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侄樱苄莸靡陨埂

    孙礼当时随大司马曹休引军攻打东吴,其时大军至夹石一带,他向曹休进谏表示不可深入重地,可是曹休不听谏言坚持进军,果致败迹。

    贾逵料到东吴在东关没有防备,一定是将军队集中在皖城,曹休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于是,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了二百多里,抓到一个东吴兵,经盘问,才知道曹休的军队果然已经战败。

    贾逵军既已闻知曹休兵败,而且孙权正在遣兵截断夹石。部下的将士大多不敢下决心前往救援,也有人表示不应该再深入犯险,最好等待后面的援军到来。贾逵说道:“大司马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危在旦夕。东吴知道后面没有接应的军队,才敢大胆地追上来。现在我们疾速前进,出其不意地赶到夹石,突然打过去,这就是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东吴看见我军必然退兵。如果坐待援军到来时,东吴已经将把险路全部断绝,到那时兵马再多又有何用呢?”

    于是,他指挥军队备道兼程。到了夹石附近,他命士兵在山口要道上竖起了很多旗子,并留少数士兵不停地打鼓,作为疑兵,然后亲率大队人马迎战吴军。吴军以为魏国救援大军已至,于是迅速撤离战场。贾逵占领夹石以后,又拿出粮食和军资供应曹休的军队,使曹休得以重新整顿队伍,退回扬州。

    【贾曹恩怨】

    历史上贾逵这次虽然救了曹休一命,但曹休实际上并不领情。

    据《魏略》记载,曹休得到救援后,埋怨贾逵救援太迟,于是当场呵责贾逵,以大司马的名义敕令豫州刺史贾逵帮他捡拾弃仗。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于是对曹休说:“本是为国家担任豫州刺史,不是来此为大司马拾捡弃仗的。”乃独自引军退还。随后贾逵与曹休互相上表弹劾对方,魏明帝虽知道贾逵为人正直,但仍然必须倚仗身为宗室重臣的曹休,于是判定二人都没有过错。

    早先,曹休仗着自己是朝廷宗室,一向瞧不起贾逵。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说道:“贾逵性情刚烈,一向轻视诸将,这种人不可都督一方。”曹丕于是打消了重用贾逵的念头。

    然而公道自在人心,曹休以怨报恩,贾逵以恩抱怨,此举深受时人赞誉。据《魏书》记载,休犹挟前意,欲以后期罪逵,逵终无言,时人益以此多逵。

    【朱恒谋略之谈】

    石亭之战中,吴将朱恒曾经提议自身率领一万士卒断绝曹休后路,但因为陆逊等人的关系没有被采纳,对此我个人认为朱恒的建议还是很多可取之处的。

    石亭之战中,孙吴虽然取得大胜,但实际上对于曹魏的打击并不重,魏军虽然失去了很多补给和器械,但士兵大多都逃了出来。

    对于军力而言,陆逊所率领的吴军有九万人,曹军十万人,陆逊就算分出一万人给朱恒,影响也不会很大,然而这一万人要是真的成功堵住了曹军的后路,那就有可能将曹军一网打尽了,那战果就会扩大很多倍了,一旦将这十万全部消灭,对于曹魏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损失了。

    可惜的是孙权和陆逊可能出于保险的考虑,最终没有采纳其建议。

    【曹休之死】

    石亭之战后,曹休上书谢罪,魏明帝遣屯骑校尉杨暨宣旨抚慰,礼节赏赐更加隆重。曹休惭狠不已,因此背生恶痈,不久即薨,谥曰壮侯。子曹肇继嗣。

    相对于其他外姓将领而言,曹魏对于本家的将领们实在优待太过,像徐晃、张辽这些名将名帅,功勋众多,到头来也就一个三品的将军职位,张辽甚至倒霉直接在曹丕时期被无故降职,从征东将军转为前将军。

    而对于曹魏这些亲族,则是有功大赏,有过免罚,像夏侯惇基本就是没有过什么战绩,靠熬资历成为了大将军,而曹仁和曹休均在兵败之后没有被责罚,曹仁在黄初三年(222)到黄初四年(223)南伐孙权时,作为讨伐濡须的统帅,任人唯亲,不听劝谏,导致损兵折将,败退后没有任何降职的处分,结果愧疚而死。

    曹休历史上和曹仁的结局基本一样,讽刺的是二者当时的官职均是大司马一职,也就是说二者都是当时曹魏军中的最高统帅。

第014章 孙权称帝() 
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不过其实早在黄武二年(223)孙权就已经有机会称帝了,然而最终他拒绝了。

    【能帝未帝】

    黄武二年(223)四月,江东群臣劝谏孙权,孙权没有答应。

    据《江表传》记载,权辞让曰:“汉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心而竞乎?”群臣称天命符瑞,固重以请。权未之许,而谓将相曰:“往年孤以玄德方向西鄙,故先命陆逊选众以待之。闻北部分,欲以助孤,孤内嫌其有挟,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发,便当与西俱至,二处受敌,於孤为剧,故自抑按,就其封王。低屈之趣,诸君似未之尽,今故以此相解耳。”

    不过实际上蜀汉经过襄樊之战、上庸之变以及夷陵之战等一系列的打击,短期内以及无法在对孙权造成威胁了,而且那个时候刘备也已经快去世了,蜀汉内忧外患很多,诸葛亮等人不可能选择在此时和孙权开战的。至于曹丕,孙权不管称帝与否,他都会大举来袭,毕竟孙权背叛了他,这个仇没有那么好消的。

    在黄武二年(223)时,孙吴集团已经连续击败了刘备和曹丕的大举入侵,并且还夺取了荆州,可以说声势正旺,孙权趁机称帝实际上亦无不可的,当然了他选择谨慎一点也更好。

    【正式称帝】

    黄龙元年(229)春,东吴公卿百官都进劝孙权正式称帝。夏四月,夏口、武昌都传言有黄龙、凤凰等祥瑞出现。十三日,孙权在南郊正式登基为帝,当日大赦,改年号为黄龙,并且追谥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哥哥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吴王太子孙登为皇太子。将军官吏都晋爵加赏。

    孙权称帝后,大会百官,归功于周瑜。据《江表传》记载: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昭忠謇亮直,有大臣节,权敬重之,然所以不相昭者,盖以昔驳周瑜、鲁肃等议为非也。

    就这样孙权于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当初,汉献帝兴平年间,吴中就童谣曰:“黄金车,班兰耳,辏Р牛鎏熳印!

    同年秋九月,孙权迁都建业,就住在原来的府第中,不再另建新宫殿,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掌管迁都后武昌的事宜。

    当时孙权任用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而谢景、范慎、羊等都作为宾客,于是东宫号称人才济济。

    太子孙登让侍中胡综作《宾友目》说:“英才卓越,出类拔萃,是诸葛恪;精识时势,见解深刻,是顾谭;雄辩明达,言能释疑,是谢景;学问深邃,可与子游、子夏等同,是范慎。”羊衜私下反驳胡综说:“诸葛恪才大然而粗疏,顾谭精明然而残忍,谢景善辩然而浮浅,范慎精深然而狭窄。”羊衜终于因此言被诸葛恪等厌恶,以后这四人全都败倒,正中羊衜所言。

    《吴录》记载权告天文曰:“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於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於汉,汉氏已绝祀於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徵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吴国建立时间的争议】

    现在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吴国在黄龙元年(229)正式建立的,不过有部分人认为吴国实际上上建立的时间可以向前推,黄武元年(222)孙权被封吴王之后,吴国实际上就已经成立了。

    不过后一种看法我个人并不认可,因为按照这种说法,魏国和蜀汉的成立的时间也会大大推前了。

    毕竟在当时封王建国,的确能建立诸侯国,但也就这样了,诸侯国在名义上还是不能自主的,如果诸侯国都算国的话,那汉朝封王建国的要有多少啊,别忘了,汉朝长期都有诸侯王存在的,其中异姓王也不在少数的。

    或许有些人要说了,当时的孙权实质上已经长期割据一方了,再加上名义上封王,有名有实,怎么就不算建国了。然而曹氏和刘备都是先王再帝了,如果孙权算在黄武元年(222)就建国了,魏国就可以直接追溯到建安十八年(213)或者建安二十一年(216),蜀汉的成立也可以向前推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了。

    毕竟魏蜀吴三国都是先经历封王在称帝的,而曹操在封王时,曹丕在继承魏王后都还是承认汉朝统治的,刘备自封汉中王(汉王)也不例外,而孙权也是被曹魏封王,也是承认了曹魏的正统地位,虽然实际上割据一方,但在名义上并没有脱离曹魏的。

    封王建国和称帝建国实际上是两个概念,在三国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天下的主人是皇帝,是天子,并不是诸侯王,所以封王只表示对一方有割据之权,但上面依然要承认天子的存在。而称帝就表示自己就是老大了,或许有敌人,或许有盟友,但只有部属没有上司了。

    而且在黄武元年(222)的时候,孙权并不是不想称帝,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了,孙权怎么可能不动心思,而是当时他根本就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