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三国志-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病重后,太子年少,于是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身份兼任太子太傅,令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孙权病危时,召见诸葛恪、孙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托付他们以后事。

    据《吴书》记载,孙权病卧在床,讨论可以托付的大臣,群臣都属意于诸葛恪,孙权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而孙峻认为当今朝臣没有比得上诸葛恪的,坚持担保他,于是就征诸葛恪来建业。后来将诸葛恪引进卧室内,诸葛恪就在床下受诏,孙权下诏道:“吾病情沉重,恐怕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你。”诸葛恪悲泣道:“我们都深受皇恩,会以死遵从诏书,希望陛下不要担心外面的事。”孙权便下诏给有司将除了杀生大权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诸葛恪。孙权还诸葛恪确定了宅地和警卫,并为他制定了群官和各部门拜见的礼仪,各有不同的规格。法令中有不合时宜的,诸葛恪都列条以告知孙权,孙权都看了。国家内外都因此安宁、和顺,大臣和百姓们也都欢欣鼓舞。

    在这辅政的五个人中,后来诸葛恪刚愎自用,执意北伐导致前线大败,被孙峻政变所杀;孙弘本身就是一个小人,早前已经害死过张休和朱据,孙权死后企图对诸葛恪动手被反杀;孙峻干掉诸葛恪后掌权,然而本人能力较差,国事也是一团糊涂,很快就病死了,死前将大事托付给了自己的堂弟孙綝,孙休干掉孙綝后,被从宗室里除名;滕胤是孙权的女婿之一,和诸葛恪还是亲家,历史上滕胤本人声望和能力都还是不错的,后来和吕据一起对抗孙綝,但失败,被诛灭全族;吕据是吕范的次子,能力也不算差,后来因为厌恶孙峻、孙綝等人专权,企图推翻孙綝,兵败自杀,被夷三族,孙休掌权后得以平反。

    所以孙权在辅政大臣的人选上最终也是一个悲剧。

第065章 最长寿的统治者()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于东汉光和五年(182)出生,于神凤元年(252)去世,其父亲是孙坚,兄长是孙策。

    历史上孙权活了七十一岁,在位二十一年,实际上做了诸侯五十三年,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长寿的统治者,也是掌权时间最长的诸侯,哪怕是其次的刘禅、曹操作为诸侯也只有三、四十年。

    孙权在年幼的时候,天下已经大乱,黄巾起义、董卓入京、诸侯伐董等事情都相继发生,所以他本人随着母亲吴夫人多次迁居,在孙坚战死后,全家迁往广陵郡江都县。

    孙权的兄长孙策投靠袁术后,害怕陶谦因为和袁术不和牵连自己的家人,于是派朱治将他们接到住在曲阿的孙权舅舅吴景处,后孙权与胡综、朱然等人在吴郡读书。孙策平定江东诸郡后,让年仅十五岁的孙权担任了阳羡县县长,仅仅三年后还派孙权出兵讨伐驻守在匡琦城的陈登,然而此战孙权虽然占据了兵力的绝对优势,却依然未能取得胜利。

    建安五年(200),孙策重伤不治,临死前让孙权接替其位,并且令张昭辅佐于他。

    孙权在掌权的一开始,凭借着张昭、张纮、周瑜等人的帮助慢慢的站稳了脚跟,稳定了内外局势,之后孙权继承其父亲孙坚和其兄长孙策的遗愿,三度出兵讨伐江夏黄祖,企图攻取荆州,期间得到大将甘宁,最终在建安十三年(208)攻取江夏郡多地,大败黄祖,将其击杀。

    建安十三年(208)是风云动荡的一年,就在孙权击败黄祖之后,曹操领兵大举南下企图抢在孙权之前占据荆州,荆州牧刘表也在此时恰好去世,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暂时放弃了夺取荆州的想法,而是转而准备联合荆州对抗曹操,可惜的是鲁肃还没有到襄阳,刘表的继承者刘琮就已经投降曹操,荆州就此沦陷,孙权势力一下子就面临了被曹操两面,甚至三面夹击的困难局势。

    联合荆州不成的鲁肃没有放弃,继续拉拢刘备以对抗曹操,当时江东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也是争吵的非常激烈,最终孙权在周瑜、鲁肃以及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下,决心连刘抗曹。同年,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几乎将其水军全灭,孙然后周瑜和鲁肃等人继续顺江而上进攻江陵,孙权也趁机第一次北伐合肥,可惜未能成功。后来周瑜去世,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将江陵等地借给了刘备。

    建安十五年(210),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挥师南征,夺取了交州。

    赤壁之战后,曹操和孙权在江淮一带展开了多年的拉锯作战,从建安十三年(208)一直打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其中在建安十三年(208)、建安二十年(215)孙权两次北伐攻打合肥,而在建安十八年(213)、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率领大军两次南下讨伐孙权,最终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孙权派使者求和,双方才暂时停止了拉锯作战。

    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取蜀成功,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给,孙权大怒下派吕蒙夺取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孙权和刘备差点反目成仇,同年曹操讨伐汉中,刘备畏惧,于是双方在湘水划界分治。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期势如破竹,水淹七军,迫降曹操麾下大将于禁,孙权不愿刘备做大,于是转而和曹操联合。派遣吕蒙等人袭击荆州,擒杀关羽,荆州就此为孙权所占有,孙刘联盟暂时解散。

    孙权在得罪刘备后,害怕被曹魏和蜀汉两面夹击,于是积极拉拢曹丕,许诺质子为质,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建立魏朝,次年刘备在成(g)都称帝,继承汉业。这一年的十一月(222),曹丕派人封孙权为吴王。

    夷陵之战后,刘备大败亏输,蜀汉已经无法在威胁到江东了,于是孙权对于曹丕的态度开始改变,曹丕也意识到自己被孙权耍了,大为恼火,此后曹魏和孙吴再度决裂。

    黄武元年(222),曹丕分兵三路大举南伐,孙吴不得不全力对抗,最终逼退曹魏大军,此后曹丕还曾经两度南下,但发现孙权无机可乘,于是作罢。孙权在和曹丕决裂后,与蜀汉重新复合,双方互派使者来玩,再一次结为盟友对抗曹魏。

    黄武五年(226),孙权听闻曹丕病逝,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同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士家在交州作乱,为吕岱所平定。

    黄武七年(228),吴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将其诱出,孙权命大都督陆逊督率诸将在石亭大败曹休。

    黄龙元年(229),孙权于武昌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后来孙权迁都建业,但将陆逊等人留在了武昌,让陆逊统领荆州和临近的三郡。

    孙权称帝后,得到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认可,蜀汉和东吴成为盟国,并且商议共同消灭曹魏,划分天下。当时公孙渊在辽东上位,他和孙权来往密切,因此被曹睿派兵讨伐,公孙渊恐惧之下派使者向孙权称臣求援,孙权趁机以公孙渊为燕王,逼他和曹睿彻底决裂,公孙渊反而出卖了孙权,斩杀其使者,吞并其部队,向曹睿求和,孙权因为此事差点气死,后来还被张昭弄了一个灰头土脸。

    孙权在称帝后,于黄龙二年(230)、嘉禾二年(233)以及嘉禾三年(234)三次攻打合肥,均没有成功。赤乌三年(241),孙权派卫将军全琮、威北将军诸葛恪以及车骑将军朱然分兵三路讨伐曹魏,无功而回。

    同年,吴太子孙登去世,次年孙权以孙和为太子,孙霸为鲁王,二宫之争爆发,此事几乎将朝中所有大臣都牵连进去,就连丞相陆逊也因为这个事情活活气死。赤乌十三年(250),孙权废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二宫之争才结束。

    太元元年(251)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

    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病逝,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第066章 军事和外交成就() 
孙权作为江东霸主,他在很多方面都是极为出色的,这里先来谈一下军事和外交方面。在军事方面孙权具体来看只能说是合格,但在外交方面,孙权几乎就是数一数二的了。

    孙权作为乱世君主,军事能力并不算差,不过也不算很出色。在孙权的领兵生涯中,以攻城战占了大多数,其效果总体却比较一般。

    关于孙权的攻城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次合肥之战,历史上孙权五度讨伐合肥,无一成功。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后,当时曹操在前线惨败,扬州刺史温恢也是刚刚接任,可以说外部条件对于孙权是很有利的,孙权也将合肥一度快逼入了绝境,但后来蒋济夸大了曹魏援军的数量,孙权被迷惑,未能坚持就此退兵。

    第二次讨伐合肥是在建安二十年(215),这一战后世非常出名,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就是在此战中发生的,当时孙权军力是城内守军的十倍以上,吴军十万人起,城内却只有七千多士卒。结果却是被张辽领兵偷袭直接杀入大营,最后因为瘟疫不得不退兵,孙权却因为走的晚,被张辽再次截击,差点丧命。

    后面三次征讨合肥都在孙权称帝之后了,当时孙权在短短四年内三次攻打合肥,魏国征东将军满宠与之抗衡,最后一次明帝曹睿甚至亲自领兵支援,孙权只能在合肥城下抱憾而还。

    除了五伐合肥之外,孙权掌权之后还三伐黄祖将其消灭,又在江淮一带两度阻碍曹操,历史上皖城位于魏吴前线,位置重要,多次易主,孙权曾经亲自领兵两次攻打皖城,先是平定李术之乱,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曹操观摩江东部队后,就曾经评价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对于孙权的军事能力的认可。

    虽然孙权有着多次攻城不克的记载,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