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火博物馆-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航程所限,机群由34架bf…110和63架…111、50架…88组成。

    现在,英国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南边,那就在北方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

    谁知道,机群才飞到英国东北地区,84架战斗机已经猛扑过来。

    护航的bf…110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轰炸机们只能四散而逃,等回到基地才发现,7架bf…110、16架…111和6架…88被击落。

    就算是侥幸逃回来的,也都带着累累的伤痕,其中的不少再也没有修复价值。

    经此一役,第五航空队再也无力参加后续的行动。

    北方的战斗告一段落时,南方的战斗也接近了尾声。

    虽然有数十架飞机被击落,但德国人的既定目标已经实现。

    5个机场中的两个被破坏严重,4个飞机制造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其后数天,德国空军又发动了大大小小的进攻。

    虽然英国皇家空军死战不退,但德国人死死的掌握着主动权。

    直到8月19日,因为天气再次恶劣,行动才暂停下来。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德国空军被击落367架飞机,可谓是代价巨大。

    但它们也让英国的12个机场、7个飞机制造厂,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戈林再次召开空军参谋长会议,对这一时期的战况做了总结。

    德国空军的结论是,选择进攻目标不够集中,致使兵力被分散了,从而降低了空袭的效果。

    为此,戈林转变了攻击目标,将矛头对准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第11战斗机大队的基地,以及那些昼夜生产的飞机制造厂。

    在8月23日当晚,天气再次转好。

    在得知不列颠上空云淡风清时,戈林兴奋得拍了大腿,他知道这时一个绝佳的机会。

    茫茫的夜色虽然增加了轰炸的困难,却也降低了被战斗机截击的危险。

    戈林一声令下,数百架飞机再一次杀过英吉利海峡。

    但夜间轰炸毕竟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果然,一个轰炸机中队迷航了,把原本投掷到伦敦城外飞机制造厂和油库的炸弹,全扔到了伦敦市区内,造成8名平民被炸死。

    英国毕竟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

    丘吉尔毫不犹豫的下令,让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对德国首都柏林进行报复性轰炸。

    8月25、28、29日,英国的空军连续进行了轰炸。

    尽管,轰炸并未让柏林遭到太大的损失,但这让希特勒十分恼火,他叫嚣着彻底的摧毁伦敦。

    这个时候,戈林元帅已经胜券在握,他每天派出1000多架飞机,对英国实施轰炸和夜袭。

    英国皇家空军的损失激增,两周当中,295架飞机被击落,171架飞机被重创。

    在同一时期,生产出来的新飞机加上修复的飞机只有269架。

    有经验的飞行员损失惨重,补充上来的“菜鸟”又不是德国飞行员的对手。

    除了这些损失之外,主要的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指挥空军作战的7个指挥中心,被摧毁了6个。南部5个重要机场,现在全部被摧毁。

    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再狠狠的踢上一脚,他们就会垮掉。

    甚至连英国首相丘吉尔,都焦虑说道:

    “如果敌人在坚持下去,整个战斗机司令部就可能垮台,国家就有沦陷的危险。”

    但让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秉承希特勒的旨意,戈林元帅调整了攻击方向。

    德国空军从9月7日开始,大规模轰炸伦敦。

    精疲力尽的皇家空军终于喘过这口气,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战斗力。

    在9月9日,在强大的护航机群掩护下,德国空军200余架轰炸机再次轰炸伦敦。

    英国皇家空军已经做好了,就在敌人庞大的机群刚刚越过英吉利海峡时。

    等候多时的“喷火”、“飓风”一拥而上,利用之前的策略,他们将德国人战斗机和轰炸机分隔开,并击落的了大量的敌机。

    这样的战斗一直在持续,谁都知道英国皇家空军是不会屈服的。

    终于到了10月12日,希特勒推迟了“海狮计划。”

    1941年夏季,德国入侵苏联,不列颠之战落下帷幕。

0367、的飞行表演() 
“嗡!”

    两架“飓风”战斗机的后部拖着红色的烟雾,它们在空中不停的做着交叉,仿佛是两条巨蛇在缠绕着。

    “太近了,挨得太近了,这两个飞行员简直不要命!”

    展会主持人歇斯底里的吼叫道:

    “各位,这就是著名的萨奇剪,是花旗飞行员萨奇少校发明。在太平洋战场上,不少日本佬就死在这个战术之下。”

    “哦!”

    会场的观众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叫声。

    虽然,“萨奇剪”是飞行表演的保留项目。

    但像华夏飞行员飞得这么近,速度还这么快的却很少见。

    “我很佩服那个林超馆长,他竟然用飓风战斗机做特技表演。要是我肯定舍不得,因为现在能飞的飓风只剩下一架了。”

    主持人的话语又带来一阵的惊呼声。

    这时,两架“飓风”似乎厌倦纠缠。它们再次组成双机编队,急速的往上爬升。

    “天哪,他们要干什么?”

    主持人不解的吼道。

    “飓风”的上方就是那架“…111”轰炸机,它已经停止爬升,现在正平稳的往前飞去。

    “嗡!”

    但两架飓风却直直的向它冲去,动作充满了攻击性。

    主持人立马回过神,他大喊道:

    “各位观众,…111有后射机枪,从6点钟方向进攻,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就算机枪射手被打死,从这个位置攻击大型飞机,恐怕打光子弹都没有作用。一般说来,战斗机飞行员会从下方发动进攻,他们射击的目标是轰炸机的发动机。只要失去动力,那架大王八蛋就会坠毁。”

    “咻!”

    说话间,“飓风”一左一右的,从“…111”轰炸机的左右两侧飞过。

    就在这一刹那,它们打开发烟筒,两道黄色的烟柱立刻出现在空中。

    “漂亮的一击!如果我是那架德国飞机的机组成员,现在只能是跳伞了。”

    主持人吼叫道:

    “我们都知道,喷火战斗机被称之为英伦救星。但那些老爷们似乎弄错了一件事,在不列颠空战期间,飓风击落的敌机飞机数量,超过了喷火。要不是这种简单、易修理的飞机存在,我们早被德国佬收拾了。所以,真正的英伦救星是飓风!”

    “啪啪啪!”

    在场的观众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但是为了“飓风”战斗机,也是为了华夏飞行员高超的技术。

    那飞机现在都要贴在一起了,这样的动作实在是惊魂夺魄。

    只是,它们急速的爬升十多秒以后,发烟筒又被关闭掉。

    接着,两架“飓风”调转机头,急速的俯冲下去。

    “呼!”

    瞬间,就从“…111”的机前掠过。

    主持人又大喊道:

    “干净利落的攻击,这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另一个攻击方式。如果在第一回合没有干掉对手,就要从这个位置上再次发动进攻。不过,这样的行动远没有看上去的轻松,轰炸机的自卫机枪也不是摆设,射手们也会为了生存而竭尽全力攻击。”

    急速下坠的两架战斗机不停的翻滚着,接着它们又打开了红色的烟雾。

    在改平以后,两架飞机忽然向上爬升,然后做了一个筋斗。

    “好,这个殷麦曼转弯,我可以打满分,如果是一架bf109的话,这会儿已经被咬住6点,然后被飓风的机枪打成碎片了。”

    主持人一惊一乍的解说,引起了更多的欢呼声。

    而那两架“飓风”也不负众望,时而翻滚,时而爬升,时而又从低空掠过。

    “哇!”

    整个会场的气氛都被燃爆了。

    “呼!”

    12分钟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

    等三架飞机组成“v”型队,再一次低空通场时,观众们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叫声。

    “怎么就结束了,我还没看够呢!”

    “组委会的人是脑残吗?这么好的表演,就给了这几分钟?”

    “我看了节目单,华夏只有12分钟,后面是棒子的表演时间,据说有8分钟呢!”

    “嗡!”

    华夏飞机的才彩烟还没有消失干净,一架老式的双翼机慢腾腾的来飞到上空。

    “观众朋友们,现在表演的是棒——子。”

    主持人故意拖长了声调。

    团体特技飞行不一定要速度快、但动作搭配一定要好,只要整齐划一就能吸引眼球。

    但个人特技飞行就有讲究了,如果是稀有的机种,只要能上天飞几圈,都能引来阵阵喝彩。

    如果是其他的大路货机型,那就要看动作野不野。

    经常有人将特技飞机改装的面目全非,就是要让飞机拥有强劲的动力,从而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动作来。

    可是,棒国的这架“波音·斯蒂尔曼75型”双翼飞机,显然是一个例外。

    它慢悠悠的人们头上飞过,同时拉起红色的烟雾。

    “四平八稳的表演。”

    主持人没词了。

    激烈的演说,是要配合着战斗机激烈的动作。

    棒国的这架飞机实在太平稳了,就是想喊几嗓子也没有机会。

    他只能紧紧的盯着对方,似乎要找出可以称赞的亮点出来。

    “嗡!”

    棒国飞行员慢悠悠的拉起飞机,然后以小角度向上爬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波音·斯蒂尔曼75型”诞生于20世纪3、40年代,本来是一款训练飞机。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只有220马力,最大时速只能达到217公里/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