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宫燕-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亲们,二更来了。写一章时心情很沉重,很沉重。
第四百一十二章 留下来的()
“你这话我不同意,什么式微,赵家还有太子殿下赵聿梁呢,他可是一个就能顶三个的。”旁边那个穿蓝衣服的人颇不服气地说。
“可是今年天家都死了两个人啦,而且死的都是男的,你不觉得这有点邪门吗?”先前说话的那个人又说。
先是张昭仪的孩子死了,接着是瑾王赵聿珣,而且是接连两个月内发生的,这就不由得让人会作此想法了。
蓝衣服那人忙说:“两个人的死法完全不同,不要乱说。”
“先别管他们的死法,咱就说他们接连死了这件事,难道你不担心天家接下来还会有人死吗?”
“呸呸呸,乌鸦嘴。”
“不是我故意这么说的,我是真的担心……”
这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赵家王朝会不会开始有变化?这事谁也说不准,但是有很多人开始关心起这个事来了。
冯玉是在瑾王过世的次日中午得知此事的,此时她怀着四个月的身孕。肚子里的孩子正是瑾王赵聿珣的。
这个消息就像一把刀一般刺进了她的身体里,由于刺得太快,她的神经还来不及反应。她呆立在那里,像忽然被什么定住了。
好一会儿后她的脑子才恢复转动,刺痛感也随即铺天盖地般袭来,让她感到头晕目眩。
她在海燕的搀扶下才勉强稳住了身子,颤抖着声音问:“这消息可靠吗?”
海燕忙答道:“可靠,是一位宫女说的,而且外头也已经传开了。”
冯玉大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坐下,然后,她双手掩脸,低声地哭了起来。
他死了?那么年轻、健康的一个人,怎么忽然就死了?她不愿意相信,也接受不了。
于是她派人去打听。
不出小半天,派人打听的人回报道:“听说是上吊自杀的。”
“上吊自杀?”冯玉大感惊讶。
瑾王并非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而且一向心性坚强,怎么会忽然这么想不开呢?
派去打听的人进一步解释道:“听说是在南方赈灾期间认识了一个女子,接着两人便在一起了,但是好景不长,那女人在救灾现场替他挡了迎头击来的一棍,死了,死时还怀着他的孩子。”
冯玉只觉心口像被什么压住似的,气都喘不过来。
但是不久之后她又慢慢地释然了。
反正他跟自己今生没有办法在一起,他会找其他女人又有什么奇怪呢?那个女人,竟然在紧要关头毅然替他挡了一棍,可见是真的很爱他。
那么,瑾王会为那个女人而上吊自杀便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了。
再比自己对他的爱,一切妒忌和不甘便都可以从冯玉的心里消失。
可是,冯玉还是觉得瑾王这做法太过惨烈,太过不珍惜自己了。
她依稀想起那次在花房里他俯身看着她问“你想要吗”时的神情,那么的深情、暧/昧、大胆和热烈。
他那时的眼神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他身边的那个青莲有孕了么?”冯玉忽然问。
那人忙说:“没听说有。瑾王与她成亲没几天就到南方去了,回来时又得了重病,她能怀上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冯玉忽然有种‘终于还是我胜出了’的感觉,微笑道:“好的,你退下吧。”
待那人退下,冯玉摸了摸自己那微隆的肚子,在心里道:“我知道你有不止一个女人,你最爱的人也不是我,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肯定没想到吧——最后为你留下后代的却是我。所以,我不恨你,也不怪你,你安心地上路吧。这个孩子,我会好好地待他,而且绝对不会让他的真实身份曝光于人前。我会让他像个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平安长大。你放心地走吧,等他长大后,我会跟他讲我和你的事,那时,不知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
她在心里喃喃地说着,忍不住泪流满面。
“夫人,大爷回来了。”一名丫鬟忽然在外间低声说道。
冯玉赶忙擦干眼泪起身来迎。
闻健一眼便看到她双眼里的泪痕,顿时一脸的紧张,凑近去问:“怎么啦?”
冯玉忙说:“想起自嫁给你之后我就一直被你宠爱着、保护着,心里感动。”
她还没说完就扑进了他的怀里,将他抱得紧紧的。
这个人是可以摸得着看得到的,这个人给她的爱和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她知道,从此以后她的心不用再漂泊了,她的身体和心灵都完完全全地属于他。她会跟他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一直到生命的终结。
英华殿里,皇上叫了几位大臣和太子来,一同商讨安葬瑾王的事。
皇子的丧葬规矩很多,因此大家从墓地、墓碑的选择到出殡、下葬的时间都一一认真商讨。
太子提议道:“既然三弟生前与明月姑娘这般相爱,死也是因她而死,不如就将她与三弟合葬在一起吧。”
云一亭听了也连连点头,对皇帝说:“也对,他们生时没能完成一世相伴的宏愿,死后不如就让他们如愿地守在一起,这也算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为他们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吧。”
皇上凝神思考了好一阵才点了点头。
接着,皇上便下令追封明月姑娘为瑾王的侧妃,并将她葬在瑾王的墓穴里。
在瑾王下葬这日,京城的许多百姓也纷纷赶来,当看到瑾王和明月姑娘的灵柩并排放置在一个墓穴里面时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和欣慰的眼泪。
“谁说天家人不讲男女感情?”人群中有人用不高不低的声音说道。
一时间现场里的议论声络绎不绝。
也有些人如丧考妣般边哭边抹眼泪。
一般来说,身为九五之尊的皇上是可以不亲临现场的,可是赵乾今天来了。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敬庄皇后、皇贵妃、太子和郭贤妃等人。
下葬的礼仪非常繁琐,因此直到太阳西斜才完成。
尽管烈日炎炎,但百姓们都没有离开的意思,反而越来越多。
对于这些百姓来说,这是一次得见天家人的真颜的机会,因此他们前来并坚守半日并不仅仅是为了送瑾王最后一程。
葬礼好不容易完成了,人群也开始慢慢地散去。
皇上由人扶着上了銮舆,在车里面掩着嘴泣不成声。
他已经死了两个儿子了,就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他忽然有种不如自己也死了才好的感觉。
。。。。。。。。。
亲们,一更来了。二更大约在19:00。
第四百一十三章 留京()
人群忽然喧哗,紧接着传来一阵马蹄声,坐在銮舆里的皇上不禁心下一紧,立即凝神倾听。
由于銮舆的周围全是锦衣卫,所以即便是有突发情况皇上也不会有性命之忧。不过皇上小心惯了,因此听得这喧哗声还是不免有些惊慌。
很快,有人在銮舆前禀报道:“陛下,是沛王回来了。”
皇上大喜,忙说:“降辇。”
“喏。”站在銮舆外的张公公溜溜地应道,随即掀开帘子扶皇帝下来。
瑾王过世时皇帝有派人给沛王送信,但并不要求他必须在举行葬礼时赶到,毕竟从漠南地区到京城少说也得五六天,而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尸体是没有办法在地面上存放这么多天的,况且从风俗上讲也不适宜这么做。
风尘仆仆的沛王赵聿贤在五名随从的陪同下脚步如飞般向皇上这边走来,即将到达皇上的身边时他立即跪下行三叩九拜礼。
礼毕,沛王赵聿贤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语气沉痛地道:“儿臣一路急赶,希望能赶上三弟的葬礼,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请陛下见谅!”
皇上见他一身的风尘,便知他一路上有多赶,忙伸手扶起他来,到:“朕知你已经尽力了,起来吧。”
皇上又命人给沛王端上水。
沛王又渴又饿,接过碗便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抬眼四周,想在人群中搜索太子的身影。
他看来看去也没见着太子,不禁有几分失落和担心。
皇上见状淡淡道:“他尚在后头。”
沛王赵聿贤本想立即到后面去见太子的,又怕皇上生气,只好忍住。
那边厢,太子很快便得知沛王到京的消息,立即往皇上的銮舆这边来。
此时,皇上的銮舆已经继续启程,而沛王也已经骑马跟着往前走了。
太子三步并两步往前追,很快便到了沛王的身旁。
见是太子,沛王大喜过望,忙跳下马朝太子行礼。
太子一把拉住他说:“哥哥不必多礼。”
随后,太子坐上另一匹马,与沛王并肩而行。
两兄弟这般并排而行时百姓们的目光便都落在了他们的身上,纷纷从心里赞叹他们的俊美和潇洒。
“可惜瑾王不在了,不然若是这三兄弟往街上走一圈的话不知得把整条街轰动成什么样。”有人由衷道。
“是啊,是啊,这三人才貌双绝,且能文能武,真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啊!”另一人也附和道。
他们的话沛王和太子都听到了,两人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丝毫的得意。
当一行人回到皇宫时太阳已下了山,天地笼罩在一片暗红色的余晖中。
太子和沛王一起到了皇上那里。
前来英华殿等候指示的还有内阁首辅云一亭、礼部尚书宫泽哲、工部尚书郑玉松和户部尚书李云风等人。
皇上的目光从在座的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后道:“如今朕就只有太子、沛王和四皇子三个儿子了。四皇子年纪尚幼,朕还不能对他委以重任,目前朕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太子和沛王了,所以朕想调沛王回京来协助打理朝事。”
听得这话,众人都不由得大吃一惊。
沛王立即跪下道:“父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