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三国志-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延熙十年(247),姜维迁升为卫将军。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
当时魏国的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协助,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枹罕,这样对内则平定恶羌,对外则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
郭淮却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看到郭淮军队来到,姜维离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延熙十一年(248),郭淮大败治无戴,姜维出兵石营,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做为人质。郭淮想兵分两路,诸将都认为姜维向西连接强大的胡兵,廖化则守据天险,如果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前进无法牵制姜维,后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接上联系之前,各个击破,这是上策。郭淮说:“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维肯定要有所顾忌。等姜维赶回来,廖化已被击败,而且可以使姜维疲于奔命。姜维的军队不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然会撤离,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营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功被封为都乡侯。
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人则率部降蜀,都被迁至蜀境。不过关于此事在《魏志》和《蜀志》记载的具体时间略有差异。
延熙十二年(249),曹魏发生高平陵政变,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军出西平,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
曹魏派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陈泰统兵抵御。二人商量对策时,陈泰说:“曲城虽然坚固,但是远离西蜀,道路险峻,粮食只能长途运输;羌胡的人质们害怕为姜维服劳役,也一定不会长久配合。如今只要我们围而攻之,兵不血刃就能夺取麴城。西蜀虽然可能发来救兵,但山道险阻,也不会很快到来。”
郭淮从其计,遂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蜀军出城挑战,陈泰又命坚守阵地不战。曲城蜀军困窘不堪,甚至把干粮分给兵士,靠吃雪水过日子。姜维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与陈泰相遇。陈泰说:“兵法贵在不用打仗就能让人屈服,如今只要我们切断牛头山的道路,使姜维没有了退路,就能把他擒获了。”遂令各部坚垒自守,不与蜀军交战。陈泰即调军南渡白水,顺河东行;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姜维及时发现了魏军的动向,姜维迅速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孤立无援,只好献城投降。
此时邓艾担任南安太守,姜维撤回后,郭淮率军西击羌人各部,邓艾说:“敌兵撤离不远,也许很快就反扑过来,应当分兵行动,以免发生意外。”郭淮就留邓艾屯白水北岸,以防蜀军反攻。三天后,蜀军果然复返,姜维派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和邓艾迢遥相对,却不向魏进攻。邓艾对诸将说:“姜维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他们应渡河而不必设桥。这是姜维想使廖化来牵制我军
军,不让我们动兵。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之北,距邓艾驻地六十里。邓艾于当夜抢占洮城,不久,姜维果然率重兵奔袭洮城。姜维见魏军已抢占洮城,遂退兵。
可以发现,在蒋琬和费祎时期,姜维已经多次北伐,但因为兵力受限,战果不大。
第023章 大举北伐的开始()
延熙十六年(253),费祎被刺杀,蜀汉内部再无人制约姜维,就此之后蜀汉北伐的规模大幅扩大,最终严重的消耗了蜀汉的国力。
姜维在获得足够的兵力后,开始取得了不少的战果,先杀魏将徐质,后大败王经。因此在延熙十九年(256)升任为大将军。然而就很快由盛而衰,姜维此后作战接连不利,完败给了邓艾。
延熙十六年(253)费祎被刺杀身亡,恰好当时孙吴的诸葛恪也准备出兵伐魏,联络姜维同时出兵,于是姜维就率领数万人出石营,围攻南安,魏国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救援,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却因为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被迫撤围退走。
据《汉晋春秋》记载:恪使司马李衡往蜀说姜维,令同举,曰:“古人有言,圣人不能为时,时至亦不可失也。今敌政在私门,外内猜隔,兵挫于外,而民怨于内,自曹操以来,彼之亡形未有如今者也。若大举伐之,使吴攻其东,汉入其西,彼救西则东虚,重东则西轻,以练实之军,乘虚轻之敌,破之必矣。”维从之。
延熙十七年(254),蜀汉朝廷加姜维督内外军事。当时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从李简处得到了很多的军需物资,于是姜维率领张嶷等挥师北伐。
此时患有风湿的张嶷这时已经严重到不能走动,必须依靠拐杖站立,于是有人提议把张嶷留在后方,但是张嶷执意跟随大军北伐。出发之前,张嶷向后主上书道:“臣得蒙主上看重,屡受恩惠,加上有病在身,时常担忧突然身亡,不能报答主上。如今总算可以随军出征,为国效劳。如果取得凉州,臣愿意担任藩镇守将;如果不能报捷,只好牺牲自己以作报答。”后主看了感动,不禁流下泪来。之后与魏将徐质交战,张嶷亲自搏战,但因寡不敌众,临阵战死,求仁得仁。
后姜维进围襄武,为了张嶷报了仇,他杀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魏军败退。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延熙十八年(255)春,征西大将军张翼同卫将军姜维一起回到成(g)都,姜维在朝堂上提议再一次出兵伐魏,唯有张翼一人当庭争辩,认为国家弱小百姓疲惫,不应该滥用武力,但姜维并没有听从张翼的意见。
同年,魏大将军司马师新亡、其弟司马昭刚刚控制魏国朝政,于是姜维准备乘虚而入,他率领张翼、夏侯霸等人到枹罕,进军狄道,并晋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
姜维来袭之后,直面的对手则为雍州刺史王经。历史上王经是文官出身,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军事经验。
得知姜维来袭后,王经当即告知陈泰,称蜀军同时从祁山、石营、金城三路发起进攻,建议从这些地方迎敌。王经请缨领军在石营迎敌,建议分兵守祁山、同时部署凉州魏军去枹罕侦察进军金城的敌军。陈泰认为情报不可靠,蜀军不大可能聚集如此大军对付王经。但蜀军规模确实如此,魏守军不足以分兵。凉州魏军一旦被调往他处作战,地域陌生,故也不能尽其用。
陈泰因而回复王经,因敌军不应该足以分兵前进,他们必须进一步分析姜维动向,魏军必须聚集军队以获取完全的数量优势。命王经进屯狄道,避免迎敌,等候援军到来。陈泰向魏廷请求援军,同时亲自率军向陈仓进发。
然而王经并没有听从陈泰的命令,擅自出兵,率军冒险出洮河上游的故关,两军在洮河西岸交锋,魏军遭惨败,仅逃跑时淹死在洮河里的士兵就有万余人,王经军大部不知所踪,死者数万。王经只得率万余残部渡过洮河撤回南岸的狄道,在城墙保护下重整。
大胜之后,姜维想要趁胜进军,张翼劝谏道:“可以停止了,不应该继续进军,进军的话可能会毁掉这份大功,就像为蛇画足一样。”姜维大怒,不听劝谏,将王经包围在狄道城内。
陈泰得知前线战败后,星夜驰报朝廷,同时收编王经的残部,作好进攻准备。不久,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
陈泰率军到上邽时,邓艾、胡奋、王秘等率领的援军也到了。在军事磋商中,邓艾指出在王经遭到了导致该地区精锐被歼的惨败后,蜀军士气极高,己军士气低落,援军是在战败后仓促聚集来的,难以在当时就取胜敌军。故明智的做法是牺牲一些当地的利益以挽救全局的利益,最好让王经自守,等蜀军疲倦松懈了再发起反攻。其他人都同意邓艾的建议,唯有陈泰反对。陈泰推理姜维因后勤问题没有补给以应对长期相持,利在速战速决。蜀军一旦粮尽,士气不能持久。大家最终都同意了陈泰的主意。
陈泰随后兵分三路,向陇西推进,绕过姜维军当天夜里赶到狄道城东南的高山上,然后燃起一堆堆烽火,下令士兵鼓角齐鸣。狄道城里的将士一见救兵到了,士气大振。
姜维起初还以为当官的来救部下肯定要把各方人马聚集以后才能发兵,此刻忽听说魏军已经杀到,便认为发生了意外的变化或是敌军早有预谋,于是全军上下都很震惊和恐慌。魏军进发陇西,一路上山道深险,陈泰料定蜀军必然会在途中设伏,于是伪装成从南路进兵的模样,姜维果然派兵埋伏了三天,结果魏军秘密行军,终于躲过了蜀军的埋伏。姜维于是带兵绕过山峰追杀过来,两军经过一番争斗,姜维败退返回营地。
这时,凉州的魏军已从金城关赶到沃干阪,陈泰和王经秘密约定日期,计划一同攻击姜维兵马返回的通道。姜维等人听说这个消息,慌忙逃窜,狄道城中的将士终于被解救出来。王经慨叹道:“粮食供应不足十天,出击方向不合时机,险些全城覆灭呀!”陈泰一面慰劳将士,一面调度人马,派人驻守险关要隘,并且加紧整修城垒,然后自己带兵返回,仍屯驻在上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