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淡为官-第9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宋朝的政治斗争,主要便是家族之间的政治斗争,尤其是上位士族和中级的士族之间,斗争格外强烈,体现在表面上就是很多地方官员开始慢慢不拿中央的话当做一回事了,当然,这跟唐朝时期的兵乱还是不同的,毕竟朝廷还是掌握着财政大权,只要这份权力在手,朝廷始终是掌控四方的中央,而其他地方也只能俯首帖耳。

    关键的是,掌握朝廷的家族,并不想让其他家族来夺取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才是争斗的关键点,原本宋朝的时代是没有士族的,宰相家族上上下下实在是非常的频繁,但自从士族诞生之后,士大夫的权利空前膨胀,同时家族政治也开始产生,这些宰相显然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位置丢掉,虽然他们已然变成了一个个的集团,但在集团中,谁能获得宰相的位置,这还是需要你争我夺的。

    拥有宰相位置的家庭自然不希望被集团内其他的人夺走自己的位置,毕竟士族与贵族不一样,只要三代之内不能重新回到宰相的位置上,那么就会被削去上位士族的头衔,成为中位士族,之后每一代削一级,直到回归平民,因此这些家族自然都要拼了命的去保住自己的位置。

    而那些中位士族则也是要拼了命的去冲上位士族的门票,宋朝独特的士族制度,使得这些官员都必须要卯足了劲去拼那最上面的几张位置,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即便是同一集团内部,杀的也是眼红,其烈度甚至比外部征讨要更加凶残,毕竟宋朝的宰相一共六位,再加上徐清,则是七位,每一位都来自不同的利益集团,徐清自己则单独成立一个利益集团,而每个利益集团的位置是基本保持不变的。

    除非新诞生一个强势的利益集团,比如说如今崛起的广东集团已经挤掉了原本的关中集团,成为了宰相新的继位者,这其中的斗争可谓十分残酷,背地里死掉的人更是以上万来计算,但毕竟这样集团之间的对战还是十分少的,毕竟新崛起一个集团往往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会被其他的集团所打压,广东集团能够出来,实在是一件很巧合的事情,除此之外也是很难诞生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集团外部的斗争相对来说比较温和,而集团内部的斗争则很是激烈,一些地方官员的家族自然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成为宰相,而这些上位士族则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永葆宰相的宝座,因此都赖在上面不走,要么传给自己的儿子,要么给自己的亲家,也就是所谓的政治联姻,通过这种方式来保住自己家的士族地位。

    可以说这是士族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但什么制度都有好有坏,士族制度给国家带来了稳定,却给政治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但毕竟只是上流社会的混乱而已,这些争斗是不会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因此相对来说,影响面不会那么的广,这也是士族制度还能存在的原因,不然若是取消士族制度,天知道这群拥有着巨大财富的士族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整个国家又将走向何方,这是完全无法预料的事情,因此士族制度也就成为了宋朝最为基础的制度。

    而徐清如今提出的这一套方法,无疑可以帮助这些上位士族培养新的官员来帮助自己稳固自己的地位,因此获得了他们的同意,这一项政策也得以实施,同时那一些批评的意见也会被收集起来,交给当地的议会,由他们来进行审查,若是真有问题,则移交给当地法院进行审查,身为公务人员,自然不可能像官员一样,接受大理寺,检察院的审查,那不是他们这个级别可以受到的待遇,法院才是他们的去所。

    这样一来,起码能够保证,被选上来的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平性,这也是徐清能够做到的一些小事情了,做完这一件事情,徐清便不再关注基层官员的改革,这些事情只能留给后人来做,而是开始重新把目光放在新兴科技上面,这才是徐清所关心的,科技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唯有科技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不停的稳步向前,徐清对此深以为然,所以对于科学领域和科技领域,他都是相当的重视。

    而如今在电站出现在世界上第四个年头之后,第一座四十万瓦的电站终于出现在了汴京的郊区,这对于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弹,汴京作为首都的缘故,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因此电站一直没有在汴京附近修建过,而如今,电站开始在汴京城外的郊区落户,这无疑代表着小型电站的技术,宋朝已经完全吃透,安全性已然有了保障,在这背后,是几百人的牺牲,几千人的血汗,数十万人的努力所做到的,徐清自然要去观礼,以庆祝他的开工。

897() 
汴京城外的含山电站从施工到落成总计花费超过四十万贯左右,前后工人越有五百人左右参与此项工程,最终电站落成,将会有一百三十名员工成为这座电站的员工,含山电站每小时的发电量在四十万瓦左右,根据如今一盏灯每小时大约在六十瓦左右,含山电站大约可以供应七千个电灯的供电,这听起来似乎不多,同时工人的耗费量也很大,但这对于如今的宋朝来说,无疑已经是巨大的成就了。

    七千个电灯,放到现代,根本就不值一提,一个酒店里面的灯泡就要以十万计,至于发电站每小时的发电量在十亿瓦以上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如今,电力技术尚且属于新兴技术,因此发电量自然也不可能像后世那么的高,这也能够明白,为什么大部分家庭装不起电灯泡的原因。

    那么一座小电站,却需要四十万贯的制作成本,还需要一百三十名员工去维护它,大约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就在三千贯左右,一度电的价格自然十分昂贵,普通家庭是根本用不起的,更何况含山电站,距离首都如此之近,所以在防护措施上也是最高程度,这些人工成本自然要平摊在用户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首批用户,这七千盏灯,全部都由汴京交通局承包,用作道路照明,不投入到民营市场中去。

    毕竟如今宋朝许多大城市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而汽车的出现也让人们开始热爱上奔驰的感觉,但漆黑的夜色无疑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阻碍,因此修建路灯,让人们可以在晚上看清道路,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首批发电将全部用于道路的照明,之后的电力则会再慢慢转向民用。

    含山电站的选址是在开封城外的含山一代,背靠大山,前方则是开阔的平原,这种地方即便发生灾难也可以进行很好的管控,同时在修建电站的时候,考虑到未来这座电站将会进行扩容,所以在选址的时候,也是尽量选择开阔地带来修建,为此含山电站的电塔相比起其他的城市就要长好几倍,因为含山距离开封大约有四十公里左右的路程,这中间都需要用电塔来连接。

    放到其他城市是万万不愿意承担这笔费用的,但汴京城非比寻常,同时电力是公家在用,自然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修建这一坐电站所花费的钱财本来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额度,再贵一点又能够怎么样呢。

    根据含山电站总工程师的设想,在未来一年内,将为含山电站在创配三台发电系统,这样一来含山电站的总发电量将达到每小时一百二十万瓦,可以满足一个街区的用电量,听上去显然并不多但这将会是宋朝最大的电站,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而为此,这位总工程师所作出的努力也是必然值得肯定的。

    修建电站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如何确保电站发电的频率以及如何将电进行储备,这是很难的,即便到现代,电也很难进行储备,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所有发出来的电都必须在第一时间使用干净,这正是电力发展所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

    因为发电量是恒定的,而使用者使用电的频率却是不一定的,比如说到晚上七点钟的时候用电频率无疑会开始升高,而到凌晨以后,用电的频率无疑会下降,该如何控制这些电的使用,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像现代,为了促进人们环保,联合国便制定了一个全球熄灯日,想通过熄灯的方式来告诉人们节约用电,可事实上人们这么做,其实是更加浪费电的,因为电站平日里正常工作的时候是不停歇的,每天要用多少电,早已经经过精密的计算,突然大面积的停止用电,必然会导致发电站要减少发电量,而等到这一天过去之后,发电站就又要重新大规模启动,这一下就会浪费掉大量的能源,其实要更加的浪费。

    即便是放到现代,如何更加方便快捷储存电能的办法都还没有找到,更别说是在这个刚刚开始的时代了,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的供应以及稳定,总工程师无疑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但显然,即便是现代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发电网络其实很像是一张水网,哪里有需要,电就往哪里流,若是哪里都不需要,这些电自然就浪费掉了。

    所以工程师们在讨论如何攻克储存电力的问题上出现难点之后,只好转而去思考该如何保证这些电合理的进行分配,从而保证尽量不浪费这些电,后来便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全国的电网最好连接起来,电网修建的越大,那么电被浪费掉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正是因为如此,含山电站才会采取大规模的电网搭建方式来设置,在未来含山电站将不仅仅供应首都使用,跟包含整个首都圈将近一千四百万左右的人口,都将由这座发电站来提供电力。

    毕竟以如今的技术,搭建全国电网实在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光是电塔和电线的成本就足以让政府为之破产,因此只能够先从区域开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力的问题,不过紧接着第二点问题立刻就来了,如何控制电站的危险,要知道如今的电线,寿命大约也就五年到八年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