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偃蝗痪涂赡馨づ宜锶ɑ共荒苣谜耪言趺囱蹦晁锶ǜ野炎匪嫠锊叩睦铣加莘⑴浔呓淳悦挥械慷哉耪颜庋觯蛭蠊锶ǜ揪统械2黄稹

    像孙权称帝时能趁机奚落张昭一番,但这种机会却是很少的,正常情况下还是张昭批评孙权,孙权乖乖听着。

    日后张昭每次朝见,都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经因为直言逆旨,而不进见。后来蜀汉的使者抵达,称赞本国的德业,群臣中竟没有一人能让他屈服,孙权叹息道:“如果张公在坐的话,他不屈服也会意挠,怎么还能自夸呢!”隔日,派使者劳问,想要请见张昭。张昭到达后,避席道歉,结果却是孙权跪着阻止。

    张昭坐定后,仰头说道:“当初太后(指孙坚吴夫人)、桓王(指孙策)不把老臣交给陛下,而把陛下交给老臣,所以臣思尽臣节想要报答厚恩,但臣见识思虑浅短,违逆陛下圣明的意旨,自己认为死后必将尸骸永远丢弃在沟壑中,不料又蒙召见,得以报效陛下于朝廷。然而臣这颗愚暗的心用来服事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死而后已。假如说要臣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陛下的欢心,这一点为臣是绝对做不到的!”孙权为此向他道歉。

    所以说只要孙权还活着,就算他为了他自己,也不可能让张昭当丞相的,就不说张昭当了丞相日后百官听谁的,孙权自己也受不了这个罪啊!

    嘉禾元年(232),公孙渊在辽东反魏,向孙吴称臣以为外应,孙权非常高兴,派出使者率领万余部队出使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得知此事后,吴国朝廷内部大臣们纷纷反对,包括陆逊在内多人上书,孙权无动于衷。

    张昭也是持有反对意见,他劝谏说:“公孙渊背叛魏国,害怕受到征讨,才远道前来求援,这并非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向魏国表明心迹,我们的两位使者就回不来了,这不是要让天下人所取笑吗?”

    孙权与他反复争辩,但张昭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孙权实难忍受,按刀在手愤怒地说:“吴国的官员士人进宫则向我拜谒,出宫则向您致礼。孤人对您的敬重,也算到了顶,而您却屡次在大庭广众中反驳孤人,孤人真担心自己会做出失策的事。”

    张昭久久地注视着孙权说:“为臣虽说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采用,而每每竭尽愚忠,确是因为太后临终之时,将老臣叫到床前,遗诏顾命的话语总在我的耳边啊!”说着涕泣交流。孙权把刀扔在地上,与张昭相对而泣。然而孙权最终还是派张弥、许晏去了辽东。张昭忿恨自己的忠言未被采纳,就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孙权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也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以表示他也永远不打算出门了。

    结果公孙渊最终杀害了张弥、许晏,出卖了孙权。孙权知道后多次派人慰问张昭并赔不是,然而张昭坚决不起床,孙权因故(此地无银三百两)路过张昭家门喊他出来相见,张昭以病重相推辞。

    孙权愤怒之下放火烧他家的大门,想以此把他吓出来,而张昭反而又把内室的门窗关严。孙权不敢真的伤到张昭,于是让人熄灭了火,在门外站立很长一段时间,表示张昭再不出来自己就一直在外面站着。张昭这才在的几个儿子的搀扶下出来面见孙权,孙权用车把张昭带进宫中,自我作了深深的谴责。张昭不得已,自是又恢复朝见。

    公孙渊背盟之后,孙权的面子和节操也算是丢光了。

    嘉禾五年(236)张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死前张昭留下遗嘱,要求对他用缣布束发,用不上漆色的棺材,以平常的穿着装殓。孙权亲自素服吊唁,以太牢礼仪祭祀,追谥他为“文侯”。张昭长子张承已被封侯,故由小儿子张休继承爵位。

    历史上张昭以政治能力而出名,向孙权推荐了向孙权举荐严畯、吕蒙等人,在文学和书法上面也有所成就。

    姓名:张昭

    属性:统率(b)历史上张昭曾经统兵作战过,在讨伐当涂失利后就很少领兵了

    政治(a…)张昭本人的政治能力并没有后世流传的那么强,不过他声望的确很高

    谋略(b)张昭实际上是孙策的谋主,孙权早期的主要谋士,然而表现一般

    总评(a)张昭在孙吴集团内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孙策留下的托孤大臣

    别名(称号):张公,字子布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重臣、将领、谋士

    官职:辅吴将军

    爵位:拳侯→娄侯

    家庭出身:徐州士族

    生卒:156…236

    出生地:徐州彭城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张承、张休)

    主要经历:

    年拒绝陶谦、辅佐孙策,被孙策托孤帮助孙权

    年帮助孙权稳定局势,赤壁因为劝降后来在孙权称帝时被羞辱称病退官

    年担任辅吴将军、班亚三司,多次批评吴主孙权

    总结:江东二张之一,张昭名

    望高,但实际上的贡献未必比张纮多。

    ps:最近事情太多了,更新估计就是这样了,时断时续的,过过会好点

第056章 东吴太子() 
孙权封王之后,初步建立吴国,以其长子孙登为太子,孙登非常有明君之风,为众人所认同,可惜早逝。孙登死后,孙权以其三子孙和接替太子之位,并且只封其四子孙霸为鲁王。

    历史上孙登是孙权的长子,出身和曹昂类似,生母地位都比较低下,后来被孙权嫡妻徐夫人抚养,成为了孙权的继承人,是实际上的嫡长子,历史上孙登也是公认的优秀太子。

    黄龙元年(229),孙权登基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以诸葛恪为其左辅,张休为其右弼,顾谭为其辅正,陈表为其翼正都尉,这即是所谓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瞆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称人才济济。孙权迁都建业,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孙登镇守武昌,兼理宫府遗留事宜。

    黄武四年(225),孙权为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命程秉从吴郡迎接周妃至武昌,教诲孙登。又挑选芮玄的女儿聘为淑媛。

    历史上孙登为人正统,爱护百姓,心思细腻,并且能以大事为重。

    作为孙家人,孙登也喜爱狩猎,本来有小路近道,但他常远绕良田,不践踏庄稼,到休息时候,又选择空闲之处。就算多花费一些时间,他也不想烦扰百姓。他曾骑马外出,有一颗弹丸从身边飞过,他身边侍卫便去寻找射弹丸之人。正有一人手握弹弓身带弹丸,大家都认为就是这个人射的弹丸,但其人否认不服,侍从们便想揍他,孙登不允许,派人寻找飞过他身边的那粒弹丸,同此人身上携带的一比较,两者并不一样,于是放走了那人。又有一次丢失了盛水金马盂,查出偷窃者,原来是自己手下人干的,孙登不忍心重罚他,只叫他来责备了一通,遣他永远回家,并令身边的人不要张扬。

    后来他的二弟孙虑去世,孙权为此降旨减损百官饮食,孙登认为此举不妥,于是昼夜兼程,赶到赖乡,亲自通报,孙权当即召见他。孙登见孙权悲痛哭泣,便劝说:“孙虑一病不起,此乃命定。如今北方未统一,四海都在仰首盼望,上天授命陛下,陛下却按照社会下流百姓的思路,减少朝臣的饮食,超出了礼制的要求,我私地忧虑不安。”孙权听从了他的劝告,为此增加饮食。

    孙登住了十多天,孙权打算他西还武昌,孙登深切地为自己求情,认为长时间的离别使自己不能侍奉父母,于作儿子的道义有缺憾,又陈述陆逊忠诚勤勉,武昌那里无什么顾虑,孙权于是留他住下。

    孙登的养母徐夫人因为嫉妒后来被废,孙权将其发回吴郡。当时是步夫人得宠,她也拉拢孙登,步氏有所赏赐,孙登虽然不敢推辞,但也只是拜受而已。而徐氏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却必定沐浴后才穿上。

    孙登将被册立为太子时,他推辞说:“根本得到确立,道义才能产生,要立太子,应先立皇后。”孙权说:“你的母亲在哪?”孙登回答说:“在吴郡。”孙权沉默无语。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逝世,时年三十三岁。孙登最初葬于句容,设置园邑依法奉守,三年后改葬蒋陵。

    孙登临死前,推荐自己的三弟孙和接替太子之位,又举荐包括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等多位优秀的臣子,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死前遗言非常真诚,孙权看过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孙登为宣太子。

    据《建康实录》记载,孙权获悉惊讶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说:“国家丧失了英明的太子,百姓有何福气可言啊!”

    在早先孙登作为长子,又是极为优秀,其他继承人无法何其相比,所以孙权并没有后继者的问题,但在孙登死后,孙权虽然以三子孙和为太子,却在同时也封孙霸为鲁王,对其也是非常欣赏,结果形成了二宫并立的局面,吴国内部大臣们也纷纷站队。

    在孙权二子孙虑,长子孙登先后去世后,三子孙和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而且孙登在死前也推荐其接替太子之位,所以孙权在孙登死后的次年,赤乌五年(242),册立孙和为太子,当当时孙和十九岁。阚泽任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都是他的陪侍随从。

    据《吴书》记载,孙登三弟孙和幼时子以母贵,受到孙权宠爱。孙登与孙和亲近,像对待兄长一般敬奉孙和,时常表现出让位于孙和的想法。

    孙和当上太子后,表现的也并不差。当时司法官员多用条例律书来问罪,孙和认为奸猾狂妄之徒,将利用讼事掺杂个人私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