立,眼观鼻,鼻观心。

    “拜见太守大人,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人,原是汉室宗亲,曾师从卢植、郑玄,见涿县放榜招募军兵应敌,故而聚集乡勇五百余人,皆持军器,人手一马,前来报名投军,讨逆诛叛,以效国恩,还望太守大人能收为帐下,留待军用。”

    刘备也将家底亮给刘焉看,论出身,刘备说实话,比很多人都高了,溯源可到汉室宗亲,又师从大儒卢植、郑玄,可见刘备的简历,令人眼前一亮。

    刘焉见刘备长相异于常人,眉目之间有一股英气,不由来了兴趣。刘焉素来喜欢保持实力,又有心蓄养势力,对于诸葛亮率军前来,虽然高兴,却知道只是暂时的,无法引为己用,友军待战事一了,还是会离去。

    但刘备带来的兵马不同,这是土生土长的涿县兵马,刘焉觉得容易吸收成为自己的羽翼。听到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刘焉更是笑了,论汉室宗亲,难道还比得过身为幽州太守的刘焉么。

    “竟是刘氏同宗,不知玄德出自哪一支哪一脉?”刘焉见刘备的年岁大概二三十岁,也就好奇,问刘备的祖先是谁,既是汉室宗亲,那自然是大有来头的。

    “回太守,备乃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先祖因缘际会,曾留下一脉于涿郡涿县。”

    刘备说得头头道道,生怕刘焉去翻老黄历,揭刘备的老底。毕竟,刘氏自汉高祖刘邦奠定大汉朝之后,子孙何其千万也。

    “哈哈,那理应称玄德一声侄子。幽州得玄德侄子相助,如虎添翼,我心无忧也,如鱼得水,破贼可期也。”

    刘焉十分高兴,直接认刘备为侄子,反正刘焉对于表扬人,这种不需要掏钱,不需要损兵的行为,向来是乐见其成,得心应手。

    刘焉直接将诸葛亮和刘备都认为侄辈,一个贤侄,一个亲侄。这一认,涿县的安危稳稳了,算是超值。

    刘备,字玄德。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刘焉,字君郎。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

    刘备和刘焉互认为叔侄,大为亲昵。

    自此,刘备算是在乱世之中,谋得了第一个名份。

    落叶归根,认祖归宗。

第85章 入驻涿县() 
诸葛亮见刘焉和刘备在那你侬我侬,说个不停,感到无聊至极,却无法提前退场,只好耐着性子,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过了好几个时辰,刘焉和刘备总算是诉完衷情了。也是,从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一直吹到当年天子仁德无双。

    其实,汉灵帝什么德性,在座的各位都心知肚明。二人说到口干舌燥,再无亮点可表,才推说今日天色已晚,待来日叔侄再聚,定详谈个三日三夜。

    于是,诸葛亮和刘备在邹靖的带领下,一一拜别刘焉,原跟返回,出了太守府。

    太守府门口,邹靖却是不急着回去,而是先把诸葛亮和刘备安排妥当再说。

    说真的,有了诸葛亮和刘备二人,邹靖的兵权可是一下子超过其他郡县,好生威风。所以邹靖也不傻,知道此时该招揽收买好诸葛亮和刘备。

    “公子,太守大人有言在先,说泰山友军长途沷涉,需优待安抚,粮草肉食一应供足。眼前,还得麻烦公子先行出城,率兵入涿县城,在下也好安排泰平军的驻地及事宜。”

    邹靖也是希望诸葛亮早些带兵进到涿县,将兵力放到军营,这样虽然得肉疼出点粮草军饷,但也好节制与驱使。

    “如此,劳烦校尉操心,在下实在过意不去,太守优待我等,却之不恭,这便出城,召集郡兵,率军入城,还请校尉能打开城门,沿途指引,多加方便,在下在此多谢校尉的引荐与支持了。”

    诸葛亮也不推脱,既然来了,早晚都要和涿县官兵打成一片,早进城,比晚进城,有利无城。

    “公子,那就此别过,还请恕邹某无法出城相送,邹某军令在身,还要带玄德先行一步,前往军营驻扎,也好安排军士的诸多事项,尽早完成登名造册,发放军帐之类的。公子若领兵回来,到时差遣一守城小兵汇报邹某即可,在下定安排妥当,不让公子受一丝委屈。”

    邹靖向诸葛亮行了一个军礼,表示歉意。虽然邹靖年长诸葛亮那么多,但大汉武人的地位远远不及文人士子。邹靖不得不对诸葛亮恭敬有加,礼遇有余。

    大汉乃是刘氏与世家共治天下。

    “校尉军事繁忙,军令如火,还请自便。在下这就出城,率军前来,些许路程,不足挂齿。校尉,几位兄长就此告辞,来日再会。”

    诸葛亮向校尉邹靖和刘备辞行后,便火速赶回客栈,带上等候在那的唐周,苏双等人,星夜离开了涿县,赶往与率军驻扎在城外的高堂隆汇合。

    在出了涿县城门之时,诸葛亮稍稍一想,感觉此次前来涿县,还是有收获的,唯一的遗憾是没法赶在刘备之前,将万人敌关羽和张飞收为帐下。

    至于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