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才的逆袭-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距离越靠近,明军炮火越猛烈,一开始只是红夷大炮,后来明军所有火炮同时开火。数百门火炮的近距离攻击,其威势无可阻挡,清军船队还未接触到明军,就有上百艘船只被击沉,无数的清兵落入江中大呼小叫。

    “额真大人,明军船坚炮利,咱们的船只不是他们对手啊!”绿营总兵柏永馥对准塔道。

    准塔如铜铃一般的眼睛瞪着柏永馥,吓得他双腿发软。

    “撤兵吧!”准塔也知道己方的船只与崇明的明军相差甚远,人家是专门的战船,不是自己这用于运输的民船可以比拟的。

    回去以后,我一定上报豫亲王,督造战船,再伐崇明,准塔恶狠狠的想道。

    PS:最近订阅明显下降,恳请各位书友能够多支持一二。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收藏本来就没多少,作者君本来就挣不到钱,所以还请大家都支持一下啦。一章也就一毛钱,一个月也就花几块钱,也不是很多,但是对我却无比的重要!(。)

第四百一十七章 剃发令() 
杭州攻陷弘光被俘的战报传到了南京,多铎闻报大喜。弘光被抓意味着明朝彻底覆灭,大清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清最大的两个敌人先后覆灭,大顺军被阿济格击败后,李自成的死讯也传扬开来,标志着顺军名实皆亡。现在弘光被抓,南明朝廷土崩瓦解。南明江北四镇连同左梦庚部数十万军队投降,其他地方的军队再不足为惧。剩下的江西湖广两广各省只需要派出使者,即可传檄而定。

    意得志满之下,多铎往北京送出报捷文书的同时,提出了带军返回北方的申请。南方夏季的气候实在炎热,生于北方的八旗兵根本受不了,水土不服生病的士兵越来越多,就连战马都吃不惯南方的草料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导致数万匹战马皆疲瘦。这才是六月的天气,若是到了三伏天的八月那该如何是好?

    既然大仗已经打完,还是早日返还北方吧!

    不过在返回北方之前,还有两件事需要去做。

    第一件事就是整编投降的绿营兵。江北四镇向多铎投降的明军就达二十余万,其中有总兵23人,监军道2人,副将副总兵47人,参将、游击86人,马步兵合计238300人,这还不包括向阿济格投降的左梦庚部。

    可是其中大半都是毫无战斗力的普通士兵。现在大事已定再养这么多人毫无意义,纯粹浪费粮食。

    于是多铎下令,裁撤绿营兵。可是在裁撤之前必须先把绿营将领安置好才行,对投降的将领必须按照原来的品级委任,不能罢免或降职,否者会引起绿营将领的不安甚至骚乱。

    经过考虑后,多铎下令所有绿营将领一律原级委任,像高杰部将李成栋被任命为吴淞总兵、郭虎为广德总兵、胡茂祯为宁国总兵、高进库为江宁副将(江宁即南京)。黄得功部将马得功被任命为京口总兵即镇江总兵。此外,一些不属于四镇系统的将领,也都如此安排,如南明总兵王之纲被多铎任命为徐州总兵等等。

    大部分降将都做了安排,当然也有些降将不好安排,比如刘良佐、李本深二人,他们在南明朝廷己分别位居广昌伯、左都督,多铎不愿意正式承认他们的这些官职,但若是授予他们总兵之类的新官衔,则又相当于将二人降职,势必会引起他们的疑惧,后果相当难料。于是,多铎采取了一个临时性安排命令刘良佐、李本深暂时“以原官从征”,回避了对他们的正式任命。

    当然对这些降将的委任需要摄政王多尔衮的正式同意,多铎把任命建议连同报捷文书一起送往北京。

    得知自己没有降职之后,众降将都安了心,于是多铎宣布进行裁军,各将所部骑兵一律保留,步兵着情裁撤。新招募久离家乡者,通查明白,准归本籍,其水师及战船,仍著领兵官照旧修理,用心操练。也就是只保留骑兵精锐步兵以及水兵等技术兵种。

    经过裁撤之后,各将所属兵力大减。拿总兵李成栋来说,原有兵力一万余人,裁撤之后仅余三千四百人。李成栋是高杰属下重将,其部战斗力在江北四镇中首屈一指,他尚且如此,其他各将兵力裁撤的更厉害。一般而言,各将剩下的兵力多则一两千,少则五六百。

    经过裁撤之后,各将属下兵力大幅减少,由二十多万降到了不足十万。可是还是裁掉老弱新兵之后,战斗力却更胜以前。

    裁兵之后,多铎把地位最高、潜在危险性最大的人如李本深、刘良佐部留在了南京附近,以便南京城中的八旗军能够随时监控这些人。

    而对李成栋、田雄这些地位稍次的悍将,则放心使用,将他们派往战事第一线。不过,这时的四镇降军们根本没有反清的能力。在南京和杭州驻扎的八旗军是清廷在江南进行统治的军事基础,有他们在,降军们绝不敢轻举妄动。

    而更重要的是,四镇降将们此时已不再是“藩镇”,失去了对地方行政权与财政权的控制,无法再像弘光时代那样私自聚敛甚至劫掠钱财,他们的部队所需的粮饷完全依赖于清朝当局的定量供应。同时,手中兵力有限的降将们也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自行募兵,扩大势力。这样,降将们失去了跋扈的本钱,只得乖乖地听从清廷的调遣。

    完成了绿营兵裁撤降将任命部署之后,多铎开始第二件事,那就是颁布剃发令。

    其实早在南京被阿济格攻陷的捷报传到北京,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以为天下大定了,于六月初就悍然下令全国男性官民一律剃发。并传令南京,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现在杭州攻陷,各地纷纷投降,多铎认为是颁布剃发令的时机了。在多铎看来,整个江南的士绅百姓都雌伏在八旗兵的淫威之下,正是颁布剃发令的最好时机。

    多尔衮和多铎们永远也意识不到,清兵伐明如此顺利不是因为他们太强大,而是对于绝大多数大明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家国概念。明也好,清也罢,不过是换个朝廷,换个缴纳税赋的对象而已。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相当一部分官绅地主生活居住在农村,他们同朝廷、官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照章输赋服役,一辈子没有进过城的百姓多得很,中央朝廷的更迭对他们来说是天高皇帝远。只要不被朝廷、官府逼急了,就不会起来闹事,就是所谓的“承平之世”。

    一旦严令剃头,等若朝廷的威严直接加到自己脑袋上,其后果可想而知。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岂可轻易剃掉?数千年汉民的传承又岂是区区一纸剃发令轻易改变?剃了头发,岂不是由汉人变成了蛮夷?

    结果剃发令一出,不仅原先准备降清的人立刻改弦易辙,就连已经归附的州县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树帜反清。

    多铎没想到剃发令颁布的后果如此严重,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江南各地立刻爆发出了抗清的滚滚狂潮!

    PS:最近订阅明显下降,恳请各位书友能够多支持一二。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收藏本来就没多少,作者君本来就挣不到钱,所以还请大家都支持一下啦。一章也就一毛钱,一个月也就花几块钱,也不是很多,但是对我却无比的重要!(。)

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四日,位于长江南边的小县城江阴迎来了新一任知县方亨。纱帽蓝袍,穿戴服饰和以前的县令没有两样,可是却变换了朝廷。

    对于满清第一任县令方亨的到来,江阴城中乡绅百姓是抱着淡然视之的心态。明也好、清也罢,不过是变换了个朝廷,换了个纳粮的对象而已,大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当然在士绅中也不乏对大明心怀忠义者,可那又能怎么样?朝廷数十万军队无数文官武将都投降了,普通士绅百姓又能如何?不过是关起门来骂几声罢了。

    方亨刚到江阴时,和其他新任县官表现没有两样,收取了城中商人们的孝敬,主动拜访城中有名的士绅。

    可是到了二十七日,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四月二十七日,豫亲王多铎下令剃头的命令传到了江阴。常州知府宗澋派了四个满兵专门到江阴传令,对于满洲大爷方亨不敢怠慢,毕恭毕敬的接待了他们。

    二十八日,方亨派人在衙门口张贴剃发的布告,立刻引起县内群情愤愤。

    闰六月一日,江阴县学生员许用等数十人在文庙聚会,讨论剃发之事。许用愤怒的大呼“头可断,头不可剃也!”引起了众人激烈反应。

    不仅县学的秀才们反应激烈,江阴县众乡绅乡老也都坚决反对剃发。乡老何茂、刑叔、周顺、刑季、杨芳、薛永、杨起、季茂、辛荣等人联名上书方亨要求留发。

    方亨勃然大怒,怒声呵斥着众上访之人。就在这日,常州府发来措辞更加强烈的文告,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的语句,县衙书吏在抄写告示时义愤填庸,愤然把笔扔到地上,怒道“死就死吧”,愤然离去。方亨怒令衙役抓住此人时,却没有衙役理睬他。

    下午,城中少年以季世美,季从孝,王试,何常,何泰等人为首,聚众数百前来县衙请愿,鸣锣执械,城中响应者万余人。方亨大惊,许诺允许大家写申请请求免剃。大家这才散了开去。

    城中反应越来越激烈,方亨现在连县衙都控制不住了,便暗地写给常州知府宗澋写信,请求常州派兵前来镇压。然而此举却被一县衙文吏知晓,偷偷报告了典史陈明遇。陈明遇也同样反对剃发,便使人通知了众人。

    众人大怒,于次日冲入县衙,抓住了方亨。众人商议,推举典史陈明遇为首,打起了“中兴大明”的旗帜,自称江阴义民正式反清。

    继江阴之后,其他各地也纷纷举义反清。

    闰六月十一日,苏州地区贴出剃发令。十二日,生员陆世钥在枫桥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