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火博物馆-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庆长假的安排,博物馆早在半个月前已经公布在网站上。

    但没有人能预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参观。

    “这是怎么了?”

    不人的心中冒出一个疑团。

    今天来的不光有普通的游客,其中还不乏学者、教授。

    这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儿正在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

    就在困惑的时候,有内行人士透露道:

    “不知道了吧!今天一大早,烽火博物馆的博文更新了。它详细考证了明光铠发展沿革,还配了大量的插图,其中不少是目前仅见。”

    “国家博物馆在第一时间就点了赞,并派出一些专家来考证。得到这个消息,圈子里都刷爆了。华东及周边数省的内行,哪还能坐得住,全都汇集到海城。明后几天,来的人还要更多,包场都说不定呢!”

    “另外,博物馆还推出3万枚首日纪念章,都是银子加珐琅彩的精美货色,收藏市场也是一阵躁动,底价已经炒到1000元。如果谁不打算要,可以卖给我。1500一枚,现款现付啊!”

    周围的人不禁愣住,他们赶紧用手机登录网站。

    果然,明光铠考这一篇论文,已经上了热搜的首页。

    仅次于某某小鲜肉摔了一个跟头,某明星婚外情的新闻了。

    华夏盛世,大唐明光铠重现人间

    拨开千年谜团,探寻一个忘却的盛唐

    尚武,不一样的华夏人

    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国庆期间,也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吸引眼球,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今天赚到了!”

    号码在3万以内的观众,脸上纷纷露出喜色。

    如果,这些铠甲是真的,指不定会移出烽火博物馆。

    以后再见到,还不知猴年马月!

    而那个纪念章则纯属意外,它要凭当日的入场券购买,每一个的价格是99元,谁知道转手就能翻上10多倍。

    就在气氛热烈的时候,场上又有人说道:

    “明光铠算什么,如果没有历史价值,它就是一堆废铁。各位先别发火,你们看看博物馆的页面上,还有什么?”

    周围的人赶紧打开烽火app,果然在首页上,多了一个黑色的图块,上面还打了一些问号?

    那个人得意地说道:

    “看不出它是什么吧!就刚才,某大神考证,这是一架飞机,至于是什么型号目前还不清楚!”

    “什么?”

    这下连扛十牛几个人都愣住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忙的是晕头转向,根本没有精力旁骛。

    虽然有烽火app提醒动态,可他们往往都会忽略掉。

    歼11b!

    歼15!

    歼16!

    周围的人纷纷议论。

    哪一个黑色的图块,可以看到明显的双垂尾。

    而军方现役的战斗机中,以上三种都是双垂尾的。

    当然,还有可能是su…27、su…30、su…35等等机型。

    不过,它们出现的几率并不大。

    可大伙儿猜测的时候,有人小声说道:

    “会不会是歼20?”

    “哈哈哈!”

    周围立刻响起一阵哄笑。

    歼20那当然不可能的,它可是国之重器,就算展示那也得是国家级博物馆。

    怎么可能会运到海城这个地方,供一个私人博物馆展示。

    如果摆的是一个模型,除非是全尺寸模型,否则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

    不过,真要摆这么个玩意,烽火博物馆的名声就有些悬了。

    有人立刻揶揄道:

    “如果展览的是歼20,我在门口直播吃石头。”

    “那边正好有一堆水泥砖,咱们一人一块。”

    “算我一个啊!”

    就在他们相互开着玩笑的时候。

    主席台上的领导、学者们终于结束了冗长的发言。

    随着一阵掌声,林超宣布。

    “烽火博物馆国庆日展览正式开始。”

    扛十牛等人立刻奔向国庆日主题馆。

    今天的展览内容早已经确定,它由两个重点构成。

    一个是国防工业的成就上。另一个是经济建设成就。

    入门处是一组组数据,揭示了新世纪以来,华夏所取得的成就。

    不过,今天的主角显然不是它。

    二团团长甚至都没有细看,就踏入了军事成就展览区。

    才看到第一个展品,他就进入失控状态。

    “歼,歼。”

    扛十牛叹了口气,拧开了手里的冰镇矿泉水。

    “咕咕咕。”

    淋了半瓶矿泉水之后,二团团长哆嗦得更厉害。

    “歼。”

0288、三代战斗机的前世今生一() 


0289、三代战斗机的前世今生二() 
“第一次上马?”

    周围的听众愣住了。

    这一段历史虽然离得并不远,但它也不是谁都了解的,这更勾起了他们好奇心。

    林超摆了一下手,说道:

    “在1966年,与歼9配套的910发动机,完成了图纸设计,并在当年年初由602所进行样机试制。配套的205歼击雷达、霹雳4空空导弹也展开了研制。可就在大家认为一帆风顺的时候,却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经过风洞试验发现,歼9iv方案的机动性并不理想。

    于是,设计所又提出无尾三角翼方案,即v方案。可是这个设计,却带来更多的麻烦,比如操纵困难,飞机升降副翼的刚度等等问题。到了1968年6月,专家们发现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实在太大。加上国内的生产受到了运动的冲击,已经不能正常运行,v方案实在进行不下去了。于是,六院停止了歼9工程,这就是它的第一次下马。”

    “哎!”

    周围响起一片惋惜的声音。

    林超讲述时,墙上还有投影出一张张图片。

    那些设计就算放到几十年后,也不算是落伍,下马实在太可惜了。

    林超又说道:

    “这个时候,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为了应对苏俄的军事压力,华夏加快了军事装备的研制。1968年,与歼9配套的910发动机完成初步调试,并在次年完成制造工作。1969年2月,601所决定抽出部分力量,继续进行歼9飞机的研制。同年7月,中央成立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在8月召开航空工业会议,会上决定尽快搞出歼9战斗机。10月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决定歼9将采用两侧进气,正常布局三角翼方案,即原先的iv方案。他们要求新飞机在71年底上天,如果有可能,还要力争提前。

    伴随着局势的恶化,华夏也开始了三线工程建设。六院要求将成都原13航校校址,作为601、606所三线地址。在70年2月,军委批准在成都成立601分所,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611所。可以说没有歼9工程,就没有它的存在。

    而在这个时候,空军对歼9提出了要求,活动半径在900…1000千米,重量13吨,使用过载8,升限25000,飞行马赫数2。5。即后来的双二五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所进行了大量的论证,最后将外形集中到无尾三角翼加前翼和腹部进气上,除了估算优选之外,还赶制出高速、低速两组风洞试验模型。经过大量的实验,最终选择了鸭式布局,两侧进气,这就是歼9vi…i方案。

    设计所刚刚才松了一口气,空军又一次提出要求,双二五太小,双二八太高,应该是双二六,即最大使用马赫数 2。6,静升限 26 公里,最大使用表速 1,300 公里每小时,这就是双二六方案。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原有的布局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设计所不得不对外形进行重新设计,歼9开始演变为双发双垂尾布局,该方案称之为歼9vi…ii。

    可是,国内的科技水平并不发达。专家们虽然对这些方案不停的完善,但依旧无法达到指标要求。偏偏这个时候,发动机的研制也停滞不前,到了1972年4月,六院决定暂缓研制歼9,要求611所转向研究歼击轰炸机或者教练机,这就是歼9工程的第二次下马。

    这当然是一个重磅炸弹,让611所上下都极为震惊,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搞这样的突然袭击。为此,有人向恩莱总理,剑英副主席写了报告。两位领导人,分别作了批示,恩莱总理要求空军司令部找611所研究研究。剑英副主席则要求三机部研究研究。

    空军在找611所的主要干部谈话后,提出歼9的性能必须达到双二五,低于这个标准的,空军不要。于是,611所再次上报歼9研制计划。

    1974年,三机部召开歼9论证会,第四次调整了主要设计指标。决定飞行马赫数在2。4…2。5,升限到23…24千米。同年11月,三机部在金淮召开歼9飞机方案审查会,决定由611所和132厂继续研制歼9。这就是歼9的第三次上马。

    1975年1月,三机部上报国务院、军委,希望对歼9指标作适当下调,即最大马赫数2。5…2。6,升限23000米等等。

    2月18日,在小平同志的干预下,同意了这个要求。

    12月23日,国家计委、国务院国防办,批准了三机部上报的歼9飞机研制实施计划,同意零批试制5架,1980年首架上天,1983年设计定型。

    1976年初,611所在歼9vi…i方案的基础上,调整了总体气动力布局和设计参数,最终形成歼9vi…iii方案。该机保持了原先的鸭式布局外,采用两侧进气。

    可就在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611所忽然接到命令,因研制单位项目调整,歼9项目下马,资料入档。这就是歼9的第三次下马,与以前不同的是,项目被彻底终止。与之配套的工程,涡扇6发动机、205歼击雷达、霹雳4空空导弹也逐步停止研制。”

    这时,有人不解的问道:

    “林馆长,为什么会这样,不是都走得好好的吗?”

    林超苦笑着说道:

    “改革开放以后,华夏接触到了西方的技术装备。比如,空军就试飞过f…16、幻影2000等等先进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