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火博物馆-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用到华东战场的装甲车辆就那几样,也不知道会是什么型号的。

    “多谢严馆长。我的工作已经完成,就不在这里耽搁。要不,今天就返回海城?”

    严欣钰笑道:

    “你趁早放弃这个打算,上面的几个老东西又吵起来了,把我赶下来找你评理呢!”

    林超一脸的无奈。

    “那就去看看吧!”

    楼上是一片肃静,八个专家正襟危坐。

    不过,他们的面前摆的不是陶瓷。

    “铜香炉!”

    林超愣住了。

    这一次鉴定不都是陶瓷吗,怎么弄出一个铜香炉来?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一个中年男子却豁然站起。

    “怎么会是你?”

    林超笑了。

    “原来是薛局长,别来无恙啊!”

    哪个站起来的中年男子,正是原海城市博物馆的薛恩薛大馆长。

    不过,现在已经调到下面海西县,出任文物管理局局长一职。

    薛恩脸上抽搐了几下,咬牙切齿的说道:

    “还好!”

    虽然,海城市博物馆馆长,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同属于科级干部。

    调动也属于正常范畴,但从城市派到小县城,就有点降级的意思了。

    可以说这一任期满,再做一任闲差,他也就要退居二线。

    薛恩当然不会甘心。

    不过,已经没人给他撑腰了。

    想要重新出头,就要靠自己拼搏!

    这段时间,他在海西境内四处走访,希望弄出一点新闻出来。

    但结果是大失所望,历史遗迹早已经被保护,新发现的实在不值一提。

    一计不成,他又生出一计。

    在暗地下,花重金买了一个铜香炉。

    确定为真品以后,立刻赶到省博物馆献宝。

    现在,可是文物鉴定会。

    只要这个铜香炉一鸣惊人,他的前程又会变得明朗。

    谁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遇到林超。

    “林馆长,基本可以认定,它是宋代的铜香炉。当然,还有两位专家有不同意见。现在,让你来掌掌眼。”

    严欣钰的话,让薛恩一怔。

    “他是专家,没有搞错吧!”

    专家鉴定的结果并没有出乎意料,物件是真品。

    现在争议的是年代问题,大部分支持宋代,还有两人咬定是明代早期。

    对于薛恩来说,这个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哪怕是明朝早期的香炉,如今也是十分珍贵了。

    他一阵冷笑后,说道:

    “林馆长可要仔细的看,千万不要打眼了。”

    林超就是二流大学毕业生,还能有什么真材实料。

    混进专家组,无非是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

    “这件事可以利用!”

    薛恩悄悄按下手机的录音键。

    铜器的鉴定要难于瓷器。

    瓷器因为年代的不同,工艺、品味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只要把握一些要点,就能做出初步的判断。

    但是铜器不一样,铸造方法、材料,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变过,所不同的是做旧的方式。

    最简单就是街边那种绿色锈,高明一点的还会埋在土里。

    这个过程甚至长达数年,一个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现在,只要林超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会儿,他就会出现在新闻头条上。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

    想到这些标题时,薛恩脸上多了几分阴测测的笑容,他大声说道:

    “林馆长,请您提出宝贵意见。”

    林超戴上手套,拿起那个铜器掂量了几下,又将它放回桌上。

    “薛局长,我现在就问你一句,当真要鉴定这个铜器?”

    薛恩微微一晒。

    林超不过是虚张声势,今天就让他原形毕露。

    “一定要做鉴定!”

101、这绝对是个老物件() 
林超没有立即表态,笑着问道:

    “诸位前辈的意见是什么?”

    专家组的人立刻说道:

    “我可以认定,这是北宋年间铸造的礼器。造型、锈蚀、还有刻痕都对得上。而且这还是个少见的熟坑器,包浆也沁到骨子里了,这个作假实在太难。”

    “我也偏向于北宋的熟坑。现如今的做旧方式,无非就是胶水、熏制、埋坑。可这个物件不存在这些问题,包浆很硬也很难除掉,只有老物件才是这个特征。”

    “我有不同意见。它确实是个老物件,但从工艺上看应该产在明早期。而且是用宋代瓷香炉的翻模而成,否则香炉底部不会有那几个缺。”

    听到这一番发言,薛恩更加得意,他用教训的语气说道:

    “林馆长,你知道什么叫熟坑么?就是一直在人手里盘玩、周转的铜器。这样的物件存世稀少,而且极难作假,只要发现无不是真品。”

    看林超并没有回答,薛恩又接着说道:

    “名品如宣德炉,虽然仿冒数量众多,有些甚至就是明中晚期所造。但只要抓住几个要点,也很容易辨别出真假来。”

    “林馆长,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找一些老物件,再根据前人的经验,细细揣摩上十年,不难得出结果。”

    只要能让林超吃瘪,他就觉得异常兴奋。

    所有的憋屈,似乎都在这一刻宣泄掉了。

    林超并没有发火,脸上依旧是笑容可掬。

    “薛局长,你真的要做鉴定吗?”

    看着他一脸诚恳的样子,薛恩差点笑出声了。

    “做,当然要做了!今天,我就是来学习的。在座的专家学者,都是踏实博学前辈。不像某些人那么的浮夸,只会用卑劣的手段专营。”

    严欣钰微一皱眉,缓缓问道:

    “薛局长是什么意思,这里有谁不够资格吗?”

    薛恩与林超的恩怨,严欣钰是有耳闻的。

    不过,这儿是省博物馆搞的文物鉴定会会场。

    薛恩说这样的话,就很不合时宜了。

    “严馆长误会了,我只是有感而发,并不针对任何人。”

    薛恩差点抽了自己一嘴巴子。

    都是被林超气糊涂了,这种阴阳怪气的话,怎么能够再这样的场合说。

    可现在,他也不能解释,否则只会越描越黑。

    “林馆长,您慢慢的鉴定,还请提出宝贵意见来。”

    林超笑着摆了一下手。

    “那里,我才疏学浅,眼力还不到火候。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各位前辈海涵。”

    话到这儿,他又笑着问道:

    “薛局长,这个铜器你真的要鉴定吗?”

    薛恩不禁皱起眉头。

    林超的做派,也有个说法,叫做“三回头。”

    鉴定人连问了三次,如果物主还坚持鉴定。

    那么接下来的评语,就绝对不会有所保留。

    一旦发现鉴定的是伪品,物主将藏品砸个稀烂,那是司空见惯。

    有些身体不好的,甚至会被活活气死。

    薛恩却一点都不担心。

    这个物件已经由多位行家掌眼,无不确定它是熟坑器。

    就算林超看出什么不对来,顶多是朝代问题,但那又有什么用。

    铜香炉依旧会被博物馆收藏,而自己的前途将再现光明。

    “林馆长只管鉴定,我已经说过,这次就是来学习的。”

    林超一笑。

    “既然薛馆长一再坚持,那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说到这儿,他用眼睛扫了一眼在座的人,缓缓说出三个字。

    “一眼假!”

    如果是博物馆内部鉴定,就必须用“真伪”两个字表达。

    而这一个香炉,却是薛恩拿来鉴定的,就只能说对路或者不对路。

    而比不对路更狠的话,就是“一眼假。”

    那是形容做旧粗糙的藏品,比如街边的绿锈铜器。

    薛恩的脸抽搐了几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来。

    “林馆长,何以见得呢?”

    虽然在场的专家也是一脸的惊愕,但是这句话也只能由他来问。

    这也是规矩,只有林超说出子丑寅卯,别的人才能接口。

    “诸位不觉得这个香炉太重了一点?”

    在场的人一下子愣住了,刚才他们确实掂量过重量。

    不过,除了铜器压手感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异样。

    他们的眼睛死死的盯着林超,就等着他说出结果。

    “宋、明时期,想要提取铜料,唯有用熔炼这一种方法。但这无法将杂质完全去除,能得到的就是铜合金。”

    “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世界上通用的方法是电解生产纯铜。就算是制造成黄铜,也绝对比古铜纯度高,拿起来就更压手。”

    说到这儿,林超笑着说道:

    “其实,只要取一点粉末分析,就能得出结论。如果我没猜错,这是美式火炮炮弹壳铸造的,年份应该是40年代末期。”

    薛恩听了不禁笑出声来。

    “林馆长高见,高见啊!”

    用手掂量几下,就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做的。

    你怎么厉害,怎么不去街边上算命。

    不就是找茬的,至于这么故弄玄虚?

    专家组的也不憋不住了,有人大声说道:

    “林馆长此言大谬,凭重量断定文物真伪,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40年代到现在,虽然已经过了70年。即便如此,锈蚀也不可能完全沁在铜里,只回浮在表面啊!”

    “香炉的里面还有厚厚的一层油烟,如果作假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你的结论未免太武断了吧!”

    林超一笑。

    “诸位都是老行家,自然知道铜器的做旧的方法。无非就是药水泡,火烧等等几种方式。但是,把这些手段用在熟坑器上,却仍然不够。只要抓着沁色等等关键,还是能发现端倪。”

    “这个铜器做得高明,它先被铁刷打磨过边角,这样就会多出划痕,以增加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