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文章,科学院自然是无有不从的,毕竟自工业时代来临之后,徐清一直就是科学院最为有利的支持者,可以没有徐清,科学院也不可能有如今这么崇高的地位,一位院士,便相当于是正三品官的待遇,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而这些待遇,都是徐清一步步为他们争取来的。

    以及包括科学院的经费,也都是徐清大力争取才得到的,可以,科学院能够发展到今这一步,徐清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绝对是不可以被埋没的,虽科学家中大多数人并不讲人情,只讲规则,但面对徐清这位大恩人,大多数科学院的人,都还是领情的,再徐清也确实是没做过什么坏事,难得出了一次纰漏,也是立刻道歉了,帮着首相大人,解决这件事情,显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所以科学院很是配合的做了这样一份采访。

    各大报纸一经发行,又有科学院的背书,民间对于徐清的意见立刻便减少了一大半,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相信权威的,这几分国家报纸的联合报道一出来,市面上虽然还有对于此事的讨论,但已然掀不起大风大浪了。

    至于官场上,徐清的这篇文章虽然把责任推给了他们,使他们的心中有所愤恨,但大多数人对于徐清的这种做法还是十分理解的,毕竟作为朝廷的一把手,他的声望是绝对不能受损的,但这件事也确实引起了百姓对于朝廷的不满,自然要有人来背锅,首相不能背锅,自然是他们来背了,识大体的大臣对此也就不在意了。

    而还有一些,则干脆就是徐清的弟子,正所谓,师有所困,弟子服其劳,他们对于徐清的推卸责任,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怨言的,至于那些有怨恨的,面对徐清的权势,自然也只能忍耐下,然后递上认错的奏章,表示自己在这次事件中,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以此来拦下过错到自己的身上。

    徐清也立刻借着台阶往下走,表面上惩罚了一番这些王公大臣,然后在私底下给了一份远超过惩罚的礼物,算是赔礼,在报纸上刊登了一道歉书之后,第二便立刻大书特书照相机的妙用,老百姓们前一还在看着大人们写的道歉书,原本第二还打算继续讨论的,但这些大臣们的道歉书,立刻便被神奇的照相机给压了过去。

    在报纸的描述中,这些照相机简直就像是神仙的道具一样,充满着魔幻的色彩,只需要轻轻一按快门,一道白光闪过,人和周围的事物就会都被照进一张白色的底片中去,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那么那些画肖像画的人,不就要丢掉饭碗了吗?

    这同样也引起了画家们的警惕,而如此一来,老百姓们的注意力已然全部被徐清吸引到了对于照相机的好奇上来了,至于官员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此时已然没有什么人关心了,这一招转移注意力,可以是成熟政客百试不爽的妙招,徐清自然也是经常使用。

    作为一名政客,总是会犯错的,因为只要是做事的人,就没有不犯错的,唯一不犯错的人就是不做事的人,而既然会犯错,自然会损害声誉,而对于政客来,民心便是他的政客生命线,所以对于错误,政客们自然会想方设法弥补,其中转移注意力这招,可以是经久不衰,徐清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本章完

第660章() 
而如此一来,倒是让科学院照相机研究所的压力陡然增加了不少,原本知道照相技术的不过是一群上流社会的权势者而已,虽然有权利可以让他们加紧赶工,但毕竟站在宋朝帝国金字塔的人还是有限的,而现如今,随着报道,人们心中对于照相机的兴趣,日益增加,这可就是上亿人口的期盼了,虽然这些人都是老百姓,可其中更有科学院所人员的亲戚,朋友们呐。

    他们自然会来问自己家中的人,所谓的照相机,到底是什么东西,而是否又真能这么神奇,仅仅只需要按一下快门,便能把镜像中的物体全部都放入一张照片之中呢?这引起了全民的巨大关注。

    因为人类对于自身的长相,永远是一个疯狂的话题,镜子之所以会被发明出来,,也是因为人们想要看清楚自己的长相而已,而照相技术的诞生,将能够让人们可以把自己某一瞬间的动作,形象全部记录下来,这是何等厉害的技术啊。

    人们常常感怀青春不再,年华易老,若是有了照相机虽然人依旧会老,但却能够将自己青春的模样记录下来,这不得不说是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自然也就让这门技术更加受到人们的追捧。

    一时之间,来科学院询问的人潮是一日多过一日,还好整个照相机研究所都被徐清搬到了天津去了,不然若是继续留在汴京城,指不定会被汴京城的市民们诘问到何等地步呢,而照相机的研究,却让老百姓们热潮不断。

    这虽然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压力,可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么受到人们的欢迎和期待,这自然激发了研究人员的创作热情,原本实验阶段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却在三个月左右,便终于正式定型,然后火速从天津城运送到汴京城来给徐清过目。

    相比起第一代照相机来说,第二代照相机的成像技术确实要好了许多,黑白之间的层次要更加的分明,不像第一代照相机所拍出来的照片,许多黑白连接的地方,几乎是模糊的,整张人脸看上去也十分的污秽,不像现在这一代照相机拍出来的,整个人脸清晰可见,浑身上下,就连衣服的褶皱都能察觉。

    这让徐清大为满意,立刻便让研究所拿出三台来,捐赠到汴京工业馆,临时举办一个照相机展览馆,将其中一台照相机用来展览,供民众观看,然后其余两台,则是在工业馆中临时搭建起两个摄像厅和一个洗照片的成像室,用来给汴京市民们拍照所用。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报纸吹嘘这照相技术那么长的时间,终究比不过试一次来得重要,再加上百姓们对于这照相机也确实是期盼已久,此时直接把他们拿出来让老百姓来拍,也算是挽回一些还记得徐清错误的百姓们的一些声望了。

    只不过这刚刚研发出来的照相机,可不像现代的照相机,拍一张照只需要按一下快门就行了,在这个年代,拍一张照片还是十分昂贵的,首先是物以稀为贵,如今照相机还没有量产,总共就三台,其中一台展览,剩下两台,自然是拍不了多少的照片,所以在工业馆要想拍照,一张照片的价格高达一贯左右。

    虽然老百姓付得起,可真正愿意为一张照片买单的人还是不多的,二来则是这个年代,相片纸非常的昂贵,这可不是现代的数码照相机,拍的不好换掉再拍一张就是了,这些都是一次性的,而且照相机十分庞大,想必看过民国电影的人就都知道,那种照相机,一般家庭是不会买的,如果家里人要拍照,往往是到照相馆去拍摄照片,那些机器都十分的庞大和笨重,这自然也造就了他们不菲的造价,光是成本价,一张照片的价格大概就在三百文左右,可以说是非常的贵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拍照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当然不可能像现代那样,想到什么就拍了,往往要拍照的人,都是西装革履的前往照相馆,然后拍下一张照片,一生珍藏的,因为这种照片,有可能他们一辈子也就拍这一次而已。

    所以当工业馆开放拍照业务之后,即便是一贯的拍照费用,整个照相馆门前也是排起了长队,其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是来尝鲜的,可等到之后几天,来的人就不再是年轻人了,而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纷纷开始出现在队伍里面。

    这也激发了汴京城上万记者们的兴趣,要知道像这种新鲜事物,一般都是年轻人比较喜欢,老年人守旧,一般是不会来的,而现在,这队伍之中不仅仅有耄耋老人,更有一个个的家庭一起来的,这自然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在他们的采访和试问下,这才知道,原来那些耄耋老人们之所以会来,是因为听了孙女,孙子们的话过来拍照留念,想要纪念一下自己如今的模样的。

    而一些家庭来,则是为了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放在家里挂起来的,这些人的身上,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尽管经过几天的宣传,人们早已经知道,照相机只能拍出黑白的照片,但人们依旧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过来拍照,神情之中透入着喜悦,更有肃穆,显而易见,照相这件事,已然开始进入人们的心中了,而人们的接受度,也是远超其他各类科技,直接成为了一场全民的狂欢。

    甚至很多非首都人士,在听闻首都已然开放了照相馆之后,即便是搭乘长途火车也非得来一趟汴京城,试一试这照相的技术,可以说这越发使得照相馆前人马排成了行,对此,徐清只能加紧让科学院抓紧时间再研制出来几台来应急,不然老百姓这队伍实在是太长了,而两台照相机根本就远远不够。

    在徐清的命令下,照相机研究所只能加班加点,又投放了五台照相机,这才算是稍微缓解了一下照相馆的工作压力,可这对于整个汴京城想要拍照的人来说,依旧远远不够,甚至还促发了一个行业,有许多人不拍照,却故意排队,等拿到了拍照许可之后,转手贩卖给那些有钱又不想排队的人,他们卖出的票,往往要十贯,甚至二十贯,三十贯,可即便如此,依旧是一票难求。

    毕竟在这汴京城,有钱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可不想排队,但无奈徐清把所有的照相机全部都运送到了这工业馆来,他们即便有权有势,也只能排队等候,至于跟徐清去吵架,他们是万万没有那胆子的,毕竟就连他们的父母,见到徐清也只能口尊一声徐公,至于他们本人,便是见到徐清的孩子们,都得退至一旁,弯腰行礼,又哪里来的胆子去顶撞徐清的命令呢。

    所以也只能不情不愿的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