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沟皇帝-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在肇庆府设立高等学院一所,学制为四年级到十二年级。

    实际上这一套模式,全都是效仿幼军营的,甚至连里头预定的老师都是幼军营里的高年级学生。

    而这,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李轩在教育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的试探。

    当然了,为了避免传统士子的反弹,李轩用的名目是皇帝心系百姓,苦于平民百姓子弟无求学之道,所以才会设立少年学院。

    不过现在的关注大唐王朝的士子们,现在都盯着今年的秋试呢,哪有闲工夫去搭理连听都没有怎么听过的幼军营和少年学院啊。

    自从第一次开科取士获得成功后,尤其是这些新科士子们都已经当上了官后,贵州、广西、广东等地的士子们那里还坐得住啊。

    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给朱家皇朝当官也是当官,给李家皇朝当官同样是当官啊,而且看现在大唐王朝声势正猛,一时半会的估计是亡不了,有极大的可能会割据一方甚至干掉明王朝统一天下,所以不少人都认为,自己苦等多年的机会终于是来了。

    春天的登极恩科时间过于紧迫,他们是没赶上,但是这一次的秋试却是能够赶上的。

    这一次的秋试,乃是按照正式科举的流程走了,虽然限于时间比较紧迫,同样也是为了给那些学子们留出一部分的准备时间,所以开始考试的时间是安排在七月份,但是后续考试的时间却是比较紧凑了,基本上间隔一个月就进行一级考试,从七月份就开始县试,八月份进行府试,然后九月份进行院试。

    然后十一月份则是进行乡试。

    等待明年春天,则是进行会试和殿试。

    和第一次登极恩科的时候一样,前明的各级士子,比如秀才和举人,都可以直接参加相对应的考试。

    虽然说情况特殊,第一次县试是在七月份,但是现在都四月了,留给学子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唐王朝开科取士,虽然说八股文章依旧很重要,但是策论和算学以及杂学也很重要,这些学子们自然是要进行相应的学习的,以争取更好的成绩的。

    如今大唐王朝第一次开科取士的考卷都已经是公开,甚至连国子监那边的考卷以及教材也是被公开了,如今市面上已经有聪明的商人紧急雕刻印刷了相关的书籍,比如说登极恩科中会试的答卷文章,国子监的相关内部教材。

    这些都已经可以在大城市的书铺里找到了。

    不得不说,人民的适应性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不管是贫苦老百姓还是自诩精英的地主士绅们都一样,他们都是人,爹妈生的,谁也不比谁更强大。

    不同的是,他们对适应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

    这个时代,近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现在依旧是家天下横行霸道,所以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民众而言,只要能够让他们安居乐业,恩,或者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能够有饭吃,勉强活得下去,那么他们就对外界的变化不甚关心。

    李家当皇帝,朱家当皇帝,天下变动关他们屁事啊!

    而对于士绅地主商人们而言,虽然要求高了点,但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让他们当官发财,他们难道就非得要让朱家当皇帝,不让李家当皇帝不成?

    关键在于,大唐王朝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唐王朝能不能挺住。

    如果大唐王朝没几下就被明王朝干趴下了,那自然是大家都躲着他,但是现在看来,形势却是一片大好啊。

    所以很多自认为找到了出路的士子们,一个个都是磨拳搽掌,准备在秋试里大干一场,捞一个新朝举人,然后明年再去参加会试。

    今年春天很多不学无术的人都捞了一个进士,他们这些精英读书人定然也是能够捞一个的!

    从这一点看,其实这些儒家读书人的适应性比普通老百姓更强大,而且他们还能找出一大堆理论来证明自己这么干是对的,这种见风使舵的本事那是普通老百姓得自叹不如的。

    外界的良好反应也是让李轩颇为满意,直到拿下了肇庆,杀进了广东之后,他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率领下的这个大唐王朝终于是逐渐从土匪流贼转变为一个正式的政权了。

    哪怕只是一个偏偶一方的割据政权,但那也是一个王朝啊,而自己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啊!

    只不过想要当安稳这个皇帝,光靠之前的胜利是不够的,还得有更多,更大的胜利。

    尤其是兴泉府那边,要是打了个大败仗的话,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如今的大号局面说不准就要丧失了。

    “兴泉府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新消息吗?”处理完日常事务后,李轩又是把曾子文喊了过来询问军情。

    曾子文道:“启禀陛下,兴泉府那边暂时安然无恙,方将军前日来报,称正在积极休整补充兵力,预计在四月中旬重新发动进攻!”

    “第四军那边的行动也比较顺利,目前各部已经是摆脱了桂林地区明军的纠缠,正在向湖广靖州挺进,预计也会在四月中旬正式进入湖广靖州。第四军主力北上后,在桂林围剿明军的任务将会转移到第六步兵团等部队身上!”

    李轩听罢微微点头,同时心中暗道:看来,兴泉府那边的围困还是要持续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王单旭那家伙能不能继续坚守下去,如果在援军抵达之前就完蛋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师() 
    兴泉府城内,王单旭一脸愁容的看着手中的报告半天都没有说话。

    虽然说之前他大字不识,但是这一年多来也是硬着头皮读书认字,这文章自然是写不出来的,甚至很多字他都不认得,不过简单的文字报告他还是看得懂的。

    这报告的内容很简单,是城内储备物资的报告。

    上面说粮食已经不足全城人口十天之用了,其他的军械物资倒还算是充足,尤其是弹药和弓箭等消耗性的物资,因为当初大撤离的时候,为了确保贵州东部地区的守军的弹药供应,这城内还留有小规模的弹药以及弓箭等作坊,虽然说包围后,原料已经是断绝了来源,只能依靠原有的原料进行生产,不过这也足够城内守军使用了。

    毕竟现在城内手中的枪炮武器也是不再满编了,火枪不过五百条,火炮不过是一门八百斤的重炮以及十多门一百五十斤的营炮和缴获自明军的百来斤的碗口炮。

    如今城内的作坊虽然已经停工了,不过他们还是储备了足够多的弹药,箭支也有不少。

    至于冷兵器,有着明军这个运输大队长在,大唐王朝从来就没有缺过冷兵器,无非就是冷兵器之中的盔甲少一些,刀剑的质量差一些而已,但是勉强用还是可以的。

    现在的关键倒不是军械弹药不足,而是粮食不足。

    早在数天前,王单旭就已经是下令集中全城粮食,并由军方统一分配,但是收集起来的粮食却是不多。

    这倒不是那些大户们不肯上缴粮食,在军方的刀枪逼迫下,那些大户们可没有胆子私藏大批的粮食,当然了,而且大批粮食也是藏不住,城内就这么大一点,但是人家私底下藏了部分私用的口粮肯定是有的。

    对此军方也不好逼迫的太过,这些大户们自己留下口粮也就留下了,但是多余的都必须出售给军方。

    然而即便如此,搜集的粮食也是不多,这被围城两个月了,城内的粮食也是固定的,大户们平白无故也不会囤积大量的粮食,而且不少人都是在前期私底下高价出售了一批粮食,如今留下来的粮食却是不多了。

    收起手中的报告,王单旭抬头看着下方的一群军官们,然后道:“如今粮草已经能不足十日之用,众位可有什么方略!”

    此时旁边的一个上尉道:“团长,要不我们干脆突围算了,如今我们还有四千可战之士,弹药也算充足,足以让我们杀出重围了!”

    但是这话刚落下,旁边的一个少校却是出口辩驳道:“突围那不正中了伪明贼军下怀嘛,他们在城外埋伏了重兵,如今我们这四千人只有半数不到是正规军的战力尚可,守备军的战斗力要差一些,如果是突围作战的话,就得严重依赖第四步兵团的战力,这用两千人去打四五万人,这不是突围,这是自杀!”

    “不错,突围不可行,先不提我们能不能成功杀出去,但是我们军方能够突围出去,但是城内的万余民众呢,这里头大多可都是心像我大唐的忠义之士,城破之时,伪明贼军怎么会放过他们?”

    兴泉府城之前作为大唐王朝的临时首都,可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原先该城内的死硬分子大多已经是被清理或者牵制徒迁,剩下的都是配合的人,此外还是有大量和大唐王朝关系密切的人留在此地,这些人在明王朝看来,可都是附逆。

    当初明军攻城之初就说过,如果守军投降的话好说,但是如果不肯投降的话,那么等待城破之时鸡犬不留。

    别以为明军不敢这么干,他们真敢,而且还在正泰县城干过了!

    正泰县作为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而且大部分大唐王朝的高层都是正泰人士,明王朝打下来后自然是要大杀特杀,当初劝降失败后,明军强攻该城,城破后城内固守的千余守军以及三千多民众被尽数屠杀,无一幸存。

    好在明军大举来攻之前,守军就已经是对正泰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撤离,大批亲唐的人士被安排通过各种山路小道撤往黎平府,后来黎平府也不安全了,一部分甚至还撤到了柳州府。

    本来兴泉府也是施行了大规模的撤退行动的,不过兴泉府的人口更多一些,而且前期撤退的都是工匠以及官员和家属,但是撤退到了一半,明军就杀过来了。

    好在之前已经是把绝大部分的工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