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才的逆袭-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河上,李彦直站在船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西岸,就在不到一里的距离,自己的主公带着的三千士兵正被清军堵住小河之中。

    自从二更时分任思齐带军出发之后,李彦直根本就没有合眼。他一直在担心任思齐的安危。

    以三千军夜袭十万清军的大营,这需要多大的胆量才敢干啊!

    从一开始李彦直就不赞成任思齐亲自涉险,可又无法说服任思齐。打上一场胜仗对守住扬州的意义之大李彦直自然知道,而岱山军中一直缺乏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任思齐这才不得不亲自领兵。

    若是可能的话,李彦直宁愿替任思齐前去冒险,可他也知道自己,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还行,领兵上阵实在不是那块料。

    一夜就在担惊中度过,到快天明时,李彦直不敢再等下去,一面派出哨船顺着运河打探,一面下令全军集合,准备出城接应。

    天色微亮,李彦直立刻带兵乘船出发,除了在城中留下一千步兵守城,其他人尽数上船。一万士兵乘坐四百余艘江船顺着运河北上,走到半路时就听到远处传来的隐隐枪声。

    “快点划!伯爷他们就在前方!”桨手们拼命的划动着手里的船桨,船只飞快的在运河上行驶,终于在任思齐等最危险的时候赶了上来。

    “火炮射击!”看着半里外正蜂拥而来,试图阻止他们下船的清军,李彦直冷冷的下令。

    每条船上都载着一门小炮,得到李彦直的命令后,炮手立刻点燃火绳,刹那间百炮齐发,数以十计的炮弹落到奔来的清军阵前。

    害怕误射到河中的岱山军士兵,炮手们校定的射点较靠前,目的不是大量的杀伤清军,而是阻止清军继续前进,好给船上的岱山军士兵腾出下船上岸的时间。

    看着一枚枚的炮弹轰在前面不远之处,本来正往河岸奔来的清兵不得不停下了脚步,上百门的火炮齐射的威势实在太过骇人。

    好不容易等炮声停了下来,清兵们还没跑几步,耳边又传来火炮的轰击声,原来岱山军火炮几十门一组,竟然进行了轮射。

    趁着火炮遏制住了清兵的脚步,一队队岱山军步兵迅速的从船上下岸,在河岸上排起了整齐的队列。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长枪方阵初显威() 
任思齐袭击清军大营带走了三营三千步兵,剩下的七营七千步兵李彦直悉数带了出来,只留了一千水兵守城。

    除了三千水兵留在船上负责看守船只操作火炮以外,七千步兵尽数下船上岸,按照所属营队迅速列阵。

    每个营在营正的带领下列成一个小阵,火枪兵排成三排位于最前,后面则是六排长枪手。按照岱山军建制,每一小旗十人,其中三个火枪手,五个长枪手,剩下两个是刀盾兵或者枪盾兵一般由小旗官和伍长两个低级军官担任。

    在列阵时,一个小旗的士兵十个一列,火枪手位于最前。一个总旗五个小旗,一个队有三个总旗,每营四队,共列成十横六十列的一个小阵。七营七个小阵连起来成了一个宽达六百多步的大阵。各级军官则位于本部阵列一侧。

    半年多的严格训练,今日终见成果,从下船到列阵仅仅用了一刻时间,这对明末时期的军队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这可是七千人的的方阵啊!

    在岱山军步兵下船列阵这段时间,清兵一直试图进行骚扰阻止,可是在船上火炮的不断轰击之下,大多数清兵都不愿冒着生命危险越过炮弹组成的那道死亡之线,只能远远地对着河岸射箭,可是这么远的距离箭矢对正下船的岱山军连骚扰都算不上。

    看着远处明军不断下船,孔有德急的破口大骂,可是他的骂声却被炮声遮盖,根本传不到对岸。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战场上的态势。这条东西走向不知道什么名字的小河和南北向的运河相交汇,任思齐带着三千士兵乘坐一百艘江船被堵在河中,而为了夹击任思齐部,清兵的兵力被一分为二,一半位于南岸,一半位于北岸。清兵的总兵力一万八千人,在刚才的战斗中死在岱山军枪下两千余人,现在仅剩一万六千。因为战马泅渡河流不方便,其中三千骑兵却都在北岸。在南岸夹击任思齐船队的是泅渡过河的八千步兵。以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地位,贵为王爷自然不愿像小兵一样从河水中游到对岸指挥。实际上南岸八千清军的指挥着只是清军的一个参领,名叫何贵,是孔有德的老部下。

    而现在南岸这八千清军既要压制住河中任思齐部三千明军,又要对付从运河上岸的李彦直率领的明军,兵力可谓捉襟见肘。

    想渡河到南岸支援,那得看小河中的三千明军答不答应!

    而且人在北岸,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又无法直接指挥战斗,现在能做的唯有命令北岸的五千步兵绕道下游泅渡过河前去支援。

    在孔有德的命令下,五千清军步兵向着下游而去,试图泅渡上岸支援。

    见到运河上李彦直统帅大军前来营救,任思齐的心落了下来。为了给南岸的清军以压力,他下令船上所有火枪手全力攻击南岸的清军,并作出试图登岸的举动,逼得八千清兵不得不留下三千人来防止河中明军下船上岸。于此同时,任思齐又派了位于最后的二十条江船掉头往下游去阻止北岸的清军泅渡。

    有船上明军在,北岸的清兵根本就无法再渡过河,也根本不敢再下水,逼得孔有德不得不召回这五千步兵,改派三千骑兵绕道前去南岸支援。

    在河的上游五里处有座小桥,清军骑兵可以从那里绕到南岸去。

    运河中的船队处于和清兵相持阶段,现在援军成了决战的主力。

    七千步兵列成方阵之后,运河上的火炮停止了轰击,步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踩着鼓点向着清军逼去。每一营中都有专门的鼓手,整支大军七八十名鼓手同时敲鼓,鼓声震天使得岱山军士兵士气高昂,鼓声传到对面的清兵耳中,震得他们骇然变色。

    孔有德耿仲明手下的清兵,都是原东江兵和山东兵。自从投清之后,过惯了狐假虎威的日子,最近几年面对明军接连胜利,从无败绩。除了最近一年和大顺军作战打过几场硬仗以外,还从没有见过敢主动向他们进攻的明军。

    连续的胜利,让这些八旗汉军也膨胀了了起来,根本瞧不起他们原本的同僚。

    说来也怪,大部分明军在朝廷治下时战力都渣的不行,从来不敢打硬仗。可是一投到清兵阵营,战力立马提升了一大截,面对以前同一阵营的明军战力呈压倒之势。

    这一方面是满人都军纪要求严格,对败军之将从不手软,导致投降的汉军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另一方面就是狐假虎威的心理优势了,背靠着无敌的八旗兵,这些八旗汉军也跟着抖了起来。

    带队的清军参领何贵见到明军攻了过来,自然不愿输了阵仗,立刻指挥着五千清兵迎了上去。在何贵看来,明军的战力全都不值一提,哪怕是对面这支明军的阵列排的更整齐一些。

    两支军队从相距两百多步的距离相互靠近,缓缓向对方逼去。

    一千多个清军弓箭手走在最前,箭矢已经搭在弓上,就等着进入射程之后,立刻拉弓齐射。同样数量的刀盾手走在弓兵身侧,举着盾牌护住身边的弓兵。

    岱山军的两千火枪手在船上早就装填好火药,全部端着火枪瞄向对面的清军阵列,以清军的密集程度只要进入了射程,断然没有不中的道理。

    五千清兵有三分之一的人有铠甲,大多是绵甲,将领则多是锁子甲。剩下的也都穿着皮甲,弓箭兵是远程兵不需要近身肉搏,却也人人都有一领鸳鸯战袄。当然他们的甲胄大都是从明军手里缴获的,可是若论防御来说,清兵的防御要在大多数明军军队之上。哪怕这只是一支八旗汉军。

    和清军相比,岱山军的装备就要寒酸了许多,除了人人一件的鸳鸯战袄之外,盔甲数量十分之少。毕竟岱山军成军时间太短,扩张的速度太快,以岱山工坊的产能还做不到给每人都配上一副盔甲。所以只有总旗以上的军官才能配上一副盔甲。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战争一触即发!

    ps:不太擅长描写战斗场面,总想写的更详细一些。晚上争取再加更一章。(。)

第三百四十七章 纸老虎() 
微风吹拂着田野,蛙声已经停歇,东方的天空火红一片,太阳已经跃出了遥远的海面。

    在运河西侧无名河南岸,两支大军正在缓缓相互靠近,首先发威的是双方的远程火力。

    岱山军中的一窝蜂飞天神龙等火器全部被带去袭营,军中又没有弓箭兵,主要是弓箭手的训练太需要时间,只有火枪这一种远程火力。因为害怕误射河中船上的明军,运河里船上的火炮并不敢再开炮。

    可是火枪的射程只有一百来米,能击穿铠甲的有效射程也只有五十米。与火枪相比,弓箭的射程可达两百米,即使在一百米内也能射透岱山军士兵身上的鸳鸯战袄,强强弓五十米内甚至能击穿铁甲。而且弓箭的射速远远高于火枪,毕竟不像火枪那样需要麻烦的装填。当然汉八旗的士兵都是前明军,射术远不能和满八旗相比。满八旗士兵几乎人人能拉硬弓,而汉八旗近两万人中才有千余弓箭手,并且大部分弓箭手所用的弓并非清军那种强弓。当然在孔有德军中也有不少火铳兵,不过他们的火铳大都是从明军手中缴获,质量远不能和岱山军的火枪相比,过河的也有千余火枪手,不过都被留下防范河中的任思齐部三千岱山士兵了。可是就总体而言,岱山军的远程火力对清军并不占优。

    当双方的距离约为一百五十米的时候,清军阵列前方的弓箭手已经拉弓进行了抛射。数以千计的箭矢斜着飞到半空,然后从空中呼啸着向岱山军士兵的头顶飞下。早在清兵刚举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